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财政关乎国家命脉、社会矛盾,治历史者、政治制度者不可不知。《中国财政通史》精装全十卷十八册,重达16公斤,依朝代划分,历时十二年,数十位专家参编。本书全面梳理历史文献中的财政史料,并充分吸收多年来财政史研究成果,资料详瞻、论述有据、重点突出,纵向贯通几千年财政继承和发展的脉络,横向对比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间的联系。知古方可论今,可资政治经济、历史等各专业人员取材参鉴。定价2400元,现团购价459元包邮!

×

团购价¥459.0 ¥2400.0 折扣1.9
已售80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 16开精装,湖南人民出版社,全十卷十八册

★ 由来自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部等高校部门的数十位顶级专家学者历时12年编写完成

★ 详细总结从先秦到改革开放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总结经验,阐述演变得失,并论述了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 治历史者、治政治制度者不可不知财政史,财政体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与该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以及社会资源配置模式相适应。财政政策是否适当,对社会的发展状态都有重大的影响。社会各阶层居民的利益矛盾,都必然会通过财政收支及其政策制度而集中反映到国家财政中来。很多历史问题,只有联系当时财政情况才能给出正确的解释。

★ 本书研究对象包括财政体制、财政预算管理体制、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制度、财政政策、财政思想、财政改革等。可以理解是连贯地记叙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和时期财政事实的史作,内容具有全面性、逻辑具有连贯性、系统具有完整性,充分体现财政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 作为通史本书优点体现在:一是纵向贯通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突出各时期财政继承和发展的脉络;二是横向的通,即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间的联系,它们是怎样相互影响、制约的;三是事实的表述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全面梳理历史文献中的财政史料,并充分吸收多年来财政史研究成果,力求使人们对中国财政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本书资料详瞻、论述有据、重点突出、上下贯通、纵横有序、时代特色鲜明,是一部旨在总结和揭示中国历代财政兴衰变化的规律和经验教训的中国财政通史新著

书友说
  • ztw*** 2022/7/9 12:22:23
    价格不是最低
  • ztw*** 2022/7/9 12:21:38
    这不是最低价,我在图书网上买齐一套比这个价格低
  • cyq*** 2020/5/29 14:23:23
    排版密,资料堆砌,叙事框架按照历史朝代断代,内容丰富。精装品相好!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中国财政通史》以丰富、准确的史料为依据,以记叙和分析中国财政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规律为主线,在充分吸收多年来中国财政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准确、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历史上财政管理机构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及其成败得失,总结了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论述了历代财政对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人们对中国财政(从先秦到改革开放告一段落) 有了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作者简介

杨华,湖北钟祥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学院、简帛研究中心、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2012年)。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湖北省国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论丛》、《文化软实力研究》杂志副主编。武汉市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2012年-),武汉市政协文史学习专门委员会副主任。


杨际平,1938年10月生。福建省平潭县人。1956年由福建师院附中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6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在湖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湖南零陵三中、湖南零陵一中工作。1978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校。现为厦门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历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


陈明光,男,1948年生,祖籍福建省德化县,成长于福建厦门市。1984年、1988年在厦门大学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韩国磐先生学习唐史,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4年秋起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任教至今。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专门史(中国经济史)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论著多次获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张建民,男,1959年10月18日生。河南长葛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历史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地方志副总纂,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专职教授;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武汉大学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陈锋,1955年3月生,山东莱芜市人。历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与社会史研究所所长,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湖北省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湖北省政协常委、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等职。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和一般规划项目。曾任日本东京大学、同志社大学、创价大学以及台湾中研院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中国财政通史(第二卷)秦汉财政史》
作者:杨华 / 段君峰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386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924
定价:210.0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秦朝的政治、军事与财政概况 

