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童书特惠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正点图文本”4册,以《说苑》《帝范》《帝鉴图说》《康熙庭训》《帝王略论》《唐鉴》《宋论》《帝王盛轨》等经典史籍为蓝本,选出其中具有较强故事性、经典性的内容,以通俗流畅的白话故事形式娓娓道来,并配以精美插图,将艰涩难懂的古代遗闻轶事、辞令、帝王教育之道、史评名著直观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内容丰富、文字翔实,极具借鉴和文献价值。定价94元,现团购价36元包邮!

×

关键字
古典名著
团购价¥36.0 ¥94.0 折扣3.8
已售108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平装,华夏出版社出版

《古代说辩大观》收入春秋战国至汉代的睿智辞令,每篇后都有品评,让令人从中体味古人的言辨艺术、思维方法以及对人性高屋建瓴的把握

《说苑要览》依西汉刘向所攥《说苑》整理而成,记述了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所涉极广,天文、地理、军事、外交、音乐、丧葬等

《帝经三书通鉴》甄选历史上教育皇子/小皇帝的重要典籍《帝范》《帝鉴图说》《康熙庭训》整理而成,帮助今人考察古代帝王教育之道

《帝经四书要鉴》从《帝王略论》《唐鉴》《宋论》《帝王盛轨》中择其精要汇为一册,为今人从中寻到古人看史、思史的特定角度,体会先贤从修身到修史到资治的拳拳之心

书友说
  • 262*** 2020/6/7 9:49:38
    装帧、品相、内容都挺好的。
  • 223*** 2019/4/11 10:23:35
    不错,为了买其中一本团了四本。
  • glo*** 2018/7/29 8:47:43
    装帧品相都挺不错的,还没有看,但很期待。
  • zha*** 2018/6/4 10:02:24
    团购:正点文库4册,好书!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古代说辩大观》

春秋时代的辞令具有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君子之风,同时还具有巧言周旋、旁敲侧击、委婉讥讽、话里有话等严婉并用、字挟风霜的乖巧与力度,所以,磨炼口才,希冀出口成章、口吐莲花,成了世人重要的修为内容。

战国时的辞令具有纵横驰骋、奋迅凌厉气势夺人的风神和极富鼓动性、冲击力奇强的特色,它汪洋恣肆,雄辩滔滔,不重字句的谨严,而重章法布局的奇变。其中排挤政敌者有之,谗害良善者有之,隔岸观火坐收渔利者有之,对于前人所谓的“坏人之术”,后入自会去其毒而善用之。

“口才”、“辞令”都是今天生活里的常用词,就日常生活而言,公务谈判、日常应对、公关、演讲、论辩、说理、游说等等,都离不开施展口才与辞令,使言辞优美动听而又体面得宣。

古人那些精彩辞令都被文字记录在史籍中了,默默地散发着幽幽的气息。当时人们的纵论滔滔对于今人来说,是只可远观的奇迹、丰碑。《古代说辩大观》把艰涩的古文转译成流畅、平白的现代文,帮助今天的读者从中体味古人的言辩艺术、思维方法以及对人性高屋建瓴的把握功夫。


《说苑要览(图文本)》

刘向编著此书时,广涉博览,遍及百家,现据专家核查,查有实据的达四十六种。该书以历史故事为主体,兼及少量格言、议论,这些故事大多有情节、情境、背景甚至悬念等要素,描写刻画,形象真切,事件清晰,人物生动,具备了后世小说的雏形。有学者指出,“在叙事完整性和曲折性上,《说苑》不少部分不让于先秦诸子,而且繁于六朝‘世说体’”。尤其是对话体的应用,《说苑》影响了后世的叙述表达风格。此外,刘向在议论时讲求章法,层次分明,语言运用上灵活自如,注重修辞,常用比喻、类比,也重视押韵、对仗。这既是受到汉赋的影响,也影响到了后世的骈文。《明史 ·选举志》有载: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曾御批此书列入太学课程之一,成为国子监生员的修身必读书。

