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胡风全集补遗》精装全一册,由胡风之女张晓风编著,汇集整理了1999年出版的《胡风全集》之外的文字,其中上半部分为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的大量佚文,下半部分基本为未刊稿。全书总达46.2万字,涵盖散文、杂感、译诗、评论、书信、提纲、笔记及报告文学等各类,其中既有作者尚在狱中时所写的“交代材料”,也有平反后直至临终前所写的回忆文字,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为定价88元,现团购价39元包邮!

×

关键字
名家文集
团购价¥39.0 ¥88.0 折扣4.4
已售8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46.2万字,585页,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的大量佚文,下编基本上为未刊稿
全书各部分篇目均按照写作年代或发表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排
其中尤为引起关注的是名为《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的长篇文字,作者于1979年恢复自由后,在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写出长达十数万字关于20世纪30年代“口号问题”的这篇文章,是研究胡风的珍贵史料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书友说
  • wgw*** 2020/11/3 11:05:43
    非常好 不错
  • 167*** 2020/9/18 21:11:35
    缺货了,再到货会通知吗?
  • lry*** 2020/8/25 20:33:30
    收录了好多全集里没有的文章,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的大量佚文,还有抗战期至去世前的各类文章和未刊稿子
  • lry*** 2020/8/25 20:32:32
    这本书中收录的文章,上编是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的大量佚文。下编基本上为未刊稿,都很有历史价值
  • wan*** 2020/8/24 21:09:17
    收入了大量的胡风的评论、杂感等文章以及未刊发的稿件,是研究胡风的参考资料。
  • 201*** 2020/6/6 16:54:59
    胡风全集也是在中图收的,看到还有本补遗,果断入手。
  • zzq*** 2020/6/4 12:33:08
    这算是集齐了吧
  • www*** 2020/5/24 16:52:21
    之前买了淘书团的全集,补遗也来一册
  • 慧君堂*** 2020/5/20 6:01:39
    特价很合适
  • xcl*** 2020/5/14 13:46:38
    不能忘记那个疯狂的时代!!!!永远也不要再有那样疯狂的时代!!!!!!!!!!!!!!!!
查看下一条 >>

作者简介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人。著名文艺理论家、诗人、翻译家。抗战期间曾主编大型文艺刊物《七月》和《希望》。1934年与作家梅志结婚。1949年起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第*届全国人大代表。其间写有抒情长诗《时间开始了》,特写集《和新人物在一起》,杂文短记《从源头到洪流》等。1953-1954年,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55年因向中共中央上书“三十万言”而被定为“胡风反*命集团”之首,身陷囹圄二十四载,直至1979年获释。1980年平反。主要作品有《胡风评论集》三卷、《胡风全集》十卷等。

整理者:张晓风。胡风与梅志之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馆员。1957年高中毕业后因受父亲冤案的牵连,未能升入大学,后在京郊农场从事农业劳动二十年。胡风一案平反后,于1981年2月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室,担任胡风同志秘书,协助他工作,并整理他的著作、手稿及资料等。收集、整理、编选、辑注、发表并出版了大量的胡风著作、手稿、书信、日记、佚文、佚译等,后编集成《胡风全集》10卷本。

