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读书月淘书团会场|满额送文创/限时满减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全10册,教育史学专家周洪宇教授主编,围绕官民话语权、新教育运动、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阎锡山与军阀办教育、陶行知思想等10个主题,以新的思路和观点,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开拓教育史学研究的新视野,既有宏观理论的探讨,又有中观和微观问题的研究,各书观点相互关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史学新体系,丛书出版后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曾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是全国教育类图书唯*入选者。定价444元,现团购价135元包邮!

×

团购价¥135.0 ¥444.0 折扣3.0
已售37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丛书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其中《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一册获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学术著作原创奖”
既有理论深度,亦有历史厚度,实现了教育史学研究从上层向下层转移、从中心向边缘扩展、从中央向地方延伸、从主流向非主流开拓、从本土向域外眺望、从整体深入到个案以及从具体微观研究向理论建构等研究目的
10册分别为——
《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
《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
《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
《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
《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
《融通与创新: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
《合作与共进: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1922-1951)》
《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

编辑推荐

本丛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教育史学专家周洪宇教授担任主编,并聘请了国内一批学有专长的中青年学者担任各分册作者。丛书出版后受到了教育史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是全国教育类图书唯*入选者。丛书共含十部专著,均是在每位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扩充而成,大都经历了三年至五年的艰苦笔耕才完稿,其中周洪宇专著的《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于2012年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学术著作原创奖”。
丛书以新的思路和观点,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开拓教育史学研究的新视野,实现了教育史学研究从上层向下层转移、从中心向边缘扩展、从中央向地方延伸、从主流向非主流开拓、从本土向域外眺望、从整体深入到个案以及从具体微观研究向理论建构等研究目的,反映和体现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本土原创为特色、范式转换为宗旨、学术增长为目标的学术理念和追求。全书既有宏观理论的探讨,又有中观和微观问题的研究,理论风格统一,各书观点相互关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史学新体系。

《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
本书采用话语分析方法,将三文(即文献、文本、文化)研究有机结合与融通,运用话语权理论,从话语权与教育宗旨的关系、官方话语权的独占、官民话语权的互动、民间话语权的拓展、官方话语权的重掌、官民话语权的衡称等方面,研究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宗旨的发展与流变,总结提出了官民话语权演变规律,从教育宗旨流变这一个点来窥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规律。

【作者简介】
但昭彬,1962年生,湖北赤壁人,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考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史、教师教育、考试理论等。兼任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学术交流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教育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编和参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湖北考试史》《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等10部著作,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和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多项。

《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
中国新教育运动是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初期(1912—1930)由蔡元培、黄炎培、郭秉文、蒋梦麟、陶行知、胡适等留学欧美的新教育家群体为主导,以各级各类教育界人士为主体,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和国外教育家群体鼎力相助,官民配合相对默契,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致力于改革传统的中西教育,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改革运动。运动经历了发轫、发展、高潮和衰退四个阶段。教育社团和报刊是其腾飞的两翼,政局更迭是其兴亡的背景。它是国际教育新潮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基石。它与“新文化运动”同源同质异构不同步。本书从教育活动史的视角再现了“新教育运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简介】
汪楚雄,1965年生,湖北英山人,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中外美术教育史和当代中外美术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参与编写多部著作,并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和《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
本书从元理论视角出发,将教育史学本身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社会科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从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特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地位、学科功能与价值、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史料收集、编撰形式、跨学科研究以及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对教育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史学理论体系,为教育史学研究提供了一套比较新颖的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郭娅,1963年生,河南杞县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光明日报》《史学月刊》《江汉论坛》《教育评论》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著作7部,参与教育部“十五”、“十一五”重点项目两项,主持过多项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
本书是根据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及其行政制度研究》修改而成,系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转变研究》(课题号:FGB050537)的阶段性成果。
全书共分五章,运用制度经济学、权力政治学、博弈论等学科的理论,分别对教育部的历史演进、主要兴革、人事关系、决策方式、组织构架、社团关系、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进而提出了“有限政府、有限管理,有力社团、有力参与,有权学校、有权办学”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构想。

【作者简介】
广少奎,1966年生,山东曲阜人。1998年毕业于曲阜师大教科院,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教育史、教育管理、教育基本理论等问题的研究。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与合作主编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教育史》《山东教育通史》《山东考试通史》等,主持、参与和完成国家和省级重点课题多项。

《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本书从科学主义的独特视角出发,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运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成果,研究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历程,分析了科学主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及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过程,进而全面考察了1904-1949年科学主义对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以及语文教育科学化的进程问题。

