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近现代早期著名学术期刊《说文月刊》(1939年1月-1947年1月,全48期原刊影印)精装全十册。由香港明石文化出版,全球出版350套。期刊所收录的经济语言文字、历史考古文化类文章,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研究发展脉络,是研究中国考古、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原价3580元,团购价399元,限200套包邮!

×

推荐理由

《说文月刊》于1939年1月在上海创刊,由卫聚贤主笔,说文月刊社出版发行。
  该刊纯以研究学术,发扬文化,提倡纯正思想为宗旨,其所选文章的题材范围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考古、古钱文艺及经济问题等。其中以研究文字稿件为主,故取其名为“说文月刊”。
  精装16开(一到五卷共10册)。
  是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期刊(中文编)之五。
  为原上海、重庆说文月刊社的定期出版物,现据1939年1月至1947年1月出版的48期原刊影印。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201*** 2016/6/16 15:06:09
    很有意思的书,这个月刊不太好找,错过了就没了,主要内容以文字学为主。
  • zoo*** 2015/3/7 19:09:14
    这个书店学术资料性是很强的,有很多别处无法见到的珍惜资料。 原书较贵,中图此次特价,非常实惠!!
  • cha*** 2014/12/16 22:49:42
    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 109*** 2014/11/29 19:55:41
    印刷不错,发货挺快,给个好评
  • bao*** 2014/11/4 21:16:00
    非常非常棒,历史爱好者不容错过。
  • 949*** 2014/10/20 11:57:10
    刚开始也很犹豫要不要入手,毕竟价格上值得考虑。一想到“书荒”就依然下单。书到手后很沉,毕竟分量在那里。影印书最大的缺陷是不够清晰,这在个别分册里很明显,字显得很小,不方便识读。每本书都翻看了把玩一番,具体内容没有品读,但是觉着里面的知识量很大。油墨味一般,书脚有压痕,但是这根本影响不了这套书的好。一定要,也一定会精读、细读。 五星给四星,缘于影印的瑕疵。
  • aok*** 2014/10/9 13:37:39
    又是在国学弘扬的时期
  • 405*** 2014/9/5 9:43:31
    市面上买不到了 清晰度一般,但是内容太经典了,必须收藏一套
  • hua*** 2014/8/26 17:06:16
    无论装帧,排版,都透着民国范儿。细度其内容,实在是引人入胜,爱不释手。很多文章显示的当时各位大师,学者的热情与专注的治学精神,其涉及的内容也颇为广泛,难得的是如此好的价格,实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 992*** 2014/8/12 12:35:30
    非常好,很好,质量好。
查看下一条 >>

出版经历

《说文月刊》于1939年1月在上海创刊,由卫聚贤主笔,说文月刊社出版发行。该刊月出一册,十万字以内为一期,该刊自第3卷第6期,即1941年12月以后曾停刊,1942年7月在重庆又复刊,卷期续前。该刊纯以研究学术,发扬文化,提倡纯正思想为宗旨,其所选文章的题材范围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考古、古钱文艺及经济问题等。其中以研究文字稿件为主,故取其名为“说文月刊”。其实该刊在当时就是一门研究国学起源和发展的严肃性刊物。该刊在发刊词中对选稿要求就这样说过:“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以研究讨论的态度,不是谩骂开玩笑的,均所欢迎。”为该刊撰稿的主要学者和专家有:卫聚贤、高本汉、张禄、丁福保、吕思勉、金祖同、朱幼白等。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也在该刊发表过重要论著。 本期收录该刊自1939年1月第1卷第1期至1947年1月第5卷第5、6期合刊(该刊出至第5、6期合刊后就已终刊),中间虽有第3卷第5期和第6期为缺刊,但作为收藏该刊的珍贵文本,则较具全面和权威性。


《说文月刊》是香港明石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全球出版350套。为原上海、重庆说文月刊社的定期出版物,现据1939年1月至1947年1月出版的48期原刊影印,精装16开10册。是中国近现代珍稀文献影印期刊(中文编)之五。

内容简介

内容为中国近现代早期著名的学术期刊《说文月刊》(1939年1月第一卷第一期至1947年1月第五卷第六期,共48期),其作者均为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期刊所收录的经济语言文字、历史考古文化类文章,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和学术研究发展脉络,是研究中国考古、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