刘向作《说苑》一书,是要奉给皇帝看的,这很像后来司马光作《资治通鉴》的初衷。刘向把“君道”、“臣术”放在了最前面,突出了经世致用的主旨。此后各章对诸方面不同内涵做了阐述。此书体现了刘向思想里儒家的治国理念,强调了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主张轻谣薄赋,爱臣忠君,敬天保民,尊贤远佞,禁奢戒欲,加强修养,重视治术,强调劝谏等等,所涉极广,天文、地理、军事、外交、音乐、丧葬等,可以看成刘向心中为政治国的总纲。


《帝经三书通鉴》

以古代中国的思想教化系统而言,从《论语》、《孝经》,到《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到《女儿经》、《弟子规》,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姿彩不同却神韵贯通的成熟而稳固的文化形态,其坚韧、顽强,水滴石穿般的谆谆教导,如同无所不在的空气,弥散在整个传统文化之中。历经沧桑的成人对后代儿孙寄予了殷殷切切的关注,已经成为了文化的自觉,这种如血脉般世代沿袭的教化意识,可谓功德无量。平民百姓尚且如此重视教化后人,那么,在处于封建社会金字塔顶端的皇宫里面,对皇权继承者的教化,无疑具有重中之重的意义。

古代育人之思之切,无论是东宫太子还是民问布衣,无一例外地受到前人的深切眷顾。在那个输出输入渠道较为单一的时代,耳提面命、言传身教与拜圣贤师、读圣贤书具有同样的教化效力。当今资讯手段确是发达,但并不能成为否决传统教化手段的理由。放眼已经喧噪得几近沸腾了的生活,耳闻目睹,诱惑丛生,人们各的各的活法,但若静下心来细细品咂先贤遗训,或许深叹恍如隔世,抑或忽觉寒风从窗隙入,脊背生凉。

如果说,不论中国、文化何等博大精深,它是依凭一代又一代的人生生不息地传承、发展的,那么,在这个由无数单环链拧结成的粗硕而漫长的链条中,作为每一个环节的个体,身上都会打着鲜明的时代/文化的印记,只是深浅有异,但绝无例外。


《帝论四书要鉴》

古人记史的传统源远流长。从《尚书》到《春秋》,从《国语)》到《史记》、《资治通鉴》以至十四史,记史,都是为了鉴今,这是个颠扑不破的定式,自有它的借鉴意义,而上述著作大多是记,内中少有析,即多是摆出史实,让他人去悟。这样的导引,大多比较含蓄、温和,而古代记史著作中也有另一种做法,就是比较多地加入了评,即作者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给人看,施加明白无误的影响,令人不容回避。这类史评类著作的佼佼者,便是收在本书中的《帝王略论》、《唐鉴》,《宋论》和《帝王盛轨》。作者们大都在述史中,坦陈个人看法,力图影响他人,不仅言之凿凿而且自圆其说,也确实雄辩滔滔力道十足。作者们把以史为鉴发挥到触目的地步,就是要取得惊心之效。

《(帝经四书要鉴)》的编者,从上述诸作品中,择其精要,汇为一册,为今人从诸位先贤的一家之言中寻到古人看史、思史的特定角度,体味蕴含在那种特定眼光中勃勃的思想脉动与思绪的纷纭繁杂,从古人孜孜不倦的求学、苦研中,体会先贤从修身到修史到资治的拳拳之心,感受这些传统文化的传继者骨髓中的经时济世、兼济天下一在血液中汩汩奔涌的文化品格。

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往昔,有理由让国人自豪和自大。也许,我们的历史着实太过巨大、太过沉重了,当我们时不时把老祖宗请出来子日、诗云一番的时候,难免会引来他人的不适,那是历史,今天如何,历史和今天的关系,恰恰在古人眼中太重要了,这才有了以史为鉴、以古鉴今的说法,才有了,取法先人的意识并顺利地蔓延成一种思维,对现在时的治政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古代说辩大观》
作者:杨箫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7866
出版时间:2010/6/1
开本:32开
页数:470页
定价:26.0

