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3册,收录我国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以中国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西洋史》,著名教育史家雷通群的《西洋教育史》用“夹叙夹议”体论述希腊至苏俄国家每期每派系的教育,丁福保的《西洋医学史》为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洋医学史著作。原价158.8元,现团购价39元包邮!
★ 平装16开,大量彩色和黑白插图
★ 胡适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
★ 《西洋史》作者陈衡哲北大历史系教授,被胡适赞为新文学"最早的同志"
★ 《西洋医学史》作者丁福保,精通医学,人称医界泰斗;精通佛学,号为"佛学奇才";精通古泉学,号为"无人不晓"之"著名古钱收藏家";又在语言文字学、数学、文史诸领域,颇多创获。被誉为学贯古今中西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西洋教育通史》以"夹叙夹议"体论述希腊至苏俄国家每期教育。
★ 《西洋教育通史》作者雷通群,著名教育史家。
《西洋史》
◆"陈衡哲女士的《西洋史》是一部带有创作的野心的著作。在史料的方面她不能不依赖西洋史家的供给。但在叙述与解释的方面,她确实做了一番精心结构的工夫。这部书可以说是中国治西史的学者给中国读者精心著述的第一部《西洋史》。在这一方面,此书也是一部开山的著作。"又说:"西洋史要这样做方才不算是仅仅抄书,方才可以在记述与判断的方面自己有所贡献。"
——胡适
《西洋医学史》
◆"在20世纪的前数十年,丁福保在学界却是声名赫赫的人物。他一生焚膏继晷,孜孜矻矻,著述等,成就斐然,集医家与学问家于一身,是一位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学者。"又许以"学贯古今中西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谓举世无双"等誉,说:"在丁先生治学范围内的某一个领域,后人可能会赶上或超过他,但欲在全部领域与丁先生比肩,甚至超过丁先生,恐怕是很难的了。"
——伊广谦
◆丁氏的工作与当年日本学者翻译荷兰医学著作,将西方医学引入日本,是同样的功绩。
——著名医学史家陈邦贤
《西洋教育通史》
◆最可注意之点,在"夹叙夹议"的那个"议"字。对于每期教育,雷氏均以"总论"起,以"总评"结,使读者了然于各期教育之"最大趋势何在,派生何种特征,于当时之社会、政治、经济、宗教等有何关联,与前期及后期之教育有何种呼应与伏脉"等等。
◆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谓:"熟悉历史乃人之教育里最重要之因素,乃其终生终世之眼目。"雷氏此书,庶几近之。
《西洋史》作者陈衡哲(1890-1976),曾于美国五所最著名女子大学之一的瓦沙女子大学(Vassa College)专攻西洋历史,兼修西洋文学。1920年得硕士学位后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历史系教授。作者在西洋史领域成果丰硕,除本书外,尚有《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史》等著述。
二十七岁发表白话小说《一日》于《留美学生季报》第一期,早鲁迅《狂人日记》一年,被视为"新文学短篇小说开山之作",被胡适赞为新文学"最早的同志".八十六岁留下遗言"我不稀罕那个",溘然长逝……有评论说:"陈衡哲作为我国第一位女教授,女学者,她那崇高的德性和渊博的学识,被师生们誉为'五四'以来的'一流正统的女性'."
《西洋医学史》作者丁福保(1874-1952),号梅轩,一号畴隐,江苏无锡人。21岁考入江阴南菁书院(江苏学政黄体芳、两江总督左宗棠1882年捐建),习经史词章,并习天文、算学、舆地诸学。24岁肄业,入无锡俟实学堂任算学教习。27岁入苏州东吴大学,肄业后转上海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习化学,继以优异成绩入洋务名流盛宣怀所设东文学堂习日文、医学。29岁应张之洞聘赴京任京师大学堂之算学、生理学教习,三年后辞归上海。35岁受两江总督端方及盛宣怀之遣,赴日本习医。归国后设医学书局于上海,同时举办医院及疗养院,为人诊病者二十余年。58岁弃医向文,专心著述,编撰出版之著作三百余种。78岁无疾而终。
精通医学,人称医界泰斗;精通佛学,号为"佛学奇才";精通古泉学,号为"无人不晓"之"著名古钱收藏家";又在语言文字学、数学、文史诸领域,颇多创获。尝贬损中医,以为中医在生理解剖、诊断、药物等方面,受阴阳五行说之干扰,"谬种流传,以迄今日,不能生人而适以杀人".后态度转变,译日人所撰为中医辩护工作《医界之铁椎》,并自撰《中药浅说》(《万有文库》有收录),主张以西医之法改造中医,"使数千百年来谬误之学说,一变而化为化学实验的学说","足以正国人之舛,开后学之途径"。
《西洋教育通史》作者雷通群,著名教育史家。一九二七年曾任国立音乐院讲师,讲授"西洋文化史".后任厦门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学院教授,讲授"西洋教育史"、"中国教育史"诸课程。主要论著《教育社会学》、《新兴的世界教育思潮》、《教学发达史大纲》、《西洋教育通史》。并有译著多种。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史》最重要的特质,是突破了近现代中国学人惯常使用的"以西洋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彻底实现了"以中国人眼光看西洋史"的视角转换。近现代文史哲领域,"以西洋人眼光看"一切,几乎已成中国学人"摆不脱的梦魇":失去"中国人眼光",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以为失,反以为得……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教育通史》雷通群在国内各大学讲授《西洋教育史》及《中国教育史》多年,每讲一次,均编有系统之讲义。本书是依据其在广州国立中山大学所编相关讲义(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删减而成。出版后被用为当时师范学校、师范大学及大学教育学之教材。
