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王广义中国“政治波普”第一人《视觉政治学 : 另一个王广义》,中国当代雕塑的标志性艺术家隋建国《点穴-隋建国的艺术》;两册分别涵括了隋建国和王广义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还收录部分作品的草图,两册是两位作者在个展和联展的现场记录,以画册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两册任选,原价200-280元,现团购价35-45元,全国包快递

×

团购价¥35.0-45.0 ¥200.0 折扣1.8

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35.0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45.0

已售1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全彩图文
两册分别介绍艺术家隋建国和王广义的作品
王广义被称为中国“政治波普”第一人,隋建国被称为中国当代雕塑的标志性艺术家
收录二位作家各自的展览图录,各类学术研究文献
融可读性、史料性、研究性为一体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han*** 2023/6/6 21:09:58
    内容有点太专业,真看不太懂,适合专业人士阅读
  • ztw*** 2023/2/15 0:15:02
    好厚一本,随意翻看了一下,没搞懂是要讲什么还
  • ztw*** 2023/1/14 11:09:01
    这也太划算了.......
  • mon*** 2022/1/3 22:31:31
    艺术类图书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特价书之选。设计精,印刷好,比较好地还原记录了艺术家的创作路线和作品精髓。可读可藏,推荐!
  • 201*** 2019/1/14 21:08:07
    不错的书,装订质量好,内容也很详实
  • nan*** 2017/9/23 8:24:03
    别致的绘画
  • yip*** 2015/6/25 16:06:53
    早就对王广义的政治波普感兴趣,先前看到的多是平面作品,此书中视觉形式更为丰富,对王广义的了解也更深入许多
  • czk*** 2015/3/24 9:44:57
    隋建国的雕塑!!
查看下一条 >>

读者评论

◆自打看见真人的时候就知道我会对他及他的作品感兴趣,他是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远的中国雕塑家
——Jempire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


◆以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及其艺术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于王广义及其艺术进行了深度研究。纸张很好,值得作为资料收藏
——思思《视觉政治学 : 另一个王广义》

编辑推荐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视觉政治学 : 另一个王广义》两册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学术丛书:
    展览是当代艺术的主要公共形式,为了突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与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的有机联系,使展览具备更为持久的学术价值,我们特选编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艺术家个展和联展,编辑出版这套丛书。
    丛书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为基础,收录展览图录、各类学术研究文献和相关资料,力图为观众和研究者提供一种不同于一般展览画册的,融可读性、史料性、研究性为一体的学术文本。

《视觉政治学 : 另一个王广义》










































作    者: 黄专, 方立华, 王俊艺
出 版 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6234918 
出版时间: 2008-9-1 
开    本: 16开 
页    数: 527
定    价: 200 元
内容简介:
  《视觉政治学:另一个王广义》所展出的作品,为王广义自1989年以来创作的最重要和最大型的装置艺术,这些装置作品从未如此集中的在国内外展出。展览根据艺术家在不同阶段所思考的问题,分为以下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危机预感(1989);第二单元是体制研究(1990-2001);第三单元是唯物主义神学(2000-2008);第四单元是冷战美学(2007-2008)。为了更深入而全面的揭示王广义的另一面,OCT当代艺术中心在展览文献的编纂上投入了大部分的精力。在此次展览的画册里,不仅涵括了王广义一生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还收录了其大部分作品的草图,以及作品和艺术家在各种类型展览中的现场记录,另外还有学者在各个时期所撰写的重要研究文章。展览文献力图打破常规的画册编纂方式,并提供一个理解王广义及其作品的更具说服力的视角。
艺术家简介:
  王广义,195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博士生,浙江画院、西泠书画院、泉州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目录:
第一单元:危机预感(1989)
图式修正与文化批判(节选)
当代艺术潮流中的王广义(节选)
1989《易燃易爆物品》
第二单元:体制研究(1990—2001)
我近期的工作情况 王广义
关于《VISA》和《东欧风景》 黄专
1990《中国温度计》
1990《中国与美国温度的比较》
1992《东欧风景》
1993《国际政治》(未实施的方案)
1993—1994未实施的方案
栗宪庭与王广义访谈录
1994《自由选择》(北京、东京、大阪)
1994《VIsA》(香港、圣保罗、东京、大阪、武汉)
1995《白面》(汉堡)
1995《毒品》(巴塞罗纳)
1995《新媒体:北京胡同的垃圾车》(巴塞尔)
1995—1996未实施的方案
《病毒携带者》(未实施的方案)
1996《验血——每个人都可能是病毒携带者》(昆士兰)
1996《卫生检疫——所有食品都可能是有毒的》(北京)
1997《两种体制下的关于食品保质观念的异同》(巴塞尔)
1997《24小时食物变质的过程》(新加坡)
1997《物种起源——欧洲文明史》(巴塞尔)
200l《基础教育》(汉堡)
第三单元:唯物主义神学(2000—2008)
关于社会主义视觉经验——王广义访谈录
2000《唯物主义时代》(成都)
2001《劳动者纪念碑》(深圳)
2002《一天中的三个事件》(未实施的方案)
2001《唯物主义者》(新加坡)
2002《伟大的场景》(广州)
2001—2002《唯物主义者》(广州)
2003—2005《唯物主义者》(广州)
2002《一份报纸的历史》(北京)
2005《安徒生的火柴》(丹麦)
王广义的小米唯物主义 舒可文
《王广义》专题片访谈(节选)
2005《唯物主义者》(北京)
2005《上帝之手》(北京)
2005《私密广告》(北京、深圳)
“东风 金龙”:对皇权的最后礼赞——王广义答OCAT问
什么是我们的“国家遗产”? 黄专
2008《东风 金龙》(曼彻斯特、深圳)
第四单元:冷战美学(2007—2008)
“冷战有游戏的一面”——王广义笞《广卅旧报》记者问
“三防”挂图
2007《冷战美学——正在射击的女民兵》
2007《冷战美学——恐惧状态下的人群》(伦敦、深圳)
2007《战争与和平》(莫斯科)
2007《冷战美学》(上海)
2008《冷战美学——戴防毒面具的人》
2008《冷战美学——躲在防空洞中的人》
2008《冷战美学——防空洞剖面图》
2008《冷战美学——拍打带病毒昆虫的人》
2008《冷战美学一一清理化学垃圾的人》
大事记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







































