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全5册),法国美术史学者艾黎·福尔的作品,1921年写成,运用高度诗意化的语言讲述艺术史,风行欧美数十年。让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戈达尔心醉的艺术史;影响著名文学家享利·米勒一生的伟大著作。原价290元,团购价75元包邮!

×

推荐理由

法国美术史学者艾黎·福尔的作品,1921年写成
运用高度诗意化的语言讲述艺术史,风行欧美数十年
影响著名文学家享利·米勒一生的伟大著作
让法国新浪潮著名导演戈达尔心醉的艺术史
获选法文版《理想藏书》艺术推荐榜前三名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a_p*** 2020/5/23 13:35:51
    看来以前收的书都不错!
  • 201*** 2015/6/8 1:17:28
    这本书可不能把它当工具书看。书中缺乏大量例证,只有作者的议论,读完了还是很模糊,技法上的比较就更不要提了。作者比较侧重的是背景和他的想象,看了半天讲的是艺术背后的民族性格和世界文化史......因书中也少有配合文字描述的配图,想象起来很困难。
  • nxg*** 2015/2/25 11:01:22
    因为属于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名单里有的,而且评价很高,所以买了,全彩页,色彩有点灰暗,不过值得一读。
  • *** 2014/12/15 9:46:09
    艺术名家,书品完好,闲可以提高品味,亦可充填书架
  • 201*** 2014/11/10 11:40:27
    艾力福尔写的艺术史,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文辞优美,插图漂亮,不可多得的一套书籍。
  • aok*** 2014/11/2 10:56:50
    只说一句话——值得拥有
  • wix*** 2014/10/27 11:08:47
    团购75元买到,书的装帧比较喜欢,屯给9岁的女儿,自己也抽空学习一下。
  • 201*** 2014/10/19 22:57:56
    艾黎福尔是重量级人物,此书也是值得收藏的好书。似乎名气与学问不符?好像知道的人不多。团购所得。
  • zhe*** 2014/10/19 21:20:46
    内容涉及较广,虽然很多都是已经知道的,但是写的还不错
  • 297*** 2014/10/15 21:01:00
    非常全面、系统、专业的艺术史,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鉴赏力。
查看下一条 >>

内容简介

    法国美术史学者艾黎·福尔的作品,1921年写成。法文相当优美,感情充沛,对艺术和人性的理解促使他控制着激情和理智的平衡完成这一作品。 

    “艺术不仅是有用的,而且它大概是除了面包之外唯一真正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用的东西。”艾黎·福尔以优美流畅的文字向我们展现着人类的艺术成就。从旧石器时代到20世纪初期,时间跨越了三万年之久。这位法国人赠给每一位读者一条小船,以及一双船桨。顺着这条漫长的历史之流,我们沿路欣赏着太多的风景。与其说此书是一部艺术史名作,毋宁说是一部漫长的文化史巨著。

    法国艺术评论家艾黎·福尔的《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以《世界艺术史》之名在国内翻译出版,在艺术圈内盛行一时,成为许多艺术爱好者的必读经典之作。此次吉林出版集团重新译介,不但重新更名分册,还配饰以各个时期艺术家的代表作,以华美之图映衬艾黎优美文笔,可谓相得益彰。

作者简介

    艾黎·福尔,法国著名艺术评论家、艺术史与历史学家,最早将艺术与文化进行跨领域研究的艺术史学家之一。他运用高度诗意化的语言讲述艺术史的方法让本书在欧洲和美国极受欢迎,本书自他去世后至今仍在欧美地区不断重印。

