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剧理论家王正强《秦腔唱派研究》《河陇曲子研究》任选!大16开精装,以史为证,以曲为调,客观分析说唱流派,系统总结发展源流。
《秦腔唱派研究》,论析古老秦腔160载唱腔艺术丰富而微妙变化的魅力所在,比较其代表性唱派人物及传承者的著名剧目唱段,开掘流派创新的本质内涵。
《河陇曲子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甘肃曲子说唱艺术的总体特色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对甘肃曲子与其他民间艺术的相互借鉴和传承的内在脉络进行了科学总结。
河陇曲子研究¥59.0
秦腔唱派研究¥59.0
★ 16开精装,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
★ 《秦腔唱派研究》是基于作者在1989年之作《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的进一步充实与理论层面的高度升华
★ 《河陇曲子研究》,所选曲谱皆是从民间搜集整理而来,并以考释曲目,探析河陇文化之变迁
★ 两部作品都与音乐关联,均以历史与现实视角,洞察、考释中国戏曲艺术生态在多方地域传统具象中的深度而宏阔的理性表达,充盈着他艺术感觉的睿智、学术探索的坚韧和理论表述的精妙,获得各界受众群体及文化市场欢迎
《秦腔唱派研究》
本书是原《秦剧名家声腔选析》的修订版,原著1989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初印3200册,很快销售一空。该书奠定了秦腔唱腔流派的理论基础,也促成秦腔唱派的首次确立。经过三十多年时间的检验,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学术界、秦腔界特别是各阶层秦腔爱好者的广泛认同,有些艺术院校,还将其作为《秦腔唱派分析》、《秦腔名段欣赏》等课程的教材至今仍在衍用。
由于该书所选析的是近80年来广大群众非常熟悉的流派精英代表人物,分析的又是人人会唱的秦腔精品唱段,而且通过词谱对照作出言之有据的分析和深入浅出的论述,很容易被一般读者理解和接受,故在广大秦腔爱好者中间产生广远影响。年过八旬的著名秦腔音乐家杨天基先生,不仅对该书推荐备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全书筋节;许多演员和秦腔爱好者因买不到该书,相互转借传抄,并有多本手抄本相继流传。
《人民日报》、《戏曲研究》、《西部之声》、《陕西戏剧》、《甘肃日报》等省内外报刋,曾发表过不少对该书的评论文章,有些还是专门研究该书理论观点的学术性论文。有学者认为:该书把“元明以来古人对声腔的研究这一课题往前推进了一歩,在微观层面上填补了地方戏声腔研究的空白,在多学科的应用上,将戏曲声腔研究提升到系统性、规律性的阶段。”
有人则称,“该书对广大观众来说,是一部提高秦腔声腔唱派艺术鉴赏水平的综合读物,它引导读者从‘听热闹’走向‘听门道’;对戏曲评论界来说,它是正确评介演员的范例;对学术研究和艺术教育来说,它是内容丰富的资料集和讲用结合的活教材。该书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专业和业余剧团演职人员,以及戏曲研究人员和广大秦腔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其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了。”
三十多年来,西北广大读者求购该书的呼声始终不断,作者又对秦腔唱腔流派有所新的体认和探研,同时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的基础上,对秦腔唱腔流派代表人精中选精,作了较大增删,对流派代表人的唱腔特点、创腔手法、发声技巧等,也在文字分析上通过相互比较,有所较大改动。
《河陇曲子研究》
曲子,虽说只是一支小小的乐歌,却与广大民众血脉相系、心声相连。千百年来它时时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愁。而且越是在文化生态失衡的地方,它的生命力往往越顽强。随着曲子演唱活动大范围流布,各地方的演唱形式也不断创新变化,它又作为最基本的音乐元素化育出不同声腔体制的曲种、乐种和剧种。作者认为不论西周之雅乐,汉魏六朝之清乐,隋唐宋元之燕乐,也不论明清之清曲、曲艺还是戏曲,甚至包括“今天我们耳闻目睹到的之高之雅之歌之乐之舞等众多民族音乐样式,在它们的肌体内,无不流淌着‘曲子’的血脉,承袭着‘曲子’的基因,不管它们打造得如何辉煌,包装得如何现代,对于‘曲子’基因与血脉的贯通则无一例外。否则,就无‘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可言”。
