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著作集”5册,汇集20世纪哲学大师、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的5部经典著作,由知名学者李幼蒸翻译并主持编纂,是了解和研究胡塞尔思想的重要读本。
胡塞尔是20世纪欧陆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被誉为西方思想界*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胡塞尔著作集”共含8卷,本次团购为卷1-卷5:《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纯粹现象学通论》、《现象学的构成研究》、《现象学和科学基础》、《现象学心理学》。
★16开平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胡塞尔(1859-1938),20世纪西方思想界影响极大的哲学家、作家,现象学创始人
★译者李幼蒸,中国社科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
★《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胡塞尔后期*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纯粹现象学通论》:被认为是“现象学”和“胡塞尔哲学”系统内的“第*书”,胡塞尔“心学”的主要奠基之作,20世纪重要哲学经典之一
★《现象学的构成研究》:在现象学运动内,本书的影响力仅次于《观念1》和《逻辑研究》,曾因其手稿对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产生过重大影响而著称
★《现象学和科学基础》:受到现象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现象学心理学》:包括胡塞尔1925年的讲座全文“现象学心理学”和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的讲演全文
胡塞尔(1859-1938),德国犹太裔哲学家,20世纪欧陆影响卓著的哲学思潮“现象学”的奠基人,现当代西方思想界影响*的哲学家之一。曾先后任教于哈尔、哥廷根、弗莱堡大学。《全集》出版已逾40卷。
胡塞尔现象学以数学和逻辑学的理性主义为模型,强调在心理、精神、文化、思想领域内的思维严格理性化实践,以期为主体性范畴奠定坚实的理性基础,故可被视为“西方心学”传统内的宗师。
译者李幼蒸,1936年生,旅美学人,国际符号学学会副会长(2004-2014),主要研究方向:现象学、符号学、解释学、仁学伦理学。著有《结构与意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理论符号学导论》等十余部专著,另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小说的准备》等十余部译著。
中国新时期三十多年来,胡塞尔学从初始绍介到今日发展到初具规模,其学术理论已经越来越具有重要性,对中国人文科学理论未来发展有着极大意义。“胡塞尔著作集”共含8卷:
卷1《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
卷2《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
卷3《现象学的构成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二卷)
卷4《现象学和科学基础》(“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三卷)
卷5《现象学心理学》
卷6《经验与判断》
卷7《第五、第六逻辑研究》
卷8《贝尔瑙时间意识手稿》
本次团购为其中1-5卷。
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
本书是胡塞尔生前发表的*后一部完整的重要经典之作,曾被作者称为自己全部著作中重要的一部作品。它是《逻辑研究》出版二十余年之后作者再次专注于现象学和逻辑学关系的集大成之作,在其晚年一气呵成。全书分为导论、预备性思考以及两部分正文,共计107节,另附作者所加的三个附录。正文中两部分的标题为:“客观形式逻辑学的结构和范围”和“从形上逻辑学到先验逻辑学”。中译本根据1929年原版重印本译出,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它的著名法译本(译者为《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研究专家巴什拉)和胡塞尔弟子肯恩斯的著名英译本。