本单详情








































说文月刊

ISBN:9789628579785
作者:说文社
出版社:明石馆
出版时间: 2004年9月初版
装订:硬精装
开本:16开
印数:350套


《说文月刊》目录(部分)

第一卷目录

发刊词——[卫聚贤]

序一——[卫聚贤]

序二——[孔令█]

字源的编纂计划——[卫聚贤]

从卫聚贤广砋通转说到古砋的转变——[蔡凤圻]

成均图与广砋通转表——[朱友白]

雅诂林之要旨及总目——[丁福保]

关于编纂方言诂林的话——[黄肇平]

论平水砋不适用于今日——[赵景深]

见溪变晓匣说——[蔡凤圻]

老子砋禕——[高本汉原著]

说文解字六书疏证摘记——[马叙伦]

说文今义——[陈培寿]

训诂学史序——[胡朴安]

古音俗正——[孔令█]

释丙子——[郭沫若]

图象文字名读例——[张 凤]

六书之外的注声字举例——[孔令█]

形声字辨之自序与例言——[陈公哲]

疑难(补白)——[卫大法师]

中国文字形体的演变——[金祖同]

上海的反切语——[陈志良]

释兮——[孔君诒]

介绍高本汉——[张世禄]

传古小启——[陈介祺]

中国古史的年代——[卫聚贤]

三正考——[卫聚贤]

禹贡——[卫聚贤]

诗体略叙(补白)——[李 戡]

吴越禕古——[卫聚贤]

吴越古城——[诸绍唐]

芬神父小传——[毛心一]

吴越释名——[卫聚贤]

吴史疑义举例——[殷 尘]

中国古代贝货与吴越民族之关系——[蒋玄礍]

豳风是战国中年西周武公时诗——[卫聚贤]

秦汉时发现甲骨文说——[卫聚贤]

秦的焚书与汉的得书——[孔令█]

汉左表墓石画说明书(补白)——[卫聚贤]

泰山石刻禕——[陈志良]

历代帝王短祚与多欲之关——[朱友白]

郭有道碑(补白)——[杨寿祺]

小檀栾室镜影序(补白)——[习 懒]

西王母考——[吕思勉]

鲧共工与玄冥冯夷——[杨 宽]

丹朱与朱明祝融——[杨 宽]

三合古义(补白)——[胡道静]

禹生石纽考——[陈志良]

太康失国与少康中兴——[吕思勉]

五霸禕——[卫聚贤]

范蠡事矦禕——[卫聚贤]

子略——[陈 柱]

学兰亭帖之方法——[陈公哲]

傩——[卫聚贤]

戏剧中角色的起源——[卫聚贤]

原始民族咒术——[孔令█]

蛮风夏徵录——[孔令█]

婚礼存古——[卫聚贤]

我国掠夺婚姻的遗矦——[ 生]

古史研究第二集自序(补白)——[卫聚贤]

红苗见闻录——[卫聚贤]

梦颉*6咏事乐府——[叶玉森]

中国东南沿海发现史前文化遗址的探讨——[卫聚贤]

中国人最先移植美洲说——[陈志良]

海丰史前遗物发见记——[R.Maglioni著]

香港舶辽洲史前遗物发见记——[D.J.Finn,S.J.著]

香港访古纪——[陈志良]

沙坪坝发现古墓纪事——[金静庵]

沙坪坝出土之石棺画象研究——[常任侠]

读本草纲目杂记(补白)——[卫聚贤]

南京丹阳六朝陵墓的石兽——[陈志良]

历代金石家傅略叙例——[陈 准]

晚明天主教士卜弥格为永历皇太后奉使罗马事略——[陆 翔]

毛笔的起源(补白)——[陈志良]

中古时代中亚细亚及中国之基督教——[陆 翔]

唐天宝敕侍御史大中丞谏议大夫宋浑黄麻制——[顾 鳌]

拟辑唐李卫公集初论——[金祖同]

唐开元二年西州屯戌烽燧残牒跋——[金祖同]

唐西域官文书佚存——[金祖同]

唐西域官文书续辑——[金祖同]

