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科学哲学史研究著作2册:《一般科学哲学史》《分殊科学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领衔撰写,内容丰富、脉络清晰、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一般科学哲学史》,探讨和处理了科学哲学的一般历史发展,着重梳理了各阶段典型代表人物和学派的科学哲学思想,并剖析了相关主题和趋势。

《分殊科学哲学史》,探讨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史学、系统科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的哲学发展史,以及几个特殊科学哲学问题的争论和思想演变历史。

×

团购价¥46.0 ¥136.0 折扣3.4
已售90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刘大椿教授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领军学者,撰著和主编出版的著作、教材颇丰

《一般科学哲学史》,对于理解人类的历史性生存境遇并展望未来的发展之路、科学哲学的历史钩沉不可或缺

《分殊科学哲学史》,初次系统梳理分支科学哲学发展历史,对科学的基础和科学的实践展开更加开放和更具启发性的哲学反思

两书互为姊妹篇,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2/7/6 17:06:17
    科学哲学与科学史
  • tht*** 2022/2/22 9:32:02
    能看一遍会是一个难苦的过程
  • xxx*** 2022/2/14 1:27:25
    科学哲学论著,值得拜读
  • zzj*** 2021/12/20 17:56:21
    团购:科学哲学史研究著作2册 不错的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一般科学哲学史》

本书分为三篇,从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之源头开始,论述了近现代科学与科学哲学的兴起、流变及重要哲人科学家与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并介绍和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兴盛时段,西方重要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科学哲学思想。全书既囊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理论体系,同时又介绍了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脉络清晰,语言平实,详略有序,精谨有致。读者可从科学哲学的源头、发展与自我反思中学习、体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分殊科学哲学史》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以若干重要分支科学为反思对象的分支科学哲学史,所涉猎的分支史有:数学哲学史、物理学哲学史、生物学哲学史、系统科学哲学史、认知科学哲学史、社会科学哲学史;下篇是以一些特殊科学哲学问题为焦点的论争和思想演变史,所选取的问题史有:主题与研究进路的转换、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的历史辨析、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建构方式、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与审度。

作者简介

刘大椿,男,1944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校长助理、图书馆馆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第四届、第五届成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科学技术哲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从中心到边缘:科学、哲学、人文之反思》《范例研究:科学大师与创新方法》《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人文社会科学主旨问题报告》《科学之审度》《一般科学哲学史》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一般科学哲学史》

作者:刘大椿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9453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开
页数:471
定价:68

目录:

导 论 001

一、为什么选择现在研究科学哲学史 002

二、对科学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把握 003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006

四、科学哲学史的研究框架和基本取向 010

五、科学哲学史研究的目标选择 012

第一篇 科学哲学兴起史

第一章 科学哲学之溯源——自然哲学 016

第一节 前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 017

一、早期自然哲学思想兴起以及元素说 017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欧几里得的数学思想 021

三、朴素原子论思想 023

四、柏拉图自然哲学观及其后世影响 025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自然哲学 027

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 027

二、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029

三、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研究的意义 030

第三节 中世纪宗教神学之下的自然哲学 032

一、新柏拉图主义下的自然哲学 032

二、经院哲学体系中的自然哲学 033

三、从经院体系到重新回归“自然” 035

第二章 科学哲学的肇始 038

第一节 早期科学哲学思想的孕育 039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启蒙 040

二、经验论与唯理论中的科学理性 042

三、启蒙运动时期对科学理性的推崇 047

第二节 近代科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萌芽 049

一、伽利略的科学哲学思想 049

二、牛顿的科学哲学思想 052

三、莱布尼茨的科学哲学思想 056

第三节 近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兴起 061

一、赫歇尔对“科学发现方法”与

“科学证明方法”的区分 061

二、惠威尔对科学发现及科学发展的认识 064

第三章 科学主义的滥觞 070

第一节 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批判 071

一、黑格尔自然哲学的封闭体系 071

二、反形而上学:实证主义运动的兴起 074

第二节 实证主义 076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077

二、穆勒的归纳主义 080

三、斯宾塞的综合哲学 083

第三节 马赫主义 087

一、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087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091

三、马赫主义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094

第四节 哲人科学家的推进 097

一、彭加勒的约定论 097

二、迪昂的科学史观 100

三、哲人科学家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103

第四章 正统科学哲学的确立 108

第一节 正统科学哲学的现代科学背景 109

一、数学背景 109

二、物理学背景 112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主义 116

一、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理论 116

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118

第三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 122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背景 122

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理论 124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 127