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的关系问题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康德是在达到了对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关系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开始创建他的批判理论的。康德在哲学史上*次科学地解释了形式逻辑的本质,在更高层次上消解了形式逻辑,这样也就*后解决了同一知性的两种逻辑的本质关系,从而开创了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新时期。胡塞尔继承并拓展了康德的问题,借对二者的讨论奠定了自己先验唯心哲学的基础。
本书是胡塞尔后期*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胡塞尔著作集第2卷《纯粹现象学通论》
本书是《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一卷,俗称“观念1”,但实为在主题和论域两方面具有完整独立性的作品。本书始终被认为是“现象学”和“胡塞尔哲学”系统内的“第1书”,是胡塞尔“心学”的主要奠基之作;为胡塞尔自《逻辑研究》出版以来,多年反思准备后的“神来之笔”,即数周内一气呵成之作。由于在混沌心理和严密逻辑之间的杰出异质性交叉分析,本书成为20世纪哲学中的重要哲学经典之一。
本书在20年前商务印书馆舒曼版中译本基础上,根据原版进行了全面复校和订正。全书分为四部分,包含:“本质和本质认识”,“现象学的基本思考”,“关于纯粹现象学的方法和问题”,以及“理性和现实”。中译本附录中有保罗·利科对其所译法译本而编写的解释性详注。中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该专业性法译本及两部英译本。
胡塞尔著作集第3卷《现象学的构成研究》
本书是《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二卷,俗称“观念2”,为作者于《观念1》完成后立即接续完成的另一巨著,但因作者对此复杂主题的过高慎重要求,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以遗著版问世。在现象学运动内,此书的影响力仅次于《观念1》和《逻辑研究》。全书分为三部分,包括:“物质自然的构成”,“动物自然的构成”,“精神世界的构成”;另有14则附录。
本书曾因其手稿对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产生过重大影响而著称。自出版后,特别是最近三十年以来,在欧美哲学界和人文科学界的影响有进一步扩增之势。中译本加附了保罗·利科为本书撰写的长篇导读。中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考了法译本和英译本。
胡塞尔著作集第4卷《现象学和科学基础》
本书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三卷本的第三卷,俗称“观念3”。全书正文包括四章20节,四章标题为:“不同的实在区域”,“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的关系”,“现象学和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及“阐明的方法”。本书另外包括原编者附加的由作者撰写的四个重要附录。
本书内容根据作者在撰写三卷本“观念系列”计划时所完成的部分手稿编辑而成,虽然是有待继续展开的写作计划中最初完成的部分,但已显示了作者现象学哲学整体构思的基本方向,故始终受到现象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中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同时参照了法译本和英译本。
胡塞尔著作集第5卷《现象学心理学》
