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戊戌变法研究力作《帝国突围》《废墟花开》,作家余音以笔为剑,揭开戊戌变法的神秘面纱,带你领略改革家楷模孙家鼐的传奇人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帝国突围:摇晃中的光绪二十四年》,聚集孙家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身影,全景式呈现戊戌变法;
《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聚焦改革推动者孙家鼐,见证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与发展。
两书互补、互证,为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破解戌变法史和北京大学史中的诸多谜团。

×

关键字
历史
团购价¥25.0 ¥112.0 折扣2.2
已售19套,数量有限,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余音是*具实力的纪实作家和纪实文学理论家,主要从事戊戌变法研究、纪实文学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

《帝国突围:摇晃中的光绪二十四年》、《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两部图书,获得了文化界较高的评价

★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认为,“废墟花开”纠史之偏,补史之阙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编辑推荐

《帝国突围:摇晃中的光绪二十四年》

本书所得新结论,都是言之有据,经过了严格论证,对于深化戊戌变法研究具有开拓性价值;采取作者*倡的“回到历史现场看历史”的研究方法,对于克服从“故纸堆”到“故纸堆”的“书虫”式研究弊端,有较好的示范、启发作用。   

本书依据大量经过认真甄别的史料,回到历史现场“破案”,对戊戌变法深入透视。就康有为和梁启是变法的真正吗?戊戌变法是失败还是夭折?京师大学堂为何成为变法的头等大事?帝党=维新派、后党=守旧派?……问题进行了充分论证,得出了新的结论,受到学界的*肯。该书题材严肃,内容丰富,辨析精细,论述生动,观点独到,雅俗共赏。


《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

在关于清末历史的文本里,到处都是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高调出场。相比之下,孙家鼐可算是一股低调的清流,这位被称作“清末*有绅士风度的官员”,不仅是清末状元、帝师,还是历*后一个文正,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的*任官学大臣。本书稿正是清末大学士孙家鼐的*本传记,文笔生动有趣,历史真实可信,真实而生动地塑造了楷模孙家鼐的光辉形象,其正直忠诚、勤奋向上的精神品质更值得读者深思并学习。

特殊的时代、包容的性格赋予了孙家鼐一般人难以的“改革家”身份。他不仅是创办、保护京师大学堂的伟大功臣,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创办者,本书以戊戌变法前后,孙家鼐排除各种阻力创办京师大学堂为主线,以大量的图文史料、家族资料为依据,真实而生动地塑造了孙家鼐的“改革家”形象,深刻破解了戊戌变法史和北京大学史中诸多谜团。

作者简介

余音,曾任大连市委宣传部秘书、《东北之窗》首席记者、执行主编等,现为中国史记研究会会员、辽宁作协会员。主要从事戊戌变法研究、纪实文学理论研究及创作实践,已公开发表著述500多万字,在《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上海)《社会科学报》等发表戊戌变法论文60多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等转载;2008年10月,曾参加北京“戊戌维新与晚清社会变革”研讨会,并做学术演讲。多次成为央视、北京卫视等节目嘉宾。主要著作有《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风云》《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特稿采写宝典》《中国维和警察纪实》(英文版、法文版)《大连人物·春秋》《王亚樵真传》等。

名人推荐

《废墟花开》

◆纠史之偏,补史之阙。

——央视《百家讲坛》“最学术”主讲  王立群

◆此书有理有据,可圈可点,透过历史风云向世人揭示:孙家鼐既是家族的荣耀、民族的骄傲,又是推进中国近代化的干将。他在戊戌变法时期,顺应世界潮流,排除各种阻力,创办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创立新型教育体系,为中国步入近代化、融入世界大家庭,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

——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副主任、教授、博导   金永兵

◆余音老师以学者风度、作家才华、赤子情怀,潜心研究,妙笔立传,让家鼐公抖落百年蒙尘而重放异彩,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我们深为感佩。作为孙氏后人,我们将把此书作为家风教育的生动教材,汲取正能量,再创新辉煌!

