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国际文化版图研究文库”3册:《论美国的文化》《被美国化的英国》《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深研美国文化,及其入侵英国的过程,记录互联网文化战争。

没有文化部的美国,如何打造了独霸世界的美国文化?
美国文化vs英伦文化,孰胜孰败?
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大国家都发生过哪些互联网大事件?
……
《论美国的文化》深入研究美国文化及其运行体制,从历史、艺术到商业,几乎全面覆盖;
《被美国化的英国》论述英、美文化在语言、艺术价值等方面纷繁而复杂的权衡较量过程;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记录了互联网时代的世界中一场场波诡云谲的文化战争。

×

团购价¥75.0 ¥171.9 折扣4.4
已售6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从文学、爵士乐、娱乐、语言等方面,对大量史料进行钩沉梳理,研究分析了美国文化如何入侵英国。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一部深入研究美国文化及其运行体制的鸿篇巨制;商务印书馆2013人文社科十大入围好书。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揭示数字化主流大趋势的权*论著;
商务印书馆2015人文社科十大入围好书;国内读者了解全世界范围互联网情况的“字典”。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han*** 2022/4/3 10:49:25
    书内容有点高深难懂,看不太懂,品相还可以
  • 超越永*** 2021/3/13 2:12:45
    这套书可以好好了解美国如何形成自己的文化感染力。必备!!!
  • ztw*** 2020/9/19 15:43:50
    排版有点大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
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进入20世纪如何重新塑造自己,以应对美利坚合众国引发的恐惧和幻想?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钩沉梳理以及研究与分析,揭示了20世纪上半叶英国人直面美国文化入侵而生发的焦虑和担忧。从爵士乐到福特汽车再到好莱坞电影,作者将新兴的美利坚娱乐帝国定义为一种新型的帝国主义,而它对大不列颠自身的文化构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
20世纪初期,美国激起了英国的乌托邦主义者和反乌托邦主义者的兴奋之情。威尔斯、赫胥黎、吴尔夫等作家着手经由美国来想象和憧憬英国的未来。本书描述了他们如何通过创作那些跨大西洋式的虚构小说来作为对山姆大叔光临的回应。“一战”之后,爵士乐飘至英伦,从伊丽莎白鲍恩到W.H.奥登等作家将之视为英国自身现代化的隐喻。然而,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风靡甚至比人们对爵士乐的追捧更令人恐惧,这一切皆触动了英国人对于英国民间文化的怀旧之情愫以及对不列颠文学遗产渐形丢失的惋惜之意绪。
作者通过文化批评家F.R.利维斯和T.S.艾略特的作品折射出英国人围绕着美国的争论。为此,作者将高雅与低俗的争论置于一个跨大西洋的框架之中,从而证明语言、国家和艺术价值这些*为珍贵的文学研究类别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对电影、回忆录、小说、诗歌以及期刊等大量史料的分析,作者展现了英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如何在与美国文化的纷繁而复杂的权衡较量过程中进一步确立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定义。
在作者的论述中,英国对美国化的担忧似乎是无处不在的。这与“二战”后其失去帝国的担忧紧密地或者说隐秘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从英国到英国特性的崩塌,从帝国自信到自豪于当地风俗和民族传统的转变”。由于失去了对其帝国的控制,而且注定要从大不列颠缩小为一个不太大的、怀旧的“快乐英国”,所以英国开始回应性地将美国流行娱乐形式下的帝国主义鉴定为作者所称的“美式娱乐帝国”。因此,英国人经常提及的担心是“英国内部正被美国电影殖民化”——或者更糟糕的一点——英国自己的殖民地正在被美国“有声电影”重新殖民。

【作者简介】
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Genevieve Abravanel), 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英语语言学副教授。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于杜克大学英语系取得博士学位。其研究兴趣包括20世纪的英国、美国和加勒比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

【相关评论】
作者以其超常的耐心和清晰的思维,揭示了20世纪英国文化*明晰的历史。……本书一个令人钦佩的特点是,作者同时借鉴了典范性的和非典范性的文本,探究了大量的作家,包括那些传统上被视为“少数派”的作家……以生动地证明在英国所弥漫着的对于美国化的担忧。
——凯文.J.H.德特马和马克沃里加尔,“现代文学与文化丛书”主编
 
在这部既引人入胜又思维清晰的论著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英国现代主义的重要作品如何阻碍一个他们通过反对而固定其形象的“美国时代”。在重新激活F.R.利维斯与“新批评”之间联系的同时,作者还解读了作为现代主义时刻的持久症状的美国与英国的文学学院的当今特征。本书完成了以往学者几乎从未涉足的某些课题:它使英国文学研究对自身感到陌生的同时, 改变了关于其由来已久的前提条件的故事。
——保罗圣阿莫,《著作权》作者
 
