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作品“20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历史卷”精装5册,著名历史学家李文海、龚书铎主编,对百年史学发展过程中的论争话题进行发掘、遴选和梳理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5册,观点全面准确,叙述过程简明扼要,评论评价公正公允,引领读者对各种史学论辩资料进行重新审视。
★ 16开精装,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
★ 书系的作者们以严谨的治学精神、科学的论述方法及酣畅流利的文笔,努力坚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原则,力求做到反映历史客观真实
友情提示:本套书因年版久远,品相自然旧,书页侧边有黄斑,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是一套熔资料性、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的大型系列书籍。历史卷由龚书铎与李文海先生主编,重提社会历史和学术上的重大论辩问题,历史卷在研究与选取材料、建构自己的结构体系、评论展现时代思想高度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应对史学建设实践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分册内容】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内容包括:关于历史学科的论辩,历史理论若干问题的论辩、史学理论几个主要问题之论争、历史研究方法之论争、关于中国史学史若干问题的论辩等。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内容包括: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历史,政治与科学之间等。
《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内容包括:夏商周社会性质的论战、春秋战国社会性质的论战、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探索等。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内容包括:1980年代以来文化论争鸟瞰,五四运动与“全盘反传统”,“西体中用”论的提出及李泽厚的借用、阐发,现代新儒家(现代新儒学)的概念、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等。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内容包括: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概况,太平天国研究概况,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农民战争发展的规律性,皇权主义的涵义是什么?对若干农民起义领袖的评价,李自成最后归宿于何地等。
主编:李文海,1932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岗位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曾先后担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清史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等职。曾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代表,并任党的第十四届中纪委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史学会会长、教育部全国高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以及义和团研究会会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龚书铎(1929.3-2011.11),福建泉州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教育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原召集人,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北京市历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原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11月9日,龚书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部分作者
罗新慧,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先秦史研究。出版《曾子研究——附〈大戴礼记〉“曾子”十篇注释》(商务印书馆,2013年)等著作。
温乐群,法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共党史、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研究。著有《邓小平与当代中国》、《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政治卷1949—2000)》(合著)等。
牛润珍,1954年12月生,河北成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方志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世纪东亚都城制度研究—‘华夏型’城市的历史变迁”首席专家。
郭双林,1960年生。男,河南省林州人。汉族。1980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学习,1984年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系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胡思庸教授学习中国近现代思想史,1987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论鸦片战争前后的舆地学》。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龚书铎教授学习中国近代文化史,1993年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晚清地理学研究》。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担任教学工作。自1996年起担任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至今。
刘悦斌,曾用名刘岳斌,男,1962年生人,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历史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 在河北师范学院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导师苑书义先生;1996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导师王庆成先生。
《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化论争》
作者:郭双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7806477640
出版时间:2004/12/1
开本:32开
页数:398
定价:30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1980年代以来文化论争鸟瞰
一、文化论争的缘起与分期
二、文化论争的内容与实质
三、文化论争的利弊得失
第二章 传统文化面面观(上)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第三章 传统文化面面观(下)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
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四章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否存在根本性冲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无科学、民主
三、“曙光”与“晚霞”之争
第五章 绕不过的五四
一、五四运动与“全盘反传统”
二、五四运动与激进主义
三、“救亡”压倒还是促进了“启蒙”
四、五四文学启蒙精神曾否“失落”
五、五四启蒙是不是“悲剧”
第六章 何谓“西体中用”
一、“西体中用”论的提出及李泽厚的借用、阐发
二、社会各界对“西体中用”论的不同看法
三、李泽厚的回应
第七章 儒学的当代命运
一、现代新儒家(现代新儒学)的概念、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二、儒学是否有第三期发展
三、何谓儒家资本主义
四、儒学能否在中国大陆复兴
第八章 21世纪是否东方文化的世纪
一、“河东河西”论的提出及发展
二、社会各界的反响与争论
三、《“天人合一”新解》的问世与新一轮论战的展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
作者:牛润珍 著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6477625
出版时间:2004/12/1
开本:32开
页数:442
定价:35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关于历史学科的论辩
一、史、历史与历史学概念的不同辨释
二、历史学科的属性、结构、研究对象与类型之辩说
三、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史学理论与史学概论
四、历史学的主体与客体之辩争
五、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 历史理论若干问题的论辩