【作者简介】
耿红卫,1971年生,河南宁陵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语文教育史、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海外华文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外国教育研究》《东南亚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2篇,人大复印资料复印和索引20余篇;出版专著《语文教育新论》,参编教材《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副主编);主持和参加省级以上课题多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多项。

《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
本书从“地方军阀办教育”这一民国时期特殊现象入手,对阎锡山的非主流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挖掘,从多角度考察了阎锡山在山西兴办教育的内外动因,生动展示了山西各类教育的发展情况与办学经验。通过“原生态”研究,既分析了民国时期山西教育的性质与特点。又概括了民国时期*为典型的军阀办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拓展了区域教育史与基层教育史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
申国昌,1967年生,山西山阴人。教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学习思想史、道家道教教育史和教育史学理论。出版著作《中国学习思想史》《道教教育观与儒道学习观研究》《教育史学通论》《山西史》《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等11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获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次。

《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
本书与传统的从教育角度研究陶行知的做法不同,另辟蹊径,以“开拓与创新”为主线,以“人物活动”为基点,以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为背景,从文化视角对陶行知一生的事业、思想和人格做了整体考察,不仅探讨了陶行知对近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大贡献,而且还从语言文字、大众艺术、科学普及、新闻出版、对外影响等方面,研究了陶行知对中国现代文化诸多领域的开拓与创建,提出了“陶行知是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伟人”这一*新论断。
本书开辟了教育家研究的新视角,提出了陶行知研究的新观点,还在人物研究方法论上做出了新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比较、系统和心理分析综合研究法”。

【作者简介】
周洪宇,1958年生,湖北武汉人。教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教育的信念与追求》《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中部教育论》等8部,主编和参与主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陶行知教育学说》《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等10部。

《融通与创新: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对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这两位分别在中国和日本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比较研究,对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教育思想本身及其影响和评价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分析,研究了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从寒门之子走向教育大师的人生历程,重点从本土文化的浸染、外国文化的洗礼、宗教文化的影响、亲身实践的结晶四大板块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进行了整体勾画,从哲学、宗教与政治三个方面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基石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教育思想的深层价值和当代意义作了进一步的追问,提出了独立学术见解。

【作者简介】
蔡幸福,1966年生,湖北通山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和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教育导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并完成的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区域内校际之间差距研究”获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等奖。

《合作与共进: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1922-1951)》
本书主要考察了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在1922-1951年间的演变历程。首先纵向梳理了该组织的成立背景、组建经过及历史沿革,揭示了该组织的对华服务动机、目的和信念;其次,横向分析了该组织的机构性质、工作职能、组织构成、服务方式、社会关系,客观评价了该组织的历史作用;最后总结了该组织的教育管理经验与教训,可供当今高等教育管理者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
肖会平,1967年生,湖北随州人。1997年获中南财经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同济医科大学任教。2008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博士学位,现在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职。主要从事教育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主要研究成果有《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和社会功能》、《论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之关系》、《教育史学的规律初探》等。

《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
雅礼会1902年成立于美国耶鲁大学,其初衷在于通过来华办理教育和医疗事业。达到其传教目的。它先后在华开办了雅礼大学、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湘雅护校以及参与办理华中大学等学校。其在华事业长达半世纪之久,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本书以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为主要观照对象,从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宏观视野出发,具体研究了雅礼会及其在华教育事业之缘起、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发展轨迹以及专业化的发展历程与具体表现等内容。

【作者简介】
赵厚勰,1971年生,湖北潜江人。2003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硕士学位,2006年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史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同时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基督教教育史、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参与过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并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编简介

周洪宇,1958年生,湖北武汉人。教育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兼任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发展战略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全国高校设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家督导团专家组成员、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教育史和教育政策问题研究,出版专著《教育的信念与追求》《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中部教育论》等8部,主编和参与主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陶行知教育学说》《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等10部。承担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人民教育》、《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美)、《生活教育》(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研究成果十余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
作者:但昭彬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43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369
定价:41元