目录:

第一编 正谏与巧说

石碏秉公直谏

季粱谏阻追楚师

宫之奇力阻借道

子产婉语劝晋相

子产巧拒韩宣子

芋尹盖不辱使命

邵公谏阻周厉王

仓葛义责晋文公

堂而皇之软钉子

叔仲劝襄公赴楚

伍举漫议章华台

范无宇论大城之忧

伍子胥力阻吴王受降

孟子论贤者与同乐

孟子说齐王与民同乐

张仪说秦王破合纵

陈轸说齐王合纵

苏秦说齐王合纵

周子说齐王救赵

鲁仲连致燕将书

卖什么吆喝什么

孙臣阻魏王割地

晏子为祝史辩

晏子笑谏齐景公

平民女说服晏子

要礼葬爱犬吗

取胜败北均不利

晏子礼敬越石父

杜子阻楚庄王伐越

御者一语转乾坤

莫要叶公好龙

行人烛过激赵简子

孙明巧谏举尹铎

赵文子防盗治本

陈馀致章邯书

缇萦上书救父

苏厉阻赵攻齐书

九旬老叟说秦王

苏秦铁嘴说楚王

张释之阻文帝任啬夫

武涉游说韩信

周昌阻高祖废太子

郦生游说田广

陆生说服汉高祖

司马相如谏猎书

一箭双雕说沛公

枚乘阻吴王谋反

贾谊治安策序

羽父请薛侯让滕君

烛之武退秦师

硬软兼施抗强国

宾媚人不辱使命

话里有话费思量

申包胥乞师

子贡说吴释卫侯

臧文仲赴齐买粮

骊姬谗言害申生

叔詹智辩免郑难

蔡声子一言保伍举

自己的套自己钻

字字入耳笑开颜

阎没、叔宽谏魏献子

别让我抓住把柄

我理解你听我说

己之所欲施于人

王顾左右而言他

皇子告敖论鬼

庄子说剑

杜赫巧荐景翠

苏代说公仲朋

苏秦力荐甘茂

认敌为友实堪忧

范雎献书秦王

顿弱说秦王兼天下

说秦王善待楚

吕不韦劝阳泉君立异人

甘罗说张唐相燕

齐人谏靖郭君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为留楚太子设谋

淳于髡一言救薛

做帽子与治邦国 

……

第二编 应答与对问

第三编 论与驳

第四编 训诫与讥讽

第五编 寓理与征引



《说苑要览-图文本》
作者:刘向  原著,杨志红、王德芳  主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71060
出版时间:2012/8/1
开本:32开
页数:349
定价:22.0

目录:

君道第一 

人君之道 

包容之道 

处尊以德 

人君需慎 

君子不弈 

布德施惠 

以民为天 

禹泣罪人 

无为而成 

桐叶封弟 

知人善用 

诽誉之情 

主国者戒 

强国“五碍” 

纳贤强国 

明君望贤 

贤主“三忧” 