作    者: 何香凝美术馆OCT艺术中心
出 版 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6237193 
出版时间: 2007-9-1 
开    本: 16开 
页    数: 509
定    价: 280 元
内容简介:
  隋建国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是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远的中国雕塑家,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小他的工作既具有个人实验的意义,而这种实验在某种程度卜又可视力小国雕塑界在这个巨变时代的一种标识:
  隋建国的艺术历史经历了现代主义(1987-1989)、材料观念主义(1990-]996)和视觉文化研究(1997-2007)三个吋期:第一时期时逢上世纪中国80年代现代艺术运动的高潮期,这一时期以《平衡》、《失重》和《卫生肖像》三个系列为代表,突出了他运用各种现代主义離塑语言进行“自我”、“生命意义”的哲理陈述和反省,挑战对象主要是古典主义学院传统;
  90年代初随着中国文化巨大转型期的到来,他调整了自己的艺术问题与方向,开始把本土性的材料实验与观念主义的创作方法有机融入他的工作,代表作品有《地罣》、《闭锁记忆》、《沉积的汜忆系列》、《碑林》(1992)、《记忆空间》(1994)、《庆典》、《开发汁划》、  《沉积与断层》(1995)直到1996年的《殛》;对雕塑艺术中观念、行为、时间诸要素的把握才能,尤其是对不同材料物质性能的转换方法构成了这一时期作品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在延续了以组合现成材料传递心理经验和文化经验的逻辑方法的基础上,这一时期作品还强化了材料间的侵入性和互动性,将工作程序和技术过程的残酷性作为一种观念手段,从而极大扩张丁雕塑这一艺术门类概念。文化、历史甚至各种当下问题虽然已进入到他的视野.但对这些问题的探求还是在如何完成本土性材料的观念主义实验这一前提下进行的,这一时期主要挑战对象是各种现代主义材料语言和方式,以及如何在这种挑战中形成一个当代艺术家所必须具奋的独特气质和方法;
   以1997年的《衣钵》  (《中山装》)和1999年的《中国制造》 (《恐龙》)为标志隋建国真正将自己的艺术推进到一个无法用“雕塑”限定的疆域,这一突变过程也使他完成了由一个优秀的雕塑家向一个杰出的当代艺术家的身份转换:在这一时期中他将自己的视野和工作性质定位为对视觉文化的结构性、全景性的考察,他对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历史神话来源(《衣钵》1997、《睡觉的毛主席》2002)、政治仪式符号(《底座研究》2003)、日常空间与神圣空间以及在这些结构性关系中显现的意识形态方式投入了极大的研究兴趣,他的课题还包括:现代化话语下中西跨文化交通的诡异性(《衣纹研究》1998)、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地位和代价(《中国制造》1999)、消费文化对塑造中国人精神人格和世界的价值重估(《再搅伴一行走》2001、《张江艺术摆渡公交车》2006)、对地产开发中的明星效应的反讽(《新掷铁饼者》2005)。这些工作摆脱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常有的图解态度,从而使这些问题具有历史分析的色彩,而在空间与体量的实验中,“雕塑’’已成为一个无限扩展和不断移动的艺术概念。在最近的作品《大提速》(2007)中雕塑的疆界甚延伸到视觉影像的领地。而《偏离17.5°》成为艺术家最大规模的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它涉及到公共与私人、艺术与资本、空间与时间,甚至生命与死亡这一系列更为复杂的多维课题。
  隋建国是一位具有强烈知识分子气质的中国艺术家,这不仅指他作品中不吋流露出的批判立场和道德良心,更指他善于在中国本土的知识谱系和文化经络中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近十年来他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所进行的“视觉文化研究”中。视觉文化研究把各种视觉图像或符号聚焦为一种意义生产的历史过程,  “视觉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去理解这些复杂的图像是如何汇聚在一起的”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从而对视觉权力、视觉快感及各种视觉现象间的建构性关系进行显现和说明。这一过程类似于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切脉”和“点穴”:面对一个庞杂的经络系统只有对其整体结构涪熟于心,才能指随心运、命中穴道。
艺术家简介:
  隋建国,男,1956年生。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
目录:

总论
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时代
一个秘密的反现代主义者
分论
生存的自省与困境的突围
材料沉思录
机器速度与社会速度
对话
对抗,冲突和补禁锢的感觉
时间的形状
公共艺术与《偏离17.5°》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