编后记

编后记
张晓风
《胡风全集》出版于1999年1月,全书10卷共460万字。说是全集,实际上离“全”是差得较远的(出版社方面出于可以想见的原因,坚持要用“全集”这名称)。当时,书稿要得很急,这十卷书的编辑只给了我们八个月的时间,也不可能组成一个多人的编委会来群策群力,因此,该书的编辑出版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首先,在当时,由公安部发还的书信、日记和交代材料等只整理发表出了一部分;其次,虽然我们也尽可能地收集到了一些佚文和书信等,但苦于无从检索到散落于旧报刊上的众多文章资料。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学者近藤龙哉先生就曾提供给我一份他自己编纂的胡风著译篇目系年(国内也有两位学者发表过一份胡风著译篇目,但详尽程度远不如近藤先生的那份,而近藤先生的那份也存在着一些错失),这便是我对胡风著译篇目最早的认识。80年代,复印机没有普及,便利的数码相机更是尚未问世,我只能利用几次偶尔的出差机会,到当地的图书馆去“按图索骥”,查找到佚文后,有条件便复印一份,没条件只好手抄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更多的线索也没有时间去查找更多的佚文资料(很多也是作者当年编辑时就未能收集到的)。今天,一些研究生有“课题费”的资助,可以到各地的图书馆去找到资料,再拍下来,还可到网上去进一步搜索,而这些优越条件在我们编《胡风全集》的当时是无法想象的。
全集出版后的十多年间,我陆续查寻到或从友人及研究者处得到了不少已发表过的侠文,并整理出了一些未曾刊发过的胡风著作文献(因多数不是为发表而作的,所以称不得是“文章”)。现借纪念胡风诞辰11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这本《胡风全集补遗》,从而为胡风研究增加一些第一手资料。
由于《胡风家书》已于2007年1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胡风的全部日记也已编成《胡风日记全编》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另有胡风的全部狱中诗早已编成《胡风狱中诗存》尚待出版,胡风给舒芜的全部书信也已编入《胡风致舒芜书信全编》,将另行出版。这几部分胡风的著作文字便不再编入本书,而留待将来收入新版的《胡风全集增补本》。
本书分上下两编。
上编是散见于各类报刊中的大量佚文。其中第一部分是作者青年时代(即他所说的“理想主义者时代”)所著的一些散文、杂感和译诗等;第二部分为抗战前的一些评论、杂感等文章,其中有几篇刊登于日文报刊上,现委托懂日文的学者由日文译出;第三和第四部分则是抗战期至去世前的各类文章。
下编基本上为未刊稿,包括《胡风全集》第九卷书信卷外的书信。其中第一部分为作者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所写的提纲、笔记及报告文学等;第二部分内既有作者尚在狱中时所写的“交代材料”,也有平反后直至临终前所写的回忆史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名为《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的长篇史料。作者于1979年恢复自由后,面对当时甚嚣尘上的将他和“四人帮”捆绑在一起的大批判文章和个别混淆是非的学界评论,他不顾年迈多病,短短几个月内写出了长达十数万字关于20世纪30年代“口号问题”的这篇《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呈交给中央(送当时四川省委书记赵紫阳转政治局委员胡耀邦)。虽然作者由于上述原因情绪较为激动,文字也有些偏激,但作为史料还是弥足珍贵的(1979年,作者曾寄给李何林和吴奚如看过,后来也曾给姜弘看过)。现在,我将全文整理出来收入本书,希望能对“口号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佐证和论据;第三部分是近年来新整理出的胡风书信,时间跨度自20世纪30年代直至去世前的80年代。
全书各部分篇目均按照写作年代或发表年代的先后顺序编排。最后一部分书信则按给每位收信人的第一封信的时间先后编排。文中的重点号为原有。由于有的旧报刊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有的在原载时就有错失,无法辨认的字样只得以“”代之;明显的排校错失则由编者改过;标有[……]者则为编辑加工时的处理,无法明确其对错的则仍依原样,有些作者特有的行文习惯和不太规范的用语以及引用某些期刊信息的不规范处也保持原样。下编由于未经作者审核定稿,为慎重起见,特做少许删节,代之“(略)”,或隐去人名,以“XX”代替。
本书的收集、翻译、编辑及出版等工作大大得力于刘涛、于静、李文熹、刘思源、张明杰、朱幸纯、徐桂梅等各位先生及日本学者近藤龙哉先生、横地刚先生的热情相助,而家乡的湖北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胡风全集》的基础上,对本书的出版特别给予了关注。谨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本书虽然出版了,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补遗”工作是不会画上句号的。须知,即使是以举国之力补充编注过好几版的《鲁迅全集》,也还时不时地会冒出来新的鲁迅佚文。那么,胡风佚文的不断被找到被发现更是不可避免的了。当然,如条件许可,我也会继续整理出胡风的一些有价值的文字作为未刊稿来加入“补遗”。因此,宝贵的线索、善意的批评以及建设性的意见对于我们就是至关重要的了,我期待着读者和研究者给予我
们各方面的支持。

2013年6月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胡风全集补遗》
作者:胡风/著,张晓风/整理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6078344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开本:32开
页数:585
定价:88元

目录
上编
(一)
五卅纪念中忆萧楚女
复活了
在江西纪念“五四”
时代,青年,自杀,及其他——零想之一
“珠”的问题——一零想之二
绮芙林·荷普
歌——
动摇中的死相——零想之三
歌——


别后——寄M
来自庐山
寻梦
略评近年来的文艺论争
关于“意识的艺术”
寄往西伯利亚——译赠《现代中学生》的作者和读者
文学史家沙枯宁之死
《怒吼呵中国》的姐妹篇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诸成果之“中国”篇
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
现阶段上的文艺批评之几个紧要问题
读书零感(一)
读书零感(二)
《<子夜>与革命的现实主义的文学》(何丹仁)附记
日本普罗文学最近的问题
新的年头带来了些什么?

《木屑文丛》第一辑发刊词
《准风月谈》(鲁迅)出版了!
什么是批判的现实主义——答“文学社”问
《送报夫))译者序
文学上的民族战争
《山灵》广告
非常时的日本文坛侧影
我的心境
新文艺成长的大路
(三)
爆竹声
致读者
建设“民族大众文化”
礼物——介绍罗卓英将军底两公子
关于风气
怎样读小说
作家的主观与艺术的客观性(座谈记录)
创作现势一席谈
为人类自由的斗争——慰问苏联战士与印度弟兄(手迹)
半思斋二三事
纪念张自忠将军(手迹)
书信断片(A.契诃夫)
《罗曼·罗兰》辑录后记
遗嘱
关于珂勒惠支(一)
关于珂勒惠支(二)
要真,青年们!(代创刊词)
简论“文艺”
要把这一次暗杀当作新的反动进攻的信号
中国文化之路
由于你,新中国在成长(鲁迅先生颂歌歌词)
当然不中的预言
(四)
中国现代史底百科全书
胡风访谈录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
下编
(一)
关于丁玲底作品的札记
文学运动底几个问题(断片)
关于我的错误态度的检查
硬骨头们的故事
农村一角底印象断片
(二)
关于《论鲁迅》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
补充几点我经历的情况
对《延安文艺研究》的祝愿
答任钧先生的“严正声明”
1942年在桂林
(三)
致彭燕郊(9封)
致黎烈文(1封)
致萧军(7封)
致邱祖武(2封)
致史誌(1封)
致梅林(1封)
致鲁藜、芦甸(1封)
致(1封)
致周扬(2封)
致公安部党政领导(1封)
致熊子民(3封)
致文学家辞典编委会(1封)
致宋宝印(1封)
致耿庸(4封)
致何满子(1封)
致王福湘(1封)
致丘健生(1封)
致何满子、耿庸、贾植芳(1封)
致何满子、耿庸(2封)
致李曼云(1封)
致孙钿(2封)
致牛汉、阳翰笙(1封)
致倪子明(2封)
编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