不祥有三 

围猎求贤 

改过犹无过 

绝不嫁祸 

以民为本 

明主洞察 

虚心求谏 

多辅少拂 

援琴撞君 

景公奔丧 

都想要鱼 

弑君之议 

执掌利器 

臣术第二 

六正与六邪 

进贤为贤 

选任宰相 

进贤亦贤 

何患国穷 

让贤 

身佚国安 

社稷之臣 

破车驽马 

彰君之赐 

不受千家之县 

谏诤辅弼 

脸面与尚德 

逐客铁律 

居下如土 

知足而辞 

劝善而黜恶 

子路私馈 

建本第三 

重本立始 

必慎始 

不择禄而仕 

南山桥梓 

挨打陷父 

伯俞之哭 

大学之教 

人应修心 

孔子论学 

孔子教子 

有国者必学 

秉烛之明 

博学胜枯思 

持之以恒 

学以免苦 

南山之竹 

一意孤行 

防微杜渐 

王者尊天 

治国之本 

勿夺农时 

追野兔 

巧言转机 

为国忍辱 

立节第四 

圣贤的人格 

愤其不争 

孔子辞禄 

辞赏保节 

兄弟让国 

申生屈死 

狐突杀身 

忠诚不贰 

刺客自尽 

两难之选 

事难两全 

五车之荣 

以死息兵 

以身作则 

祛衣入鼎 

守义 

孤忠 

守义殉友 

赴难励君 

替君赴死 

贵德第五 

以德修国 

仁心安民 

不敛财于民 

桓公过燕境 

仁心及鸟 

老有所养 

恩泽与通令 

为民请命 

急民所急 

仁德无忧 

赏恶何以赏喜 

祭圣人赐 

君子之行与富 

于公二三事 

春风夏雨 

羞谈名利 

上歪下斜 

愚迷好斗 

不必持剑 

防微杜渐 

复恩第六 

奖赏有道 

赏德为重 

介子推隐绵山 

阴德阳报 

信任之力 

平原君毁家纾难 

食马赐酒 

绝缨会 

桑下饿汉 

袁盎脱险 

士死知己 

张良报国 

知我者鲍子也 

赵氏孤儿 

舍身为君子 

少之又少 

择人而树 

共同富裕 

文侯息兵 

吮脓难报 

不是不报 

自作自受 

政理第七 

赏罚得道 

过犹不及 

谨慎与自省 

小心御民 

教化之力 

愚公之谷 

循循善诱 

养民如事父母 

富民与强国 

爱民为本 

君民和谐 

尊重法令 

如履薄冰 

理政之道 

知人善任 

忠、信、敢 

耳闻与眼见 

钓鱼识鱼 

治术三则 

君子之得失 

治与治 

治术箴言 

君子之道 

治家与治国 

大德与小惠 

社鼠与猛狗 

近贤远佞 

地为本食为天 

见微知著 

上行下效 

以身作则 

尊贤第八 

治国必尊贤 

用贤国强 

七君子与葛麻 

以见识未见 

鉴古尊贤 

英主秦穆公 

用人之果 

知音与鉴贤 

贤士与国运 

以德为上 

以砖引玉 

君明则臣忠 

羽茎与腹毛 

独不好士 

赏罚之忧 

宗卫谢罪 

瑕不掩瑜 

礼贤下士 

贫穷与傲慢 

文侯的省悟 

君子与名位 

受爵与受礼 

大德与小德 

三权与治国 

不知贤之害 

反刍前德 

为将与胜败 

效法明主 

良臣之本 

尊贤与除庸 

损己利仇 

善用良材 

正谏第九 

何不斩我 

苏从谏主 

明君喜谏 

木偶之患 

螳螂捕蝉 

贤臣巧谏 

茅焦谏主 

鲍叔直言 

子西之谏 

保申责主 

叔向谏平公 

两头空 

为民克己 

听话听声 

烛雏三罪 

英主与直谏 

益友与媚臣 

夫差之羞 

谨听忠言 

刘濞拒谏 

龙化鱼 

失误与匡正 

江河不弃细流 

敬慎第十 

握发吐哺 

欹器之道 

舌存齿亡 

柔虚为上 

和顺之力 

福祸同在 

慎终如始 

国之五寒 

亡国十由 

适者生存 

自满招灾 

修养为重 

升官吊问 

自负必败 

公子牟赠言 

和为贵 

酒败事 

三军之戒 

甚忘忘身 

秋蓬之衰 

慎己所从 

修身正行 

恭敬忠信 

修身“五要” 

