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中国文化》16开平装,彩色图文。中国当代学者王仁湘编著,内容、史料丰富,题材多样。作者在娓娓讲述中华饮食之道丰富多彩的同时,精辟阐明了饮食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大精深。原价128元,现团购价42元包邮!
★ 16开平装,彩色图文
★ 内容、史料丰富,题材多样,图文并茂
★ 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饮食文化均作详细介绍
★ 王仁湘,中国当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古代饮食文化。
王仁湘,中国当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野外考古挖掘工作。曾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古代饮食文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史前考古学,1981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74年以来,长期在野外从事考古发掘工作,主持发掘了若干重要古代遗址。他对中国史前考古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在饮食文化考古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建树。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专着及其他着作20余部,主要有:《拉萨曲贡》、《临潼白家村》、《中国史前文化》 、《人之初--华夏远古文化寻踪》、《饮食与中国文化》、《饮食考古初集》等。并主编有《中国史前饮食史》及大型考古学丛书《华夏文明探秘》40种等,后者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
不论对什么事物,但凡体验一多,便能之乎者也地说出点道道来。再若肯接着钻研一番,不留神也许会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专门家。如果这道理站得住,那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专门家,而且是同一行当的专门家,这行当即是"吃道".人人每天都离不了饮食这件事,有意思的是,最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成为吃道的专门家,辛辛苦苦吃了一辈子,也未必对吃道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为读者写了这《饮食与中国文化》,自以为是研究吃道的,似乎多少说出了一点道道,这是自我感觉,还算不上良好。有一点心里是很明白的,我虽已足足吃了40多年,吃了四五万顿,累计起来,嘴巴竟日夜不停地咀嚼了近千日之久,功夫不可谓不大,甜酸苦辣反复尝遍,可非常遗憾,并没有成为吃家。不是专门家,笨笨拙拙地在此谈吃,自然很难说到点子上。不过,好在这里写的并不是个人的经验之谈,读者尽可放心,各位预备吃家也请放心,不用担心顺着这书入了什么旁门左道。
茶树原产中国西南,现在的南中国种植十分普遍。取茶叶为饮料,占人传说始于黄帝时代。《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即为茶,唐代以前无"茶"字,言茶茗常以"荼"代之。神农时代饮茶,只能算是一种推测,但这里说的是以茶解食毒,表明茶叶有可能最早是作为药物进入人类饮食生活的。《神农食经》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说法,对茶叶的药理进行了阐发。这书自然也不是神农所撰,但大体可以反映汉代及汉代以前人们对茶叶的认识,茶的饮用确实在很早就开始了。
对茶的最早的可靠记述,是最早的一部字书《尔雅》,称茶为槚和苦荼。《尔雅》成书于汉代,假周公之名,但许多成说取自前代,所以不少人据此论证周代已形成饮茶风尚。不过《周礼》所列六饮和四饮中并无茶水之类,或者至少是周王室还并不那么崇尚饮茶,茶还不是必备之物。
茶叶作为饮料之前,可能曾作过食料,就是作为饮料以后,也常作食料使用,直到今天仍是如此。《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说:"晏子相齐景公,食脱粟之食,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其中提到的苔菜,陆羽《茶经》引作"茗菜",并被作为春秋时代食茶的证据。今人有认为茗菜、苔菜所指皆为茶的,贵州有茶树即名"苔茶".如此说可信,那么春秋时代可能有以茶作菜的事。茶在古时还能入粥,做成茶粥,如西晋傅咸的《司隶教》即提到蜀妪在南方"作茶粥卖"的事,作为市肆食品的茶粥,当时可能是一种受重视的小吃。
现代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以茶入馔的吃茶习惯,无疑是古代食茶的遗风。如竹筒茶拌上油盐,或与大蒜同炒,用作下饭的菜;腌茶可拌可炒,亦可佐饭。湖南洞庭湖区盛行姜盐茶、芝麻豆子茶,也是将茶叶当菜吃下去。岂止是少数民族以茶当菜,现在的高级筵宴上也有用茶叶或茶汁烹制的名菜,如茶汁虾仁、碧螺虾仁、龙井虾仁、碧螺鱼片、碧螺炒蛋、龙井鸡丝、龙井鲍鱼、樟茶鸭子、云雾石鸡、毛峰熏鲥鱼、五香茶叶蛋等。
《饮食与中国文化》
原价:128.00元
作者:王仁湘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43674141
字数:700000
页码:52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062kg
目录
重版赘语
前言
目录
一、饮食与中国远古文化
1.黄土与大河的养育
2.悠久的火食传统
二、五味调和
1.从大羹玄酒到五味调和
2.八珍百馐说御膳
3.乡味与菜系
4.素食清供
5.羌煮貊炙话"胡食"
三、岁时饮馔
1.迎春
2.消夏
3.爽秋
4.暖冬
5.岁时的寄托
四、太官·庖人·食经
1.天官·太官·光禄寺
2.庖人与厨娘
3.币厨与中馈
4.食经种种
五、茶道
1.茶食和茶饮
2.茶圣与《茶经》
3.龙团凤饼
4.茶中趣
六、酒中三味
1.酒诫与酒诰
2.酒徒·名士·酒仙
3."礼饮三爵"
4.酒令
七、亦食亦药
1.五味与保健
2.饮食宜忌
3.以食当药的食疗术
4.以药当餐的药膳方
八、独具一格的进食方式
1.餐匙源流
2.箸史
3.中国餐叉之谜
4.分餐与会食
九、吃的艺术
1.精味
2.悦目
3.夸名
4.美器
5.佳境
……
十、食礼
十一、古代饮食观
十二、食功论
校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