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门史文库”2册:《中国相声史》《中国话剧通史》,全面论述了相声、话剧这两大艺术形式在我国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历程,是中国艺术史学科领域的典范之作。
专门史,或称专业史、行业史,研究的是某一特定问题、现象、学科在历史上的发展状况,即以某一专业为记述对象编纂而成的史书。
这两部《中国相声史》《中国话剧通史》均为我国专门史中较为完整、系统、科学地研究专著。其资料翔实,论述精当,研究深入,是中国艺术史学科领域的典范之作。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相声史》:从相声的起源、前身、产生、发展等方面介绍相声从古至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中国相声史》作者倪锺之,是我国著名曲艺理论家、教育家,他的著作《中国曲艺史》《中国相声史》《中国当代曲艺史》等均获国内外学界盛赞
★《中国话剧通史》:内容范围自上世纪末至1966年“文革”前,记叙了各阶段中国话剧发展的事实、主要剧作及剧作家情况
★《中国话剧通史》主编葛一虹,是我国著名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戏剧史家、出版家,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中国相声史》
相声是我国广受群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现代的相声虽然形成于清代后期,但它继承我国古代优人滑稽的传统,表现了历代人民的苦乐。自清代中叶以来,相声加快了发展步伐,至同治年问形成对口相声,涌现出一代代的艺术家,呈现出一批批的优秀节目,它们“敢哭敢笑敢讽刺”的特点,既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也给广大群众带来笑声。今天相声已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中国民间喜剧艺术独有的传统,对许多艺术形式也产生了影响,受到国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已然跨越了国界,成为联结我国与各国友好往来的纽带。
本书主要从相声的起源、前身、产生、发展等方面介绍相声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全书主要内容分为古代篇、近代篇、现代篇、当代篇(包括域外篇)几个方面,分别对每个时期相声的演变、活动、艺术家、代表作及重要事件都有相应的论述,在许多关键性问题上有个人独特见解。
本书是作者经过40余年的资料积累与酝酿构思完成的一部全面论述相声发展的通史。也是作者多年从事相声研究方面的成果。资料翔实,论述精当,对今日相声艺术的发展颇具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倪锺之(1936-2016),著名曲艺理论家、教育家。1957年毕业于天津城市建设学校(今河北工业大学)。1958年在天津《海河说唱》发表论文《试谈相声的欣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曾任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研究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等职务。他的著作《中国曲艺史》《中国相声史》《中国当代曲艺史》等均被国内外学界称为“填*中国艺术史学科空*”之作。
《中国话剧通史》
本书重在史实记录,采用编年体和记事本末结合的体例,是一部纪实性的史书,也是研究中国话剧历史的权*之作。全面考察了中国话剧产生、成长和发展,记叙各阶段中国话剧发展的事实,介绍各阶段的主要剧作及剧作家情况,并且分析各阶段的中国话剧特色。
全书按照中国的历史发展和话剧艺术的本体特点,对中国话剧的产生、成长和发展予以全面考察。内容范围自上世纪末至1966年“文革”前,分为五个时期、六个章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我国早期话剧文明新戏;
1917一192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话剧的形成;
1927一193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话剧;
1937一1949年,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话剧、根据地解放区的话剧;
1949一1966年,社会主义时期的话剧;
书后附有五种基础性历史文献。
【主编简介】
葛一虹,著名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戏剧史家、出版家,先后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兼外国文艺研究所所长、话剧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国戏剧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田汉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等社会工作,主持编辑《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史料集》,主持《田汉文集》16卷本的编辑出版工作,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部分》、《中国新文艺大系·戏剧卷》撰稿和审编等工作。
《中国相声史》
作者:倪锺之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07694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539
定价:84元
目录
引论
一、相声的发展历史及诸家之说