——安徽省淮南市孙家鼐纪念馆馆长  孙方维

◆孙家鼐、京师大学堂、时代风云,三位一体,密不可分。时代大背景是绿叶,孙家鼐创办京师大学堂是红花。绿叶衬托红花,浑然一体。如何叙写枝繁叶茂,衬托一朵大红花,剪裁、布局、资料取舍,非大手笔莫能属。此作达到了典型化史传文学的境界,十分可喜可贺。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张大可


《帝国突围》

◆余音是中国首位飞行员出身的文史学者,也是最早炒掉公务员身份的纪实作家。翱翔蓝天让他拥有过人胆识,泛舟学海让他拥有过人学识。他凭借自己的才华、思辨和激情,以独特的视角、优美的文字,把文学、史学溶入这部力作,毫无学究气,弥漫书卷气,魅力“读”到,开创了学术新风,是一次愉快而收获颇丰的阅读体验。

——中国最具人气的女散文家、编剧  林夕 

◆真理往往都是朴素的。“回到历史现场看历史”,好像并不是什么高论,但是,却未见过有人将其作为一个史学研究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并作系统阐述和深入实践。

——原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大连市社科联副主席兼史学会会长  田久川

◆此书写得深入浅出,极为有趣。但资料很多,每有说,必引证。

——原山西作协副主席、著名文艺理论家  李国涛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帝国突围:摇晃中的光绪二十四年》
作者:余音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4228
出版时间:2019/1/1
开本:16开
页数:204
定价:56

目录:

序我的“实说”历史主张

变法新说

第一章戊戌政变其实并未发生过

“戊戌政变”的由来

亲政本是一句空话

“总裁”与“CEO”

子虚乌有的“政变”

第二章戊戌变法是失败还是夭折

时代最强音:以教育扭转乾坤

洋务学堂的路子也走不通

宏伟蓝图再次被束之高阁

新政第一大举动

戊戌变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三章翁同稣何曾“冒寒留南海”

百年谎言相继被戳穿

两个乖戾之人

疑似作伪一新证

翁康交情有多深

第四章戊戌事变导火索探秘

伊、李北京“巧遇”

帝后矛盾骤然尖锐

慈禧回宫并无异常

一颗耀眼的变法之星

收权事件突然发生

袁昶“一载三迁恩遇无”

收回事权“非一日之寒”

第五章戊戌变法夭折的必然性

“三大错位”的客观存在

“三大错位”的要害何在

康有为的错误早有定论

第六章究竟谁是戊戌变法的领袖

正方、反方针锋相对

“康有为领袖说”的造神路径

康有为黯然跌下“神坛”

光绪才是唯一真正的领袖

第七章戊戌变法研究应走出误区

观念之误:帝党=维新派,后党=守旧派

重点之误:戊戌变法研究以康梁为中心

学科之误:戊戌变法与戊戌变法思潮混为一谈

定性之误:变法、维新、改良不是革命

人物新论

一、试论孙家鼐的七大历史性贡献

(一)殚精竭虑,培养了一位富有维新思想的明君

(二)对于变法,作出了理性思考和具体贡献

(三)创立新的教育体系,促进中国教育转型

(四)创办京师大学堂,捍卫变法成果

(五)眼界高远,开“兼容并包”教育思想之先河

(六)倡开官报,并提倡自由办报

(七)身先士卒,堪称民族工商业的先驱之一

二、创办京师大学堂立头功

孕育之功:新式学堂早筹划

开山之功:受命于危难之际

救护之功:巧借外人之力

三、绝非政敌堪称传奇

罕见的“五同”

深厚的交情

内在的原因

四、和煦家风催人奋进

五、寿州孙文正年谱



《废墟花开:帝师孙家鼐与京师大学堂》
作者:余音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ISBN:9787547614211
出版时间:2019/1/1
开本:16开
页数:209
定价:56

目录:

第一章  山雨欲来

老天爷欲哭无泪

冷箭突然袭来

“好心”却帮了倒忙

逃不出老佛爷的“五指山”

誓不做“亡国之君”

师徒状元论英雄


第二章  天降大任

“罚背十年书”?

一副妙联惊天下

“三元会”上的智斗

李鸿章的难言之隐

贤良寺里的阴谋

千古一怪“圣人为”

谁最先提出“设学堂”

最具绅士风度的京官


第三章  母子冤家

太后画圈让皇上跳

翁中堂抹泪归故里

维新变法第一仗

众望所归的管学大臣

李鸿章推荐总教习

康党为何众叛亲离?

为维新连献“三计”


第四章  力挽狂澜

冲在维新第一线

坚决对洋人说不

皇上“舞步”越来越乱

无意间点燃“导火索”

翁同龢死难瞑目

袁世凯火上浇油

复辟寒流席卷全国

“投其所好”救“学堂”

千方百计护皇上

大学堂开门授徒


第五章  修成正果

排除干扰办学堂

奋力回击各种诋毁

辞职抗议“废立”

坦然面对挑衅者

八公山中办新学

竹松晚节惯经霜

“中国读书第一人”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