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迈欧篇》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5-5
ISBN:9787208055469
开本:16
页数:152
定价:16 元
内容简介 :
《蒂迈欧篇》为柏拉图的晚期著作,是柏拉图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献。本篇对话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作为事物材料来源的载体,以及为事物提供形式结构的理型。柏拉图运用几何化的理型来解释万事万物的结构,并认为事物的内在结构是事物的本质。在第一部分中,柏拉图讨论了造物者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他指出宇宙生成是必然作用和理性作用的结果。必然作用即是载体概念和理型几何化的过程,而理性的承载者,即人类的生成,是理性“说服”了必然而产生的结果。因此,人的出现意味着宇宙演化的最终实现,造物者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实现了自身:宇宙本身就是活生生的神自身。
《资本主义文明衰亡》
作者:(英)锡德尼·维伯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5-5
ISBN:9787208055216
开本:16
页数:147
定价:18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英国“费边社”理论家锡德尼·韦伯写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理论性著作。作者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的贫困、各阶层收入的不平等、个人自由的悬殊,以及道德与社会风气败坏、战争的破坏等大量社会现象的分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因作者是那一时代的改良主义理论家,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罪恶的本质。
作者维伯是英国社会活动家和政论家,费边社会主义的倡导人之一,也是20世纪30年代英国工党两次执政时的重要人物,曾广泛研究英国劳工问题,被称为工联主义理论家。本书是作者很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工资劳动者的贫困、社会各阶层收入的不平等、个人自由的悬殊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道德与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战争的破坏等方面,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罪恶。。
《论法国》
作者:(法)约瑟夫·德·迈斯特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5-5
ISBN:9787208054677
开本:16
页数:151
定价:16 元
内容简介:
《论法国》是约瑟夫·德·迈斯特(1753~1821)伯爵的代表作,写于督政府时期的1796年,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僧侣和贵族等级受到冲击,迈斯特尔于1792年开始终身流亡国外。迈斯特在本书中着重处理了法国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动力问题,法国革命中不断面临的战争因素,以及他所关注的上帝意图如何体现在整个革命中的问题。与其他学者关注革命中的社会因素,比如当时精英阶层的地位紧张,人口和财富的增长与其地位提升的渠道不匹配等等,以及关注当时的意识形态因素,法国革命是否是一场关于合法性确定的仪式完成不同,迈斯特坚定地强调历史的经验事实,诉诸对人类行为的观察;他宣扬神圣的过去、古典时代的德行和必然性,强调了精神层面的作用,这是迈斯特本人关于法国革命构造的历史。
《论暴力》
作者:(法)乔治·索雷尔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5-5
ISBN:9787208051560
开本:16
页数:254
定价:23 元
内容简介:
乔治·索雷尔出生于19世纪中叶,作为政治思想家和哲学家,开始写作地比较晚,最先关注那些界定模糊的科学主题,后来转而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有为感兴趣,他是第一位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科学的人。在本书中索雷尔着重对革命工团主义进行了阐述,尤其强调了社会神话的重要意义。总罢工的社会神话在索雷尔看来可以集中无产阶级每一位成员的力量,为他们的目标努力。暴力在索雷尔那里是积极的,虽然它赋予了工人阶级以枷锁,但同时也赋予了他们指向解放的强力。索雷尔并没有讨论神话的真实性,而是侧重于讨论深化的效果,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比如那些我们智力无法达到的东西,例如神话,我们究竟通过什么来判断它的合法性?
《恶的象征》
作者:(法)保罗·克里尔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05-5
ISBN:9787208054349
开本:16
页数:325
定价:32 元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运用现象学和释义学方法,描述了恶的原始象征系列以及成因,探讨了神话的动态联系及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作者将哲学家甚少关注的界域,诸如言语、诗、梦、神话、宗教史料、习俗等圈进思想领地,叙述了亵渎、有罪和恶的起源,暗示人的原本清白的存在向邪恶的现实的转变,从而考察了伦理—法律方面的惩罚与责任的关系;伦理—宗教方面的良心背谬;心理—神学方面深受诅咒和谴责的良心。由此,“径由害怕而不是经由爱,人类才进入伦理世界”。此书代表了西方学术的前沿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