本书由胡塞尔1925年夏季研究班有关“现象学心理学”基本讲稿和他于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所作的同样题为“现象学心理学”的讲稿组成。后者的主旨与前者的主旨大体一致。两部讲稿的内容比较集中地论述了胡塞尔有关实验心理学、描述心理学(布伦塔诺学派和狄尔泰学派)、本质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诸不同“心理研究”类型的看法。
本书内容由于集中于心理学领域本身的分析,极其有助于读者了解:胡塞尔从早期逻辑心理主义及《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克服,中经1907年大幅度偏转向心理学和主体性并将其先验现象学观念凝结于《通论》,其后一直到《笛卡尔沉思》与《危机》全过程中,他有关“心理学”与哲学关系的思考中的观点变化以及不同的分析重点。
《胡塞尔著作集第1卷:形式逻辑和先验逻辑——逻辑理性批评研究》
作者:【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62881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305
定价:68元
目录
导论
预备性思考
1 出发点:逻各斯一词的意义:言语,思想,思想内容
2 语言的观念性。排除相关问题
3 作为“思想”表达的语言。广义思想作为意义构成的体验
4 适合意义功能的“思想”之本质界定问题
5 将逻辑学临时界定为先天科学理论
6 逻辑学的形式特性。形式先天性和偶然先天性
7 逻辑学的规范性功能和实践性功能
8 逻辑学的双侧性;其主题学的主观方向和客观方向
9 “客观的”或“实证的”科学之直接主题学。双侧性科学的观念
10 历史心理学和主观方向的科学主题学
11 传统逻辑学的主题学倾向
第一部分 客观形式逻辑学的结构和范围
A.从传统逻辑学通向形式逻辑学的完整观念
第一章 形式逻辑学作为命题学分析
12 纯粹判断形式观念的发现
13 判断的纯粹形式理论作为第一形式逻辑学科
14 一致性逻辑学(无矛盾性逻辑学)作为形式逻辑学的第二层级
15 真理逻辑学和一致性逻辑学
16 为明证性区分奠定基础的命题学的层级区分
17 “清晰判断”本质属[wesensgattung]作为“纯粹分析学”主题
18 纯粹分析学的基本问题
19 纯粹分析学作为真理之形式逻辑学基础
20 逻辑原则及其在纯粹分析学中的类似者
21 含混的和清晰的“同一”判断间相符性的明证性。最广义的判断概念
22 作为纯粹逻辑语法的命题学形式理论的领域概念为最广义的判断
第二章 形式命题学,形式数学
23 传统逻辑学的内在统一性及其在形式数学中的地位问题
24 一种形式本体论的新问题。作为形式本体论的传统形式数学的特性
25 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本体论之间的主题学区别性与实质相关性
26 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数学之间统一性问题被掩盖的历史原因
27 《逻辑研究》中形式本体论观念的引人
第三章 演绎系统理论和复多性理论
28 形式逻辑的最高层阶:演绎系统理论或复多性理论
29 法则科学的形式化还原和复多体理论
30 黎曼以来的复多体理论
31 一种复多体之严格概念,或一种“演绎的”、“法则性的”系统之严格概念;由“确定性”概念对其加以解释
32 一种复多体理论的最高观念,作为一种关于复多体形式的法则性科学
33 真正形式数学和游戏规则数学
34 完全的形式数学等同于完全的逻辑分析学
35 为何在作为普遍分析学的普遍科学领域内只有演绎的理论形式能够成为主题
36 回顾及有关下——步任务的预先说明
B.有关作为形式命题学的形式逻辑学与形式本体论的双重性之现象学说明
第四章 对象立场和判断立场
37 形式命题学和形式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先前说明的不充分性
38 判断对象本身和句法构成
39 判断概念向一切“句法行为形成物”的扩展
40 作为思想游戏的形式分析学和逻辑分析学。可能应用的关系内含于形式科学的逻辑意义中
41 命题学立场和本体论立场间的区别以及对其阐明之任务
42 对此任务的解决
43 作为形式科学理论的分析学即是形式本体论,并因此是朝向对象的
44 从作为形式本体论的分析学转向作为形式命题学的分析学
45 命题逻辑学意义上的判断
46 真与伪作为批评的结果。真理与明证的双重意义
第五章 命题学作为意义理论和真理逻辑
47 从传统逻辑学转向科学的批评态度导致其命题学立场
48 判断作为纯被意念者属于意义区域。朝向意义的态度之现象学特征