英国已经被美国大众文化征服并且被其殖民,这是20世纪历史的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这部缜密而细致的论著对于我们理解这种现象颇有裨益,作者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一种独特的英国文学现代主义形式如何发展从而应对人们感知到的美国化的影响,而这种发展又存在于重新想象英国特性的过程之中。
——杰弗里理查兹,《电影与英国的国家认同》的作者

《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
为什么没有文化部的美国其文化却能影响全球?
为什么艺术在其他国家面临严重的经营困境而在美国却有持续不断的资金来源?
美国各个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文化发展地区经济又如何给予艺术隐性补贴?
为什么美国的富豪热衷于向艺术捐赠?
非洲裔骚乱之后文化如何成为美国振兴旧城中心区的**途径?
艺术的上山下乡为何受到美国民众欢迎?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为什么既是美国思想的孵化器又能获取持续的资金支持?
……
这是一部深入研究美国文化及其运行体制的鸿篇巨制,商务印书馆2013年度人文社科十大入围好书。
没有文化部的美国如何打造独霸全球的美国文化?
人们批评美国的文化霸权,同时又批评美国人没有文化,怎样解释这种悖论。马特尔对美国的文化体制展开了全面调查,从档案文献工作到跨越美国的实地考察,在本书中解秘美国慈善机构、基金会、艺术赞助人的运作机制,考察了各所大学与各个族群的文化事业,全面地阐释了在美国这个没有“文化部”的国家,文化何以能够繁荣发展。
作者历时4年走遍美国35个州110个城市,进行了700多次的访谈,采访了几乎所有的博物馆、大剧院、交响乐团、大学艺术中心、大学出版社、慈善基金会、非营利机构、社区等与文化相关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的主要负责人,查阅了无数的档案资料,其中的434份是从未公开的档案资料,获得大量真实而精确的**手资料。
本书涵盖美国文化的各个侧面,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以国家直接补贴为主的文化政策,看到美国文化领域中并非“公权力”缺席,而是“公权力”以间接方式介入,这源于美国的“联邦主义”传统,美国民众向来对于公权的介入持怀疑的态度。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法国社会学家、记者,曾任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并在法国政治研究学院和法国高等商学院任教,他的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著有《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我为为何不喜欢文化萨科奇主义》等。

【相关评论】
经过长期而详尽的调查,弗莱德里克·马特尔奉献了一部鸿篇巨制,它的题目是“托克维尔”式的,他的研究是颇有教益的。本部论著对美国与艺术和文化的特殊关系进行的解剖与分析,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内尚属首次。
—— 达尼埃尔·加西亚,《 Livres Hebdo周刊》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不应该抨击美国的文化,而应该去探究这种文化是如何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的。
—— 阿兰·莱丁,《纽约时报》

这部巨著对“美国文化体制的分析”阐明了一个在法国很少有人触及的主题,我们法国人更关心文化产品的本身,而非文化的生产和流通的相关条件。这部巨著的目标并非“文化”,而是促使文化的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的环境:公共与私人的行动主体,资金、流通的结构与格局,联邦一级与地方一级的衔接,文化这一概念本身的演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多元主义的兴起以及逐渐得到机构认可的过程,等等。
—— 安娜-玛丽·贝特朗,《法国图书馆通讯》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揭示数字化主流大趋势的权*论著
★《主流》作者的**力作!与法国秋季新版同步上市!2015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好书,光明书榜、中版好书榜2015年度好书,《新智囊》2015年度经管图书价值榜
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如何把握数字化主流的大趋势?
 “华盛顿的叛徒”斯诺登为何成了硅谷人心目中的英雄?
好莱坞如何通过与网络巨头的联姻而再度成功转型?
中国如何创造了她的“谷歌”或者“脸书”,并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互联网体系?
阿拉伯国家如何将社交网络用于他们的革命?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美国、欧盟、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古巴、伊朗、南非、韩国、新加坡、肯尼亚、墨西哥、日本等世界各国各地区正在如何应对?
……
本书是《主流》作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的力作,也可以叫做《数字化主流》。在那部誉满全球的《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一书中,作者描述了因地缘政治而引发的全球文化和媒体之战;而本书则将对全世界文化和媒体领域的调查延伸至所有的数字化大都市。作者的足迹遍及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日本,乃至加沙的硅谷等极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并在这些深入而全面的田野式的调查与访谈的基础之上,悉心地记录并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的一场场波诡云谲且震撼人心的文化战争及其未来的基本走向。
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互联网时代主流文化传播方式、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的变化。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腾讯、中兴、华为等大家熟知的网络巨头接受了作者的采访。作者的调查表明,互联网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全球的亿万网民既朝夕使用又须臾难离的虚拟网络仍然存在着诸多价值观念迥异、文化传统不同、民族意识纷繁且边界异常清晰的文化疆域。
本书对于中国的研究界、学术界、产业界而言无疑是极其宝贵的一手资料,堪称广大中国读者了解全球范围的互联网世界真实情况的活字典。