第一节秦国的逐渐强大与统一中国 

第二节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统一的措施 

第三节秦二世的继位与秦的二世而亡 

第二章西汉政治、经济、军事与财政概况 

第一节西汉高祖至景帝时期 

一、政治、军事状况 

二、经济状况与财政状况 

第二节汉武帝时期 

一、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二、财政状况 

三、汉武帝晚年社会矛盾的加剧与调整政策 

第三节昭、宣、元时期 

一、昭、宣时期 

二、元帝时期 

第四节成、哀时期 

第五节王莽时期 

一、王莽称帝与托古改制 

二、王莽时期的严重财政危机 

三、莽新王朝的败亡 

第三章东汉政治、经济、军事与财政概况 

第一节东汉光武帝时期 

一、政治、经济、军事状况 

二、财政状况 

第二节东汉明帝、章帝时期 

一、政治、经济状况 

二、财政状况 

第三节东汉和帝、安帝时期 

一、和帝时期的政局与财政状况 

二、安帝时期的政局与财政状况 

第四节顺、冲、质、桓、灵、献帝时期 

一、政局演变 

二、财政状况 

第四章秦汉财政管理机构 

第一节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 

第二节西汉的大司农系统 

一、从治粟内史到大司农 

二、西汉大司农的属官 

第三节西汉的少府与水衡都尉系统 

一、少府系统 

二、水衡都尉系统 

第四节东汉的大司农系统与少府系统 

第五节地方政权与财政管理 

一、郡 

二、县、邑、道 

三、乡 

四、里 

第六节诸侯王国、侯国与中央政权的财政关系 

一、诸侯王国 

二、侯国 

第五章秦汉对户籍、田籍的管理制度 

第一节户籍制度溯源 

第二节秦汉有关户口登记与管理的规定 

第三节秦汉户籍登记的内容与格式 

第四节秦汉政府对田籍的管理制度 

一、秦的土地政策与田籍管理 

二、汉代的土地政策与田籍管理 

第六章秦汉对仓廪、府库系统的管理与监督 

第一节秦汉的国家仓廪系统 

第二节秦汉的国家府库系统 

第三节对国家仓廪、府库的管理与监督 

一、有关保管国家仓粮、库物的各种规定 

二、有关国家仓粮、库物支出的各种规定 

三、国家仓粮、库物保管与开支规定的实施情况 

第七章秦汉对官营农、牧、手工业、商业的管理 

第一节秦汉时期对官营农业的管理 

一、对官田的管理 

二、对山林川泽、禁苑的管理 

第二节对官营畜牧业的管理 

第三节对官营手工业、商业的管理 

第八章官厅会计制度、上计制度与审计制度 

第一节官厅会计制度 

一、秦汉政府高度重视官厅的会计工作 

二、秦汉政府对官厅会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与财政有关的各种会计簿籍 

四、三柱结算法的完善与四柱结算法的出现 

第二节上计制度 

一、计吏的选派 

二、上计时间与朝廷受计活动 

三、郡国计簿的内容 

第三节审计制度 

一、秦汉时期与审计有关的机构和立法 

二、审计的内容、方法与效果 

第九章秦汉财政收入(上) 

第一节田租 

一、秦汉田租税率的变化与刍稿税 

二、秦汉田租如何定租 

三、对秦汉亩产、亩租的估计 

四、对汉代轻租政策的评价 

第二节口钱、算赋 

一、口钱 

二、算赋 

三、户赋、献赋 

第三节役制与更赋 

一、秦汉傅籍与免役年龄 

二、秦汉役制与更赋 

三、小役 

四、据算派役与妇人从役问题 

附论:如淳“更三品”说驳议 

第十章秦汉财政收入(下) 

第一节各种工商税 

一、秦汉对商人与商业的政策 

二、商业发展概况 

三、市租与关税 

四、盐税、铁税、矿税 

五、酒税、渔税 

第二节财产税 

一、西汉从訾算到算缗钱、车、船 

二、东汉的计赀征赋 

第三节官营农、牧、手工业、商业的收入 

一、官营农业 

二、官营畜牧业 

三、官营工商业 

第四节经济处罚与人钱赎罪、入粟拜爵等 

一、刑法中的经济处罚 

二、入钱粟赎罪、拜爵、买复、买官等 

第五节财政调度与户调制的起源 

一、两汉财政收入在实物形态上的不平衡与大司农的财政调度 

二、横调、横赋敛 

三、户调制的建立 

第六节对西汉租赋收入规模的测算 

第七节蠲免复除制度 

一、身分性复除制度 

二、灾伤蠲免 

第十一章秦汉财政支出(上) 

第一节官吏俸禄 

一、西汉俸制 

二、东汉俸制 

第二节军费 

一、平时养兵费 

二、平常的战备费 

三、战时军费 

第三节官营农、牧、手工业、商业、通讯运输业的支出 

一、官营农牧业的财政支出 

二、官营手工业、商业的财政支出 

三、通讯、交通运输的财政支出 

第四节筑城邑、修道河等的工程费用 

一、筑城邑、修道路 

二、水利工程 

第十二章秦汉财政支出(下) 

