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库·佛教书系”7册,著名学者楼宇烈、宗教学家方立天担纲顾问,运用史料、文献分析的实证方法,探讨儒道佛三教、如来佛祖、护法神、弥勒佛、格鲁派等多个主题
“华夏文库·佛教书系”是一系列各个领域的名家写给大众的小书,以较小的阅读视角探讨多个佛教主题,本团购的各册主题分别为《如来佛祖》《护法神》《弥勒佛》《三教归一》《汉传佛教诸宗》《宋辽金元时期佛教》《格鲁派诸尊》,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引领读者了解中国佛教的历史、宗派、神祇、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16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华夏文库”的特点是专家学者写小书,每种书选取很小的一个点原创撰写,以现代学术眼光、研究能力,去总结、解读、梳理古代中国文明
★大量图片和文献资料的引用,使得该系列颇具资料价值
★装帧设计简约大方,阅读舒适,内文选用100克纯木浆纸,印装考究,制作精良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并非传说中的人物,而是印度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人。他以王子的身份出家悟道,广收弟子,建立僧团,宣讲教义,度化众生。在他住世之时和涅槃之后,佛教思想传遍了印度并传播至印度以外的许多地方,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
《天龙八部:护法神》
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证悟了佛法,随后便开始了不倦的弘法历程。面对当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社会现实,佛教思想与世俗观念必然发生抵牾,护持佛法就成为非常必要的任务了。随着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阶段,对佛与诸神菩萨的偶像式崇拜也得到了发展,佛教融合印度神话中的诸神传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神话体系,护法神信仰应运而生。
《未来救赎:弥勒佛》
从佛教经典的记载来看,弥勒出生于古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专致于慈悲慈爱,因而名为“慈氏”,印度佛经翻译至中国,根据梵文发音译为“弥勒”。
《三教归一:佛教与道教、儒教》
中国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儒教和道教的真正形成是在汉朝,儒教在汉武帝时期获得了独尊的地位,道教是在东汉动荡的社会中产生的,而产生于印度的佛教则是在两汉之际通过西域传人了中国。佛教在传入中国的最初一段时间中,主动借用中围传统儒教和道教的思想资料,将来自异域的佛教装扮成中国的样式,以便于中国人接受。
《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印度,经历了释迦摩尼及其原初弟子在世时的原始佛教、部派的小乘佛教,进而向大乘佛教发展。在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文化,并与之融合。 东晋、南北朝时期,以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一批僧人,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大大推进了汉传佛教的义理水平。
《普天佛香:宋辽金元时期佛教》
宋辽金元时期,佛教得到了稳定发展,禅宗大振、净土兴起、藏传广播,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进一步融合。禅宗“公案”之学在宋代兴起,与此同时出现“灯录”和“语录”的编纂。在蒙元时期,藏传佛教成为皇室信仰,其修行方式盛行于宫廷,信仰流传于中原和江南。藏传佛教正是在这个时期经过与汉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才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给禅宗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格鲁派诸尊:宗喀巴及其弟子达赖、班禅系统》
宗喀巴少年出家,广参名师,经过多年苦修,显密兼通,成为一代名师。他从倡导戒律入手,进行藏传佛教改革,形成一代宗风,其门徒由初期的三十余人逐渐发展到千余人,格鲁派也慢慢形成。“格鲁”意为“善规”或“善律”,又由于该派僧人头戴黄色僧帽,后来也称为黄教。宗喀巴传教期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弟子,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就是他的两大亲传弟子传下来的系统。达赖和班禅这两个封号从产生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形成定制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 格鲁派在藏传佛教诸宗中形成最晚,但对西藏宗教、政治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教派。达赖、班禅两大世系作为格鲁派的首领,在西藏的政教事务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天龙八部:护法神》
作者:阮红薇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5765
出版时间:2015-3
开本:16开
页数:112
定价:20
目录
一 护法神的由来
1 护法神之前身
2 天龙八部护法神
二 护法神信仰的传播及发展
1 汉地寺院的护法诸神
2 走上青藏高原的护法诸神
三 韦驮菩萨与伽蓝菩萨
1 韦驮菩萨信仰的发展
2 另类的伽蓝菩萨信仰――关羽
四 护法神形象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