目录
引论
一、研究旨趣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理论框架
第一章话语权与教育宗旨
第一节语言、言语与话语
一、语言与言语
二、语言与言语之辨析
三、语言与话语之辨析
第二节话语的语境与权力
一、语境之概念与要素
二、话语权之释义
三、话语权之分类
第三节教育话语与教育宗旨的话语属性
一、教育话语之定义
二、教育话语之分类
三、教育宗旨之话语属性
第四节话语权与教育宗旨的制定
一、专制政体下之教育宗自
二、立宪政体下之教育宗自
三、民主政体下之教育宗旨
第二章官方话语权之独霸:“中体西用”(1862—1898)
第一节传统教育与“明人伦”教育宗旨
一、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萌生
二、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确立
三、儒家“明人伦”教育宗旨之实施,
第二节洋务教育与“中体西用”
一、鸦片战争与“师夷制夷”
二、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
第三节“中体西用”之作用及影响
一、“中体西用”之积极作用
二、“中体西用”之消极影响
第四节“中体西用”与学堂“立学宗旨”
一、洋务学堂的设学之旨
二、维新学堂的立学之旨
三、“两大学制”规定之“立学宗旨”
第三章官方话语权之松动:“五项教育宗旨”(1898—1912)
第一节官方话语权之松动与民间话语权之获得
一、中国民众第一次获得宝贵的话语权
二、民间教育报刊的创办与民间教育团体的创建
第二节学者对教育宗旨的言说与构建
一、梁启超呼吁“教育当定宗旨”
二、王国维放言《论教育之宗旨》
第三节官方“五项教育宗旨”的颁布
一、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
二、朝廷颁布教育宗旨之《上谕》
第四节民间对教育宗旨的言说
一、民间人士对教育宗旨的言说
二、民间报刊对“五项教育宗旨”的批判
第五节“五项教育宗旨”之话语特点
一、发布机构的权威性
二、包含内容的全面性
三、语义蕴涵的丰富性
四、语言表述的简明性
第四章官、民话语权之互动:“四育教育宗旨”(1912~1915)
第一节民众呼吁:民国当确定教育宗旨
一、汪涛发表《论民国当确定教育宗旨》
二、其他人士对教育宗旨的言说
第二节学者建言: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
一、陆费逵建议《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
二、庄俞《论教育方针》
第三节官方颁布:“四育教育宗旨”
一、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二、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四育教育宗旨”
第四节“四育教育宗旨”的话语特色
一、表述方式不同
二、蕴涵信息不同
三、文本结构不同
第五章帝制话语权之复辟:“七项教育要旨”(1915—1916)
第一节袁世凯执掌话语权
一、袁世凯正式就任总统,
二、为复辟帝制寻找话语资源
第二节官方颁布“七项教育要旨”
一、汤化龙上书大总统请“明定教育指针”
二、大总统袁世凯颁布“七项教育要旨”
第三节民众、学者对复古教育要旨的抨击
一、潘文安《对于汤总长中学教育方针之赘言》
二、陈独秀纵论《今日之教育方针》
第四节“七项教育要旨”的实质及影响
一、“七项教育要旨”之实质
二、“七项教育要旨”之影响
第六章民间话语权之拓展:“七条教育标准”(1916—1924)
第一节北洋军阀话语权之式微
一、军阎话语权之式微
二、杜威哲学之传播
三、民间话语权之拓展
第二节民间人士对教育方针之言说
一、朱元善倡言《今后之教育方针》
二、贾丰臻发表《教育危言》
三、刘昆书呼吁《今后当以实利主义为教育方针》
第三节民间团体对教育宗旨之建议
一、教育调查会的建议
二、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的建议
三、国家主义派的建议
第四节“七条教育标准”的意蕴
一、一次民间话语的胜利
二、一次对官方话语的解构
……
第七章官方话语权之重掌:“党化教育方针”(1924—1928)
第八章官、民话语权之衡称:“三民主义教育宗旨”(1928—1949)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启新与拓域: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
作者:汪楚雄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74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283
定价:33元