二、相声的优良传统
三、相声艺术的特点
四、相声的类型
五、相声与文学
六、相声与社会
七、相声史的分期与本书结构
八、关于“相声学”的建立
古代篇
第一章 先秦及秦时的优人滑稽
第一节 先秦的优人讽谏
第二节 秦代优旃的笑言
第二章 两汉南北朝的优人滑稽及影响
第一节 西汉侍臣的戏谑
第二节 东汉时的优人表演
第三节 儒佛讲经中的“论难”
第四节 侯白的“谈戏弄”
第三章 唐代的参军戏及其他
第一节 唐代的参军戏
第二节 唐代的“俗赋”
第三节 唐代谐体诗与优人“谐戏”
第四章 宋金杂剧与杂伎
第一节 宋代杂剧中的滑稽节目
第二节 宋金杂剧中的“使砌”
第三节 宋代诸般杂伎中的相声因素
第四节 宋代像生与杂扮
第五章 元明流行的滑稽表演
第一节 元代散曲中的滑稽曲目
第二节 元明杂剧中的滑稽穿插
第三节 明代的“笑乐院本”
第四节 明代的“过锦”戏
第六章 清代的滑稽表演
第一节 戏曲中的玩笑戏
第二节 民间傩戏中的调笑项目
第三节 民间技艺表演中的“说口”
第四节 各民族民间文艺中的滑稽节目
第七章 历代笑话的积累
第一节 先秦寓言是我国最早的笑话
第二节 两汉南北朝的笑话
第三节 唐宋笑话的发展
第四节 金元仍有笑话流传
第五节 明代的笑话书
第六节 清代笑话的变化
第八章 笑话与口技的结合——明清隔壁戏
第一节 明代的“口戏”
第二节 清代的“象声”
第三节 各地的隔壁戏
第四节 隔壁戏发展为近代的相声
近代篇
第九章 相声的初成(清中-民初)
第一节 相声形成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近代相声的创始者
第三节 “万象归春”及其他
第四节 “肃亲王禁相声”及其影响
第五节 晚清笔记中对相声的记载
第六节 相声形成的诸种因素探讨
第十章 相声的成熟与发展(1912-1919)
第一节 相声向外地传播
第二节 “相声八德”及其同辈艺人
第三节 “清门相声”的流传
第四节 两代“云里飞”演唱的滑稽京剧
现代篇
第十一章 相声从明地到茶社演变(1919-1928)
第一节 相声仍以明地演出为主
第二节 相声进入茶社
第三节 “杂耍园子”中的相声
第四节 “冯家门”相声在东北的流传
第五节 “马派相声”的形成
第六节 张杰尧从南方回到北京
第七节 一代名家张寿臣
第八节 相声的发展无人过问
第十二章 相声的普及和提高(1928-1936)
第一节 天津成为相声的“聚处”
第二节 “女相声”演员的兴起
第三节 相声著作的出版
第四节 其他支派的相声传人
第十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声(1937-1945)
第一节 老舍与欧少久的合作
第二节 常宝垫与“常氏相声”
第三节 侯宝林在天津崛起
第四节 相声在各地的发展
第五节 “女相声”的发展与变化
第六节 一批相声家的相继成熟
第七节 相声界习俗的逐步完善
第八节 媒体对相声的传播
第十四章 解放战争中的相声(1945-1949)
第一节 表现干预生活的相声
第二节 关于“时髦”性相声
第三节 相声演员的遭遇
第四节 解放区的相声
第五节 “俗文学”研究中的相声
第六节 传统相声简析
当代篇
第十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的发展(1949-196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曲艺界的思想改造
第二节 “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的始末
第三节 中央广播说唱团的组建
第四节 京津仍是相声的重镇
第五节 各地相声演员的情况
第六节 “向科学进军”中的相声
第七节 马季等一代新人的茁壮成长
第八节 传统相声的挖掘与整理
第九节 相声演员拍摄的电影
第十节 相声引起学者的关注
第十一节 “反右”运动中的相声
第十二节 “大跃进”中的新相声
第十三节 相声批评的展开
第十四节 北方相声与南方滑稽的交流
第十五节 “笑的晚会”与“化妆相声”
第十六节 “两个批示”传达后的相声
第十六章 “文革”中的相声(1966-1976)
第一节 相声从舞台上消失
第二节 《友谊颂》冲破相声的沉默
第三节 相声工作者的苦斗
第四节 侯宝林转向理论研究
第十七章 新时期的相声(1977-2000)
第一节 涌现一批批判“四人帮”的相声
第二节 东北相声的崛起
第三节 “全国相声评比”在青岛举行
第四节 相声创作的深入发展
第五节 新时期活跃舞台的相声演员
第六节 “中国相声节”在合肥举行
第七节 传统相声的重新出版与整理
第八节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相声
第九节 相声理论研究的发展与成熟
第十节 少数民族相声的陆续出现
第十一节 台湾相声演员与祖国大陆的交流
第十二节 相声冲人世界艺术之林
第十三节 网络时代相声的传播
第十八章 进入新世纪相声的发展(2001-2010)
第一节 相声艺术家的更新换代
第二节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cctv全国相声大赛”
第三节 茶馆相声的兴起
第四节 相声艺术的国际交往
域外篇
第十九章 相声在东南亚的传播
第一节 相声在马来西亚的流传
第二节 相声在新加坡的流传
第二十章 相声在国际上的反响
第一节 中国相声引起国际学者的关注
第二节 各国类似相声的艺术形式的比较
结语 关于相声发展的几点思考
后记
《中国话剧通史》
作者:葛一虹 主编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146204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417
定价:80元
目录
绪 言
第一章 中国的早期话剧――文明新戏
(十九世纪末叶一1917年)
第一节 清末的学生演剧与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
(一)清末的“戏剧界革命”
(二)西方戏剧的传入与学生演剧
第二节 春柳社与春柳派
(一)春柳社在东京
(二)新剧同志会与春柳派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春阳社、进化团和早期话剧的传播
(一)春阳社的建立与活动
(二)进化团的活动及其艺术风格
(三)早期话剧在全国的传播
第四节 文明新戏的畸形繁荣和没落
(一)所谓“甲寅中兴”