该书"至于材料上之力求适切,字句上之力求平易,线索上之力有了,全部纲领之力求一贯等,则悉出编者之各裁"."读才在一览之下,便入于相当理解之途,执此种要领以罗贯诸种事实与诸种思想,正如网之在纲,不甚费把持记忆之力。此可认为本书之一大特点。"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医学史》,一九一四年上海医学书局出版,此即本书。上编述内科学史,下编述外科学史。1909年丁氏应两江总督端方医学考试,获最优等内科医士证书,得端方与盛宣怀赏识,被委派至日本考察医学,得以接触日本之西洋医学书籍。归国后仿日本前野良泽、杉田玄白译述荷兰医学之例,译出日文西洋医书数十种,结集为《丁氏医学丛书》。不仅"数量可观",而且"质量上乘",为世所公认,被吴葆真评为"空前之巨着".先后获中国内务部、南洋劝业会、万国医生会、罗马卫生赛会等所颁各种奖励。其所编《蒙学生里教科书》发行达十万部,《卫生学问答》一1908年已出至十六版,《医学指南》五版,《内科全书》五版以上……
《西洋医学史》,目的在告诉人们史学之重要:"盖吾人现有之知识,决非尽得诸自身之经验,其大部分得诸过去几千年之古人。……故医学之医史的知识,实为必需之学问。"评述的原则是"离主观的叙述",同时"本诸始终正确之史料"。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史》
作者: 陈衡哲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7-5
定价: 58.00元
丛书: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
ISBN: 9787506027212
平装: 382页
开本: 16开
目录
上册
原六版序
原序
原例言
导言
第一编 上古史
第一章 先史时代
第二章 埃及古文化
第三章 西亚古文化
第四章 希腊历史的背景
第五章 希腊古文化
第六章 罗马古文化
结论
第二编 中古史
第七章 蛮族入寇时代
第八章 封建时代
第九章 近代列国的成立
第十章 中古文化的回顾
结论
下册
原例言
着者启事
第三编 近世史
第一章 文艺复兴
第二章 列国新形热
第三章 宗教革命前的欧洲
第四章 宗教革命附宗教改革
第五章 地理上的大发见及殖民地的竞争
第六章 列强政局的开始
第七章 法国革命
第九章 一八四八年后的欧洲
第十章 欧洲与世界
附录 译名对照表
后记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教育通史》
作者: 雷通群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7-5
定价: 68.00元
ISBN: 9787506027274
丛书名: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
平装: 467页
开本: 16开
目录
序
结论
第一章 教育史的意义
第二章 教育史的任务
第三章 教育史的研究法
第四章 教育史的价值
第一编 古代的教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希腊的教育
第三章 罗马的教育
第二编 中世纪的教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基督及基督教
第三章 中世纪前半期的教育
第四章 中世纪后半期的教育
第五章 经院哲学及犹太与亚拉伯文化
第六章 中世纪的教育家
第七章 中世纪教育的总评
第三编 近世的教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文艺复兴期的教育
第三章 宗教改革期的教育
第四章 十七八世纪的教育
第四编 晚近的教育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新人文主义的教育
第三章 理性的道德的教育
第四章 社会的人道教育
第五章 国家社会主义的教育
第六章 科学的功利主义的教育
第七章 其他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十九世纪的教育之实际
第九章 十九世纪的教育总评
第五编 现代的
第一章 欧战以前的教育
第二章 欧战后的教育
第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之实际
附录 译名对照表
后记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西洋医学史》
作者: 丁福保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07-5
页数: 188
定价: 32.80元
丛书: 民国学术经典·西洋史系列
ISBN: 9787506027236
目录
绪言
上编 内科学史
歇扑克拉斯氏(希波克拉底)
海鲁飞氏(希罗菲卢斯)
爱氏(埃拉西斯特拉图斯)
亚氏(阿斯克列皮阿德斯)
台米松福痕拉屋地开伊亚氏
朱爱路氏(切尔苏斯)
搿赖氏(加伦)
中古期之医学
记载科学的时代
排拉氏(帕拉切尔苏斯)
第十七世纪
希屯哈谟氏(西德纳姆)
第十八世纪
伏芝氏(霍夫曼)
史达氏(施塔尔)
裴路哈乐(布尔哈夫)
史微叮氏(施维登)
古维也纳学派
克氏(卡伦)
蒲拉温氏(布朗)
生力学派
枚斯枚里悟玛斯(梅斯梅尔主义)
霍枚屋拍提(顺势疗法)
第十九世纪
生理学的医学
巴里病理解剖学派(巴黎病理解剖学派)
实验的病理学
自然史派
新维也纳学派
细胞病理学
实验的自然科学时代
细菌学
附日本之内科学史
下编 外科学史
附录一 丁福保年谱
附录二 译名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