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只要5块钱!“阳明心学丛书”11册,一套以史实为骨、史话为肉的通俗普及读物!有别于艰深的哲学说理,每一册都选定一个角度来介绍、解读阳明心学。既有对王阳明的生平描绘,又有对阳明心学思想的解构,更探讨了阳明心学与儒家、道家、佛家的理论渊源,以及阳明心学与宗教改革运动及日本明治维新的对比。用通晓易懂的方式,为大众读者拨开重重迷雾,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阳明先生及其心学。定价242.4元,现团购价55元包邮!
★ 国内外少有的以阳明学为专题的系列丛书
★ 王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深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阳明心学”是中国中世纪思想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 阳明心学通俗读——别于深邃的哲学道理,别于惜字如金的史料典籍,本丛书用通晓易懂的通俗读物的方式,让大众读者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阳明先生及其心学
★ 11册包括《阳明洞天》《集大成者》《同学少年》《心灵修行》《龙场悟道》《圣人传奇》《龙岗明月》《吾心光明》《黔中王门》《帷幄千里》《心学功夫》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深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阳明心学”是中国中世纪思想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关于他的出版物虽品类繁多,但或是艰深晦涩的学术研究,难以普及;或是行云流水的生平概述,无法很好地体现阳明思想内涵。
阳明心学通俗读——别于深邃的哲学道理,别于惜字如金的史料典籍。这是一套以史实为骨、史话为肉的通俗普及读物。选择一定的角度来介绍、解读、宣扬阳明文化,用通晓易懂的通俗读物的方式,让大众读者抛开深邃的迷雾,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的阳明先生及其心学。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来介绍这套书:
阳明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先从《圣人传奇里》走进先生的传奇,从“神仙送子,圣人出世”到“谈笑间,建功立业”,一览先生“鞠躬尽瘁,光明一生”的恢宏“影片”。
再来细观《同学少年》,领略先生的年少时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阳明洞天》,一窥其年少时求法问道的经历;《龙场悟道》,探析先生被贬龙场,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讲学黔中,心学长存。
阳明心学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引领我们穿透心灵的种种藩篱——
阖上先生的壮怀激烈的传奇一生,且再让我们来做《心灵修行》,从“心”开始,从“佛禅”走入,融摄佛禅,初窥“知行合一”,逐渐恢复心灵最初的摸样,慢慢做到“达观”;进而可以《吾心光明》,再慢慢体悟阳明心学的古为今用。
让阳明心学相伴前行——
《龙岗明月》之光并非只照耀了神州大地。在近代日本,阳明心学系统影响了几代人,催生了阳明学派,助推了日本明治维新。
然则彼东瀛一隅,尚可因心学影响而强,我华夏心学正宗,亦应当在当代普及、继续发光。
就是这么一套书,通俗而普及,简单而用心。希望的,只是——
让读者初步了解王阳明这样一个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大人物,愿阳明心学像年轻人的生命状态一样焕发活力!
