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德国人写的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书,自然主义风格,有雷马克的味道,但是不如雷马克那么耐读,也没雷马克那么思想深刻,但是比大多数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战争小说要好些。
——我爱梧桐
◆与当今网络小说中的战争小说不同,它教人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教人如何杀人
——大林
◆任何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许是根本没有资格对只是尽自己本分战士的所作所为做出指责的。比如在被击落之前,投下炸弹的飞行员并不能直观地感受到,原来自己给平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gamblerlm
德国,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其近代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和教训同样发人深省。德国既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这样著名的哲学家,克劳塞维茨、沙恩霍斯特这样卓越的军事理论家,也产生了歌德、席勒、巴赫、贝多芬这样超凡的文学艺术家。在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德国又产生了德皇威廉二世、希特勒这样一群战争狂人。尤其是上个世纪30年代,这个一向以理性和严谨著称的国家,竟在一夜之间把所有的拥戴与花环都献给了法西斯,成为世界大战的发源地。
人性是复杂的。在战争状态下,人性更为复杂和善变,它是善与恶的共存,爱与恨的交织。阅读战争文学,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战争亲历者丛书"。这套由3位德裔作家创作的作品,使我们再次领略了战争文学独特的魅力。
《死亡和雨》
作者:(德)哈里·图尔克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 :7503319011
出版时间:2006-1-1
开本:16开
页数:300
定价:30 元
作者简介:
哈里·图尔克1927出生在上西里西亚的屈耳茨(即今日波兰的比亚瓦),二战期间尚未成年便被德国法西斯拉去当了兵,1945年法西斯战败后,返回故乡。不久便随着西迁的人群来到德国。1950年,刚刚23岁的哈里 图尔克发表第一部文学作品,此后的几十年中,发表了六十多部文学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外的各种文学奖项。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出版。1956至1958年间,图尔克在北京《中国画报》社担任图片编辑。此后曾经多次作为文字和摄影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穿越热带丛林.走访被美军施放的毒气烟雾笼罩、被凝固汽油弹烧毁的村庄,足迹遍及越南战场,并陆续踏访了老挝、束埔寨、印度尼西等亚洲国家,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越南的那场战争.进行了真实的报道。 《死亡和雨》出版于1967年,具有浓郁的作家自叙传的色彩。
内容简介:
是一部具有浓郁自叙传色彩的纪实小说。作者以新闻记者的身份目睹了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热带丛林中的那场战争。在书中,作者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方法,以德国记者施泰因瓦尔德视角的不断转换作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美国王牌飞行员的被捕,在武器上占有绝对优势的美军的接连败北,越南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员们的顽强抵抗,被美军当作人质而俘虏了的越南小女孩的不屈灵魂,战争喧嚣之外的美妙的奏鸣,西方记者的怀疑与思考等等,都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述。
《良心在骚动》
作者:(德)鲁道尔夫·彼得斯哈根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03319143
出版时间:2006-1-1
开本:16开
页数:274
定价:28 元
作者简介:
鲁道尔夫·彼得斯哈根1901年出生于德国汉堡,职业军人,1943年,他指挥的格莱瓦尔德装甲兵九十二团参加了攻打斯大林格勒的战役。1945年4月底,德军大势已去,苏联红军兵临城下。时任格莱夫斯瓦尔德城防司令的他为了避免更多无辜者的牺牲和具有五百年历史的大学城在炮火中毁灭,克服重重困难,深夜派出谈判小组,未作任何低抗便把格莱夫斯瓦尔德交给了苏联红军。交接仪式过后,他被送往苏联后方的俘虏营。在哪里他的思想进一步转变,开始思考战后如何清算纳粹意识形态的问题。1948年深秋,他被遣返回到格莱夫斯瓦尔德。1951年,他被美国反谍队逮捕,在美占领区被 判处12年监禁。关进慕尼黑附近的兰斯贝格德国第一战犯监狱。后来又被转到德国刑事犯监狱。在西柏林的朋友多方斡旋和格莱夫斯瓦尔德市政委员会和全体市民再三要求下,1955年9月21日被释放。第二次重返格莱夫斯瓦德后,他受到该市人民的热烈欢迎,并被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内容简介:
《良心在骚动》是一部自传体的回忆录,作者鲁道尔夫 彼备斯哈根曾以纳粹德国军官的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不断地在战争中认识战争终于认清了法西斯主义者必动战争的本质。本书所叙述的就是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以及其由纳粹军官到反法西斯主义者转变的心理历程,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德国在二战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内幕以及战后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局势。作者将对战争总体进程的宏观勾勒和对战争中的个体心灵的微观透视,客观冷静的描写和主体心来的愤激与焦灼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本书真实、自然,同时又不乏冷峻的思索和热烈的抒情的总体风格。
《Stalingrad斯大林格勒》
作者:(德)台奥多尔·普利维埃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03318559
出版时间:2006-1-1
开本:16开
页数:370
定价:35 元
作者简介:
台奥多尔·普利维埃出生于1882年,1918年参加了水兵起义。在20世纪20年代他积极参加无政府主义运动,以左翼政论家的身分从事写作。1930年发表的《皇帝的苦力们》是一部反对军国主义的纪实性长篇小说,描写了他的战争经历和1918年的水兵起义,小说标志着他文学上的突破,被翻译成18种文字出版。希特勒攫取政权后普利维埃被迫流亡。最后到了苏联。他被纳粹取消国籍,书也被焚烧。战后他回到德国。他最重要的作品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部曲。描写东线的战况,第一卷《斯大林格勒》《1945年)描写德国第六军团的惨败,其它两卷是《莫斯科》(1952年)和《柏林》(1954年)。
他是德国描写战争的小说家,是最先开始研究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评价他的国家的德国作家之一,他的小说颇具雷马克的风格,真实、自然主义的描写使人震惊,却发人深省。去世于1955年。
内容简介:
该书是一部纪实体的描写纳粹希特勒的德国第六军团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覆灭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当年战争亲历者的视角叙述了整个军团被包围,直到最后投降的可怕经历。
作者是最先开始研究德国在“二战”中的作用的德国作家。
《谎言》
作者:赫伯特·奥托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 : 9787503318498
出版时间:2006-1-1
开本:16开
页数:360
定价:35 元
作者简介:
赫伯特·奥托,生于1925年。1934年夏末他被征召加入希特勒德国国防军。1944年他在罗马尼亚被苏军俘虏。在俘虏营里他开始认识人生的真谛,慢慢地学会了识别邪恶与正义。谎言与真理的标准。5年之后他回到了德国。小说《谎言》是他1952年开始动笔,历时三四个年头才完成的处女作,书中的主人公阿尔弗雷德,哈费尔科恩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内容简介:
阿尔弗雷德 哈费尔科恩是一位德国青年。二战开始了,他被卷入到战争中,成了一名士兵,但他对军队的生活并不适应,因此,终日都郁悒寡欢。终于有一天,他枯寂的生活中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那就是被俘的苏联女游击队员,他目睹女游击队员在德军的严刑拷打面前镇定自若,开始佩服她,并想救他出去。可是,那姑娘还是和她的同伴们一起被押赴刑场,而执行枪杀任务的人中居然有他,他不愿意这样做,便朝天放一枪,但姑娘和她的游击队员同志们还是死在了德国法西斯的枪口下。
没过多久,阿尔弗雷千 哈费尔科恩在一次战斗中被俘,也成了一名俘虏。在俘虏营中,他受到了感化,想把游击队员们惨死的事情告诉苏方,可他又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不敢……后来,他发现下令杀害游击队员的刽子手就混迹在俘虏营,而且正在制造着新的谎言,他终于站出来,揭露了法西斯主义者的真实面目。
《纵有千人倒下》
作者:汉斯·哈贝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03318481
出版时间:2006-1-1
开本:16开
页数:248
定价:26 元
作者简介:
汉斯·哈贝是一位生干匈牙利的犹太人,青年时代在德国求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由于写过三本具有反法西斯倾向的小说,希特勒上台以后被迫逃亡瑞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法国外籍军团与德寇作战,军团溃散以后,经历磨难,流亡美国。二战以后返回德国。最初在慕尼黑从事新闻工作,后来定居瑞士阿斯寇纳。写过许多以事实为依据的报道和通俗小说。《纵有千人倒下》就是一部以亲身经历为依据的报道,虽在细节方面有虚构成分,总体上却是符合史实的。作者于1941年在纽约写成此书,1943年在美国出版,还抬成电影,后来被翻译成俄文,在苏出版了一百万多册。雨点以后被 翻译成多种文字,印行四百多万册,不但深受读者推崇,也颇受作家同行赞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自传体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表现了法国外籍军团第二十一步兵团自1940年5月开始在反对法西斯德国入侵的战争中,从开卦前线到全军覆灭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