精彩书评

    不可不读这个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

                            ——陈岚

    读一个民族的历史,应该从艺术开始。时光席卷一切而去,留给记忆的沙滩的,只有那几粒光洁晶莹的贝壳。

近年,国内历史类的通俗读物大卖。

    这些读物的畅销,在我来看,委实与质量没什么关系,而是恰好应运而生,正赶上了一个社会的需求峰值。70年代我们挣扎于饥饿,80年代忙挣钱,90年代忙改革,人口红利也好,资本积累也好,反正是诞生了一批富裕市民阶层了,有不大不小的一坨中产阶级开始考虑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过去发生过什么,和现在相比,又有什么区别。且历史读物苟且于教材中太久,历史学者的治史精神也被阉割得有点委琐,所以,清新读物,哪怕只是形式上的一缕清新之风,也会让人心旷神怡。

    一说读书,很多人声称,只能读得下去小说,没法看历史。

    个人以为,这还是纠结在对历史书的陈见之中。

    国人有个错误的印象,以为历史书就是历史教材,有索引、目录、总纲、章节、回目——象一本医学处方,一块一块鲜活的历史被历史学者和历史教师们大切八块,割得支离破碎,还放进微波炉烘烤48小时,再撒上干燥剂(注: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硅胶,有毒,味奇苦),最后七拼八凑地码在那些章节和回目底下,没把历史的鼻子放到屁股上去就算是成书了:别说是学生,就是我这等热爱历史的人,也读不下去,打开那些历史书教材,看一分钟我就打冷战,看三分钟我就想操起身边最近的垃圾桶,倾倒在那些挺腰凸肚以黑体粗字撑在封面上作者编者的名字上。

    好的历史书该是什么样的呢?

    我手边正在看《一个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

    看着看着我就不由得感慨!

    为么不是英国人就是法国人,能写出这样了不起的历史书?

    中国的历史学者们死在故纸堆里了吗?除了寻章摘句,考据成癖,没事挖个伪曹操墓,再没事戏说这个那个帝王的情史,再不就千人万人一起考据一本小说——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出点气魄来,说,我要写!我要写作煌煌巨著?

这样行云流水的历史观,和恣意汪洋的文笔,最后再加上精准到苛刻的历史考证——一个必须同时是三位大师一体,作家,历史学者,人类学家。才能写出这样注定将名列不朽的著作。

    当年读韦尔斯的《世界史纲》,惊艳之极,一个伟大的历史学者是可以这样写书的!他是站在上帝的脚跟边上,如世界之眼,象上帝流览淌过脚下的云朵一般浏览时间之河。而多年后,艾黎。福尔的《一个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又带来了同样的感动。

    艾黎·福尔在中国远远没享受韦尔斯的盛名——当然,韦尔斯又何尝受到了恰如其分的关注了呢。之前有过他的作品译本《世界艺术史》等,也是中规中矩,很快就被淹没在读者对历史教材的厌恶本能中。而手里最近得到的这套《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包装排版插图就做得漂亮,厚厚的铜版纸封面,与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的彩色插画,与艾黎。福尔洛可可式的文字交替出现,字音铮錝,错落有致。

    未曾考量艾黎。福尔的写作生平,他大约是和韦尔斯相去不远,为什么他们会采取同样的视野,来写作人类的伟大历史?前者从艺术品的总汇,后者从历史的总纲,都以华丽汪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热情,在白纸上为人类再现了史前三万年到20世纪的时间迷宫,这宏大辉煌的迷宫,架构如建筑大师一样简洁明快,细节又象计算机一般精准,而其上装饰物,又精美细腻,充满了繁复的美。

    我谨引其一段:"希腊的英雄主义精魂将随着三道伤痕而消逝,斯巴达的凯旋,雅典的繁荣以及理智主义的统治。感觉能力成长的代价是道德的削弱,理性超越了信仰,热情在批判精神中逐渐消解。雕刻家曾经致力于为哲学家提供灵感,其作品为哲学思想赋予了生命。如今,哲学家即将否认这一缘起,并对诗人和艺术家冷嘲热讽。……平衡即将被打破,任何人类的力量、任何奇迹,都不可能再重建它。逻辑学家把希腊文明带到了深渊的边缘,而雅典的精魂正是在此锻造出心的工具。……在遥远的将来,人类将凭借它建起新的庇护之所。希腊的没落赐予我们自由的研究。"(一个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之第一卷、希腊艺术史之《人类的黄昏篇》)