《阳明洞天》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一生传奇,所创心学更是影响深远。本书从一个年轻的、新奇的、富有活力而引人入胜的角度,揭开这位全能大儒的传奇一生,也给广大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们打开了另一扇了解王阳明、了解心学、了解国学的大门。
《集大成者》
本册重点介绍了王阳明生命中发生的逸闻趣事和重大事件,表明了阳明心学的主要文化渊源和学术脉络。
《同学少年》
本书内容以王阳明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为主,带读者领略先生年少时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心灵修行》
从“心”开始,从“佛禅”走入,融摄佛禅,初窥“知行合一”,慢慢做到“达观”,逐渐恢复心灵*初的模样。
《龙场悟道》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在居于正统地位的朱子学之外,开启了声势颇为浩大的阳明学潮流。
《圣人传奇》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王守仁传奇的一生,包括“神仙送子,圣人出世”“胸怀大志,上下求索”“因祸得福,悟道成圣”“谈笑之间,建功立业”“鞠躬尽瘁,光明一生”等章节。
《龙岗明月》
本册主要讲述了阳明心学对日本的影响。阳明心学传入日本后,在新的文化土壤中孕育生长,呈现出了颇具特色的面貌。在阳明心学的影响下,日本出现了意图推翻旧秩序、学习新文明的上层人士和大量中下级人民。阳明心学以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无形之中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迅速发展。
《吾心光明》
本书主题是“阳明心学的古为今用”。全书共分五章。首章谈论心学源起之背景,第二章探寻心学的终极价值,第三章剖析心学之启蒙基因,第四章介绍后学之继往开来,第五章描述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与心学思潮。
《黔中王门》
在王阳明的影响下,贵州不仅出现了大规模的书院讲学活动,开辟了一种新的精神发展方向,使心学思想得以迅速传播,而且通过讲学活动也涵化培育了一批地方心学人才,扩大了儒家学者话语言说空间,形成了全国较早的地域性心学派别——黔中王学。
黔中王门的形成缘起于王阳明入黔之“龙场悟道”。贵州是王学的诞生地,王阳明悟道的龙场又被历代学者视为“王学圣地”,许多黔中王学弟子也学识精湛,其讲学、著作享誉海内外。因此,王门后学理应有“黔中王门”的一席之地。长期以来,由于对黔中王门的重视和研究不够,而未能在王学研究中占据应有的地位,因此本书将起到弥补《明儒学案》之不备、填补阳明后学研究之空白的作用,将为王门正宗学派之一的黔中王门的研究提供丰富翔实的宝贵资料,并为推出以孙应鳌、李渭、马廷锡为代表的黔中王门提供切实可信的论据。不仅如此,由于儒家心学在历史上对贵州民族地区的社会、教育和文化有巨大影响,因此全面研究黔中王门代表人物的思想,还能凸显儒家心学在广义文化学意义上的价值。
《帷幄千里》
本书正是对王阳明军事思想的系统整理。作为军事家的王阳明,他本人和他的军事思想对明代正德、嘉靖之后军事思想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中后期除王阳明外,*具代表性就是和王阳明一样同为明代儒将代表的戚继光,戚继光著有《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等兵书。他在晚明思想的大环境下,一直追崇阳明心学,在军事思想上也有很多地方继承了阳明思想。
《心学功夫》
本书重点研究了阳明心学中较为核心的功夫论内容,包括诚意、致良知、知行合一、动静无间、立志、静坐、戒惧慎独、改过去恶、亲民、四句教。对于阳明心学功夫论的研究,一个基本的立场就是:从王阳明晚年最为成熟的致良知功夫来反观其一生中关于功夫的诸多观念,由此一来,王阳明一生中关于心学功夫的建构均可视作是“致良知”的收摄,王阳明本人一生的生命历程也可视作是“致良知”的功夫践履。本书希望透过致良知的心学功夫进入王阳明的功夫世界,进而诠释他的哲学思想。
《黔中王门》
作者:王路平 石祥建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43761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68
定价:28元
目录
总序 让阳朋心学指引我们前行
序
第一章 龙场悟道:黔中王门的缘起
第一节 前悟道之苦难时
第二节 悟道之体悟时
第三节 悟后起修之受用时
第二章 黔中王门的特点
第一节 学习和传播阳明心学先驱者
