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女人爱买些什么样的奢侈品?在古代什么样的人选择吃粥,吃粥是否代表某种身份呢?佛教对中国中古时期社会生活产生了何种影响?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一说法?这套由商务印书馆出品的“文明小史”4册为你细细道来,历史学专家撰写,锁线装订,装帧精美,书中包含大量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定价81元,现团购价59.9元包邮!还有文明小史5册为你解答更多文明趣味知识,9册一起购买更优惠,仅149.9元!
★ 32开平装,锁线装订,商务印书馆出版
★ 《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以中国奢侈风空前高涨的明清时期的江南妇女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妇女在奢侈风气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妇女的奢侈品消费对两性关系、流行风尚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 通过细腻的历史索引,《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将带你走入中古社会的佛教世界,探访这一当时百姓心中的圣洁曙光
★ 一碗粥里有多少历史?喝粥纯粹是为口腹之欲,还是文化的折射?《粥的历史》为读者呈现的是粥的历史,反映的却是与这种食物有关的文化现象
★ 《说地-中国人认识大地形状的故事》追溯了从明末到清中叶地圆说传入中国的历程,并试图呈现出不同时期,地圆争议如何因不同的结构性因素和其中各种不同势力间的较量而显出不同的风貌
《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
跳脱父权观念,呈现明清时期妇女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
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这一消费行为的经济意义是什么?女人爱买奢侈品又折射出怎样的女性消费文化? 《奢侈的女人》描述了明清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着重分析了明清时期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论述了妇女在明清时期盛行的奢侈风气中的重要性,并试图解答妇女是否参与奢侈消费,为何有能力消费奢侈品,妇女的奢侈品消费对当时两性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当时的流行风尚与产业结构有怎样的作用这一系列问题。
作者巫仁恕,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文化史、中国城市史。主要著作:《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游道:明清旅游文化》、《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优游坊厢:明清江南城市的休闲消费与空间变迁》。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
本书以生动活动的笔触,描绘中国中古时期(三至十世纪)在佛教强烈影响之下,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虽然佛教对日常生活有相当的制约,但佛教寺院和节日,也是当时人们zui重要的节庆和娱乐。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将官方救济贫病的社会工作委托寺院与僧人经营。本书在讲述中古时期中国佛教信仰组织、佛教团体所参与的社会事业和社会救济的同时,还对唐代实施”年三月十”(佛教的三长斋月和每个月的十斋日)、天下普断屠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了宦官的佛教信仰及其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作者刘淑芬,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古城市史、中古佛教史和中古社会史方面的研究,著有《六朝的城市与社会》;近年来尤其着重在魏晋隋唐佛教社会史方面的探讨,前后发表论文数十篇。
《粥的历史》
历史是无处不在的,看似无奇的饮食也有渊源历史。
粥可能是很多现代人的早餐选择,我们可曾想过古时的人们吃什么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粥的呢?古时使用怎样的方法处理谷物的外壳,又是如何烹调的呢?什么样的人选择吃粥,吃粥是否代表某种身份呢?吃粥养生是古来就有的说法么?“粥”又与“清淡”何干?《粥的历史》描述的是粥的历史,反映的是这种食物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为个案研究的主题,粥这样的食物,可以反映我们身处的文化中人们与食物的互动关系。从粮食的种类到食物的烹调,再到食物形象的赋予,历史上的粥从来就不是一碗水米混融而已。粥的历史,包涵的是人们的生活经验、心态情感,甚至是对健康生命的护卫与渴求。粥的本体是无情之物,但它碰上的确实有情之人,而属于粥的文化则正在这场遇合中现身。
作者陈元朋,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博士后,曾在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现任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饮食文化史、医疗文化史、博物学史、本草学史、社会史、中国社会史。
《说地-中国人认识大地形状的故事》
每次知识的变革都是将过往认知撕裂,重构知识体系的过程。
“地球是圆的”在今天看来是毋庸置疑的常识,但是在明末清初,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大地为方形”才是毋庸置疑的常识。当新旧认知产生冲撞时,人们是如何接受、学习、并传播新知识的呢?《说地》追溯了从明末到清中叶地圆说传入中国的历程,并试图呈现出不同时期,地圆争议如何因不同的结构性因素和其中各种不同势力间的较量而显出不同的风貌。与一般科普教科书不同,本书并不记述西方地圆说的科学真理是如何战胜中国地平说的错误观念,而是将关注点着重在科技知识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的人如何看待知识、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认识的形成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社会过程。只声称自己所传播的知识是事实,并不足以服众,重要的是如何营造出让人们接受他们想法的社会环境。
作者祝平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汉代的相人术》、《中国史新论:科技与中国社会分册》。研究兴趣:十七、十八世纪中西自然知识的交会与冲突,以及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运用与变迁。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
作者:刘淑芬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26212
出版时间:2017/4/1
开本:32开
页数:150
定价:22.0
目录:
自序——搭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楔子——从九二一大地震说起
中古时期的“慈济人”
佛教与中古的社会事业——从敦煌的两幅“福田经变”说起
佛教与国家的社会救济——从僧祗粟到悲田养病坊
“年三月十”——中古后期的断屠日
佛教的节日和庶民的娱乐
佛教与中古的女性
佛教与中古的男性
净土佛国的想望
参考书目
《奢侈的女人-明清时期江南妇女的消费文化》
作者:巫仁恕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108
出版时间:2016/8/1
开本:32开
页数:151
定价:19.0
目录:
自序
绪论
明清奢侈消费的风气
妇女的奢侈消费
妓女与奢侈消费
男性的批评
代结论:妇女奢侈消费的历史作用
参考书目
《粥的历史》
作者:陈元朋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115
出版时间:2016/8/1
开本:32开
页数:180
定价:22.0
目录:
自序
前言——从“早餐Bar”开始的饮食习惯文化探索
2001年台湾的“吃粥商业”
粥的起源——从谷类的粒食办法谈起
一种食品、多种形象
吃粥与养生
结语——作为历史研究的饮食课题
《说地-中国人认识大地形状的故事》
作者:祝平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9092
出版时间:2016/8/1
开本:32开
页数:139
定价:18.0
目录:
自序
引子
古代世界中的大地形状
读世界地图(Ⅰ):西方地圆说的引进
明末历法改革脉络下的地圆说
读世界地图(Ⅱ):地是平的!
新典范的形成与历史记忆的重构
考证氛围下的地圆争议
尾声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