目录
总序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厘清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语境
一、国内环境
(一)政治局势的影响
(二)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新旧教育的积淀
二、国际影响
(一)国际教育新潮的涌入
(二)美国教育潮独领风骚
三、精英与利器
(一)精英群体结成运动中心和形成流派
(二)新教育运动的时代利器
第二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轫
一、政府主导教育改革和欧美教育新潮登陆
(一)“双新运动”先后起步
(二)教育部主导的改革“三步曲”
(三)欧美教育新潮登陆
二、新教育团体不同派系
(一)“留美派”与“中国科学社”
(二)“留欧派”与“勤工俭学会”
(三)“日本派”与“通俗教育研究会”
(四)“联合派”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
三、新教育出版群雄竞逐
(一)新教科书之竞争
(二)教育期刊之角逐
四、新教育界与复辟势力较量
(一)袁世凯的教育复辟
(二)反教育复辟的潮流
第三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发展
一、中国大学的现代转型
(一)北大和南高改革
(二)现代大学的追求
二、中西教育交流扩大
(一)中国科学社迁归
(二)“哥大派”的崛起
(三)考察和留学热潮
三、“双新运动”并驾齐驱
(一)“覆孔孟,铲伦常”之争
(二)实利教育与精神教育之争
(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争
四、教育社团和期刊的新趋向
(一)教育社团的新发展
(二)教育期刊的新特点
第四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高潮
一、五四运动是新教育的结晶
(一)新教育孕育了“五四”
(二)“五四”促进了新教育
二、中外教育交流走向高潮
(一)杜威热兴起的原因
(二)孟禄和巴顿的贡献
(三)战后狂热的留学潮
三、教育文化论战风云再起
(一)新文化运动终结期的论争
(二)新教育运动高潮期的论争
四、新教育运动的“双轮”加速
(一)改进社与教育现代化
(二)教联会与新学制运动
(三)职教社与新型社团的功能
(四)新老教育期刊的作用
第五章 中国新教育运动的衰退
一、新教育运动衰退的原因和标志
(一)政局从动荡到相对稳定
(二)新教育运动的衰退、希望和终结
二、关于新教育运动的反思
(一)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重估
(二)对其他教育现象的批评
三、中国新教育运动的深化
(一)克伯屈等访华难阻本土意识加强
(二)“乡村教育运动”增强了中国化趋势
结语
一、新教育运动的性质与特征
二、新教育运动的作用与地位
三、新教育运动的经验与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反思与探索:教育史学元研究》
作者:郭娅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36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477
定价:51元

目录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教育史学元研究的基本内涵
(一)“元”的内涵及“元研究”与“元科学”
(二)从“元理论”“元教育学研究”到“教育史学元研究”
三、中、西方教育史学元研究概述
(一)中国教育史学元研究概述
(二)西方教育史学元研究概述
(三)中、西方教育史学元研究评述
四、教育史学元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及学科体系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
一、学术界关于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的讨论
二、教育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地位
一、教育史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史学的学科地位
第三节 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
一、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与课程体系的概念辨析
二、关于教育史学科体系的争鸣
三、教育史学的学科体系设想
第二章 教育史学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史学的功能与价值的内涵
一、功能概念与价值概念的辨析
二、教育史学功能与价值的含义
第二节 教育史学功能与价值讨论的回顾与思考
一、西方教育史学界关于教育史学功能和价值的讨论
二、中国教育史学界关于教育史学功能和价值的讨论
三、中、外教育史学界对教育史学功能和价值认识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教育史学功能与价值的再认识
一、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价值
二、教育史学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三、教育史学的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第三章 教育史学认识论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史学认识的主体
一、教育史学认识主体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二、教育史学认识主体的认识结构及其功能
第二节 教育史学认识的客体
一、教育史学认识客体的内涵
二、教育史学认识客体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教育史学认识的形成过程
一、教育史学认识的可能性问题
二、教育史学认识的形成过程
第四节 教育史学认识成果的性质及其检验标准
一、教育史学认识成果的性质
二、教育史学认识及其成果的检验标准
第四章 教育史学方法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研究方法的一般界说
二、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点
第二节 教育史学研究方法探讨的历史回顾
一、中、西方关于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
二、当前教育史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
三、教育史学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教育史学研究方法体系试构
一、教育史学研究方法体系构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教育史学方法体系构想
第五章 教育史学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节 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一般问题及内涵
一、跨学科研究的一般问题
二、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第二节 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现状
一、西方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二、中国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三、教育史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第三节 教育史学的跨学科研究解析
一、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本质
二、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
三、教育史学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规范
余论
一、分析与总结
二、突破与不足
三、趋势与未来
附录 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重振与衰变: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研究》
作者:广少奎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50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316
定价:36元