恭敬不已 

善说第十一 

善言之善 

范痤自救 

德与利害 

闾丘不拜 

周鼎与汉鼎 

骖乘之思 

弹状如弹 

鹪巢与狐鼠 

运道有时 

不可貌相 

罚主君 

子皙之托 

祁奚救叔向 

衣新仓盈 

庄周借米 

以何为患 

土壤与大山 

渴饮江海 

天高几何 

天下洪钟 

变通之义 

以事论政 

每变皆上 

奉使第十二 

辞无定解 

使者之患 

解扬传语 

唐且使秦 

子贡使吴 

颠倒的衣裳 

民安则国安 

说退齐军 

陆贾使越 

宋使维权 

主随客俗 

天子召见 

晏子妙对 

橘化为枳 

晏子妙对 

辞令之功 

哪壶不开 

师强王坚 

卫不可伐 

献空笼 

权谋第十三 

君子悼同类 

天道可察 

以目代耳 

亡国之兆 

缔疵之智 

所失者重 

奢侈败亡 

败亡之兆 

行者动 

佳言与善终 

雪上加霜 

内行与外迹 

防明与防暗 

积多赋重 

拒谏待亡 

时候没到 

报怨以德 

失道与得道 

引其人套 

夫差自败 

趋利避害 

失道寡助 

恪遵本心 

百世与一时 

咎犯解兆 

吴越是非 

一举三得 

忍辱保国 

舍女安国 

太子辞婚 

贤者少占 

善谋知时 

反问小技 

无功之禄有诈 

太子逃亡 

假手除仇 

一箭双雕 

明察秋毫 

借刀杀人 

采桑女与妻 

至公第十四 

君子季札 

仁德之功 

始皇与五帝 

与民同乐 

楚弓楚得 

仁恩天下 

刻板失时 

申包胥哭秦廷 

令尹荐贤 

韩献子无私 

为公荐仇 

楚文王与老汉 

坦荡至公 

明君重法 

忠臣尊法 

公不容私 

法官逃难 

指武第十五 

文武两备 

成败之要 

攘外必先安内 

令行禁止 

私利之害 

治军之威 

赴火蹈刃 

斩监御史 

铸剑为犁 

富民以强国 

马放南山 

宣言为民 

迎来送往 

德关成败 

信念坚定 

借敌攻敌 

一举两失 

先礼后兵 

尊道与行道 

孔子杀人 

不言而知 

谈丛第十六 

王者治众 

失民则败 

见生知归 

千钧之屋 

小道之害 

忌名之诚 

本末分明 

得时则成 

才能与功名 

心正少言 

从容与忧惧 

天道有时 

恶小祸大 

先谋事昌 

驷马难追 

冤债有头 

清者自清 

积少成多 

运道天成 

心强与圣贤 

衣食足,知荣辱 

唯恐有失 

因果无虚 

交情与败亡 

思虑在前 

明者自明 

箭与绳 

圣庸之别 

存忧者生 

以小见大 

万事有度 

重德戒贪 

明道通达 

尽力得果 

贪与权 

迁居更鸣 

利禄害身 

适度为上 

取信为要 

言行须慎 

平和无怨 

君子“五耻” 