第一节其他公共事业开支 

一、赈济贫乏 

二、抚恤高年、孤寡 

第二节文化教育支出 

一、官办学校的支出 

二、收集、编目、校勘图书支出 

第三节皇室消费 

一、建造宫室、陵园、苑囿等的支出 

二、膳食、衣着、舆马、医疗等费用 

三、祭祀、巡狩、封禅等支出 

四、皇室婚嫁费用 

五、后宫费用 

第四节赏赐 

一、法律购赏 

二、岁时赏赐 

三、官吏功劳赏赐 

四、对诸侯王的赏赐 

五、对致仕官员的赏赐 

六、官吏死后赐丧葬赙钱物 

七、奖赏善言嘉行 

八、奖赏方伎之士 

九、喜庆或重大典礼赏赐 

十、赏赐外戚 

十一、赏赐嬖幸宠臣 

第五节与少数民族首领发展和睦关系的财政支出 

附录:秦汉币制变化大事记 

附录: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九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54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233
定价:277.0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财政的创建和发展

第一节 背景与财政基本情况

一、奠基: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二、革命根据地的扩展

三、“一苏大”召开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四、土地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五、“一苏大”的经济方针和根据地财政面临的困境

六、革命根据地的基本财政政策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财政收入

一、土地革命初期的财政来源

二、“一苏大”后根据地财政收入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财政支出

一、红军的给养和经费供给

二、行政费和其他支出

三、经济建设支出

第四节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的财政管理

一、根据地建立初期的财政管理

二、“一苏大”以后的财政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粮食管理和财粮供给

五、临时中央政府总务厅及机关的财务管理

第五节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财政思想

一、对红色政权得以长期存在的经验总结

二、第四次反“围剿”中对财政工作的指导

三、“二苏大”毛泽东对根据地建设经验的总结

四、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财政思想和原则

五、红军理财家

第六节 中共策略路线转变时期的财政

一、策略路线的转变和财政政策的基本原则

二、初到陕北时的财政来源和政策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财政(上)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一、抗日战争爆发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提出

二、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三、抗日根据地的自然条件与经济生态

四、抗日根据地的社会生产关系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财政的建立与发展

一、抗日根据地财政的起步

二、抗日根据地财政的建立

三、抗日根据地财政的巩固与完善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财政体制的形成与变迁

一、“分散经营”财政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二、统一财政及其作用

三、统筹统支财政体制的建立

四、统筹统支财政体制的调整

五、统筹统支财政体制的意义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财政方针政策的转换

一、“力争外援、休养民力”的财政方针

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方针

三、“积蓄力量、备战备荒”的财政方针

第五节 抗日根据地的税制改革与发展

一、农业税制的改进与完善

二、“统一累进税”制度与实施

三、工商税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六节 抗日根据地财政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预决算制度

二、会计制度

三、审计制度

四、金库管理制度

五、供给制度

六、公债制度

七、票证制度

八、工资制度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财政(下)

第七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物资管理

一、粮食管理

二、食盐管理

三、棉花油料管理

四、公产管理

第八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收入及其变化

一、财政收入原则

二、农业税收入

三、工商税收入

四、非税收入及其种类

五、抗日根据地财政收入及其变化

第九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支出及其变化

一、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支出原则

二、经常性财政支出

三、建设性财政支出

四、抗日根据地财政支出及其变化

第十节 抗日根据地的财政检查监督

一、抗日根据地的税务缉私

二、抗日根据地的反贪污浪费

……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六卷)明代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23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658
定价:149.0

目录:

第一章 明初财政制度的重建

第一节 户籍制度的重建和配户当差

一、户帖与黄册制度

二、黄册制度与配户当差

第二节 里甲制和赋役征派

一、赋役征派制度

二、里甲的编制与应役

第三节 鱼鳞图册的绘制与地籍制度的建立

一、关于鱼鳞图册

二、明代鱼鳞图册的编造

第四节 明初财政管理机构

一、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二、地方财政管理机构

第二章 政治中心北移与明代漕运制度

第一节 永乐以来对漕河运道的整治

一、整治山东会通河道,以通“闸漕”

二、凿清江埔,导诸湖泉之水以通“湖漕”

三、借黄济运、治理黄河,以通“河漕”