两粤史地书目介绍——[金祖同]

律吕瞽说——[颜虚心]

墨拓术——[蒋玄礍]

论简易字之形成——[胡怀琛]

历代钱谱序——[丁福保]

千石楼印识序——[马公愚]

音学书目提要——[姜亮夫]

评十砋编——[陈志良]

间话甲骨文——[金祖同]

学术的人格——[殷 尘]

鲁智深傅——[ 衡大法师]

第二卷目录

编篡中国经济史的组织计划——[卫聚贤]

中国货币演变述略——[卫聚贤]

盐铁论内的汉代“平准”——[张荫生]

宋元之佃农制与佃农生活——[黄毓甲]

先秦货币考——[陈观译]

关于唐的两税法——[王哲夫译]

方言声转说——[蔡凤圻]

合音——[蔡凤圻]

注声字与字音转变的关系——[蔡凤圻]

古籍上之双音叠砋字——[王砥平]

疑形声——[孔令█]

晓匣与影喻——[蔡凤圻]

释圭——[鲍 鼎]

释圭外篇——[鲍 鼎]

释仁——[蔡凤圻]

混沌——[蔡凤圻]

滨纷——[蔡凤圻]

我——[蔡凤圻]

古文的“的”——[蔡凤圻]

六书疏证摘记——[马叙伦]

说文假借考——[丁福倮]

说文解字从刀诸字伸谊——[鲍 鼎]

古文今文释名——[金毓黻]

释“都里……”谈到文字研讨——[孔令█]

“诗”的“文字学”观——[汶 訥]

甲骨文办证序——[郭沫若]

六书疏源自序——[汤临泽]

古史在西康——[卫聚贤]

剖面的殷代社会举例——[金祖同]

中国建筑简史——[毛心一]

中国建筑史概论——[福开森著 毛心一译]

汉高祖时代之教育与学术——[杨家骆]

史记越世家注——[卫聚贤]

史记伍子胥传注——[卫聚贤]

史记孙武传注——[卫聚贤]

补唐书陆善经传——[汶 訥]

章宝斋年谱补正——[吴孝琳](附)章宝斋著述流传谱[吴孝琳]

中国石器时代底生产技术——[陶大镛]

函皇父诸器考释——[卫聚贤]

再释函皇父——[傅斯年]

说函皇父——[杨树达]

论皇父——[卫聚贤]

题函皇父鼎——[于皊任]

重庆附近发现之汉代砶墓与石阙研究——[常任侠]

中大历史学会试掘史矦纪事——[金毓黻]

龙门石窟考——[沙畹著 陆翔译]

红砶石刻探访记——[雷柏茹著 陆翔译]

红砶石刻探访记书后——[高 鲁]

安顺衙署红砶石刻跋——[瞿鸿锡]

中国西域探检报告书——[伯希和著 陆翔译]

介子推隐地考——[卫聚贤]

桂林西山考古记——[陈志良]

桂林开元寺考——[陈志良]

中国武艺图籍考——[唐 豪]

明代卫所制度与衰考——[解毓才]

华西大学博物馆参观记——[卫聚贤]

长沙古物见闻记的介绍和感想——[卫聚贤]

汉五凤石函记——[顾 硆]

武氏祠画象与题字——[杨寿祺]

跋顾硆藏魏正始石经——[金祖同]

蜀石经残字跋——[罗希成]

昆明近出元尊胜陀罗尼咒石幢汉字题记考释——[胡小石]

洪武圣谕碑考——[沙畹著 陆翔译]

沔阳高氏永*1诰封——[高鸿缙]

金贞皊钞版考——[茂理著 陆翔译]

汉章草木简发见於宋——[孔令█]

中国民族之文化——[缪凤林]

从伏义等陵说到文化始於东南——[孔令█]

古代的传统思想——[胡理兹]

先秦哲学的时代背景——[胡理兹]

孔子的政治学说——[陈汝惠]

墨子的解剖——[胡理兹]

中国哲学史讲话——[胡理兹]

晚清文学史话——[杨世骥]

远留在奄美*<岛的中国文化——[殷 尘]

石纽探访记——[卫聚贤]

汶川纪行诗——[于皊任]