轻利重誉 

圣主有道 

君子之虚与实 

君子之德 

君子远虑 

行动与结果 

事出有因 

君子之智 

成典必遵 

律外无得 

福善有道 

念本无忧 

存国之道 

适宜为上 

多学多思 

为民谋划 

杂言第十七 

相得至要 

君子之患 

色随心变 

爱憎之变 

君子穷与达 

理想之翼 

精此疏彼 

凡人与君子 

船夫与宰相 

各有所长 

各司其职 

世异则事变 

专得其所 

谄谀常兴 

非命自取 

修身待时 

以歌止戈 

功成名至 

至圣之士 

来者无禁 

见贤思齐 

君子无忧 

荣启期之乐 

曾子与孔子 

君子四德 

日益日损 

举长讳短 

忠、信、礼 

五慎可久 

慎择友邻 

度量务明 

蠢人心志 

温良为上 

谨言慎行 

礼贤善言 

欲穷而不得 

淋沙与击鼓 

君子与小人 

兰芷与咸鱼 

君子赏水 

乐水乐山 

无知者与死人 

自保与调和 

君子之行 

辨物第十八 

如何益寿 

祈雨之道 

预见 

童谣与经书 

虢公梦祸 

石头说话 

狂妄自亡 

翟国妖孽 

可活之人 

完山之鸟 

善行励民 

死后自知 

田麻与君位 

修文第十九 

循环之道 

御民以礼 

衣冠与心志 

教民有方 

季子守礼 

三年之丧 

奉君为亲 

死不改义 

心志与声音 

大智若愚 

礼有三仪 

礼乐之德 

五音与国政 

乐应内心 

音乐与国运 

反质第二十 

质朴无饰 

以璞为真 

万恶之源 

奢靡失国 

国之大宝 

玩物丧志 

火灾可贺 

以身作则 

美德与奢华 

君子内敛 

节欲爱民 

节俭守礼 

淫惑亡国 

饮酒与治国 

裸葬矫俗 

食美思亲 

晏子遗嘱 

不得其时 

巧言感人 

公明宣与曾子 

以长就短



《帝经三书通鉴》
作者:李世民 等 原著,王成君  主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9211
出版时间:2010/9/1
开本:32开
页数:378
定价:22.0

目录:

帝范

卷一

君体第一

建亲第二

求贤第三

卷二

审官第四

纳谏第五

去谗第六

卷三

诫盈第七

崇俭第八

赏罚第九

卷四

务农第十

阅武第十一

崇文第十二


上篇 圣哲芳规

任贤图治——尧帝无而治

谏鼓谤木——尧帝虚心纳谏

孝德升闻——舜以孝感天

揭器求言——大禹广开言路

下车泣罪——大禹以德化人

戒酒防微——大禹见微知著

解网施仁——成汤仁慈爱民

桑林祷雨——成汤善心动天

德灭祥桑——大戊日日修德.