(二)文明戏的没落
(三)坚持进步传统的学生演剧
第二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话剧的形成
(1917―1927年)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对创建现代话剧的理论鼓吹
(一)“五四”新思潮与现代话剧意识的觉醒
(二)《新青年》派关于戏剧改良的主张和影响
(三)创建中国现代话剧的理论探讨
第二节“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提出及其实践
(一)《华伦夫人之职业》的演出与上海民众
戏剧社
(二)北京的学生“爱美剧”与北京人艺剧专
(三)上海的“爱美剧”运动与上海戏剧协社
第三节 北京艺专戏剧系和“国剧”运动
(一)北京艺专戏剧系的建立
(二)“国剧”运动的理论与实质
第四节 现代话剧文学的开拓
(一)话剧文学创作的活跃
(二)现代话剧文学的奠基者
第三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话剧
(1927―1937年)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的话剧概况
(一)南国社和南国艺术运动
(二)北平、天津的话剧活动
(三)广东戏剧研究所与广州的话剧活动
第二节 左翼戏剧运动时期的话剧
(一)上海艺术剧社与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的组成
(二)剧联在上海的活动
(三)剧联在全国的地方组织
(四)北方的话剧活动
第三节 国防戏剧运动时期的话剧
(一)国防剧作及其演出
(二)大剧场演出与剧团的职业化
第四节 苏区的“红色戏剧”
(一)革命根据地“红色戏剧”的兴起
(二)群众性“红色戏剧”的蓬勃发展
(三)专业化剧团的建立和影响
(四)“红色戏剧”创作的繁荣
(五)在长征和游击战争中“红色戏剧”继续
战斗
第四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话剧
(1937―1949年)
第一节 抗战前期的话剧运动
(一)救亡戏剧运动的蓬勃兴起
(二)上海救亡演剧队的成立与活动
(三)戏剧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四)“第三厅”的成立及抗敌演剧队前期的活动
(五)抗战剧运的深入发展
第二节 以重庆为中心的话剧运动
(一)中华剧艺社的组建与历史剧创作
(二)重庆“雾季公演”与中国艺术剧社的成立
(三)大后方戏剧理论的建设
(四)大后方的话剧教育
第三节 西南地区的话剧运动和演剧队的整编
(一)抗敌演剧队的整编与抗战后期的活动
(二)以桂林为中心的西南戏剧运动
(三)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
第四节“孤岛”剧运及上海沦陷后的演剧活动
(一)上海剧艺社和其它职业剧团的活动
(二)“孤岛”时期的业余演剧
(三)上海沦陷后的职业演剧活动
第五节 沦陷区的话剧
(一)北平、天津的话剧活动
(二)武汉的话剧活动
第六节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话剧运动
(一)剧运中心的东移与职业演剧的低潮
(二)坚持话剧阵地的演剧队
(三)蓬勃开展的学生演剧
第五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话剧
(1937―1949年)
第一节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话剧运动
(一)陕甘苏区时期的话剧运动
(二)鲁迅艺术学院和边区前期的话剧活动
(三)演出中外名剧的热潮
(四)延安文艺座谈会和话剧的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节 八路军和华北地区根据地的话剧运动
(一)华北根据地话剧运动的开创
(二)反“扫荡”斗争中的演出活动
(三)人民戏剧的硕果
(四)规模空前的群众话剧运动
第三节 新四军和华中、华南根据地的话剧运动
(一)皖南事变前新四军与华中根据地剧运的
开创
(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与华中根据地剧运的
发展
(三)华南根据地的演剧活动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话剧
(一)解放区演剧团体大流动的格局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新话剧
第六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话剧
门949―1966年)
第一节 建国初期话剧的开拓与收获
(一)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揭开社会主义戏剧的
新篇章
(二)反映新生活的新剧目
(三)发展话剧事业的政策与措施
(四)中外名剧的演出与舞台艺术的提高
(五)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高潮
(六)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的收获
第二节“双百”方针指引下话剧走向繁荣
(一)话剧创作的新突破
(二)“话剧民族化”探索的深入
(三)“左”倾思潮影响下的话剧创作
(四)建国十周年献礼剧目的丰收
(五)儿童话剧艺术的发展
(六)少数民族话剧艺术的创建
第三节 在曲折斗争中迂回前进的话剧
(一)“反右倾”运动与文艺政策的调整
(二)话剧院(团)建设的成绩与经验
(三)戏剧理论的探讨与争鸣
(四)调整文艺政策下话剧的一度繁盛
(五)戏剧战线的曲折斗争
(六)戏剧界提前进入劫难期
后 记
附 录
(一)民众戏剧社宣言暨简章
(二)南国社简章
(三)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最近行动纲领
(四)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宣言
(五)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