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电影理论研究集大成之作!“新世纪电影学论丛”4册:《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丛书由原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教授王凤生策划,梅峰、张献民、陈宇、王海洲、乔梁等知名学者、资深从业者参与撰稿,遴选自80年代以来电影理论研究精华,兼顾宏观电影发展脉络,不落精彩分析经典个案。
大陆特质与港台风情交相辉映,中国本土与西洋风情轮流登场。瑰丽光影世界等你发掘!
★ 32开平装,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 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学院派”力作,多年电影理论研究结晶,电影教育教学成果汇总采用全方位、多角度、整体性的研究状态和研究格局,突破理论研究重难点
★ 书中许多观点、看法、论述、思想是初次公开发表,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理论价值
★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洲主编,集中研究港台电影,对侯孝贤、王家卫、李安、吴宇森等著名导演进行富有创见的个案分析
★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王海洲主编,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以中国电影发展为脉络,分析各阶段电影理论观念的特征等,极具学术价值
★ 《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反映有关的专家、学者以及电影爱好者对于世界各国现当代电影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印象和看法,为大家看懂外国电影助一把力
★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一部讲述现当代世界电影发展中较为精粹的成就和值得重视的经验的扼要指南,分别论述好莱坞电影、加拿大电影、欧洲电影、苏联电影、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全景式的读解世界电影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从1905年到现在,电影在中国经历了百余年,这百余年的历史,天翻地覆,电影记录下了中国的变迁。影像这种新型的语言,在百年中国的社会与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书以中国电影发展为脉络,分析各阶段电影理论观念的特征,剧作结构形态及文化传统;论述电影叙事策略,并通过电影个案分析进行电影创作研究。本书展示了电影理论研究的成果,具有较高的价值,并兼有对具体作品个案分析的实际意义。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同时适用于学习电影的其他艺术院校的学生。
编者简介:
王海洲,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副所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副主编,中国台港电影学会理事,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法学学士;199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获文学硕士,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度评获北京电影学院先进工作者。2002年度评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0—2001年赴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当代中国文化研究”,获“高级访问学者证书”。主要学术专长在中国电影研究,对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电影有系统的研究,出版了若干专著、发表了诸多学术论文,有《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观念与轨迹》等。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
本书以香港电影、台湾电影为对象,集中研究了台湾电影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的发展脉络,研究了香港的类型电影,特别对香港居于重要地位的动作电影、喜剧电影给予了深入的剖析,对于港台地区电影创作的中坚人物——侯孝贤、王家卫、李安、吴宇森、杜琪峰、林岭东、许鞍华、蔡明亮等导演,给予了富有创见性的个案研究。由面到点,以点带面,纵横交错,勾勒出20世 80年代以来香港电影、台湾电影的崭新面貌,许多问题是填补空白的拓荒性研究,具有资料价值,更具有学术价值。
主编:王海洲
《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
编辑本书的目的就在于为大家看懂外国电影助一把力,为我们的电影人在创作上更上一层楼添一个台阶。这里的文章所反映出的是有关的专家、学者以及电影爱好者对于世界各国现当代电影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印象和看法。本书不期望组成一部剪裁适度、经过锤炼和整饰的现当代世界电影史,而是力求成为一部讲述现当代世界电影发展中为精粹的成就和值得重视的经验的扼要指南,就像是正式课程以外的“课外阅读”。本书所收录的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其中不仅有确证的事实、更新的知识,还有不拘立场、思想自由的个人判断。电影从本性上说是一项着眼于集体欣赏的艺术,首先重视的是以富有共性的内容(内涵)来引起接受群体的共鸣和认同。而电影的接受群体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领悟能力的差异和偏向。同样面对电影时,他人的经验和理解往往会有助于我们确认和进一步感悟电影在集体意识方面的指向和目的。尤其是从自己民族的审美经验和思想立场出发对于外国电影和电影现象所作出的诠释和引申,更是实现电影的跨民族接受价值的重要桥梁之一。
编者简介:
贺红英,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教授。1997年北京大学世界文学毕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任教,副教授,教授。主要著作:《文学语境中的苏联电影》《俄罗斯:解体后的求索》《世界电影:管窥与了望》《大学美育--电影鉴赏指南》《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外影视名作辞典》等
李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学硕士、讲师。2002至今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任职,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电视艺术类核心刊物、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刊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责任编辑、编辑部副主任。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本书是某种对世界电影的新的阅读,时间上关注历史,空间上着眼于世界范畴,视点上则从中国电影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的视点来审视世界电影史。全书分六章,分别论述了好莱坞电影及加拿大电影、欧洲电影包括DV时代的电影、更为先锋实验的欧洲电影、苏联电影、日本电影、韩国电影,通过上述六个部分,力图全景式的读解世界电影,确实是一本东方新视野内的关于世界的兼收并蓄的电影评述。
