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下)》《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上中下)》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经济史。原价239.5元,现团购价63元包邮!

×

推荐理由

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40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参考和引用了大量中外学术专著、报章杂志、地方志、奏稿文集、资料书及历史档案,力求运用第一手的史料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285*** 2020/5/20 21:08:22
    精装,品相很好,价格适中,不错
  • *** 2016/9/22 18:13:48
    学习经济学的技术性专业书籍,专业学者的心血之作。
  • css*** 2015/3/12 14:58:20
    好书值得读啊
  • cxd*** 2014/12/25 22:35:53
    可惜不是全套,依然很满意
  • gan*** 2014/12/13 22:46:24
    很值得收藏的一套书 内容很丰富 资料准确详实 不是专业人士也可以看
  • 405*** 2014/12/12 13:08:01
    资料详实,收藏阅读两相宜
  • tly*** 2014/10/30 12:38:41
    这套书在本专业领域很经典,这样的团购价格是超值。看到毫不犹豫买下。
  • 琵琶弦*** 2014/10/3 21:09:41
    此次买来了五册,还有几册缺少,值得一读,闲来翻翻,也是极好的。为中国图书网点赞。
  • 565*** 2014/10/2 14:35:11
    很老的书,装帧也很有时代感,但内容很有价值!
  • she*** 2014/9/21 15:56:51
    装潢、内容和品相都不错。内容有点老了。
查看下一条 >>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史》描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甲午战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840年至1927年的中国经济史。这段时期的世界和中国都经历了深刻变化:就世界范围而言,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转变;就国内范围而言,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向割据的军阀统治的转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都在这一时期内基本形成。因此,该书可以视为典型的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史的学术专著。


该书的最大特点是,在从总体上把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演变过程视为一种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提出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这种中心线索的提法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即中国资本主义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对它的发展和不发展有着合乎逻辑的历史规定性。它从方法论上有助于丰富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涵量和内容,使中国近代经济史上许多问题的讨论,提高到理论的高度。


该书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不仅有鲜明的理论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中国的国门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后,作为代表新的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在近代中国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走向;发展中国资本主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中国富强之路的强烈愿望。实现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但是,愿望最终未能变成现实,近代中国以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得到真正发展而告终。取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出现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这条道路是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选择。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作为中心线索书写中国近代经济史,会坚定我们对这一历史选择的信念。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人民在寻求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之路、在努力实现祖国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焕发出来的爱国、进取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可称之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它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权,追求国家独立、民族强盛精神的体现,是近代爱国主义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这种产业革命精神,对于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仍然是应当发扬光大的精神遗产。


作者在继承前编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力求充分占有资料,实事求是,参考和引用了大量中外学术专著、报章杂志、地方志、奏稿文集、资料书及历史档案,力求运用第一手的史料。该书在研究面上有新开拓,观点上有新突破。例如,关于近代中国国际收支的研究、关于近代手工业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关于市场结构和清末民初金融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等,均较前人的研究有较大突破。该书2000年5月出版后,当年即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获奖成果中唯一的专著。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上中下册)》准备工作,开始于80年代后期。1992年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列为“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整个编写工作都始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研究所两级领导的指导、关怀和支持。对此全体编写人员受到极大的鼓舞,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上中下册)》在搜集资料过程中,除了利用中国一、二两历史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的档案资料外,还利用了香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在此谨向当时积极支持和协助此项工作之经济研究所董辅初所长、香港大学王赓武校长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各位负责先生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上中下册)》的撰写,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同仁承担以外,还得到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沈祖炜、杜恂诚两位研究员和苏州大学历史系王翔教授的积极参加,使《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上中下册)》的撰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此谨对上海经济研究所和苏州大学领导给予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本单详情































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作  者:严中平 编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10-01
ISBN:9787010002712
定    价: 99.5 元


目录

编辑说明
前言
一、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
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雅片战争
第一章  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
第一节  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
第二节  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
第三节  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
第四节  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
第五节  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海关行政权的掠夺
第六节  协定关税、免税、减税、退税、逃税和子口半税
第七节  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江海领水主权的破坏和洋船对中国航运业的排挤
第八节  全面掠夺中国领土主权的租界——外国“冒险家的乐园”
第九节  中外贸易的基本形势
第十节  买办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二章  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
第一节  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节  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
第三节  大起义期间清政府的筹饷措施及其经济后果
第四节  反革命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和农民大起义对封建秩序的冲击
第三章  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
第一节  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
第二节  豪绅地主的土地兼并和地权分配
第三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松弛和逆转,地租剥削率的提高
第四节  农业生产的不平衡发展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
第四章  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深化
第一节  国际酱主义发展的新形势
第二节  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第三节  外国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控制及其对华资本输出
第四节  买办资本商业高利贷剥削网的形成
第五节  国际资本主义发展新形势下的中国对外贸易
第六节  西方入侵者在加工、采矿、铁路、电报等业的侵略活动
第七节  在华洋教会对房地产的掠夺
第五章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套装上中下册)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0年5月1日)
平装: 235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010029245, 9787010029245
条形码: 9787010029245
商品尺寸: 22 x 17.2 x 9.8 cm
商品重量: 2.2 Kg

