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承主编的《田仲济文集》全4卷,收录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杂文作家田仲济1932年至1966年70年间的创作和研究的作品,以年代为序,基本保留了各杂文集初版的内容,展现了田先生的创作成就。原价200元,现团购价59元,全国包快递!
★ 32开平装4册
★ 田仲济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杂文作家和教育家。
★ 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洪承担任主编
★ 以年代为序,收入田仲济1932年至1966年间的杂文作品
★ 基本保留了各杂文集初版的内容
★ 逻辑严密、文字精炼
★ 印证了田仲济孜孜不倦、严肃认真开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的学术历程
◆本文集是齐先生留下的杂文、散、随笔等创作和文学研究的主要文学参考。
——小文
◆田仲济在写抗战文艺史前出过不少杂文集,在中国作家中同时师胡适和鲁迅者仅此一人,所以他的文章不很左,逻辑性却特强。
——胡朵朵
田仲济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杂文作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杂文、散文、随笔、文学理论、作品评论、文学研究、文学史等领域,著述达三百余万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齐鲁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田仲济文集》(四卷本),收录了作者七十年间的创作和研究的作品。
田仲济,教授。山东潍坊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政治经济系。曾任重庆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讲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师范学院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一至四届副会长,山东省文联第四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有《新型文艺教程》、《中国抗战文艺史》、《文学评论集》等。
作 者: 田仲济 (作者), 杨洪承(编者)
出 版 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9925592
出版时间: 2007/8/1
开 本: 32开
页 数: 2701页
定 价: 200 元
内容简介
收入1932年至1966年间的杂文作品,以《情虚集》、《发微集》、《夜间相》、《微痕集》、《田仲济杂文集》等五个杂文集为主,基本保留了各杂文集初版的内容,同时,将集外作品按照写作、发表的时间顺序,插入同期相应的集子中,编为四辑。
第一辑是1932年至1936年间的作品,包括了《情虚集》(重庆东方书社1943年2月初版)中的杂文。
第二辑是1937年至1945年间的作品,包括了《发微集》(重庆建中出版社1944年2月初版)、《夜间相》(重庆明天出版社1944年6月初版)、《微痕集》(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5月初版)等三个集子中的杂文。
第三辑是1946年至1949年间的作品;第四辑是1950年至1966年间的杂文作品。包括了《田仲济杂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年11月初版)中所收集的杂文。
本卷杂文还收集了散见于《青岛时报•野光》、《青岛民报•处女地》、《新蜀报•蜀道》等文学副刊和《青年文化》月刊、《报告》半月刊、《微波》、《天下文章》月刊,以及建国后《山东文学》、《前哨》、《大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未被收录到作品集中的杂文作品。
目录
第一卷
第一辑 杂文(1932-1936)
烦闷
从陈君涵的“贷”说到中学校的国文教学问题
文心
“照妖镜”
市侩风
“眼睛吃的冰淇淋”
存文与读经
“存文会与简笔字”
反“存文会宣言”
为青年请命
××年!
寻路的诗人
介绍《门外文谈》
《青年文化》发刊一周年
失踪的零鱼
高等华人的战争论
新文字谈话
复黎锦熙先生
……
第二辑 杂文(1937-1945)
第三辑 杂文(1946-1949)
第四辑 杂文(1950-1966)
第二卷
第一辑 散文随笔(1976-1991)
希望影剧评论实事求是
“四人帮”否定“讲话”是为了篡党夺权
无文的文痞
语文也应当美
祝《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繁荣昌盛
恶草铲除务尽香花浇灌务勤
恭读毛主席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迎新小感
梦
从“伤痕”文学谈起
现代文学研究漫谈
文艺必须像生活那样丰富多彩
文学写作是一种辛勤的劳动
开展文艺评论繁荣文艺创作
要做青松要做脊梁
《聊斋志异》短笺
终生的憾事
“站出来者好样!”
……
第二辑 散文随笔(1992-1996)
第三辑 序跋
第三卷
第一辑 中国抗战文艺史
一 绪论
二 新文艺发展的路向
三 抗战文艺的动态和动向
四 通俗文艺与新型文艺
五 长足进展的报告文学
六 在生长中的小说
七 戏剧的高潮
八 在建立途中的诗歌
九 文艺理论的发展
后记
第二辑 文学评论(一)
肃清资产阶级唯心论在学术上的毒害
鲁迅,战斗的旗帜!
为什么要批判俞伯平研究《红楼梦》的观点和方法
鲁迅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发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发展的意义
……
第三辑 文学评论(二)
第四辑 杂文的艺术与修养
第五辑 短篇小说作法
第四卷
第一辑 新型文艺教程
一 三个练习生——正确的世界观
二 写些什么,怎样地写——题材和主题
三 感觉的符号——语言文字
四 神话和寓言——个性·类型·典型
五 瓶和酒——内容与形式
六 文艺交还大众——通俗化问题
七 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民族形式
八 三个臭皮匠赛个诸葛亮——集体创作
九 长新闻——文艺通讯
十 剪影和绘画——速写·特写
十一 时事影片——报告文学
十二 活新闻与文艺新闻——活报·墙头小报
十三 配合作战——连环诗画
十四 新说书人——讲演文学与小说朗读
十五 文艺轻骑兵——杂文
十六 新年庆祝会——秧歌舞与秧歌剧
十七 后记
第二辑 作文修辞讲话
第三辑 小说的创作与鉴赏
第四辑 回忆与纪念
第五辑 我的历史
第六辑 书信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