第二节 门下众多著名学者影响一方
第三节 思想上颇具共性
第四节 五大重镇,四代弟子
第三章 黔中王门的四代弟子
第一节 黔中王门后学第一代弟子
第二节 黔中王门后学第二代弟子
第三节 黔中王门后学第三代弟子
第四节 黔中王门后学第四代弟子
第四章 黔中王门代表人物的心学思想
第一节 孙应鳌的心学思想
第二节 李渭的心学思想
第三节 马廷锡的心学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心学功夫》
作者:王凯立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43778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76
定价:28元
目录
第一章 功夫头脑的确立——致良知的提出
第一节 格物与诚意
第二节 致良知
第二章 功夫内容的践行——致良知的展开(上)
第一节 知行合一
第二节 动静无间
第三章 功夫内容的践行——致良知的展开(下)
第一节 立志为圣
第二节 静坐功夫
第三节 戒惧慎独
第四节 改过去恶
第五节 亲民实践
第四章 功夫体系的完成——致良知的总结
第一节 四句教
第二节 功夫世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龙场悟道》
作者:王廷国 段楠萍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64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98
定价:19.8元
目录
引 言 / 001
第一章 仗义直谏 被贬龙场 / 005
宦官干政 国势倾威 / 005
皇帝昏庸 八虎当道 / 008
谏言直疏 廷杖下狱 / 011
身陷囹圄 不忘圣贤 / 014
几经劫难 奔赴龙场 / 020
一路前行 一路歌吟 / 025
第二章 龙场悟道 讲学兴黔 / 035
沧桑古驿 悠悠龙场 / 035
结庵筑居 请学观稼 / 040
一宵醒悟 悟道龙场 / 047
悟道探因 妙结黔缘 / 054
去枝证道 一意本源 / 070
居陋探趣 孤坟寄思 / 077
义呈己志 心系水西 / 082
立院宣教 讲学化夷 / 097
循循善诱 谆谆训导 / 104
诸生咸集 讲学贵阳 / 109
补偏救弊 知行合一 / 114
席王论学 咏歌师圣 / 122
访古觅迹 寻幽探奇 / 128
第三章 哲人离黔 心学长存 / 139
离黔新任 乡民不舍 / 139
建院传道 继贤扬圣 / 144
黔中王门 振乡化民 / 160
斯人已去 此心长明 / 190
参考文献 / 195
《帷幄千里》
作者:曾庆佳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43754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44
定价:28元
目录
总序 让阳明心学指引我们前行
序
第一章 军事思想启蒙
第一节 梦中绝句
第二节 少年任侠
第三节 谈武经七书
第二章 忠心可表 勤政守职
第一节 立志做忠臣
第二节 学问中的廉政
第三节 行为上的忠臣
第三章 知行合一 仁者无敌——阳明心学的军事理论
第一节 “心即理”与兵法
第二节 “知行合一”与兵法
第三节 “致良知”与兵法
第四节 阳明心学的用兵理论
第四章 敢于担当 初试牛刀
第一节 “反间计”利用卧底
第二节 “知己知彼”精悍部队
第三节 “以逸待劳”实施十家牌法
第五章 勇往直前 用兵如神
第一节 宸濠之乱,忠泰之变
第二节 思田平叛
第三节 最后一战
第六章 此心光明 亦复何言
第一节 此心不动
第二节 神明愈定
第三节 此心光明
结语 闪烁时代光芒
主要参考文献
《龙岗明月》
作者:周洪宇 黄新典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88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98
定价:19.8元
目录
引 言 / 001
第一章 阳明之光照东瀛 / 005
日本阳明心学兴起的土壤 / 007
日本阳明心学的植根 / 013
日本阳明心学的开枝散叶 / 016
日本阳明心学的特点 / 020
第二章 心学名人垂青史 / 027
中江藤树 / 027
大盐中斋 / 039
吉田松阴 / 050
西乡隆盛 / 061
伊藤博文 / 074
第三章 明治维新建功勋 / 092
明治维新 / 093
明治维新发生的偶然和必然 / 096
日本阳明学派对明治维新的影响 / 099
小结 / 113
第四章 心学影响在当代 / 115
阳明心学与日本企业 / 115
阳明心学与日本教育 / 122
第五章 中日心学存异同 / 134
中日阳明学形成背景的比较 / 134
中日阳明学逻辑体系比较 / 142
中日阳明学核心知行观的比较 /149