第二节 漕运的管理

一、职官和管理体制

二、漕船的修造和管理

第三节 漕粮的定额和折征

一、漕粮的定额

二、漕粮的折征

第四节 漕粮的解运和归仓

一、支运法

二、支运改兑运

三、长运法

第三章 明代财政收入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田赋

第二节 盐课和盐专卖收入

第三节 茶课和茶专卖收入

第四节 商业税

一、钞关税

二、竹木抽分税

三、市肆门摊税

四、门税

五、过坝税、过闸税

六、塌房税

七、商税

八、市舶税

第五节 矿税

一、银课

二、铁课

第六节 杂色收入

一、渔课、渔贡

二、香税

三、酒醋课

四、契税

第七节 管理收入

一、赃罚银

二、捐纳及奖劝事例

三、僧道度牒费

四、桩朋银

第四章 明代财政支出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 宫廷支出

一、帝后日常生活支出

二、宫中人役之费

第二节 宗藩支出

一、分封制度与宗室人口

二、藩王支出

三、公主禄赏

第三节 俸禄支出

一、勋戚俸禄

二、文武百官俸禄

第四节 军费支出

一、卫所制与屯田制

二、募兵制及军费支出

第五节 教育支出

一、学校及生员

二、支出项目及标准

第六节 水利建设支出

一、农田水利支出

二、黄运诸河治理

第七节 社会保障支出

一、灾赈支出

二、孤贫救助支出

三、尊老支出

四、优抚支出

第五章 明代的财政收支统计

第一节 明代财政收支的复杂性

一、货币制度的混乱

二、赋税计量制度的琐细化

第二节 《万历会计录》的编纂

第三节 《万历会计录》及相关财政收支数据

一、财政收入相关数据

二、岁出相关数据

三、太仓银库岁入岁出相关数据

第六章 明代的财政、赋役制度改革

第一节 江南重赋:明代财政改革的源头

一、关于“江南重赋”说

二、江南重赋的形成

第二节 宣德、正统时期周忱在江南的改革

一、蠲免税粮

二、专官督理(周忱改革)

第三节 景泰至正德年间的赋税改革

一、孙原贞、杨瓒在湖州等府的改革

二、陈泰、李秉在苏松等府的改革

三、刘孜、樊莹在江南的改革

四、苏松地区“论田加耗”和“论粮加耗”的反复

五、沈灼在福建的改革

第四节 正德至隆庆年间“官民一则”的田赋改革

一、许庭光、刘天和等在湖州府的改革

二、欧阳铎、王仪等在苏州府的改革

三、嘉兴府的改革

四、常州、松江两府的改革

五、宁国、应天、镇江三府的改革

六、浙江省的改革

第五节 一条鞭法以前的役法改革

一、均徭法改革

二、均平法改革

三、十段锦法改革

四、一串铃、一把连诸法

第六节 一条鞭法改革

一、万历以前的一条鞭法

二、张居正改革和万历清丈

三、一条鞭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张居正一条鞭法推行全国的过程

五、一条鞭法改革的意义

……

第七章 明末的社会矛盾与财政

第八章 明代的财政思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七卷)清代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30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462
定价:326.0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清代前期的财政及相关问题

一、基本思路与分析构架

二、清代前期财政的状况与特点

三、财政与社会经济

第二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一节 清初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

