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摄影鼻祖”恩斯特·伯施曼心血之作《西洋镜·中国宝塔Ⅰ》全两册,开创了中国佛塔研究的先河,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极致呈现中国古塔风貌。
本书是西方*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并根据其形式、景观和历史特征,把中国550多座宝塔和塔林分为十二类,分析了宝塔的演变形式和各类宝塔之间的关系。
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的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使得本书成为后人无法超越的里程碑。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恩斯特·伯施曼是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中国建筑艺术研究的先驱”,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建筑的第*人
★ 本书初版于1931年,中国宝塔研究开山扛鼎之作,早梁思成、林徽因20年全面考察中国古建的著作
★ 内文用纸精良,全彩印刷,完美呈现了百年前珍贵影像
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前身)教授,中国建筑摄影鼻祖,全面考察和记录中国古建筑的第一人。1906—1909年,在德意志帝国皇家基金会的支持下,伯施曼跨越14省,行程数万里,对中国的皇家建筑、寺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留下了8000张照片、2500张草图、2000张拓片和1000页测绘记录。1932年,伯施曼受邀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的通讯研究员。1933—1935年,被特聘为中国传统建筑遗产顾问。出版有《中国建筑与景观》《中国建筑》《普陀山》《中国祠堂》《中国建筑陶艺》《中国宝塔I》《中国宝塔II》等作品。
主编简介:
赵省伟:“西洋镜”“东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本书是西方很早系统研究中国宝塔的著作,初版于1931年,收录了520张插图和照片、27万余字考察报告。全书共分三章,章梳理了宝塔的定义、历史,简要介绍了自然风光、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宝塔范例。第二、三章按照宝塔的体积、材质、结构、用途等将宝塔细分为十二类:第二章呈述了“大型宝塔”的“主要形式”,包括级塔、天宁方塔、叠层塔、层塔、外廊层塔、琉璃塔、石塔、群塔;第三章讨论的是宝塔的“演变形式”,包括铁铜塔、墓塔、香塔、内塔。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书中的很多宝塔已经不复存在,使得《中国宝塔Ⅰ》成为后人靠前的里程碑。
《西洋镜:中国宝塔I》
作者:[德] 恩斯特·伯施曼 著,赵省伟 主编,张胤哲,李学敏 译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45525
出版时间:2021/3/1
开本:16开
页数:584
定价:198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宝塔:它们在自然与艺术中的形象
2 第一节 自然风光中的宝塔印象
16 第二节 自然景观中的宝塔案例
50 第三节 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宝塔
第二章 大型宝塔的主要形式
58 第一节 级塔
118 第二节 天宁方塔
143 第三节 叠层塔
175 第四节 层塔
255 第五节 外廊层塔
299 第六节 琉璃塔
356 第七节 石塔
408 第八节 群塔
第三章 宝塔的其他形式
426 第一节 铁铜塔
456 第二节 墓塔
526 第三节 香塔
539 第四节 内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