49 判断(命题)的双重意义
50 意义概念扩展到全部设定范围,形式逻辑的扩展是为了构成一种形式价值学和实践学
51 纯粹一致性逻辑学作为纯粹意义理论。一致性逻辑学和真理逻辑学的划分也适用于作为最高逻辑学层阶的复多性理论
52 真正逻辑的和逻辑外的“纯科学”[matlesis pura]。“数学家的数学”
53 对欧几里得复多体例子的阐释
54 形式逻辑学和形式本体论之间关系的最终建立
第二部分 从形上逻辑学到先验逻辑学
第一章 心理主义和逻辑学的先验基础
55 客观的一形式的逻辑学的形成是否已足以满足一种还仅仅是形式的科学理论之观念
56 对一切朝向主体性的逻辑形成物观点之心理主义谴责
57 逻辑心理主义和逻辑唯心主义
58 观念性对象的明证性类似于个别性对象的明证性
59 作为“自所与”[selbstsebung]之明证性的一般特征
60 意向性的基本法则性和明证性的普遍功能
61 在作为综合统一体的一切(实在的及非实在的)对象之功能内的一般明证性
62 一切种类对象的观念性与构成性意识的对立。对自然的实证主义误解是一种心理主义
63 原初生产的活动性作为逻辑形成物之自所与性,关于此生产(erzeugung)——词的意义
64 实在对象比非实在对象具有存在优先性
65 关于心理主义的一个更一般性的概念
66 心理主义的和现象学的唯心主义。对知识之分析性的和先验性的批评
67 心理主义的谴责是对先验认知批评的必要逻辑功能之误解
68 对进一步任务的预备性概述
第二章 先验逻辑设问学的起始问题:基本概念问题
69 在直接明证性中所与的逻辑形成物。此一明证性反思主题化的任务
70 阐明[klarung]作为对原初性之构成研究;此一要求之阐明的意义
71 科学基础的问题与起源的构成性研究。逻辑学具有领导资格
72 主体结构作为一种对应于客观先天性的先天性。过渡到一种新的批评层阶
第三章 逻辑学的观念化前提及其构成性批评
73 数学分析的观念化前提作为构成性批评的主题。判断形成物的观念同一性作为构成性问题
74 “如此等等”之观念性,构成的无限性之观念性,及其主体相关项
75 分析的矛盾律及其主观的转向
76 真理逻辑学向主体侧设问学的过渡
77 在矛盾律和排中律中包含的观念化前提
78 在主体明证性法则中的“正断式和逆断式”[modus ponens und tollens)的转换
79 真理本身和错误本身的前提,以及一切判断可判定性的前提
80 真理前提的明证性和对其批评的任务
81 进一步问题的提出
第四章 逻辑原则之明证性批评向经验之明证性批评的回归
82 判断向最终判断的还原。某物的范畴元变换[uradwandungen]和作为个体的元基底[ursubstrate]
83 真理的平行性还原。一切真理均指称一个体世界
84 明证性的层阶结构;第一自身明证性即经验明证性。经验的严格概念
85 所谓判断理论的真正任务。判断的意义生成作为明证性层阶秩序化探索的导引
86 前述谓经验的明证性作为先验判断理论之自身最初主题。经验判断作为原初判断
87 过渡到高阶明证性。与实质的及形式的一般性之明证性相关的核问题
88 蕴涵于分析的矛盾律内的前提:每一判断均可达“清晰明证性”[deutlichkeitsevidenz]
89 清晰明证性的可能性
90 诸真理逻辑原则的应用:这些原则仅适用于内容上有意义的判断
91 过渡到新问题
第五章 逻辑学的主观基础作为先验哲学问题
92 客观逻辑学的实证性意义之阐明
93 笛卡尔以来对经验的批评研究之不足
第六章 先验现象学和意向性心理学、先验心理主义问题
94 一切存在者都在意识主体内被构成
95 从每一自身主体性出发的必要性
96 主体间关系的先验性问题以及主体间世界
97 在其普遍哲学意义中揭示意识构成的方法
98 作为先天性研究的构成性研究
99 心理主义主体性和先验主体性。先验心理主义问题
100 有关先验哲学发展以及特别有关形式逻辑的先验性设问的历史批评考察
第七章 客观逻辑学和理性现象学
101 理性的先验现象学是逻辑学的主观基础
102 传统逻辑学的世界相关性和为其先验阐明本身提供规范的“最终”逻辑学之特性
103 绝对认知基础只是在有关作为唯一绝对存在者的先验主体性的普遍科学中才有可能建立
104 先验现象学作为先验主体性的自身说明
105 结束逻辑学的先验批评之准备。通常明证性理论为绝对真理前提所误导
106 对绝对真理前提的进一步批评,以及独断论的明证性理论
107 有关“作为意向性成就的明证性”的一种先验性理论的描述
结论
附录Ⅰ 句法形式与句法素材,核形式与核素材
1 述谓判断的分类
2 判断中的事物[sach]相关性
3 纯粹形式和素材
4 较低阶和较高阶的形式。它们彼此的意义关系
5 独立命题(apophansis3的自足功能统一性。在连词中一切连接形式的分划