一、谁是历史的仓Ⅱ造者
二、历史发展动力之论辩
三、古史分期与社会形态的划分
四、历史规律与历史进程
五、唯物史观与历史决定论
六、历史认识论
七、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二)“厚今薄古”与“厚古薄今”
(三)关于“古为今用”口号的讨论
第三章 史学理论几个主要问题之论争
一、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三、史学的功用与目的
四、史学批评
五、“史学危机”与史学如何应对市场经济
六、国外史学理论引鉴与中国史学的发展
第四章 历史研究方法之论争
一、方法求新与方法论的辩争
二、关于传统史学方法的论争
三、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
四、关于“打破王朝体系”
五、“史”、“论”关系
六、历史比较方法的讨论
七、自然科学方法及其他
第五章 关于中国史学史若干问题的论辩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后记
编辑后记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
作者:温乐群、黄冬娅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6477670
出版时间:2004/12/1
开本:32开
页数:302
定价:24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
一、研究状况和研究起点
二、论战的思想背景:社会主义论战与科玄论战
(一)关于社会主义论战
(二)关于科玄论战
三、论战导因
第二章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一、关于“新思潮派”和“动力派”
二、关于帝国主义问题的论争
(一)“动力派”的观点
(二)“新思潮派”的观点
(三)“中间派”的各种观点
三、封建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
(一)“动力派”的观点
(二)“新思潮派”的观点
(三)“中间派”的观点
四、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一)“新思潮派”与“动力派”的主张
(二)对于中国革命前途的其他主张
五、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一、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一)亚细亚社会是东洋社会所独特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
(二)亚细亚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二、关于奴隶制的论争
(一)主张中国古代社会根本不存在奴隶制发展阶段的观点
(二)主张中国存在奴隶制社会的观点
三、中国的封建社会问题
四、中国社会为什么长期停滞的问题
五、小结
第四章 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一、背景及缘起
二、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对象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派”的主张
(二)“中国农村派”的观点
三、关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争论
(一)王宜昌、张志澄的观点及其批评
(二)对王景波观点的批判
四、小结
第五章 历史、政治与科学之间
结语
附录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编辑后记
《二十世纪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辩》
作者:罗新慧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6477700
出版时间:2004/12/1
开本:32开
页数:550
定价:40
目录:
绪论
上编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史分期论战
章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展开
一、问题的缘起
(一)论战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缘起
(三)社会史论战的几个特点
(四)学术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与中国社会史论战
(一)郭沫若的古史分期研究
(二)其他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古史分期研究
第二章 夏商周社会性质的论战
一、夏的社会性质
二、殷商的社会性质
(一)殷商原始氏族社会说
(二)殷商亚细亚社会说
(三)殷商奴隶社会说
(四)殷商封建社会说
三、西周的社会性质
(一)西周社会性质的探讨
(二)西周的生产力
(三)井田制
第三章 春秋战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性质
(一)春秋封建社会说
(二)春秋奴隶社会说
二、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
第四章 秦汉魏晋社会性质的论战及其对商业资本的讨论
一、秦汉的社会性质
(一)秦的社会性质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
二、秦汉的奴隶
三、商业资本、前资本主义社会与主义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其认定
(二)商业资本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及其作用
四、魏晋的社会性质
第五章 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探索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道路是否是独特的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
(一)亚细亚社会的认定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为东方社会所特有
(三)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的论辩
(一)有关封建社会的论辩
(二)有关奴隶社会的论辩
中编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古史分期论辩(1949-1966)
第六章 商代社会性质的论辩
第七章 西周社会性质的论辩
第八章 春秋战国社会性质的论辩
第九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社会性质的论辩
第十章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中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探索
下编 新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1979年以来)
第十一章 夏商西周社会性质的讨论
第十二章 春秋战国社会性质的讨论
第十三章 秦汉魏晋社会性质的讨论
第十四章 现阶段中国古史分期研究中对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后记
《中国农民战争史论辩》
作者:岑大利、刘悦斌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ISBN:9787806477694
出版时间:2004/12/1
开本:32开
页数:349
定价:30
目录:
绪论
□□章 □0世纪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概况
一、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概况
(一)□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前
(三)“□□□□□”期间
(四)70年代末以来
二、太平天国研究概况
(一)□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太平天国史研究的开创阶段
(二)新中国成立到1964年:太平国史研究蓬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绩
(三)1964到1976年:太平天国史研究走上邪路
(四)“□□□□□”结束以来:天平天国史研究走向繁荣和成熟
第二章 中国农民战争的性质和作用
一、农民战争的性质问题
(一)农民战争是否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三)农民阶级的阶级性
(四)农民起义是否具有自觉性?
(五)农民战争发展的阶段性
二、“农民政权”的性质问题
(一)农民能不能建立自己的政权?
(二)起义农民建立的“政权”性质
(三)太平天国政权性质
(四)如何看待农民政权向封建政权的转化?
(五)农民政权的经济基础
三、农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性问题
(一)农民战争的特点
(二)农民战争发展的规律性
四、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和地位问题
(一)能否以推翻旧政权作为衡量农民战争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的尺度?
(二)如何评价“让步政策”?
(三)如何看待农民战争的“破坏性”?
(四)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作用都表现为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r>(五)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 起义农民的思想意识问题
一、皇权主义问题
(一)皇权主义的涵义是什么?
……
第四章 对若干农民起义领袖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