一、清朝财政对明朝财政的沿袭与变化

二、财政的混乱与定制的形成

第二节 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

一、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的分野

二、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变动

三、耗羡的存留

第三节 财政调度

一、仓储

二、漕运

三、协拨

第四节 钱粮的征解与奏销

一、《赋役全书》的编撰

二、其他赋税册籍

三、钱粮的征解

四、钱粮的奏销

第五节 考成与钱粮交代

一、考成

二、钱粮交代

第三章 财政管理机构

第一节 皇室财政管理机构

一、内务府的设立

二、内务府的职能

第二节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一、户部与清吏司

二、其他机构

第三节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与特设机构

一、布政使司及道、府、县衙门

二、盐政衙门

三、漕运衙门

四、关税衙门

第四章 财政政策与财政改革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制定与特点

一、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

二、不同时期财政政策的特点

第二节 财政改革与整顿

一、摊丁入地

二、耗羡归公

三、清查亏空

第五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财政收入结构

一、财政收入结构概说

二、财政收入辨析

第二节 田赋

一、田赋的定赋原则

二、田赋的征实与货币化

三、田赋的蠲免

第三节 关税

一、关税税额、税目、‘税则与征收程序

二、关税征收的变化

第四节 盐税

一、盐产区与盐销区

二、场课

三、引课

四、盐斤加价

第五节 杂税

一、杂税种类

二、杂税征收

第六节 捐纳与报效

一、捐纳

二、报效

第六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结构

一、财政支出结构概说

二、财政支出辨析

第二节 军费支出

一、常额军费支出

二、战时军费支出

第三节 俸禄支出

一、皇室俸禄

二、外藩王公俸禄与世爵俸禄

三、文职官员俸禄

四、武职官员俸禄

五、武职养廉

六、外官养廉银与京官双俸制

第四节 河工水利支出

一、河工水利的常例支出

二、河工水利的临时支出

第七章 货币

第一节 货币的发行与财政经济

一、清代前期的货币发行

二、铸钱数额与铸钱余息

三、银、钱搭放

第二节 银、钱比价的波动与对策

一、银、钱比价

二、银、钱比价的波动与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财政通史(第七卷)清代财政史》(下册)


《中国财政通史(第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61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337
定价:300.0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性质、特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性质

二、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特点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对财政的影响

二、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建立及面临的任务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的诞生及面临的任务

一、新中国财政诞生的政治经济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设置与任务

三、国家财政采取措施保障军政费用的供给

第二节 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

一、统一财政经济工作

二、统一财政收支管理的决定

三、统一预算管理

第三节 新的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建立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工商税制的建立

三、海关与关税制度的建立

四、农业税制的建立

第三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财政状况的好转

一、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二、抗美援朝后的财经方针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财政状况的好转

第二节 财政收支规模的增长与结构变化

一、财政收支规模的剧增及其原因

二、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三、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第三节 经济恢复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变动

二、财政管理体制

三、预算管理

四、税收管理

五、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六、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七、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财政任务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财政的要求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二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一五”时期财政收入工作的任务

二、国营企业收入制度的改革

三、1953年工商税制改革

四、“一五”时期的税收政策及制度

五、“一五”时期预算收入与决算收入的比较分析

六、“一五”时期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七、“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各项税收分各项收入分类)

八、“一五”时期财政收入的特点

第三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的重要决定

二、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三、财政支出效应分析

第四节 “一五”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化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

五、财政收支平衡管理

第五章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概述

一、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与财政任务

二、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提出及其对财政的影响

三、财政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所起的作用

四、财政经济的好转

第二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制度的变革

二、“大跃进”和调整时期预、决算收入比较分析

三、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四、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五、预算外资金概述

第三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财政支出制度的相关变革

二、各年份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调整

第四节 “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及人员的变化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预算管理

四、国营企业财务管理

五、基建财务管理

六、行政、文教卫生事业财务管理

七、会计制度管理

八、财政收支平衡管理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的破坏和整顿

一、“文化大革命”对国家财政的破坏

二、“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财政秩序的维护

三、林彪反革命集团灭亡后财政等工作发生转机

第二节 “文革”时期的财政收入

一、1966-1968年的财政收入

二、1969-1971年的财政收入

三、1972-1976年的财政收入

四、“文化大革命”十年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的经验及其教训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支出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支出制度的破坏与修复

二、财政支出的总量与分类

三、财政支出的分析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企业财务管理

五、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六、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七、财政管理的特征

第七章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经济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

二、财政经济工作出现新的失误

三、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转折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第二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收支

一、财政收入规模结构的变化

二、财政收入政策的调整

三、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四、财政支出的新决定

第三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的变迁

二、预算管理

三、税收管理

四、财务管理

五、财政管理的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财政通史(第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下册)


《中国财政通史(第四卷)隋唐五代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09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077
定价:242.0

目录:

绪论

一、王朝更迭与政局演变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第一章 隋朝的财政

第一节 隋朝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中央的财政管理机构

二、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财政管理体制

第二节 隋朝的财政收支

一、财政收入

二、财政支出

第三节 隋朝“以富强而丧败”

第二章 唐朝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第一节 唐朝前期中央集权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

一、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及其法制化

二、财政使职差遣与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

三、税物“入京、留当州、留诸道”与中央集权的财政管理体制

四、食封管理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安史之乱与肃、代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动

一、财权下移

二、中央直属财政管理体系的建立

三、中央财政的分区管理体制

第三节 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划分收支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中央财政专项收入的管理体制

二、两税法与新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

三、两税法与力役管理体制的变革

四、中央财政的三司分掌制

五、晚唐财政管理体制的崩坏

第三章 唐朝财政收支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唐朝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