6 过渡到最广义的范畴领域
7 句法形式,句法素材,句法
8 句段和命题项。独立判断作为句段,广义独立判断作为句段
9 “判断内容”是作为句段的判断之句法材料
10 句法形式化[formung]的层阶
11 非句法的形式和材料——显示于纯粹句法材料中
12 核形成物,核材料,核形式
13 名词性范畴的优先性。名词化
14 过渡到复合结构
15 传统形式逻辑中的“词项”概念
附录Ⅱ 判断的现象学构成。原初主动的判断行为及其二次性变样
1 作为自生产判断行为的主动判断行为;与其二次性变样的对立
2 关于意向性的一般理论
3 判断之非原始的所与性方式
4 被动所与性方式主动化的本质可能性
5 原初生产性判断行为的基本形态以及一般判断行为
6 关于非清晰语言判断行为及其功能
7 持存的和重,亿性的含混性对统觉含混性的优越性:含混性中的第二明证性
附录Ⅲ 关于一种“纯无矛盾性逻辑学”或“纯一致性逻辑学”的观念
1 形式的无矛盾性和形式的一致性之目的。此概念的宽式理解和严式理解
2 一种纯粹分析学之系统的和根本的结构与句法理论的关系
3 分析性判断之特征:作为纯“认知说明性”判断和作为“重言式”
4 关于数理逻辑意义上的重言式的评论。贝克尔著(相关于正文中4—18)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胡塞尔著作集第2卷:纯粹现象学通论》
作者:【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2568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571
定价:98元
目录
导论
第一编 本质和本质认识
第一章 事实和本质
§1 自然认识和经验
§2 事实。事实和本质的不可分离性
§3 本质看和个别直观
§4 本质看和想象。独立于一切事实认识的本质认识
§5 本质判断和具有本质一般有效性的判断
§6 某些基本概念。一般性和必然性
§7 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
§8 事实科学和本质科学间的依属关系
§9 区域和区域本质学
§10 区域和范畴。分析的区域及其诸范畴
§11 句法对象和最终基底。句法范畴
§12 属和种
§13 一般化和形式化
§14 基底范畴。基底本质和tode ti(此处这个)
§15 独立的和非独立的对象。具体项和个别项
§16 实质领域中的区域和范畴。先天综合认识
§17 逻辑考察的结论
第二章 自然主义的错误解释
§18 批评性讨论之导论
§19 经验与原初给与性行为之间的经验主义同一化
§20 作为怀疑论的经验主义
§21 唯心主义一方的含混性
§22 对柏拉图实在论的谴责。本质和概念
§23 观念化的自发性。本质和虚构
§24 一切原则之原则
§25 实践中的实证论者作为自然科学家,反思中的自然科学家作为实证论者
§26 独断论态度的科学和哲学态度的科学
第二编 现象学的基本思考
第一章 自然态度的设定及其排除
§27 自然态度的世界:我和我周围的世界
§28 cogito(我思)。我周围的自然世界和我周围的观念世界
§29 “其他的”自我主体和主体间的周围自然世界
§30 自然态度的总设定
§31 自然设定的彻底改变。“排除”、“置入括号”
§32 现象学的epoche(悬置)
第二章 意识和自然现实
§33 关于作为现象学剩余的“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的预备说明
§34 作为主题的意识本质
§35 作为“行为”的我思。非实显性变样
§36 意向性体验。一般体验
§37 在我思中对纯粹自我的“指向性”和把握性的关注
§38 对行为的反思。内在的和超验的知觉
§39 意识和自然现实。“素朴”人的理解
§40 “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躯体上所与物作为“物理真实”的“纯显相”
§41 知觉的真实内容及其超验客体
§42 作为意识的存在和作为实在的存在。诸直观方式间的原则区别
§43 对一基本错误的阐释
§44 超验物的纯现象存在,内在物的绝对存在
§45 未被知觉的体验,未被知觉的实在
§46 内在性知觉的不可怀疑性,超越性知觉的可怀疑性
第三章 纯粹意识区域
§47 作为意识相关物的自然世界
§48 我们世界之外的一个世界的逻辑可能性和事实悖谬性
§49 作为世界消除之剩余的绝对意识
§50 现象学态度和作为现象学领域的纯粹意识
§51 先验预备性思考的意义
§52 补充。物理物和“显相的未知原因”
§53 有生命物和心理意识
§54 继续。偶然和相对的超越性心理体验,必然和绝对的先验性体验
