《1933:躁动的大地》
主编:陈红民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出版社
ISBN :9787806036365
出版时间:2005-9-1
开本:16
页数:233
定价:28元
内容简介:
1933年的第一天,万里长城上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 海关就响起了刺耳的枪声,它划破宁静的天空,无情地击碎了民众的梦想,使所有的中国人为之震撼。这不祥枪声预示着,中国在新的一年里将不会平静。
自日本入侵东北后,原本就不简明的中国的政局变得更加混沌:蒋介石坚持“攘外先安内”的政策,可日本并不按蒋介石的日程表行事,攻占热河后又扑向长城各口,蒋介石在遣精兵稍事抵抗后, 就与日军签了城下之盟——“塘沽协定”,希望以妥协换取“安内”(主要是剿灭共产党)的时间。他把主力用在江西的“剿共”战事上,在四次败事后,终于现出了取胜的一线机会。
在崇尚武力的年代,军事斗争似乎成了解决所有争端的灵丹妙药:抗日方面,义勇军的殊死抵抗在正规军的畏首畏尾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悲壮;国共战争遍及东南、西南与西北;国民党内的政争也引 武力来“助兴”至于四川、贵州和新疆等地桀骜不驯的地方军阀,更是关起门来大打出手……四处战火、建设国家与改善民主,从何谈起?
《1934:沉寂之年》
主编:李继锋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 :9787806037324
出版时间:2005-9-1
开本:16
页数:251
定价:30元
内容简介:
1934年,一个很不起眼的年份,除了红军长征始于此年,算是一件能引人 注目的大事件外,这一年有点平淡。说实在话,1934年降临时,当时人就很不看好。1934年的中国度过了虚弱而稍显宁静的三百六十五天,这是一个没有风云人物的年头,缺乏激情,没有新思潮的喷涌 ,连一向喧器的战争都那么单调、沉闷。为什么如此?这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对以后的年代又有什么影响?谁成了本年度的赢家?想来颇值得回味。
1934年能够显得较宁静,日本的动向是关键性的因素。出乎国人的预料,日本人暂停止了侵华的步伐。不是日本军阀良心发现,也不是《塘沽协定》有神奇的约束效力。而是“九 一八”以后,日 本从中国得到的战利品太多:东北三省加上热河。这个小个子巨人尽管得无厌。也不能不先消化一下过多的食物。于是,国人因日本入侵而一直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稍稍松驰下来了,就像大潮过后,沙 滩上留下一片空寂。
《1935:危机再现》
主编:李继锋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ISBN :9787806037331
出版时间:2005-9-1
开本:16
页数:226
定价:27元
内容简介:
1935年的元旦,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到了岭南,去了广东和广西,他和其他许多旅游者一样,对于这两个省的印象截然不同。为了对抗南京的蒋介石,两广的当局一直团结得像兄弟一样。当红军过境时,他们恐惧的倒不是夺路而行的红军,而是尾随而来的南京军队。
从中央苏区撤退两个月后,中央红军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湘江一战,亲历者至今回忆起红军鲜血染红了湘江的悲壮一幕,仍然是心有余痛。1935年的1月,在贵州的遵义,红军的将领们无法忍受这样重大的伤亡,拥护毛泽东复出。毛泽东的复出,后来被公认为红军、共产党乃至中国命运的一大转折点。但在当时,奇迹并没有出现,为了摆脱追兵,衣着单薄、营养不良的红军队伍不得不向越来越荒凉的西南、西北方向寻找生路。在那一带,他们的敌人与其说是国民党的追兵,不如说是大自然的严酷考验,饥饿、寒冷、草地等各种因素都在威胁着这支人数越来越少的军队。
1935年,蒋介石的政府对日本曲意承欢。日本外相广田刚提出亲善外交,蒋介石、汪精卫就立刻附和,双方军政高官频繁互访民间的经济代表团也你来我往,中日关系出人意外的迎来了小阳春。也许,这一个中日关系由公使升格为大使是最有讽刺意味的一幕。5月17日,日本首先决定将两国关系从公使级提升到大使一级,英、美、德等相继效尤。可是国人刚刚破涕为笑,华北危机来了,白银危机发生了,大家立刻啼笑皆非,预感大祸临头了。
1935年,南京政府的亲日政策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但日本却毫不留情地断了南京政府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