目录
引 论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研究范围与旨趣
三、研究状况与不足
四、研究要点与框架
五、研究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教育部历史概述
第一节 教育部历史回溯
一、中央教育行政委员会和中华民国大学院
二、大学院失败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抗战以前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教育部概况
二、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教育部概况
二、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第四节 战后至撤离大陆期间的教育部及其主要兴革
一、教育部概况
二、教育部的主要兴革
第二章 人事与决策
第一节 陈立夫与朱家骅的派系斗争
一、陈立夫及其CC系
二、朱家骅及其“新CC系”
三、两大派系之恶交
四、派系争斗之肇因
第二节 教育部的人事关系
一、朱、陈两派的人事斗争
二、人事关系问题之分析
第三节 教育决策及其实质
一、教育决策之表现
二、决策实质之分析
第三章 机构与职能
第一节 机构、职能与人员
一、组织法的订颁与修正
二、机构设置与职能界定
三、教育部人员状况
第二节 职能实施之考察
一、立法建制
二、规划统筹
三、经费资助
四、学术奖励
五、视察指导
第三节 总体分析与评价
一、机构职能之分析
二、机构职能之评价
第四章 教育部与教育社团
第一节 教育社团之概述
一、教育社团之性质
二、教育社团之分类
三、社团活动之概况
四、社团活动之特点
第二节 教育社团状况之分析
一、民国前期、后期教育社团作用之比较
二、教育社团体制化的原因分析
三、教育社团体制化的简要评价
第三节 教育部与教育社团之关系
一、民国前期、后期教育部与教育社团关系之比较
二、教育部与教育社团关系之总鲒
第五章 教育部与学校管理
第一节 教育部与学潮消长
一、国民政府时期学潮概述
二、学潮制止与秩序整饬
三、分析与总结
第二节 教育部与学生控制
一、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让
二、施行严密的训导管理
三、推行严苛的会考制度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 教育部与教师管理
一、教育部与小学教师管理
二、教育部与中学教师管理
三、教育部与大学教师管理
四、分析与总结
第四节 教育部与课程教材审定
一、教育部与课程设置
二、教育部与教材审定
第五节 本章 总结与评价
余论
一、简短小结
二、教育部行政制度转变原因之再析
(一)宏观层面
(二)中观层面
(三)微观层面
三、教育行政制度的理论建构
(一)有限政府,有限管理
(二)有力社团,有力参与
(三)有权学校,有权办学
参考文献
后记


《革故与鼎新:科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改革研究》
作者:耿红卫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203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375
定价:42元

目录
引 论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的相关资料、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的对象、范围与相关概念的厘定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创新追求
第一章 科学主义对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影响界说
第一节 科学主义概说
一、科学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二、科学主义的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 科学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的传播历程
一、科学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
二、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演变形态
三、中国语境下的科学主义思潮的特点
第三节 科学主义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影响
一、教育制度——由科举制度的废除到现代学制的建立
二、教育内容一一由空疏、宽泛到实用、具体
三、教育研究——由主观、粗犷到客观、精细
第四节 科学主义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观念的冲击
一、传统语文的变革
二、传统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现代语文教育观念的确立
第二章 语文教育目标科学化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语文课程设置和名称的变更.
一、“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设科期(1904—1912)
二、“国文”设科期(1912 1920)
三、“国语”、“国文”科并设期(1 920—1949)
四、“语文”设科期(1949—)
第二节 语文教育目标指向由笼统、片面到明确、具体
一、语文教育目标的嬗变轨迹
二、语文教育目标指向的特点及归因分析
第三节 教育界对语文教育目标的检视
一、对语文教育目标的批评
二、对语文教育目标的设想
第三章 语文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从语文课程设置看语文教学内容的发展
一、语文教学内容的分设期(1904—1919)
二、语文教学内容的细化期(1919—1 929)
三、语文教学内容的稳定期(1929—1949)
第二节 从编排体例看语文教科书的沿革
一、传统语文教材的简单回顾
二、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编排的轨迹
第三节 教育界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检讨
一、对语文教科书的批评
二、对语文教科书的讨论
第四章 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历史反观
第一节 西方教育理论与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验和运用
一、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弊端
二、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传播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二节 现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造
一、说话教学法
二、识字教学法
三、阅读教学法
四、作文教学法
第三节 近现代语文教学方法演进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方法演进的特征
二、语文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语文考试科学化的历史检讨
第一节 现代语文考试形成的动因和特点
一、现代语文考试形成的动因分析
二、现代语文考试的特点管窥
第二节 现代语文考试的多向度展开
一、运用多种新法来考查语文教学内容
二、语文考试的标准化尝试——以东大附中入学招生考试改革为例
第三节 教育界对语文考试的批判
一、对语文考试功能发挥不足的批评
二、对语文考试实际问题的检讨
第六章 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的历史钩沉
第一节 实验教育思潮对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的影响
一、实验教育思潮概说
二、实验教育思潮的影响
第二节 语文教育研究方式科学化的具体表现
一、识字问题
二、写字问题
三、阅读问题
四、作文问题
结语
一、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科学化改革留下的教训和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
作者:周洪宇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98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开本:16开
页数:504
定价:55元