1 汉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2 藏地护法神的形象在艺术中的表现
五 护法神信仰的世俗化
1 城隍神与毗沙门天王
2 有关护法神信仰的民俗――“斋天”
3 来自雪域高原的护法神舞
结语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
作者:熊江宁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5772
出版时间:2016-2
开本:16开
页数:123
定价:22
目录
引言
一释迦牟尼佛本生因缘
弥佛的本生故事
弥佛来到世间的因缘
二释迦牟尼佛的生平
弥出生
弥出家
弥悟道
弥传法
弥涅槃
三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弥佛的十大弟子
弥僧团的女众弟子
弥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
四佛陀的教法
弥主要思想
弥佛典结集
弥佛教影响
五与释迦牟尼佛有关的艺术与庆典
弥佛像
弥佛塔
弥纪念节日
《未来救赎:弥勒佛》
作者:卢晓容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6601
出版时间:2014-4
开本:16开
页数:138
定价:23.5
目录
一 慈心殊胜——印度佛教中的弥勒
1 弥勒生平及其名号的由来
2 未来佛——弥勒佛的身份地位
3 兜率天——弥勒佛的净土
4 弥勒信仰在印度的传播
二 梵净净土信仰的兴衰——弥勒信仰在中土的传播
1 南北朝时期弥勒信仰兴盛一时
2 弥勒信仰之衰落
3 中国早期著名的弥勒信仰者
三 从庄严到诙谐——中国化的弥勒形象
1 南朝傅大士
2 大肚弥勒——五代时期布袋和尚
3 布袋和尚的佛学思想——自心清净,即心即佛
4 布袋和尚传说拾遗
5 布袋和尚与中国文化
6 弥勒信仰的现代化
四 精彩纷呈——弥勒艺苑
1 弥勒石刻
2 弥勒雕塑
3 弥勒绘画
4 各地寺庙的弥勒楹联
五 神秘绚丽——弥勒民俗
1 众说纷纭的弥勒道场
2 弥勒民俗风情与传说
《三教归一:佛教与道教、儒教》
作者:刘聪、王黎芳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7066
出版时间:2014-5
开本:16开
页数:122
定价:20
目录
一 相遇与借用——汉朝的佛教与儒道
1 汉朝的宗教
2 初传时期佛教对儒道的借用
二 冲突与融合——魏晋至唐的佛教与儒道
1 佛教与儒道的冲突
2 魏晋至唐佛教与儒道的融合
三 合流与辅政——宋至清的佛教与儒道
1 三教合流
2 三教辅政
《一源八脉:汉传佛教诸宗》
作者:陈帅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6328
出版时间:2014-6
开本:16开
页数:136
定价:23.5
目录
一 不可思议一心三观
——天台宗
1汉传佛教第一宗
2一心三观,五时八教
3融贯南北,影响诸宗
二 中道实相破邪显正
——三论宗
1汉传佛教的中观派
2言教二谛,破邪显正
3辉煌却短暂
三 一切唯心万法唯识
——唯识宗
1瑜伽行派中国化
2万法唯识,三时判教
3著述颇丰,学术沃土
四 事事无碍六相圆融
——华严宗
1立宗《华严》,纲目并举
2六相圆融,五教十宗
3义理完善,终得复兴
五 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禅宗
1拈花微笑,借禅修心
2自性自度,见性成佛
3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 归敬弥陀乘本愿力
一一净土宗
1念佛为宗
2本愿力用,称名正行
3传承十三祖,信仰遍汉地
七 三密相应五相成身
——密宗
1秘密真言,中土唐密
2三密相应,五相成身
3沟通两界,传法日本
八 南山弘律法体行相
——律宗
1弘传《四分律》
2戒之四科,化制二教
3南山律宗一脉
《普天佛香:宋辽金元时期佛教》
作者:熊江宁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46618
出版时间:2014-4
开本:16开
页数:144
定价:25
目录
一 青史永铭记
——重要事件
1 宋辽金元时代背景
2 宋代重修五台与峨眉寺院
3 无上法洋
——宋版印刷《大藏经》
4 宋代儒家与佛教的关系
5 教戒一致,禅净合一
——宋代佛教宗派的发展
6 宋代禅宗灯录和语录的编撰
7 辽之佛教与《契丹藏》
8 金之佛教与《赵城藏》
9 云锁空山夏寺多
——西夏佛教与西夏文佛经
1o 师出藏地,尊教抑禅
——元代佛教帝师制度的建立
11 宋元时期佛教的对外交流
二 宝智透心光
——千古人物
1 无德禅师:汾阳善昭
2 三教合一的倡导者
——孤山智圆
3 慈明禅师:石霜楚圆
4 杨岐派创立者
——杨岐方会
5 黄龙派初祖:黄龙慧南
6 明教大师契嵩
7 禅门第一书的作者
——圆悟克勤
8 诗僧惠洪
9 看话禅的开创者
——大慧宗果
10 禅门奇僧道济
11 日本临济初祖荣西
12 禅中话“从容”
——万松行秀
13 以儒治国,以佛治心
——耶律楚材
14 万法归一:高峰原妙
15 江南古佛:中峰明本
16 佛教造像大师阿尼哥
17 元代高僧,日本国师
——一山一宁
三 漫天飞花雨
——佛教艺术
1 盛于宋代
——大足摩崖石刻
2 海内第一名塑
——长清灵岩寺罗汉像
3 镇寺之宝
——白马寺元代夹贮干漆十八罗汉
4 最高的喇嘛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5 元代杰作
——山西青龙寺佛教壁画
《格鲁派诸尊:宗喀巴及其弟子达赖、班禅系统》
作者:贺海洋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51230
出版时间:2015-3
开本:16开
页数:126
定价:22.5
目录
一格鲁派创始者宗喀巴
1 宗喀巴生平
2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3 宗喀巴创立格鲁派
4 宗喀巴的弟子们
5 宗喀巴的佛学成就
二 格鲁派两大活佛系统:达赖、班禅
1 达赖、班禅名号的形成过程
2 达赖、班禅的转世程序
3 历世达赖、班禅在西藏的政教职责
4 历代中央政府与历世达赖、班禅的关系
5 历世达赖与班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