一、唐朝前期的赋税收入结构

二、肃、代时期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

三、唐朝后期财政收入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唐朝前期财政支出结构的演变

一、军费经常性支出的增长

二、官员俸禄支出

三、皇室支出

四、交通支出

五、行政支出

六、赈灾支出

第三节 唐朝后期中央财政支出结构

一、京官与宦官俸禄支出总量的增长

二、军队经费的增长与战费失控

三、赈灾支出安排及其局限

四、宫廷支出的两重性

第四章 唐朝的财政运营

第一节 财政资金的运营

一、“置本息利”——官府借贷本钱的财政性运营

二、常平仓本钱的运营

三、和籴、和买与和雇

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财政运营

一、屯田、营田

二、公廨田

三、职分田

四、驿田

五、官庄、皇庄

六、逃田

第三节 财物的转运

一、唐朝财政的转运与财政运行的基本矛盾

二、漕运

三、州县行纲

四、“三司纲运”

第五章 唐朝的财务审计与财政监督

第一节 唐朝的财务审计

一、唐朝前期的财务审计

二、唐朝后期的财务审计

第二节 唐朝的财政监督

一、唐朝前期的财政监督

二、唐朝后期的财政监督

第六章 五代十国的财政

第一节 五代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

二、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以“两税”征收实务为例

第二节 五代的财政收入

一、两税及其附加税

二、商税

三、专卖收入

四、官营经济收入

五、臣属“贡献”收入

六、其他收入

第三节 五代的财政支出

一、军费支出

二、俸禄支出

三、行政支出

四、宫廷支出

五、救灾支出

第四节 吴国、南唐财政

一、吴国财政

二、南唐财政

第五节 前蜀、后蜀财政

一、前蜀财政

二、后蜀财政

第六节 南汉、楚国财政

一、南汉财政

二、楚国财政

第七节 荆南、北汉财政

一、荆南财政

二、北汉财政

第八节 吴越、闽国财政

一、吴越财政

二、闽国财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八卷)中华民国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47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193
定价:268.0

目录:

绪论

一、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二、1912-1949年民国时期的财政制度转型

三、本书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概况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概况

一、中华民国的创建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政治发展概况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政治发展概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概况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概况

二、北京政府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较快发展

四、抗战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期繁荣与衰退

五、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崩溃

第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财政(1911-1912)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

一、临时政府现代经济政策的制定

二、建立新型财政机构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政策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资本主义财政

一、武昌起义后军政府的财政措施

二、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困境

三、南京临时政府筹措财政经费的应急举措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1912-1927)

第一节 北京政府的财政经济政策

一、北京政府的经济政策

二、北京政府的财政政策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赋税特征

第二节 北京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制度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管理机构及其职权

三、北京政府时期的财政制度

第三节 北京政府的财政收支

一、北京政府时期收入总体情况

二、北京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

三、北京政府时期地方财政收入

四、北京政府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第四节 北京政府的税收制度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税制体系

二、北京政府的税收制度

第五节 北京政府的内外债

一、滥举外债

二、滥发内债

第六节 广东、武汉国民政府的财政

一、广东革命政府时期的财政机构

二、广东革命政府时期的财政金融政策

三、广东国民政府财政收支状况

四、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经济政策

五、武汉国民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1927-1937)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经政策

一、全国经济、财政会议及财经政策的确定

二、制定新的工商和农业经济政策

三、制定新的金融政策,逐步实现金融垄断

四、制定一系列财税政策,逐步确立具有现代化雏形的财税制度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管理体制与财政制度

一、财政管理体制

二、财政管理机构

三、财政管理制度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收支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收支概况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国家收入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财政支出

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地方财政

第四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税收制度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税收体系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国家税税制改革

三、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地方税制改革

四、苛捐杂税及其整顿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内外债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外债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财政(1937-1945)

