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考古专家文库”2种任选!16开精装,搜集辽宁省文物考古专家孙守道、郭大顺的考古论文,以红山文化为研究重点,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资料价值于一身。
《孙守道考古文集》,搜集孙守道先前发表过的考古论文45篇;《郭大顺考古文集》全两册,搜集郭大顺发表过的考古论文79篇。两部著作资料翔实,图文并茂,集中展现了二位专家一生的考古成就,可供考古学、博物馆学、历史学等研究学者阅读参考。
★ 16开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 收集文物考古专家孙守道、郭大顺的研究文稿,包括发表于各类专业刊物上的考古报告,学术论文,以及未发表的手稿,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文章
★ 原载于《辽海文物学刊》、《辽宁日报》、《东亚玉器》、《考古》、《北方文物》、台湾《故宫文物月刊》等刊物
★ 两部著作对考古工作和历史文化研究均有参考价值
《孙守道考古文集》
孙守道,1931年12月生,辽宁大连人。研究员。毕业于前关东文法专科学校政经班。现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系政协辽宁省委员会第六、七届常委、中国汉画学会常务理事、吉大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本书搜集的都是孙守道先生生前发表过的考古文集,共计45篇,此外还有一些纪念性文集。这本书展现了孙守道先生一生的考古成就。孙守道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十个年头了。但这些年我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还经常提到他的名字。这是因为,孙先生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郭大顺考古文集》
郭大顺,1938年11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1962、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和研究生。1968年分配到辽宁省博物馆。1983-1994年任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兼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1998年退休。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辽宁省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本书搜集的都是郭大顺先生发表过的考古文集,共计79篇,分上下册,上册是红山文化考古部分,下册是非红山文化考古部分,两本书展现了郭大顺先生一生的考古成就。
《孙守道考古文集》
作者:孙守道 著,辽宁省文化厅 编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88538
出版时间:2017/1/1
开本:16开
页数:397
定价:100
目录:
孙守道先生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代序)
第一编 总论
辽宁考古概说
辽宁近十年来文物考古新发现
新旧两大石器时代的过渡问题
辽宁当前考古研究上的八大课题(上)
辽宁当前考古研究上的八大课题(下)
东北新石器时代早一阶段原始文化
——查海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
在韩国某市博物馆的讲演稿(影印文件)
辽东半岛的历史黎明
辽宁环渤海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课题(概要)
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
原始时代的辽宁考古新发现
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
中国史前东北玉文化试论
试论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起源
——牛河梁冶铜坩埚址的发现及其意义
关于水泉遗址整理的谈话
周汉魏晋时代的辽宁史迹
古代辽宁境内的匈奴、鲜卑和高句丽族的文化遗存
论漉貉之“貉”非东胡人
——兼考汉初减貉地望
第二编 红山文化研究
论中国史上“玉兵时代”的提出
——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札记
三星他拉红山文化玉龙考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
牛河梁与红山文化(提要)
关于牛河梁之行的通信
情钟红山魂驻渤海
红山文化“玉熊神”考
红山文化“玉蚕神”考
红山文化“玉祖神”考
红山玉祖神之衣冠、乘蹻玉产地寻索
第三编 其他时代论述
汉代辽东长城列燧遗迹考
——兼论辽东郡三部都尉治及若干近塞县的定点问题
西岔沟古墓群西汉铜镜断代研究
论辽南汉魏晋墓葬制之发展演变
中国三燕时期与日本古坟时代骑马文化的比较研究
《辽代铜镜研究》序
第四编 考古发掘报告
辽宁喀左鸽子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首次探掘报告
辽宁寺儿堡等地青铜短剑与大伙房石棺墓
“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
西岔沟古墓群被掘事件的教训I
附录
远古营口金牛山人之谜
——辽宁三大考古遗址巡礼之一
从牛河梁“红山金字塔”的神秘面纱说起
——辽宁三大考古遗址巡礼之二
蛙声一片见匠心
太子河畔的燕国悲剧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孙守道先生逝世十周年祭/李宇峰
孙守道主要业务活动/李宇峰
孙守道著作目录/李宇峰
后记
编后记
《郭大顺考古文集》
作者:郭大顺 著,辽宁省文化厅 编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87999
出版时间:2017/3/1
开本:16
页数:665
定价:200
目录:
上册
序
一、综述
红山文化研究回顾
从东山嘴到牛河梁——辽西红山文化遗址发现始末
学科理论与牛河梁考古
从世界史角度研究红山文化
写在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出版之际
二、红山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
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
从牛河梁遗址看红山文化的社会变革
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研究回顾与前瞻
关于辽西区文明起源道路与特点的思考
牛河梁遗址所见东北南部早期聚落演变与文明进程——编写《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体会之三
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遗址所见“祖先崇拜”的若干线索
辽河流域文明起源道路与特点的再思考——为庆祝严文明先生八十诞辰而作
三、红山文化玉器研究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研究——辽宁文明巡礼之四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再研究
红山文化有玉蚕吗?