【作者简介】
弗雷德里克·马特尔(Frédéric Martel),法国社会学家、记者,曾任法国驻美国外交官,现任法国国家视听研究所研究员,并在法国政治研究学院和法国高等商学院任教,他的观点对现行法国文化政策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著有《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戏剧在美国的衰落》、《我为为何不喜欢文化萨科奇主义》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被美国化的英国:娱乐帝国时代现代主义的兴起》
作者:【美】吉纳维芙·阿布拉瓦内尔/著,蓝胤淇/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5934
出版时间:2015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297
定价:47元

目录
编辑前言
鸣谢
前言
第一章 美托邦:关于英国未来的跨大西洋小说
第二章 爵士乐中的英国:爵士乐的跨大西洋入侵与英国特性的塑造
第三章 娱乐帝国: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好莱坞
第四章 以英语为例:F.R利维斯与现代英国的美国化
第五章 使它旧:在《四首四重奏》中虚构英国特性
后记
注释
索引


《论美国的文化:在本土与全球之间双向运行的文化体制》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周莽/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6508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538
定价:65元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文化政策
第一章 美国的文化部?
约翰·F.肯尼迪与文化
杰基·肯尼迪与“蒙娜丽莎”
肯尼迪的文化顾问
大都会歌剧院的冲突
一个“国家艺术委员会”?
第二章 艺术事务处的诞生
林登·约翰逊和文化
1964年的美国文化
国家艺术基金会
约翰逊文化政策的源起
国家艺术基金会之战
越南战争的阴影
约翰逊之谜
第三章 美国文化政策的源起(1960年之前)
从杰斐逊到罗斯福
“联邦1号”
“我们必须拥有一种真正的艺术戏剧”
“冷文化”
反对现代艺术的杜鲁门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第四章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黄金时代
尼克松与文化
南希·汉克斯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发展中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水门事件”
考尔德的《大急流》
吉米·卡特与文化多元主义
吉米·卡特任期内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黑人文化
走向文化多元主义
第五章 地方的文化普及
各州文化事务处的发展
各地区文化事务处的多元性
地理上的民主原则
分权或者各州的不被人们了解的角色
对历史与图书馆的执着
城市的文化政策
“公共艺术”和文化节
第六章 “文化战争”
新右翼
罗纳德·里根与文化
弗兰克·霍德索尔领导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遭围困的国家艺术基金会
国家艺术基金会四人(NEA 4)
用玉米换色情
一俄亥俄州,辛辛那提
国家艺术基金会的衰落
巴拉克·奥巴马与文化多元性
第二部分 文化社会
第七章 慈善业
卡内基、洛克菲勒、福特:资助文化事业的富人
洛克菲勒家族的精神
支持文化的税收政策
麦克尼尔·劳里与福特基金会涉足文化
福特基金会在艺术上的大规模投入
有创造力的混乱
第八章 美国税法“501c 3”条款
最初的文化机构
“501c 3”社团
董事会
基金
募款
从非营利的机构到“商业”活动
志愿者
扩大受众群
第九章 大学校园
艺术的校园
文化到达校园
从“U2乐队”到特丽莎·布朗
无伴奏合唱团和业余戏剧
一个培养未来艺术家的地方
艺术学硕士(MFA)
文化的研发
艺术家在美国的头号雇主
大学出版社
第十章 文化的商业化
走向文化超级市场
如何对一位富有的年迈寡妇献殷勤?
有强制权的慈善
企业赞助
公民社会的削弱
破败城区的高档化改造
第十一章 文化多元性
社区
社区发展团体
麦乔治·邦迪或白人的负疚感
黑人街区的振兴
文化多元性的发明
伊朗音乐与日本戏剧
白头发的白人受众
各种肤色的美国
新兴的创意阶层
美国人的文化实践
结论 美国的文化例外
看不见的却又无所不在的政府
以公民社会来代替国家
文化的民主化
文化多元性
美国文化体制中的不同层面
美国文化体制的局限
孤岛与主流


《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疆域》
作者:【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著,君瑞图 左玉冰/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4325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开本:16开
页数:376
定价:59.9元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硅谷
第二章 阿里巴巴
第三章 手机
第四章 IT就是印度科技
第五章 智能城市
第六章 城市复兴
第七章 我的Isl@m
第八章 监管者
第九章 从文化到“内容”
第十章 社交电视
第十一章 游戏结束
第十二章 欧盟
结论
词汇表
资料来源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