四、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 130

第四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发展和传播 131

一、逻辑经验主义的历史 131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 132

三、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 134

四、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 142

第二篇 现代科学哲学流变史

第五章 批判理性主义 146

第一节 对逻辑经验主义的质疑 147

一、整体论观点及其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 147

二、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150

第二节 波普尔的证伪主义 154

一、波普尔的思想概述 154

二、波普尔对归纳问题的消解 156

第三节 波普尔的知识论和本体论 159

一、反基础主义的知识论 159

二、波普尔的本体论——三个世界学说 164

第四节 证伪理论的演变 168

一、沃特金斯对证伪理论的深化 168

二、历史主义学派对证伪理论的修正 173

三、豪森对精致证伪理论的深化 177

第六章 历史主义 184

第一节 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 185

一、科学流变的内在结构 185

二、“范式”的嬗变 191

第二节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 196

一、可错论的知识论和数学哲学理论 197

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和编史学方法 200

第三节 劳丹的科学哲学思想 203

一、科学进步观 204

二、科学价值论 207

三、科学基础论 210

四、对历史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212

第四节 夏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217

一、对逻辑经验主义的批评 217

二、对历史主义的批评 219

三、夏皮尔的科学哲学 221

第七章 后实证主义 227

第一节 实在论科学哲学 228

一、科学实在论及其重要代表 228

二、塞拉斯:真理实在论 232

三、普特南:趋同实在论 235

四、哈金:实验实在论 238

第二节 自然主义科学哲学 244

一、基础主义的困境与自然化认识论的产生 245

二、自然主义的当代表现形式 247

三、科学实践哲学的自然主义 252

四、自然主义科学哲学概要 254

第三节 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257

一、卡特赖特与新经验主义科学哲学 257

二、卡特赖特的形而上学多元主义 259

三、模型与律则机器 261

第四节 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 265

一、新实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 265

二、新实验主义的发展 266

三、新实验主义的主要贡献 268

四、新实验主义存在的问题 274

第八章 新科学哲学 277

第一节 从辩护、批判到审度 278

一、新科学哲学的兴起 278

二、新科学哲学的特点 280

三、新科学哲学的未来 282

第二节 阿伽西的科学哲学思想 285

一、多元论的批判理性主义思想 285

二、可错论的科学编史学思想 288

三、科学是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 289

第三节 苏珊·哈克的科学哲学思想 292

一、批判极端立场 292

二、“温和”地理解科学 294

三、科学探究而非科学认识 295

四、科学证据而非科学检验 297

五、科学帮助而非科学方法 298

第四节 劳斯的科学实践哲学 300

一、科学实践观 300

二、科学作为地方性知识 302

三、对科学与权力关系的新认识 303

四、科学实践哲学的后期发展 306

第五节 舍格斯特尔的科学技术论思想 307

一、社会生物学争论的反思 308

二、“科学大战”的反思 310


《分殊科学哲学史》
作者:刘大椿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2156
出版时间:2017/1/1
开本:16开
页数:525
定价:68

目录:

前 言

上篇 分支科学哲学史

章 数学哲学史

节 数学哲学的源流

一、万物皆数

二、数的本原是元一

三、事物与数的关系

第二节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论数学

一、柏拉图论数学

二、亚里士多德论数学

小结

第三节 康德与穆勒的数学哲学

一、哲学背景

二、康德的理性主义数学哲学

三、穆勒的经验主义数学哲学

小结

第四节 数学基础危机与三大主义

一、逻辑主义

二、直觉主义

三、形式主义

小结

第五节 数学哲学的当代趋势

一、本体论问题的模型论应用

二、认识论难题的语境进路

三、方法论的自然主义整体论分析

四、二阶逻辑可公理化问题的求解

五、数学实践哲学的兴起

第二章 物理学哲学史

节 物理学哲学基础的形成

一、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物理学》

二、牛顿力学创立者们的物理学思想

三、近代物理学革命与物理学哲学的形成

第二节 相对论与时空哲学问题

一、从动力学理论到几何化理论

二、时空的本体论问题

三、时空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四、时间指向与宇宙学

第三节 量子理论的解释与相关哲学问题

一、量子力学的发展及相互竞争的解释

二、量子力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现代物理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一、弦理论的认识论问题