第一节 国民政府战时财政经济政策

一、国民政府的经济领导体制及经济政策

二、国民政府战时金融政策

三、国民政府战时财政政策

第二节 国民政府战时财政管理体制与财政制度

一、战时财政管理体制

二、战时财政管理机构

三、国民政府战时财政制度

第三节 国民政府战时财政收支

一、国民政府战时财政收入

二、国民政府战时财政支出

三、国民政府财政赤字急剧扩大

四、国民政府战时地方财政收入

五、国民政府战时地方财政支出

六、各省市严重的财政赤字

第四节 国民政府战时的税制改革

一、国民政府战时税制体系

二、关税调整

三、盐税与盐专卖制

四、货物税

五、建立直接税体系

六、扩大契税征收范围

七、地方税体系

八、苛捐杂税及其整顿

第五节 田赋征实、粮食征购与征借

一、田赋收归中央并改征实物

二、田赋征实、粮食征购和征借实施办法

三、“实征”的实效、意义及弊端

第六节 国民政府战时的内外债

一、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内外债的停付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债

三、举借外债与友好援助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1945-1949)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五卷)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416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1508
定价:338.0

目录:

前言

一、本书的基本思路

二、宋代财政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 宋代财政管理制度

第一节 北宋财政管理制度

一、北宋三司理财体制

二、北宋内藏财政

三、北宋朝廷(宰相)财政

四、北宋户部理财体制

第二节 南宋财政管理制度

一、南宋内藏财政

二、南宋朝廷财政

三、南宋户部财政

四、南宋总领所财政

第二章 宋代地方财政

第一节 北宋地方财政

一、监司机构及其财政职能

二、州县财政

三、中央收夺地方财权的手段

第二节 南宋地方财政

一、路级财政及财政机构

二、州军财政

三、县邑财政

四、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

第三章 宋代财政收入

第一节 宋代财政收支概述——兼谈宋代《会计录》

一、两宋财政收支数目概况

二、宋代《会计录》与财政统计

三、宋代财政收入构成概述

第二节 宋代的赋役收入

一、两税及其附加税

二、两税以外的赋税

第三节 宋代的工商业收入

一、专卖制度与专卖收入

二、商税制度与商税收入

第四节 宋代的官田收入

一、官田的来源

二、屯田与营田收入

三、官田出租

四、官田鬻卖

五、景定公田法

第四章 宋代财政支出

第一节 宋代军费支出

一、宋代军队数量的变化

二、宋代一兵之费的变化

三、两宋军费支出

第二节 宋代官吏俸禄支出

一、宋代官员数量的变化

二、宋代官吏俸禄的构成和标准

三、宋代官吏俸禄水平与支付方式

第三节 宋代皇室、祭祀、赏赐等支出

一、皇室费用

二、祭祀和赏赐费用

第五章 宋代财政供给与转输

第一节 北宋发运司与东南漕运

一、北宋发运使的设立

二、北宋江淮发运使的演变

三、北宋江淮发运使的职责

四、北宋江淮发运使与转运使的关系

第二节 北宋京师与北方各路的漕运

一、三门白波发运司

二、广济河、蔡河、惠民河及御河漕运

第三节 南宋漕运及发运司职责的转变

一、南宋漕运

二、南宋发运使的演变

第四节 北宋西北沿边的人中

一、西北沿边入中产生的原因

二、西北沿边入中与折中的形式

三、西北沿边入中的影响

第五节 宋代的和籴

一、北宋和籴与沿边军需供给

二、南宋和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中国财政通史(第五卷)宋辽西夏金元财政史》(下册)


《中国财政通史(第一卷)先秦财政史》
作者:杨华 / 段君峰 / 叶振鹏,陈锋,陈明光 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379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500
定价:115.0

目录:

引论

一、先秦财政史的起点

二、先秦财政史的史料

三、先秦财政史的特点

四、先秦常见的财政概念

第一章 夏、商财政

第一节 夏代财政

一、夏王朝的建立及其社会经济水平

二、夏代财政的轮廓及其特点

第二节 商代财政

一、商代社会经济概况

二、商代的财政收入

三、商代的财政支出

四、商代财政的若干特点

第二章 西周财政

第一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水平

一、土地王有制和贵族等级占有制

二、农、林、牧、渔生产

三、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西周王朝与地方的财政关系

一、分封制和畿服制中的财政关系

二、册命制所见的财政关系

第三节 西周的财政收入

一、王室经营收入

二、诸侯、方国的贡纳

第四节 西周的财政支出

一、祭祀开支

二、军费开支

三、王室日常开支

四、对臣下的赏赐

五、其他开支

第五节 西周的财政管理

一、西周财政的管理机构

二、西周财政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财政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格局

一、社会变革

二、农工商业的发展

三、土地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赋税改革

一、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二、晋国的“作爰田”与“作州兵”

三、鲁国的“初税亩”、“作丘甲”、“用田赋”