第六章 助力日本现代化 / 158
阳明心学与日本现代化 / 160
日本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 166
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 172
参考文献 / 190
后 记 / 197
《阳明洞天》
作者:张云峰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26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224
定价:19.8元
目录
第一章 王夫人智破流言 瑞云楼仙人送子 / 001
第二章 种善因仙道疗疾 守仁义童子迟语 / 017
第三章 授秘术竹轩传道法 继传承守仁演遁甲 / 026
第四章 老道出言透圣境 小子持剑动星文 / 042
第五章 神仙都喜结良缘 铁柱宫觅寻仙踪 / 062
第六章 四方游学初识养生 始入仕途九华问道 / 084
第七章 真仙难修诤臣获罪 险死还生得闻正法 / 107
第八章 身入绝境视生如死 终证大道顿悟良知 / 146
附录 历史上的王阳明与道家道教/ 169
《集大成者》
作者:陈刚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33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202
定价:19.8元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先辈的旗帜
世家远祖
忠肝义胆
高洁超脱
恐惊天上神
第二章 立志成圣
神仙送子
神童轶事
立志成圣
梦谒伏波将军
大哉居乎
第三章 上下求索
坐忘洞房
以心御字
圣人可学而至
阳明格竹
却看满山花开
习武报国
梦想照进现实
筑室阳明洞天
虎跑寺中僧
主考山东乡试
开门讲学
第四章 龙场悟道
宦官专权
上书言事下狱
人生炼狱
贬谪龙场驿
金蝉脱壳
才脱魔掌 又入虎穴
问道明夷
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龙场大悟
教化群众夷人来服
倡导知行合一
第五章 见龙在田
为政庐陵
芝麻开花节节高
勤勉讲学从游者众
受命平定寇乱
治域有方
王师若时雨
平定横水之贼
平定桶冈之贼
攻心为上请君人瓮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安民有术
第六章 大学问
《古本大学》
《朱子晚年定论》
《传习录》
心学崛起
第七章 宁王之乱
宁王朱宸濠
忠贤之冤魂
有识之士
宁王终反
踏上征途
征讨宁王
练达不若朴实
楚歌一夜起吹散八千兵
自取其辱
格物正心
国之大不幸
良知治学
第八章 致良知
致良知
心即理
随处体认天理
乡关何处
福祸总相依
守孝
风波又起
桃李满园
乾坤何处更闲人
第九章 此心光明
奉命出征
天泉证道
人在征途
万人空巷
经略之策
文德教化之思
平定思、田二州
兴建府学
罹患疾病
拜谒伏波庙
祀增城祖庙
其鸣也哀
病殁青龙铺
身后事
附录
阳明先生与弟子的问答摘选
王阳明简要年谱
参考文献
《圣人传奇》
作者:周学奎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71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93
定价:19.8元
目录
引 言 / 001
第一章 神仙送子,圣人出世 / 004
传奇家世 / 004
隐士之风 / 008
状元老爸 / 010
神仙送子 / 015
天机不可道破 / 017
神童续诗 / 019
立志成圣 / 023
算命先生的预言 / 025
巧计训后母 / 029
少年英雄梦 / 033
第二章 胸怀大志,上下求索 / 037
失踪的新郎官 / 037
拜访大儒娄谅 / 041
守仁格竹 / 044
科场失意不为耻 / 046
都是伯虎惹的祸 / 048
督造威宁伯之墓 / 051
牛刀小试走仕途/ 054
问道九华山 / 056
文学复古运动 / 058
未卜先知的本领 / 059
虎跑寺点化高僧 / 061
第三章 因祸得福,悟道成圣 / 064
太监当道 / 064
群臣和阉党的较量 / 068
史上最玩命的御史 / 070
“不合时宜”的六品官 / 073
金蝉脱壳戏刘瑾 / 075
虎口脱险 / 079
人生何处不相逢 / 081
王门一期 / 084
初到龙场 / 086
王阳明和他的邻居们 / 089
龙岗书院 / 092
石棺悟道 / 095
第四章 谈笑之间,建功立业 / 099
东山再起 / 099
治理庐陵 / 103
朝中有人好做官 / 107
惶恐滩智退劫匪 / 111
大战前的准备 / 113
柿子先捡软的捏 / 116
文字的力量 / 118
木工张保 / 121
别和圣贤耍花样 / 126
宁王造反了 / 130