§55 结论。一切实在都是通过“意义给与”而存在的。拒绝“主观唯心主义”
第四章 现象学还原
§56 关于现象学还原范围的问题。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57 关于排除纯粹自我的问题
§58 被排除的超验者上帝
§59 本质事物的超越性。排除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
§60 实质性—本质性学科之排除
§61 关于现象学还原之系统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62 认识论的预备性说明。“独断论”态度和现象学态度
第三编 关于纯粹现象学的方法和问题
第一章 方法的预备性思考
§63 方法思考对于现象学的特殊意义
§64 现象学者的自我排除
§65 现象学对本身的自反关涉
§66 明晰所与物的忠实表达。单义的词语
§67 阐明的方法。“所与物的近距”和“所与物的远距”
§68 真正的和非真正的明晰度。正常性阐明的本质
§69 完全明晰的本质把握方法
§70 在本质阐明方法中知觉的作用。自由想象的优先性
§71 体验的一种描述性本质学的可能性问题
§72 具体的、抽象的、“数学的”本质科学
§73 现象学问题的应用。描述和精确规定
§74 描述科学和精确科学
§75 现象学作为有关纯粹体验的描述性本质学说
第二章 纯粹意识的一般结构
§76 以下研究的主题
§77 反思作为体验领域的基本特性。反思中的研究
§78 关于体验反思的现象学研究
§79 批评引申。现象学和“自我观察”的困难
§80 体验与纯粹自我的关系
§81 现象学时间和时间意识
§82 继续。三重体验边缘域,同时作为体验反思的边缘域
§83 对作为“观念”的体验流之把握
§84 作为现象学首要主题的意向性
§85 感性的hyle(质素),意向性的morphe(形态)
§86 功能问题
第三章 诺耶思和诺耶玛
§87 预备性说明
§88 真实的和意向的体验成分。诺耶玛
§89 诺耶玛的陈述和现实陈述。心理领域内的诺耶玛
§90 “诺耶玛的意义”,“内在客体”与“现实客体”间的区别
§91 扩展到意向性的最广泛领域
§92 从诺耶思角度和从诺耶玛角度所见的注意之变化
§93 过渡到较高意识领域中的诺耶思—诺耶玛结构
§94 在判断领域内的诺耶思和诺耶玛
§95 在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中的类似区别
§96 过渡到其他各章。总结
第四章 关于诺耶思—诺耶玛结构的一系列问题
§97 作为真实体验因素的质素因素和诺耶思因素,作为非真实体验因素的诺耶玛因素
§98 诺耶玛的存在方式。诺耶思的形式理论。诺耶玛的形式理论
§99 在现前化领域和准现前化领域中的诺耶玛核心及其特性
§100 在诺耶思和诺耶玛内表象之本质法则的层级结构
§101 诸层级的特性。不同种类的“反思”
§102 过渡到特性说明的新方面
§103 信念特性和存在特性
§104 作为变样的信念样态
§105 作为信念之信念样态,作为存在之存在样态
§106 肯定和否定及其诺耶玛相关项
§107 重复的变样
§108 诺耶玛的特性不是由反思规定的
§109 中性变样
§110 中性化意识和理性的判定。假定
§111 中性变样和想象
§112 想象变样的可重复性。中性变样的不可重复性
§113 实显的和潜在的设定
§114 关于设定的潜在性和中性变样的继续讨论
§115 应用。扩大的行为概念。行为实行和行为引动
§116 过渡到新的分析。有根基的诺耶思及诺耶玛相关项
§117 有根基的设定和中性变样理论的结论。设定的一般概念
§118 意识综合。句法形式
§119 多设定行为向单设定行为的转换
§120 综合设定领域内的设定性和中性
§121 情绪领域和意志领域内的信念句法
§122 被分节联结的综合之实行样式。“主题”
§123 作为综合性行为实行样式的含混性和清晰性
§124 “逻各斯”的诺耶思—诺耶玛层次。意指和意义
§125 逻辑表达领域中的实行样态和阐明方法
§126 表达的完全性和普遍性
§127 判断的表达和情绪诺耶玛的表达
第四编 理性和现实
第一章 诺耶玛的意义,与对象的关系
§128 导论
§129 “内容”和“对象”:作为“意义”的内容
§130 关于“诺耶玛意义”之本质的界定
§131 “对象”,“在诺耶玛意义中可规定的x”
§132 作为在其充实性样式中的意义核
§133 诺耶玛的命题。设定的和综合的命题。在表象领域中的命题
§134 命题学的形式理论
§135 对象和意识。向理性现象学的过渡
第二章 理性之现象学
§136 理性意识的第一基本形式:原初给与的“看”