四、楚国的“荔掩庀赋”

五、郑国的“作封洫”、“作丘赋”

第三节 周王室和诸侯的财政收入

一、周王室的贡纳收入

二、霸主的贡纳收入

三、各国的田税

四、各国的关市税

五、其他税赋

第四节 王室及诸侯的财政支出

一、军费

二、俸禄

三、赏赐

四、宫廷消费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管理

一、上计制度与国家财政

二、郡县制度与国家财政

三、封君制度与国家财政

第四章 秦国和秦朝财政

第一节 秦国和秦朝的财政收入

一、户赋与口赋

二、田租:“訾粟而税”

三、田租附加税:“入刍橐(稿)”

四、徭役

五、各项垄断收入

六、关市商税

七、赀罚

八、其他收入

第二节 秦国和秦朝的财政支出

一、军费开支

二、俸禄

三、军功爵和奖赏

四、皇室消费

五、大型工程建设

六、地方行政经费

第三节 秦简所见的财政管理

一、财政管理机构

二、财政管理体系

三、财政运作及其体制保障

第五章 先秦财政思想

第一节 夏商周三代财政思想概述

一、夏商财政思想

二、西周财政思想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财政思想

第二节 《周礼》的财政思想

一、财政机构及其指导原则

二、财政收入及其税收理念

三、财政支出及其会计思想

第三节 先秦诸子的财政思想

一、儒家的财政思想

二、法家的财政思想

三、道家的财政思想

四、墨家的财政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财政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财政史》
作者:叶振鹏主编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95393
出版时间:2015/3/1

开本:16开
页数:770
定价:175.0

目录:

绪论

一、分裂割据、争战不断的政局

二、南北方社会经济的差异与财政

三、财政演变的时代特征

第一章 曹魏财政

第一节 曹魏财政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曹魏确立财政建设基本方针的原因

二、曹魏“修耕植,畜军资”的主要措施及其效益

三、曹魏决策集团提倡的节俭之风与“修耕植,畜军资”

第二节 曹魏财政管理制度述要

一、曹魏财政管理的专职化演变

二、财政收入制度

三、财政支出制度

第三节 曹魏蓄势待发的立国方略及其财政影响

第二章 蜀汉财政

第一节 蜀汉财源的特点

一、受益州经济区的客观限制,财源的可持续性有限

二、工商之利占据突出地位

三、成都平原的农业税来源稳定

第二节 蜀汉“以攻为守”的立国方略及其财政影响

一、蜀汉前期的“以攻为守”及其财政影响

二、蜀汉后期的“以攻为守”及其财政影响

第三章 孙吴财政

第一节 孙吴的财政收入

一、赋役收入

二、官营经济收入

第二节 孙吴的财政支出

一、文武官吏的待遇与财政支出

二、“世袭领兵制”与军费支出

三、水利工程支出与“限江自保”

第三节 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初期的财务管理

一、赋役征管

二、走马楼吴简所见孙吴官府仓库账簿体系试探

第四节 孙吴财政的兴衰

一、孙策创业江东的军资来源

二、孙权“开源节流”的措施

三、孙吴后期财政的衰败

第四章 西晋财政

第一节 西晋的财政管理体制

一、度支尚书财权的空前增大

二、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相当有限

三、宗王在封国没有财政管理权

第二节 西晋的财政收入

一、田租户调收入

二、军屯收益

三、工商收入

第三节 西晋的财政支出

一、军费支出

二、食封支出

三、俸禄支出

四、赏赐支出

第四节 西晋财政的盛衰

第五章 东晋财政

第一节 东晋的财政管理制度

一、东晋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财政收入制度

三、财政支出

第二节 东晋的时局与财政

一、东晋前期的时局与财政

二、东晋中期的时局与财政

三、东晋后期的时局与财政

第六章 十六国财政

第一节 前秦统一北方前后的北方诸政权财政

一、匈奴汉、前赵的财政概况

二、羯族后赵财政概况

三、汉族前凉的财政概况

四、慕容鲜卑族前燕的财政概况

五、氐族前秦的财政概况

第二节 前秦灭亡后北方诸政权财政概况

一、慕容垂后燕财政概况

二、慕容德南燕财政概况

三、羌族姚氏后秦财政概况

四、匈奴赫连氏大夏的财政概况

五、氐族李特成汉的财政概况

六、陇右凉州诸割据政权财政概况

……

第七章 南朝财政

第八章 北朝财政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