梦赍良弼——商高宗精诚寻大贤

泽及枯骨——周文王为仁至极

丹书受戒——周文王恭书座右铭

感谏勤政——周宣王得道者多助

入关约法——刘邦入秦以宽仁为贵

任用三杰——汉高祖用人恰如其分

过鲁祀圣——汉高祖礼敬先贤

却千里马——汉文帝拒绝奢华

止辇受言——汉文帝从善如流

纳谏赐金——汉文帝奖励直言

不用利口——汉文帝重实轻虚

露台惜费——汉文帝勤俭律己

遣幸谢相——汉文帝不以私害公

屈尊劳将——汉文帝激赏严治

蒲轮征贤——汉武帝重为轻言

明辨诈书——汉昭帝用人不疑

褒奖守令——汉宣帝重用贤良

诏儒讲经——汉宣帝重视教化

葺槛旌直——汉成帝旌表直臣

宾礼故人——汉光武帝礼贤下士

拒关赐布——汉光武帝赏罚分明

夜分讲经——汉光武帝以学为乐

赏强项令——汉光武帝知错就改

临雍拜老——汉明帝以身作则

爱惜郎官——汉明帝审慎授权

君臣鱼水——刘备屈尊朝圣

梦裘示俭——晋武帝坚辞奇巧

留衲戒奢——宋高祖以俭儆世

弘文开馆——唐太宗广纳雅言

上书粘壁——唐太宗勤奋至诚

纳箴赐帛——唐太宗大嘉诚恳

纵鹊毁巢——唐太宗不信邪

敬贤怀鹞——唐太宗轻重分明

览图禁杖——唐太宗仁道待囚

主明臣直——长孙皇后拨云见日

纵囚归狱——唐太宗大赦天下

望陵毁观——唐太宗知错便改即王者气度

撤殿营居——唐太宗巧施恩惠

面斥佞臣——唐太宗深戒小人

剪须和药——唐太宗视臣如手足

遇物教储——唐太宗言传身教

遣归方士——唐高宗不信方士

焚锦销金——唐玄宗绝弃沉溺

委任贤相——唐玄宗知人善任

兄弟友爱——唐玄宗善待兄弟

召试县令——唐玄宗亲孝属官

听谏散鸟——唐玄宗闻过则喜

啖饼惜福——唐玄宗珍惜粮食

烧梨联句——唐肃宗礼善贤才

不受贡献——唐宪宗节制欲望

遣使赈恤——唐宪宗薄己厚民

延英忘倦——唐宪宗乐于议政

淮蔡成功——唐宪宗头脑清醒

论字知谏——唐穆宗由字悟心

屏书政要——唐宣宗明辨贤佞

焚香读疏——唐宣宗用人先敬人

敬受母教——宋太祖敬畏庶民

解裘赐将——宋太祖体恤下情

碎七宝器——宋太祖崇尚朴素

受言书屏——宋太祖寡欲爱民

戒主衣翠——宋太祖防微杜渐

竟日观书——宋太宗好学不倦

引衣容直——宋太宗感念诤臣

改容听讲——宋仁宗敬师受教

受无逸图——宋仁宗不忘警示

不喜珠饰——宋仁宗巧戒奢靡

纳谏遣女——宋仁宗当机立断

天章召见——宋仁宗喜纳诤谏

夜止烧羊——宋仁宗约己戒奢

后苑观麦——宋仁宗体察农耕

轸念流民——宋神宗以民意为先

烛送词臣——宋神宗遗泽贤良

下篇 狂愚覆辙



《帝论四书通鉴》
作者:虞世南 等  原著,王成君  主编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9228
出版时间:2010/9/1
开本:32开
页数:432
定价:24.0

目录:

帝王略论

卷一夏商周秦

夏禹

太康

太戊

武丁

商纣王

周文王

周武王

周成王

周宣王

周厉王

周平王

秦始皇

卷二西汉东汉

汉高祖

汉文帝与景帝

汉武帝

汉昭皇帝

海昏侯

汉宣皇帝

汉元皇帝

新帝王莽

汉光武皇帝

汉明帝与章帝

汉桓帝与灵帝

卷三三国两晋

三国君主

西晋宣帝与诸葛亮

西晋景帝与文帝

西晋武帝

西晋惠帝

东晋元帝

谢安

东晋明帝

东晋孝武帝

桓玄

卷四宋齐梁陈

宋高祖

宋文帝

宋孝武帝与明帝

齐高帝与武帝

齐明帝

宋齐两代废主

梁武帝

梁元帝

陈高祖

陈文帝与宣帝

长城公

卷五北魏北齐北周隋

北魏道武帝

北魏太祖与太武帝

北魏献文帝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明帝

北魏孝庄帝

北齐神武帝

北齐文宣帝

北齐武成帝

北齐后主高纬

北魏文帝

宇文护

北周武帝

北周宣帝

隋文帝


唐鉴

高祖

李世民举事有失光彩

开通言路为治政之首

老子与李唐何干

王硅、魏徵的重大失误

李世民杀兄实为大罪

太宗

魏徵不明君臣之义

天子不该亲训军伍

天子断非全能

君不可对臣使诈

守天下唯从正道

广开言路戒蒙蔽

以人为鉴居安思危

宽赦无度害愈深

寻善求贤是要务

戎狄之乱始自太宗

事必躬亲非上策

顺乎民心施仁政

因时制宜不可守旧

慎重刑罚以诚治国

乱世治世莫用小人

明主摒弃是非人

安邦首要关注民生

守业难于创业

养民乃安国之本

脚踏实地兴儒学

好大喜功不足取

苍天在上谨言慎行

佞臣之人断不可容

知并不等于行

史官敬史君先敬

君义臣义两相宜

穷兵牍武损国运

好大喜功不可羡

王者之师利国爱民

明君糊涂实可鉴

宋论

帝王盛轨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