目录
导论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陶行知
一、为什么要从文化视角研究陶行知
二、怎样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陶行知
第一章 中西文化撞击与交融的产物
第一节 陶行知的人生三部曲
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西方文化的洗礼
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第二节 陶行知的政治文化观
一、总结中西文化论争
二、正确对待中西文化
三、博取兼收,融合中西
第三节 陶行知的宗教信仰
一、陶行知皈信基督教的原因分析
二、陶行知对基督教教义的排拒
三、陶行知对基督教教义的接纳
第四节 陶行知的人格精神
一、强烈的爱国精神
二、无私的献身精神
三、崇高的革命精神
四、艰苦的奋斗精神
五、踏实的求真精神
六、伟大的创造精神
第二章 文化冲突中的抉择
第一节 思想文化转入新轨
一、启蒙狂飙突进
二、提倡民主与科学
三、打倒吃人的礼教
四、鼓吹个性解放
五、揭橥“文学革命”主张
六、文化论战迭起
第二节 东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一、东西文化的差异
二、新旧文化能否调和
第三节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
一、学说主义纷呈
二、中国人的抉择
三、思想冲突中的抉择
第三章 输入新知与批判传统
第一节 民初教育改革回顾
一、民初教育改革
二、教育战线斗争
三、“五四”教育改革
第二节 陶行知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
第四章 现代教育事业的开创
第五章 现代教育理论的建构
第六章 现代语言文学的奠基
第七章 大众艺术的开拓
第八章 现代科学的传播
第九章 现代新闻出版的推动
第十章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传播
结语陶行知是20世纪综合性的文化伟人
参考文献
后记


《融通与创新: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蔡幸福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272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308
定价:35元

目录
引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一)填补教育史上的一点研究空白
(二)拓展视野,深化研究
(三)扩大交流,增强了解,促进中日友好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陶行知的研究
(二)关于牧口常三郎的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从寒门之子走向教育大师--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形成比较
第一节 本土文化的浸染
第二节 西方文明的洗礼
第三节 宗教文化的影响
第四节 亲身实践的结晶
第二章 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哲学、宗教和政治思想比较
第一节 从唯心到唯物与从唯物到唯心--哲学思想比较
一、陶行知:从唯心到唯物
二、牧口常三郎:从唯物到唯心
第二节 信仰基督、推崇佛教与笃信佛教--宗教思想比较
一、陶行知:信仰基督、推崇佛教
二、牧口常三郎:笃信佛教
第三节 共和、民主、和平与和平共存、人道竞争--政治思想比较
一、陶行知:共和、民主、和平
二、牧口常三郎:和平共存、人道竞争
第三章 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上)
第一节 培养“真、善、美”的人与培养创造“得、善、美”价值的人--教育目的观比较
一、陶行知:培养“真、善、美”的人
二、牧口常三郎:培养创造“得、善、美”价值的人
第二节 “三创一改”与对生活加以干涉、指导--教育功能观比较
一、陶行知:“三创一改”
二、牧口常三郎:对生活加以干涉与指导
第三节 “生活即教育”与走向生活、走近自然和社会--教育内容观比较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二、牧口常三郎:走向生活、走近自然和社会
第四章 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比较(下)
第一节 “教学做合一”与讲求“方便”、讲究自然--教育方法观比较
一、“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的“点金术”
二、讲求“方便”、讲究自然--牧口常三郎的“金钥匙”
第二节 “社会即学校”与半日学校制度——学校观比较
一、“社会即学校”——陶行知为教育设计的康庄大路
二、半日学校制度——牧口常三郎为创价教育绘制的蓝图
第三节 一流教育家与创价教育的表率——教师观比较
一、一流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殷切期望
二、创价教育的表率——牧口常三郎对教师寄予的厚望
第五章 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性质与特点比较
第一节 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性质——现代教育思想
第二节 陶行知与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特点比较
一、民主性
二、民族性
三、创造性
四、实践性
第六章 陶行知和牧口常三郎教育思想的影响与评价比较
第一节 陶行知生活教育和牧口常三郎创价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
第二节 陶行知生活教育和牧口常三郎创价教育思想的评价比较
结语
一、博爱——教育家的灵魂所在
二、教育的真谛——培养人的创造性
三、科学借鉴——教育生命力所系
四、宗教信仰——两位教育大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来源
五、和平教育——人类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后记


《合作与共进: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对华活动研究(1922-1951)》
作者:肖会平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81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472
定价:51元

