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全四卷,传统手工线装,堵头式函套,简体横排。全书112万字,精选千余条成语,叙述每个成语的出处、故事与比喻意义,配有古色古香的黑白插画。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之近代著名政论家王韬著作2种:笔记《瓮牖余谈》+书信集《弢园尺牍续钞》,32开精装,原版影印,刊刻精美,阅读价值和史料价值兼备。
经典史学著作《三国志全译》插盒精装全6册,专家译注,注释简明、译文流畅,配有大量插图。
《论语》精装全4卷,集历代《论语》注解之精华,收录何晏注、朱熹、刘宝楠等名家注解,图文并茂。
《古诗鉴赏辞典》函套装全三册,16开皮面精装,收入唐代以前的诗作及民歌作品1072篇,诗人233位。名家学者撰写赏析文章,配以优美插图,总达1653页。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之《沈文肃公政书》精装全4册,繁体竖排,以清光绪十八年乌石山祠刊本影印,收入沈葆桢1862-1879年在任江西巡抚、两江总督时期的奏折。
汪曾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百年曾祺(1920-2020)》精装,汪老之子汪朗作序,著名学者梁由之遴选62篇名家文章。钤印版、普通版任选。
绣像插图版《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全四册,大16开本,手工线装,耿绢包角,配优质函套。荟萃2部传世经典小说,简体竖排,配以精美插画。
“小书馆”丛书7册:《尺牍丛话》《东坡小品》《古代风俗诗画》《古汉语入门》《中国京剧小史》《犹太民族史》《怎样学习说文解字》,均为20世纪以来版本稀少、至今仍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
影印版“钦定四库全书”之《花庵词选》全两册,据文津阁四库全书版本原版呈现。宋代词人黄升编撰,录词一千余首,为宋人词选中少有的善本。
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钟敬文著作集5册,汇集【诗词】【散文】【民俗学论集】【诗学与文艺论】【民间文艺学文选】,展现钟先生各时期的文学成就和学术思想。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之郑振铎著作5种:《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俄国文学史略》《中国文学论集》《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传统连环画版《战国策》全23册!钱贵荪、王家训、彭树平、盛元富等画坛名家主笔,描绘了甘罗出使、商鞅治秦、合纵连横等精彩故事。原汁原味小人书,轻巧便携小开本
温瑞安武侠原著《四大名捕逆水寒》全3册。戚少商、顾惜朝、息红泪、铁手、刘独峰、雷卷……一个个震撼江湖的名字,一场诡谲的千里追杀,且看九现神龙如何逃出生天!
“小书馆”丛书7册:《国文趣味》《中国哲学小史》《东坡小品》《中国京剧小史》《国学概论讲话》《我们怎样读书》《曾国藩治学方法》。小巧32开,易读、专业、便携。
插图珍藏版《长物志》,“明四家”文徵明的重孙文震亨著作。16开精装,原文+注释+点评+精美插图。从衣食住行到用赏鉴藏,观赏名士考究生活,品味物外闲雅之趣。
函套装《唐诗鉴赏辞典》(图文修订版)全两册,16开精装,收入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包括五代在内各时期诗人的优秀诗作1334首,多位现当代知名学者撰写赏析文章。
《全宋词》精装全4卷,以《全宋词》为依据,配以宋、金、元、明、清历代词学家和近代词学大师评点,更有多幅插图。图文并茂,一览宋词全貌。
“奎文萃珍”书系之《御制避暑山庄诗》全两册,布面精装影印本,满汉两版,收录康熙36诗+宫廷画家沈喻36幅插图,是一部描绘清代皇家园囿胜景的诗画集。
三家批评版《红楼梦》,盒装全4册,集合著名红评家太平闲人张新之、护花主人王希廉、大某山民姚燮三家之评注,在红楼梦的众多版本中属于较为有价值的一版。
《老舍文集》全6册,总达1894页,合150万字,精选文学大师老舍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加以精心编排、校注,全面呈现老舍文字的神韵、个性、趣味和风格。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函套装全三册,大16开布面精装,1659页,总达180.5万字,选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共616篇,每篇配一鉴赏文章,由专业学者撰写。
顾城散文集《半梦》全两册,裸脊锁线,收入诗人顾城在海外撰写、口述整理的散文作品,还附录早期小说《在亮亮的天空下》及其姐姐顾乡详作补注的纪实散文《我面对的顾城最后十四天》。
《古文观止》全4册,线装大16开本,绢布包角,配古典函套,典雅大方。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大量古典插图,体例明晰,专色印刷。阅读、收藏、馈赠皆宜。
珍贵古籍原版影印!“奎文萃珍”系列之《艳异编》全两册,16开布面精装,明王世贞撰、仇英绘,广泛地收集了从魏晋到明代的神仙传说、妖怪故事和情爱故事。
《全唐诗》精装全4卷,全国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编辑,荟萃有唐三百年来不同时期、不同诗人、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注释贴切、点评精当。
珍贵古籍原版影印!“拾瑶丛书”之《全唐诗话》全两册,收录唐代诗人三百二十家诗事,从帝皇公卿到贩夫走卒,广博而全面。国图馆藏乾隆三十五年写刻本,刊刻精美。
《道德经全集》全4册,精制函套,耿绢包角,大16开线装,简体竖排。集合原典、今解和历代较为经典的注本,方便读者全面阅读和了解《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