图腾主义概论——[陈志良]

始祖诞生与图腾主义——[陈志良]

文身与图腾的关——[陈志良]

论社稷——[孔令█]

广西的社——[陈志良]

明代郊祀仪制杂阐——[孔令█]

乐师审音与巫师——[孔令█]

泰山石敢当——[卫聚贤]

饕餮终葵神荼郁垒石敢当考——[常任侠]

广西特种部族的新年——[陈志良]

广西特种部族的舞蹈与音乐——[陈志良]

蚼俗札记——[陈志良]

瀛外访古劫余录——[姜亮夫]

俄国所藏汉学写本书志——[伯希和著 陆翔译]

瑞典乌钵萨尔所藏耶苏会士雕本书*<——[伯希和著 陆翔译]

汉王次仲草书道经帖书后——[顾硆]

清代烟草专著闻见录——[张尧伦]

沈王校道家书叙录——[金祖同]

四库著录山西先正遗书辑目——[陈盐先]

评盐谷温元曲概说——[庐 前]

青紫轩杂钞——[金祖同]

洞——[卫聚贤]

第三卷第一期目录

史记吴世家注(一)——[ 卫聚贤]

古代艺术中所见之羽翼图腾考——[朱锦江]

入声研究与太原盆地人之读入声——[刘文炳]

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新路径——[刘 节]

孔德所藏卜辞写本录副——[金祖同]

冯夷——伏羲——[孔令█]

西南风录——[陈之亮]

古泉杂考——[陈 直]

广「疑形声」——[蔡凤圻]

谈回回法——[穆文富]

白鱼与白龙——[十 穗]

古刺水——[君 诒]

我在北婆罗洲购得柴瞁之考证——[符志光]

猓苗跳鸡——[十 穗]

第三卷第二-三期合刊

史记吴世家注(二)——[卫聚贤]

中国字体之变迁——[马 衡]

秦汉币制之演变及其理论之争议——[汤晓非]

于氏鸳鸯七*<斋藏石目记(一)——[杜甓庐]

清代之学风——[萧一山]

日本腐谈(一)——[杨无恙]

考古者鉴别古史问题——[孔令█]

孔门弟子的思想——[胡理兹]

章实斋著述流传谱——[孙次舟]

蒲氏家谱及其他——[金祖同]

周易裹的「中」「正」学说——[蔡凤圻]

东陇莕之礼俗与传说——[陈之亮]

第三卷第四期目录

巴蜀文化专号冠词——[金祖同]

巴蜀文化——[卫聚贤]

关於发现汉墓的经过——[郭沫若]

整理重庆江北汉墓遗物纪略——[常任侠]

汉墓漫谭——[孙宗文]

汉规矩砖考——[严敦杰]

谈葬制——[方欣安]

云南昭通的汉墓——[张希鲁]

重庆附近之汉代三种墓葬——[常任侠]

乐山的蛮洞——[味 橄]

蜀胜志异录——[孔令█]

汉代的重庆——[卫聚贤]

附录

……

出版经历

《说文月刊》于1939年2月在上海创刊,由卫聚贤主笔,说文月刊社出版发行。该刊月出一册,十万字以内为一期,该刊自第3卷第6期,即1941年12月以后曾停刊,1942年7月在重庆又复刊,卷期续前。该刊纯以研究学术,发扬文化,提倡纯正思想为宗旨,其所选文章的题材范围包括文学、语言、历史、考古、古钱文艺及经济问题等。其中以研究文字稿件为主,故取其名为“说文月刊”。其实该刊在当时就是一门研究国学起源和发展的严肃性刊物。该刊在发刊词中对选稿要求就这样说过:“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以研究讨论的态度,不是谩骂开玩笑的,均所欢迎。”为该刊撰稿的主要学者和专家有:卫聚贤、高本汉、张禄、丁福保、吕思勉、金祖同、朱幼白等。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也在该刊发表过重要论著。 本期收录该刊自1939年2月第1卷第1期至1947年1月第5卷第5、6期合刊(该刊出至第5、6期合刊后就已终刊),中间虽有第3卷第5期和第6期为缺刊,但作为收藏该刊的珍贵文本,则较具全面和权威性。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