红山文化斜口筒形玉器龟壳说——凌家滩的启示
也谈红山系玉器
漫谈红山文化玉材产地与岫岩玉矿的早期开发
从红山文化绿松石饰件想到的
“红山玉”的多文化分析
玉与陶——中国史前玉文化研究提出的新课题
玉器的起源与渔猎文化
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从“唯玉为礼”到“以玉比德”——再谈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
从史前玉礼器的演变看“礼源于俗”
再谈“礼源于俗”
龙凤呈祥——从龙凤题材的发现看红山文化及西辽河流域在中国文化起源史上的地位
红山文化“玉巫人”的发现与“萨满式文明”的有关问题
红山文化玉器的新认识——编写《牛河梁遗址发掘报告》体会之二
从史前玉文化研究成果看中国史前史——为庆祝杨伯达先生八十诞辰而作
四、红山文化与史前艺术
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头像的发现与研究
从新发现的石雕人像谈红山文化的人体雕塑艺术
猪龙与熊龙
规范中求变——红山玉特征再认识
龙凤佩——红山文化一重玉
六千年前的一幅透视画——辽河文明巡礼之一
五、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
考古追寻五帝踪迹一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远古时代》学习笔记
《考古追寻五帝踪迹》绪论
从桑干河流域史前考古的两个实例看古史传说的“涿鹿之战”
六、文化关系研究
良渚红山逐鹿中原
论聚落的层次性——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的比较研究
从“以玉示目”看西辽河流域与外贝加尔湖地区史前文化的关系——兼谈红山文化玉料的来源
本册参考文献
下册
论考古学文化区系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苏秉琦与中国考古学学科理论建设——《苏秉琦学术资料展》筹办体会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古学考察
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新石器文化
史前三大考古文化区交汇与中国文明起源
东北文化区的提出及其意义
世纪之交的辽宁考古
“辽河文明”解
辽宁“环渤海考古”的新进展——1990年大连环渤海考古会后
大南沟的一种后红山文化类型
大汶口文化陶器礼器化进程及其意义
西辽河流域青铜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丰下遗址陶器分期再认识
大甸子墓地初析
赤峰地区早期冶铜考古随想
渤海湾北岸出土的铜柄戈
从彩陶到彩绘陶
辽河流域“北方式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
辽河流域“北方式青铜器”再认识
北方古文化与商文化的起源
从饕餮纹在燕山地区消失最晚谈起
试论魏营子类型
辽西窖藏商周青铜器发现和研究的新进展
记旅顺博物馆收藏的两件“花边鬲”
辽东半岛青铜文化的原生性——以双房六号墓为实例之一
《辽阳壁画墓群》学习笔记
朝阳北塔在东亚佛寺布局演变序列中的地位
辽阳建城史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辽阳历史年限界定》研讨会上的发言
清初沈阳城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最后一例
辽宁三大史迹博物苑规划设想
访日本的史迹公园
古建维修与考古发掘结合的一次尝试-i工宁朝阳北塔维修中发掘随记
大文物——个新概念的形成——记苏秉琦先生关于大遗址保护的几次谈话
长城脚下民居群一记张家口堡子里
再从“世界遗产”学点什么
从苏秉琦先生关心大遗址保护想到的
布拉丁古罗马别墅遗址的保护大棚——英国遗产行之一
郭大顺论著目录
后记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