二、暗物质和暗能量

三、结构实在论

四、物理学哲学的趋势

五、一般科学哲学、物理科学哲学与物理科学的互动

第三章 生物学哲学史

节 生物学哲学的缘起

一、古希腊关于生命本质和生物学方法的思考

二、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提纲

三、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方法论

第二节 机械论哲学中的生命本质观

一、亚里士多德生物学的危机

二、布丰的博物学传统

三、生命组织形式的目的论

第三节 生命起源争论与达尔文主义

一、自然分类和自然选择的哲学争论

二、实验生物学兴起与生物学哲学的成长

三、进化论及其哲学论争

第四节 生物学哲学的现代进展

一、逻辑经验主义与现代生物学哲学

二、现代生物学哲学研究形成的内在原因

三、现代生物学哲学研究的特征

第四章 系统科学哲学史

节 系统科学哲学的肇始

一、中国古代的系统思想

二、西方古代的系统思想

第二节 当代系统研究运动的进路

一、条进路:动力学系统理论研究

二、第二条进路:系统科学研究

三、第三条进路:复杂系统理论研究

四、第四条进路:控制论研究

五、第五条进路:与复杂性和系统科学相关的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研究

第三节 复杂系统哲学领域的大家

一、一些重要的复杂系统哲学家

二、一些国际系统学术机构的名称与网址

第四节 复杂性系统科学哲学的展开

一、复杂系统的本体论

二、复杂系统的认识论

三、复杂系统的方法论

第五章 认知科学哲学史

节 认知科学哲学的源流

一、认知科学的诞生

二、代认知科学哲学:计算主义

三、第二代认知科学研究纲领

第二节 认知科学哲学的经典问题

一、认知与身心问题

二、认知与意识问题

三、认知与表征问题

第三节 人工智能的哲学

一、经典人工智能及其遇到的问题

二、从行为主义到联结主义

三、人工生命的兴起

四、人工智能的实在性问题

第四节 哲学视野中的认知科学

一、认知科学与现象学

二、分析哲学与认知科学

三、认知科学的前沿问题

第六章 社会科学哲学史

节 18、19 世纪社会科学哲学的奠基

一、 苏格兰启蒙运动

二、约翰?穆勒的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精神科学与“方法论大战”

四、韦伯:理解与理想类型

第二节 20 世纪社会科学哲学的思潮

一、纽拉特与统一科学纲领

二、标准观点:波普尔、亨普尔与内格尔

三、解释主义的复兴:温奇、泰勒与吉尔茨

四、批判理论:解释主义脉络的变奏

五、社会机制:方法论一元论的新进展

第三节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流变

一、反身性

二、女性主义:立场认识论

三、理性选择理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四、建构论与实在论

五、结语:社会科学哲学的知识社会学转向

 

下篇 特殊科学哲学问题史

第七章 主题与研究进路的转换

节 确证理论的发展与贝叶斯主义的兴起

一、确证理论的发展

二、确证的概率理论

三、客观贝叶斯主义

四、主观贝叶斯主义

第二节 对科学说明的深入探讨

一、 D-N / I-S 模型的介绍及其反例

二、 统合性模型

三、因果机制模型

四、语用学说明模型

第三节 科学实在论及其反论

一、真理实在论

二、建构经验主义

三、内在实在论

四、实体实在论

五、 结构实在论

第四节 对科学理论的再认识

一、对理论与自然律的中心地位的反思

二、理论与模型的语义学与语用学

三、模型、类比与隐喻

第八章 科学精神与科学价值的历史辨析

节 科学革命与科学精神的嬗变

一、历史与文化脉络中的科学革命

二、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

三、科学规范与精神气质

四、科学、真理与民主

五、批判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科学反思

第二节 从学院科学到后学院科学

一、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视野中的研究与发展

二、大科学及其对科学研究价值的再定位

三、科技风险与后常规科学

四、知识社会及对专家地位的再思考

五、从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

第三节 科学的价值

一、科学价值问题的由来

二、科学的合理性、客观性与相对主义的论争

三、从《纽伦堡法典》到研究伦理

第四节 科学的伦理反思

一、现代科研环境下的科研诚信问题

二、工程伦理与科技伦理研究的兴起

三、新兴科技的价值与伦理追问

四、新兴科技的价值追问

五、走向全球治理的公共科技政策研究

第九章 从哲学化的科学到可接受的科学

节 从自然哲学到自然化的科学哲学

一、自然哲学与思维秩序之设定

二、宇宙的本体论转换与新科学真理

三、实验哲学及其现象科学旨趣

四、自然化的科学哲学与形而上学

第二节 当代科学基础与元理论的嬗变

一、必然的科学及其形而上学错置

二、相对主义与科学一元论的困境

三、科学非统一性与元理论的变轨

四、超越表征主义认识论的新进路

第三节 可接受的科学与多重实在的创构

一、可接受的科学:可理解性与效能

二、作为行动的制造的技术化科学

三、基于关联与聚合的多重实在

四、走向异质性网络和纠缠整合

第四节 面向科技时代的慎思与审度

一、科学活动论的时代观照与人本旨趣

二、互补方法论与对比典范的权衡

三、作为“第三条道路”的科学审度

四、基于新客观主义的可接受的科学

第十章 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建构方式

节 科学实践哲学与新的建构方式

一、新实验主义

二、新经验主义

三、科学实践解释学

第二节 科学知识社会学与新的建构方式

一、爱丁堡学派SSK

二、巴斯学派和约克学派SSK

三、法德学派SSK

四、美国的SSK 研究

第三节 建构主义建构方式的哲学特质和哲学变革

一、建构主义新建构的哲学特质

二、经验主义新建构所展开的哲学变革

第四节 经验主义新建构带来的问题

一、目的论抑或演化论:如何看科学进步

二、基础主义抑或整体主义:如何看基础性和本质性

三、表征主义抑或自然主义:如何看现象和规律

结语

第十一章 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与审度

节 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

一、科学哲学从正统到另类的轨迹

二、对辩护主义的挑战和“叛逆”

三、“战国弄潮儿”和另类的异军突起

第二节 另类科学哲学的特质与多元化

一、另类科学哲学的特质

二、科学哲学的多元化

第三节 科学的审度及与人文的融合

一、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历史变迁

二、重新理解和审视科学

三、科学和人文的融合

第四节 科学文化与文化科学

一、科学文化的兴起及其异化

二、文化科学的内涵及其愿景

后 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