    仅仅开篇这一段阐述,就意味着艾黎。福尔必须精通古希腊的全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洞悉它的繁荣与没落,也洞悉中世纪人权从神权脚下兴起,如何从没落的希腊文明中汲取复兴的力量的全部奥秘。他敏锐的眼睛绝对不能只停留在希腊的美学或者社会细节之上,他必须走到极高处。而这样优美文笔的表达,带着法国式的浪漫与澎湃,宛如荷马史诗的再现,在这一点上,它甚至超过了韦尔斯,也超过了伟大的佛雷泽。

    如今的电视观众都爱看discovery,爱看的原因之一是解说词是那样的精妙超远,平静克制,视角独特。却不知道在100年前,艾黎。福尔就以这样的口吻写作了他的《艺术史》。试看这一段:"不过,埃及的覆亡仍需时日。在将手中的火把传递给年轻一辈之前,她还曾显现复苏之势。赛易斯王朝时期,在希腊神话走向历史的过程中,亚述已经走向衰落,而马代波斯帝国正致力与内部整合,埃及国内重新安定,因此振作起来以图复兴。她将重新审视周遭,审视自我,并将发现古老灵魂中穿行的清新空气……"读到这里,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法国电影大师让。吕克会在电影《狂人皮埃罗》中,让主角坐在浴缸里,大段大段地位年少的女儿朗读《艺术史》。这样柔软多汁的语言!这样蓝调明晰的节奏!和文字里流动着注定将千年不朽的充沛活力!

    大师治史,首先是一个人类学大师的平静心态。那是一种俯瞰的心态,中立的心态,平静逾恒的心中,微微搏动着几不可见的悲悯。普遍意义上的正义和真理,在大师的眼中是可以退隐到历史的后台的,一如《龙枪编年史》中写到的那位知识之神吉力安(Gilean),他一径观望,一径记录,一径承载。读历史越多,对普世价值观中的概括就越简洁,越浓缩。在历史中,每一个胜利者都宣称自己是正义的,每一个失败者都沦为恶魔。读多了胜利者的正义感言,再读多少年后历史的还原,未免一晒。历史的另一个定律是:每一个邪恶的胜利者都无法逃避若干年后被还原邪恶面貌的命运。无论暴君曾经用怎么样的方式来粉饰与掩盖,消灭所有的文字档案也没用。历史会从口碑,从神话,从故事,从壁画,从墓葬,从雕塑,甚至从千年前一个女性的首饰上的雕刻细节中凸显出原貌。

    历史是一面魔镜,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照出自己的一切,野心,渴望,梦想,自我,开始,终局,荣耀,没落。而大师就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这面魔镜的魔法师。

    历史可以在局部被涂改,但其上的粉漆一定会随着时间逐渐剥落。学者们(请注意,我是指象福尔和韦尔斯这样了不起的学者)终将通过不同的路径,逐一复原真相,象拼凑一块破碎的拼图。

    我们窥看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知道真相,不仅仅是为了照见什么,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窥看历史,透过大师的眼睛,不仅仅,阅读了无数沉寂的灵魂嘶喊之音。

    我们窥看历史,更为了在读到这样的历史书籍时,史诗流淌的铿锵之音所带来的,快速掠过我们灵魂深处的,一阵一阵颤栗的快感和愉悦。

    谨以此文,向艾黎·福尔致敬。

本单详情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套装全5册)

定  价:¥290.00

作  者:[法] 艾黎 福尔 著

出 版 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201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印刷时间:2010-08-01

套装数量:5

开本:16开

目录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艺术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七至十八世纪艺术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古代艺术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中世纪艺术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