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先期研究成果综述与研究范围
(一)先期研究成果综述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原则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
第一节 历史前奏:基督教在华宣教活动与基督教教育的繁兴
一、基督教在华宣教活动简介
二、基督教在华教育的勃兴与发展
第二节 先期铺垫:基督教教育合作运动的发起与演进
一、19世纪中国基督教教育合作运动的发起
二、20世纪前20年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运动的演进
第三节 水到渠成:中心办公室的诞生
一、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背景
二、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诞生过程
第二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早期雏形:中心办公室&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
一、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的出现
二、中国基督教大学委员会的过渡
第二节 成长壮大:中国基督教大学校董联合会
一、抗战之前的合作进程
二、战争期间的合作概况
第三节 转向开拓: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
一、中断对中国大陆的服务
二、1951年后的转折与拓新
第三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职能及其构成
第一节 合作组织的早期构成及其职能
一、中心办公室的主要职能及其构成
二、合作与促进常设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大学委员会
第二节 校董联合会的职能及其组织构成
一、艰巨任务:行政事务、联合筹资、整体规划
二、组织构成:成员大学与职能委员会
第三节 联合董事会的中心工作及其内部结构
一、中心工作:多元化的服务活动
二、联合董事会的合作者和组织构架
第四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对华服务(一)
第一节 合作组织的工作目标和服务信念
第二节 行政总管:联合处理成员大学的北美行政事务
一、统一北美的文秘财务工作
二、选送西方教职员,资助在职员工进修培训
第三节 宣传筹款:为基督教大学募集办学经费
一、战前的募捐与宣传准备
二、战时的宣传筹款活动
三、战后的资金募集与宣传
第五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对华服务(二)
第一节 整体策划:制订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计划
一、第一个通盘计划的出台和要旨
二、战后计划的缘起、内容与实施
第二节 多方协助:维护基督教大学的传教功能
一、对战前基督教大学宗教工作的扶持
二、对战时基督教大学宗教活动的支援
三、对战后基督教大学传教功能的巩固强化
第六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西方教会
第二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美国高等院校
第三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中国政府
第四节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与高等教育委员会
第七章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促进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节 加快西方高等教育思想制度的对华传入
第三节 提升中国基督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第四节 拓展西方教会在华传教事功
第五节 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
第六节 推进中西文化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雅礼与中国: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
作者:赵厚勰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29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454
定价:49元

目录
引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的回顾
(一)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二)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三)简短的结论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二)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第一章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第一节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第二节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一、雅礼会的萌芽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第三节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第二章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第一节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第二节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第三节关于非宗派性基督教教育事业的理论假设
一、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世俗化与专业化
二、一种理论假设
第三章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第一节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第三节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第四节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第四章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第一节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第二节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状况与应对策略
四、分析与总结
第三节湘雅的课程、教学、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第五章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贡献与影响
第一节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与影响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贡献与影响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贡献与影响
三、简短的总结
第二节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结语
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守本与开新:阎锡山与山西教育》
作者:申国昌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2860067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开本:16开
页数:475
定价:51元