§137 明证与明见。“原初的”和“纯粹的”明证。直陈的和确然的明证
§138 充分明证与不充分明证
§139 各种理性的交织。理论真理,价值真理,实践真理
§140 确证。无明证的证明。设定的明见性和中性的明见性的等价性
§141 直接的和间接的理性设定。间接明证性
§142 理性设定和存在
§143 充分的物所与性作为康德意义上的观念
§144 现实和原初给与的意识:最终的规定
§145 关于明证性之现象学的批评考察
第三章 关于理性理论问题系列的一般层级
§146 最一般性的问题
§147 问题的分化。形式逻辑学,价值学,实践学
§148 形式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149 区域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现象学构成的问题
§150 继续。作为先验论导引的物区域
§151 物的先验构成的层次。补充
§152 从先验构成问题向其他区域的扩展
§153 先验问题的完全扩展。研究的分类
主题索引
人名索引
中译本附录
《观念1》后记
《观念1》的形成和早期研究者的评论
法译本译者导言——献给米凯尔·杜甫海纳
法译本注释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通论》二版中译者后记——《通论》中译本形成的背景和历程
《通论》二版中译者校后记
《胡塞尔著作集第3卷:现象学的构成研究》
作者:【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2551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418
定价:69元
目录
第一部分 物质自然的构成
第一章 一般自然观念
第二章 直观物本身的存在论意义层次
第三章 相对于感觉性躯体的感性知觉〔Aistheta〕
第二部分 动物自然的构成
导论
第一章 纯粹自我
第二章 心灵实在
第三章 心灵实在通过躯体的构成
第四章 在移情作用中的心灵实在的构成
第三部分 精神世界的构成
导论
第一章 自然主义世界和人格主义世界的对比
第二章 作为精神世界基本法则的动机化
第三章 精神世界对自然主义世界的本体论优先性
附录
中译本附录
胡塞尔的《观念2》:分析和问题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胡塞尔著作集第4卷:现象学和科学基础》
作者:【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2544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185
定价:38元
目录
第一章 不同的实在区域
§1物质物,物质性知觉,物质性自然科学(物理学)
§2躯体、躯体统握和身体学〔Somatologie〕
§3身体学和心理学的分界
§4自然科学思考中的“社群”
第二章 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的关系
§5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
§6经验科学的本体论基础
§7区域概念和“种属”概念
§8理性心理学和现象学。实验心理学
§9现象学描述对经验领域的意义
§10现象学与鲍尔扎诺、陆宰、布伦塔诺等人著作的关系
§11物理学和心理学与其本体论基础间关系的区别。描述在两种科学中的意义
§12理性心理学和现象学之间关系的进一步阐明
第三章 现象学和本体论之间的关系
§13现象学研究的领域
§14本体论包括在现象学内
§15本体论的论断对于现象学的意义以及两种科学态度的区别
§16诺耶玛和本质
§17本体论概念对于心理学的意义
第四章 阐明的方法
§18对独断论科学进行阐明的必要性
§19概念质料〔Materials〕的阐明
§20说明〔Verdeutlichung〕和阐明〔Kl?rung〕
附录Ⅰ从《观念2》向《观念3》的过渡
§1心灵物的构成(移情作用)
§2纯粹自我的实在化统握
§3关于自然科学态度和精神科学态度之间必然区别的第一提示
§4心灵与躯体的结合
§5唯我论经验和主体间经验
§6构成问题的意义;现象学和本体论
附录Ⅱ个人自我和躯体
附录Ⅲ物的同一性和心灵的同一性
附录Ⅳ类型——经验的分类法
中译本附录
论“重读胡塞尔”的意义
胡塞尔现象学术语解释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有关条目
胡塞尔
现象学
《胡塞尔著作集第5卷:现象学心理学》