对于“曲子”这铺满河陇广袤地域,犹如小草般的曲调乐歌,作者有着特别的感觉与爱恋。这是因为从沧桑时空中走来的小小“曲子”,承载着太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顽强繁衍的生命基因使然,也与作者非凡的洞察力和绵长不尽的乡音乡愁紧密相关。在特殊的甘肃地理位置和古丝绸之路多民族交融的文化生活中,他发现“曲子”音乐极为丰实的储藏量,持续开掘、延伸出其中不断隐现的“极其深奥的民族精魂”,并阐发出我们中华民族从未泯灭的人文脉息,从而着笔于人类文化史和历史学、文化学角度,寻考了河陇曲子基因流变的潜在动因,破解了令人心服的甘肃大地诸多乐种、曲种、剧种变异的秘笈,彰显它们绵延不绝的生命意义。
作者既把吴越、中原、燕赵和河陇的曲子作出比较分析,也将小商小贩吆喝叫卖腔调、劳动“夯”出来的号子声、民俗秧歌社火表演以及村妇的哭诉曲、哄弄婴孩的睡歌对曲子旋律的影响一一比对,从中寻考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本真,以小见大融会贯通且生动活鲜通人心扉,这亦是该书足有“非遗”含义的特色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文化概念和符号,“曲子”虽小,却包容着各种历史故事、人间情愫、春秋转捩、冷暖变圜。该书还连通什么叫“曲牌”、什么是“雅乐”、什么是“敦煌遗书”之类的知识普及,共同构成“非遗”涵义的“活态”保护景象,很值得我们反复品读。
王正强,甘肃甘谷人,高级编辑。196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主修理论作曲。他长期从事广播文艺编辑工作,曾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截至目前,王正强已出版《兰州鼓子研究》《河陇曲子研究》《秦腔音乐概论》等学术专著50余部,并主编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等。
《河陇曲子研究》
作者:王正强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6813943
出版时间:2018/6/1
开本:16开
页数:440
定价:120
目录:
第一章 “郑声”与“雅乐”的抗争
第一节 “郑声”何以乱“雅乐
第二节 “雅”“郑”两乐对垒
第三节 “雅乐”为“秦声”所被
第二章 华夷文化河陇交融
第一节 甘肃古代歌舞——西凉之声
第二节 西凉之声与西域文化交融
第三节 西凉之声与中原文化交融
第三章 曲子大盛国中
第一节 燕乐新声街陈百戏
第二节 甘肃是曲子王国
第三节 敦煌曲子
第四节 曲子,迥居诸乐之首
第四章 乐者,生产生活之音也
第一节 曲子是贫穷者的财富
第二节 寻考生产生活同曲子歌腔的对接点
第三节 河陇曲子选析
第四节 多曲联套演述大段故事
第五章 南北俗曲在河陇第二次交融
第一节 一支传播曲子的磅礴大军
第二节 北曲沉雄南曲柔婉
第三节 错用乡语音随地改
第四节 河陇明清俗曲选析
第六章 河陇曲子与南北俗曲合流
第一节 宗教性说唱曲子
第二节 世俗性清唱曲子
第三节 劳动性说唱曲艺
第七章 河陇曲子音乐程式
第一节 说唱曲艺曲牌联套程序
第二节 调式转调
第三节 演唱方法
第四节 乐队伴奏
第五节 演唱形式
第八章 地摊秧歌成就了曲子戏
第一节 社火是萌生戏曲的温床
第二节 清歌坐唱嬗变为人物代言的走唱表演
第三节 广场社火登上舞台作场唱戏
第四节 曲子戏唱腔曲牌联套原则
第九章 曲子戏在甘肃的演进与流播
第一节 曲子戏星罗棋布流派纷呈
第二节 进入非遗名录的甘肃曲子戏
附录 曲子戏唱腔精选
后记
本书参考书目
《秦腔唱派研究》
作者:王正强
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6813936
出版时间:2018/6/1
开本:16开
页数:568
定价:120
目录:
绪论
生行
三元官
赵二
润润子
李云亭
刘立杰
郗德育
刘毓中
刘易平
袁克勤
周正俗
景乐民
沈和中
苏育民
靖正恭
任哲中
旦行
桑旦
陈雨农党甘亭
李正敏
何振中
陈景民
孟遏云
肖若兰
肖玉玲
王晓玲
净行
福庆子
陈明德
耿忠义
田德年
李可易
张建民
刘茂森
米新洪
丑行
晋福长
马平民
阎振俗
王定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