目录
引 论
一、“阎锡山现象”: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二、研究缘起:现实的诱发与研究的兴趣
三、研究价值:启迪办学实践与开拓研究空间
四、研究现状、理论参照与方法选择综述
第一章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动因
第一节 悠久的兴教办学传统
一、古代私学对阎锡山办学的示范作用
二、兴教设学形成了良好的教育传统
三、书院为新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节 浓郁的地方乡土情感
一、起:狭隘的家乡观念
二、升华:浓重的乡土情感
三、期望:强晋富民的愿望
第三节 崇儒重教的个人喜好
一、早年接受儒学启蒙教育
一、崇儒重教的个人兴趣
三、儒学熏陶下的重教心理
第四节 留学日本的触动和感慨
一、负笈东渡,习武探珍
二、耳闻目睹,感触颇深
三、借石他山,铸就晋基
第五节 晚清巡抚的兴学之风
一、匡正学风,调和汉累:张之洞兴办令德堂书院
二、整改旧学,新创武学:胡聘之对旧学的整饬与重建
三、昌明正学,中西合璧:岑春煊创办山西大学堂
四、固基造端,育才兴教:张曾歇与丁宝铨办师范学堂
第六节 文教幕僚的出谋划策
一、阎锡山文教幕僚群体的构成
二、文教幕僚对阎锡山办学的影响
第七节 政治统治的教育需求
一、政治统治呼唤造就精英
二、社会文明需要发展教育
三、学校教育为政令助推器
第二章 以国民教育培育根基:义务教育独领风骚
第一节 阎锡山关于普及国民教育的理论阐释
一、“国民教育为人群之生命”
二、“国民教育为文明之基础”
三、“国民教育要普及”
四、“以社会教育救济国民教育”
第二节 阎锡山给予山西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
一、《山西省施行义务教育规程》的出台
二、阎锡山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
三、实施义务教育的行政保障
第三节 阎锡山在山西厉行义务教育概览
一、义务教育的经费筹集
二、义务教育的师资培育
三、义务教育的课程体系
四、义务教育的教学活动
五、义务教育的督导机制
六、女子义务教育的推行
第四节 阎锡山厉行义务教育的效果及影响
一、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义务教育的对外影响
第三章 以人才教育铸就精英:独特的人才教育体系
第一节 阎锡山的人才教育构想:“屋之在地上者”
一、人才教育价值论:改良社会,造就精英
二、人才教育目的论:强省富民,振若三晋
三、人才教育层次论:多元培育,多维结构
第二节 抗战前山西高等学校的稳步发展
一、山西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二、阎锡山与山西大学的特殊情结
三、川至医专——阎锡山的高教“试验田”
第三节 民国早期相对发达的师范教育
一、回眸发展历程,勾勒演进轨迹
二、阎锡山设计的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三、山西师范教育的办学特征
第四节 公私杂糅:山西中等教育的多元发展
一、阎锡山对中学师生的期望
二、多元化的中学办学机制
三、个人教化理念的试验场:川至中学和进山中学
第五节 非常人才定位理念下的教育:高级小学教育
一、学校的基本构成:学生与教师
二、高小的内在灵魂:课程与教学
三、运行的物质保障:经费与设备
四、教育的导航体系:督导与管理
第六节 阎锡山的特殊育人基地——育才馆和行政研究所
一、背景:村政建设对行政人才的急需
二、县区行政官员的摇篮——育才馆
三、行政办事人员的培训站:行政研究所
第四章 以职业教育谋求生计:山西实业人才的摇篮
第一节 阎锡山对职业教育的思考
一、“三害教育”——教育的困惑
二、“学有所用”——职业教育的原则
三、“教育生产化”——教育内容的调适
第二节 阎锡山兴办职业教育的动因及背景
一、职业教育思潮的波及
二、治晋富省方略的需求
三、中学和高小的就业困局
第三节 主渠道:正规职业教育
一、培养技术骨干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造就实用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
三、获取谋生手段的初等职业教育
四、阎锡山设计的职业示范学校:岱岳牧畜职业学校
第四节 职业补习教育异军突起
一、职业补习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透视
二、山西职业补习教育发展掠影
三、女子职业补习教育的兴起
第五章 以社会教育感化民众:守土经营育导指归
第一节 阎锡山的社会教化理念
一、借助社会教育推行治晋方略
二、将社会教育纳入经济生活之中
三、以社会教育净化乡村风气
四、“非思想不能抵制思想”
第二节 阎锡山倡办的社会教育概览
一、社会教育主体:多种形式并用的施教机构
二、社会教育活动:众人参与,异彩纷呈
三、社会教育内容:以施政与启智为主题
四、社会教育方法:凭热情感化民众
第三节 30年代社教“中心机关”——山西民众教育馆
一、组织与规章:为民众教育提供保障
二、民教场所:具体实施民众教育的基地
三、民教会社:组织与研究民教活动的社团
四、活动类型:实施教育的鹄的与路径
五、民众学校:“不识字人的开眼医院”
第四节 阎锡山在山西率先实施的国语运动
一、国语运动历史回眸
二、阎锡山率先推行国语与注音字母起因
三、在全社会率先开展国语教育运动概览
第五节 对阎锡山实施社会教育的总评
一、构建以稳固统治为目的的社会教育体系
二、追求以领先全国为动力的社会教育目标
三、形成以识字教育为重心的社会教育体系
四、开展以多种活动为媒介的社会教育实践
五、求取以社会稳定为指归的社会教育效果
第六章 对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总体评份
第一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特点
一、地方自治为阎锡山兴办教育提供了行政与经费保障
二、阎锡山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热情直接影响着山西教育的发展
三、政府动员下民众的积极参与是山西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
四、对外交流促进阎锡山及山西教育界人士教育理念更新
五、军阀热衷于军事的本性是导致教育不能长久发展的根本原因
第二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性质
一、功利性:以维护统治为轴心
二、民族性:国民意识的驱动
三、独特性:个人意志的体现
四、虚荣性:沽名钓誉的冲动
五、短期性:军阀本性的回归
第三节 阎锡山兴办山西教育的启示
一、社会需求是刺激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地方办学自主权是教育发展的驱动力
三、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办学的前提和保障
四、地方长官的办学热情直接影响区域教育发展
五、地方长官应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观念
六、优先发展可弥补区域教育基础薄弱的天然缺陷
结语
一、“阎锡山现象”的历史透视
二、关于人物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