作者:【德】胡塞尔/著,李幼蒸/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6546
出版时间:2015年7月
开本:16开
页数:244
定价:48元
目录
导论
§1近代心理学的发展;狄尔泰的决定性批评及其改革倡议(说明心理学和描述心理学)
§2狄尔泰对其同时代人影响有限的原因:同时代人理解之不足以及狄尔泰开端之局限
§3《逻辑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4对新心理学的综合性说明系统论述部分
§5现象学心理学的限定:脱离开其他精神科学和自然科学。提出自然和精神两个概念的问题
§6回溯前科学的经验世界以及该世界在其中被给与的经验行为之必要性(经验的一致性)
§7在回溯经验世界时对科学进行分类。科学的系统关联性根基于经验世界的结构关联性;作为关于普遍世界结构和具体科学之科学的一种普遍科学理念,具体科学将个别经验对象形态作为主题。空视域的意义
§8关于普遍世界结构的科学,作为先天性科学
§9作为把握先天性真正方法的本质看
§10直观的一般化方法和作为从经验世界出发获得关于世界本身(“自然的世界概念”)一般结构概念之工具的观念化方法。对世界的科学进行一种划分的可能性以及精神科学意义的确立
§11关于自然的世界概念的科学的说明。经验概念和康德经验概念的区分。空间和时间作为世界之最一般结构
§12从个别经验出发的必要性,在个别经验中被动综合产生统一性
§13独立性现实和非独立性现实的区别。通过因果性规定现实统一性
§14世界中诸实在物的秩序化
§15经验世界的心理物理现实的说明。物体比心灵的独立性更高
§16精神现象以之在经验世界中出现的形态。文化客体的特性,文化客体在其存在中由其与主体的关系加以规定
§17还原至作为纯实在属性之基底的纯粹实在物;排除非实在的文化意义
§18在自然科学家态度中主体界和客体界的对立
§19真实自存世界本身作为一种必要的假想
§20主体间一致性的客观性是可证实的
§21心灵现象的等级结构
§22物理现实在概念作为因果规定性的恒在实体
§23物理因果性作为归纳法。心理缠结域的特性
§24心灵物的统一性
§25一种普遍自然科学的观念。自然主义偏见的危险
§26在作为客观主题的世界中的主观性
§27困难在于:客观世界通过排除主观因素被构成,但一切主观因素都属于世界
§28实行朝向主体侧的反思目光转变。在反思态度中对物理物的知觉
§29知觉场——知觉空间
§30空间的元现前〔Urpr-senz〕
§31素材 —— 作为意向性功能质料的素材与料
§32注视的〔gewahrende〕所与性作为对象之我的〔ichlicher〕所与性样态
§33客观的时间性和流动之时间性
§34知觉中内在性和超越性的区别,实在的和非实在的区别。作为非实在极的客体
§35基底极和属性极。空视域的肯定性意义
§36知觉的意向性客体
§37作为显示内在性方法的现象学还原
§38从外知觉通向纯粹主体性
§39相对于知觉者本身的知觉分析
§40时间性的问题学:现前化——持存和预存(知觉的设定的
和准设定的变样及其对实践生活的意义)
§41在诺耶玛态度中对对象极的反思以及对作为其基础的自我极的反思。诸自我极的普遍综合。作为活动—惯习极的自我
§42元确立的自我和继随确立〔Nachstiftungen〕的自我。维持信念自我的同一性。自我的个性显示于其根基于信念的决定中
§43作为单子的主体统一性:对单子的静态的和生成的研究。从孤立的单子向单子全体的过渡
§44现象学心理学对于心理现象的自然研究、心理现象的个性研究以及与其相应的科学均具有基础确立性
§45回顾性的反思
阿姆斯特丹讲稿:现象学心理学
第一部分纯粹现象学心理学:经验领域,方法,功能
§1现象学的双重意义:作为心理学现象学和作为先验现象学
§2纯粹自然科学和纯粹心理学
§3纯粹现象学方法(直观和反思)。作为心理现象基本
特性的意向性
§4纯粹性概念的意义
§5自经验和共同经验的纯心理现象。意向性体验的普遍描述
§6现象学还原和真正内部经验
§7作为自我行为中心的自我极。意识的综合性特征
§8本质还原和作为本质科学的现象学心理学
§9纯粹现象学心理学对于一种精确经验心理学的基本
职能
第二部分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性问题
§10笛卡尔的先验性转向和洛克的心理主义
§11先验性问题
§12先验性问题的心理主义的解决
§13先验现象学还原和双重性的先验性假象
§14现象学心理学和先验现象学之间的类似性
§15纯粹心理学作为先验现象学的预备学。
心理主义的彻底克服
§16先验哲学的建立
德、法、英、中现象学用语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