“糊涂蛋”龙光 / 134
假作真时真亦假 / 138
读书太少别造反 / 141
师妹是个好女人 / 144
第五章 鞠躬尽瘁,光明一生 / 148
皇帝的闹剧 / 148
献俘也不易 / 150
“吝啬”的巡抚大人 / 152
皇帝去哪儿了 / 155
不要得罪小人 / 160
以德报怨真君子 / 162
射箭比赛 / 165
荣辱不惊圣者心 / 167
另类青年王艮 / 170
得意门生南大吉 / 171
岑猛之乱 / 173
天泉证道 / 174
最后的征途 / 177
计定断藤崖 / 180
殒落南安 / 184
魂兮归来 / 188
《同学少年》
作者:商楠 伯倩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40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225
定价:19.8元
目录
第一章 神秘空间 / 001
第二章 五百年前 / 008
第三章 观蚁之交 / 016
第四章 伴读书童 / 024
第五章 高僧驾到 / 031
第六章 更名有喜 / 039
第七章 玩棋丧志 / 047
第八章 痛诉家史 / 055
第九章 人生之悟/ 066
第十章 买棹北上 / 073
第十一章 诗震金山 / 081
第十二章 初慕禅行 / 093
第十三章 北固怀古 / 100
第十四章 初到京城 / 108
第十五章 英雄有梦 / 116
第十六章 状元何奇 / 127
第十七章 愿为圣贤 / 139
第十八章 相由心生 / 152
第十九章 激愤时事/ 162
第二十章 神道有情 / 172
第二十一章 私出边塞 / 180
第二十二章 雄关如铁 / 188
第二十三章 一马飞歌 / 202
第二十四章 分别在即 / 210
第二十五章 仁者心动 / 217
《吾心光明》
作者:郑钦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95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80
定价:19.8元
目录
引 言 世济其美:阳明心学的古为今用 / 001
第一章 绝处开新:心学之源起背景 / 009
困顿的时代 / 010
观念相争,党同伐异 / 016
天下兴亡,仁人有责 / 022
第二章 修身经世:心学终极价值探寻 / 026
真三不朽 / 028
立言:“其文章自足传世”/ 030
立功:“展救世安民之略”/ 037
立德:“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058
第三章 鸿蒙之辟:心学之启蒙基因 / 061
继往开来 / 065
良知即是天理 / 068
心学的人本基因 / 071
心学的自由基因 / 075
心学的平等基因 / 091
心学的重商基因 / 096
第四章 余韵绝响:后学之继往开来 / 100
晚明心学的突破与启蒙 / 102
李贽:主体性空前凸显的“童心说”/ 104
黄宗羲:启蒙脉动最兴奋的节奏 / 119
近代贤达对于心学的评价 / 131
第五章 告别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与心学思潮 / 136
宗教改革运动的源起背景 / 139
马丁·路德 / 145
约翰·加尔文 / 154
宗教改革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共性 / 162
宗教改革成就与心学思潮的遗憾 / 164
结语 慎终追远:阳明心学的经世致用 / 173
参考文献 / 179
《心灵修行》
作者:邓玉琼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1127457
出版时间:2015年9月
开本:32开
页数:162
定价:19.8元
目录
引 言 一切从“心”开始 / 001
第一章 走近佛禅 / 005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 005
何谓“禅宗” / 009
禅宗的智慧 / 016
文人与禅修 / 022
第二章 缘系佛禅 / 032
初入佛禅 / 033
儒士新风 / 042
禅意浓厚 / 046
第三章 融摄佛禅 / 055
心就是一切 / 056
重视灵光一现的顿悟 / 078
发现自己的良知良能 / 084
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 092
人心本无善恶 / 099
第四章 走向心灵的修行 / 111
练就一个强大的内心 / 111
听从心的指挥 / 122
自己就是如来 / 129
恢复心灵最初的模样 / 134
心要达观面对一切 / 140
心要学会放下 / 150
后记 /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