目录

导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中国近代
经济史的中心线索
一、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环境
(一)特权享受——资本、帝国主义在华活动的关键性特征
(二)给与拿、促进与压迫——资本、帝国主义在华作用的全方位评价
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突破封建生产关系动力的不足
(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动的乏力
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实质的全面评估
(一)不能充分发展的现实
(二)要求独立发展的精神
第一篇 帝国主义在中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和对中国经济领域的渗透
第一章 外国对华贸易与中国国际收支
第一节 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与列强在华商人
资本势力的扩张
一、世界经济基本形势的变化
二、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一)通商口岸的大量增设
(二)海关权势的增强
(三)内河航权的扩大与外商对长江上游市场的深入
(四)铁路修建权的获得与华北市场的扩大
三、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势力的扩张
(一)列强在华商业性投资的增长
(二)洋行户数的增加及各地洋行分支机构的增设
(三)列强在华商人资本中的垄断组织的发展
(四)依附于洋商的进出口商业网进一步发展
四、列强在华商人资本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控制
第二节 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
一、列强对中国市场的争夺及中国外贸国别比重的变化
(一)棉布市场的争夺
(二)棉纱市场的角逐
(三)其他商品市场的竞争
(四)中国外贸国别比重的变化
二、中外贸易的增长
(一)各地区对外贸易增长概况
(二)中外贸易总的增长态势
(三)中国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三、中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一)主要进口商品及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二)主要出口商品及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三)从商品结构看这一时期中外贸易的基本性质
四、贸易比价的变化
五、洋货与旧中国工业品市场
第三节 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一、关于进出口贸易值与贸易收支平衡问题
(一)海关的统计方法
(二)市价改为到岸价(进口)或离岸价(出口)
(三)关于出口值低估率
(四)1895-1927年贸易平衡分析
二、各个时期中国国际收支发展概况
(一)1895-1899年
(二)1900-1913年
(三)1914-1919年
(四)1920-1930年
三、巨额逆差的弥补问题
四、国际收支与近代化中的资金供给问题
(一)资金短缺对中国近代化的阻碍
(二)国际收支加剧了资本不足与中国近代化的矛盾
第二章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
第一节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发展过程
一、日、俄、美银行的进入
二、英、法、德银行的充实更新
第二节 外国在华金融活动的特点
一、本国政府支持的强化
二、中外合办形式的突出
三、金融活动领域的变动
四、多国银行团的兴起
(一)银行团的形成过程
(二)银行团的内外矛盾
第三章 列强强权政治挟制下的中国外债
第一节 清末的财政借款
一、围绕甲午战争的借款
(一)战费借款
(二)赔款借款
(三)借款对国计民生的冲击
二、庚子赔款的债务化
(一)赔款和赔款的债务化
(二)镑亏与赔款量的事实追加
(三)庚款的清偿
三、地方借款的开始盛行
第二节 辛亥鼎革之际的财政借款
一、南北两方的困窘财政
二、列强的贷款策略
三、南北两方的借款
(一)北方借款
(二)南方借款
四、借款透析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外债
一、国际银团与善后借款
(一)善后大借款的“名”、“实”
(二)国际银团构成的变动
(三)借款的磋商和交涉
(四)借款合同的签订及其直接后果
二、日本侵华战略中的贷款活动
(一)前西原借款的日本贷款活动
(二)贯彻中国对日附属化方针的西原借款
(三)后西原借款的日本贷款活动
三、欧美列强的贷款活动
第四节 实业借款
一、实业借款的开始和结局
二、铁路、电信、航业借款
(一)铁路借款
(二)电信、航业借款
三、工矿企业借款
……
第四章 外国在华工矿交通业投资
第二篇 中国传统封建经济主体地位的延续和推移
第五章 地权分配和租佃关系
第六章 农产品商品化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
第七章 雇佣劳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
第八章 资本主义性的农业经营
第九章 农业生产、农业改革和农业的兴衰格局
下 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
第十章 财政税收与内国公债
第十一章 经济政策和措施
第三篇 中国资本主义在各产业部门中的发展状况
第十二章 工矿企业
第十三章 手工业
第十四章 交通运输业
第十五章 商业
第十六章 金融业
主要征引文献目录
附录
一、鉴定结论
二、鉴定结论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