部分编者简介:
梅峰:中国内地编剧、导演、教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学。2002年,与钟大丰联合主编文学作品《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2004年,担任剧情电影《紫蝴蝶》的编剧。2009年,担任爱情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的编剧,凭借该片获得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2年,担任爱情电影《浮城谜事》的编剧, 影片入围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 2016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该片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他凭借该片获得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编剧奖。2018年,执导爱情电影《恋曲1980》。2019年担任编剧的犯罪悬疑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
《中国电影:观念和轨迹》
作者:王海洲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20567
出版时间:2004/3/1
开本:32开
页数:504
定价:36.0
目录: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第一章 拓荒的踪迹:中国电影1905—1949
第一节 “影戏”:中国初期电影实践和观念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国早期电影对蒙太奇学派的借鉴与创新
第三节 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征
第四节 左翼电影评论研究
第五节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电影的文化传统
第六节 1949年前中国电影的剧作结构形态
第七节 编剧个案分析:田汉
田汉20世纪30年代电影剧作的特征
第八节 作品个案分析:《小城之春》
第二章 “人民电影”:中国电影1949—1966
第一节 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
第二节 新中国“十七年”戏曲艺术片研究
第三节 导演个案分析:凌子风
一、凌子风前期电影创作研究
二、凌子风新时期改编作品解析
三、《陕北牧歌》:工艺学中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导演个案分析:林农
讲述历史并被历史所讲述
第三章 新语境/新影像:中国电影1979—2002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动作类型片研究
第二节 风格主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突围表演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叙事策略分析
第四节 导演个案分析:谢飞
谢飞的创作道路
导演个案分析:张艺谋
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接受与阐释
第六节 导演个案分析:夏刚
夏刚电影:都市温情之梦
第七节 导演个案分析:黄建新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影像
第八节 导演个案分析:冯小刚
冯小刚贺岁电影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
第四章“中国影像”的多元再现:港台电影研究
第一节 香港“新浪潮”与台湾“新电影”
第二节 邹文怀:从“邵氏”到“嘉禾”
第三节 香港动作片的动作表现原则
第四节 导演个案分析:李行
中国遗绪:李行电影探源
第五节 现象读解:阅读周星驰电影
第六节 作品个案分析:《暗恋桃花源》
《世界电影:管窥与瞭望》
作者:贺红英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20869
出版时间:2004/10/1
开本:32开
页数:503
定价:37.0
目录: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第一章 亚洲电影研究
第一节 日本电影的新方向——开放的个人主义
第二节 从传统到现代——任侠黑帮电影中的日本文化精神
第三节 管窥日本独立制片电影
第四节 影像残酷的“白日梦”——日本独立制片电影学术会印象
第五节 病态空间与治病之道——论黑泽明前期的电影
第六节 日本电影,世纪末的复兴吗?——周防正行与日本电影的非主流化
第七节 宫崎骏奇幻世界初旅
第八节 20世纪90年代后期韩国电影振兴现象产业分析
第九节 韩国的宗教电影——悟道、利他及疏离
第十节 恐怖片:韩国电影的某种倾向
第十一节 阿巴斯·加罗斯达米——提出问题的电影
第十二节 以色列电影的侧面——学生电影、电影教育和电影市场
第二章 欧洲电影研究
第一节 托尔斯泰在银幕上——苏联电影对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改编
第二节 时代的道德探索一舒克申的电影创作
第三节 面对巨人的尴尬——苏联电影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第四节 安德列·塔尔科夫斯基的艺术世界
第五节 《牺牲》:塔尔科夫斯基的救世理念
第六节 好莱坞阴影笼罩下的英国电影
第七节 遗产电影与英国文化传统
第八节 英国电影之批评方法研究
第九节 呼唤社会良知——胡安·安东尼奥·巴尔登的电影
第三章 美洲电影研究
第一节 好莱坞电影的今天和未来
第二节 体制中的作者:新好莱坞背景下的科波拉研究
第三节 马丁·斯科西斯的电影背景
第四节 从三部作品研究柯恩兄弟
第四章 大洋洲电影研究
透视澳大利亚电影业
《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
作者:王海洲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18236
出版时间:2002/3/1
开本:32开
页数:438
定价:34.0
目录:
第一编 观察台湾: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
从新电影到新新电影
静观默察写台湾——侯孝贤电影世界初识
孤寂中的自我寻找——蔡明亮的电影世界
第二编 聚焦香港:类型的创制与突破
英雄片·吴宇森·男人
麦当雄:在类型中扩张
走在侠义与游戏的边缘——杜琪峰电影研究
林岭东的风云世界
成龙电影:英雄形象及其变奏
建构中的破坏:20世纪8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研究
第三编 关注风格:作者天地
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
理想的诗情与现实处境——许鞍华20世级90年代电影创作轨迹
关于“家”的当代寓言——李安浪子文化的电影形态
第四编 读解视野:对话两岸三地
中华影坛双子星座:谢晋与李行
中国电影的现代演进及其文化意蕴
《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
作者:钟大丰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ISBN:7106018228
出版时间:2002/3/1
开本:32开
页数:583
定价:39.0
目录:
序:守望者的梳理与思考
导言
章好莱坞内外
第一节从早期形成到经典时代的好莱坞
一、《党同伐异》:电影中的电影
二、好莱坞的窥视欲
第二节好莱坞的类型片生产
一、希区柯克的叙事:焦虑——惊悚艺术元素构成
二、美国青春片中的性与政治
三、美国片的类型分析
第三节马丁·斯科塞斯的视听语言
第四节伍迪·艾伦喜剧电影研究
第五节幻灭中浮现——加拿大文化多元主义的空间与形象
第二章新浪潮前后的欧洲电影与作者
第一节法国电影的初起与成熟
一、法国电影百年
二、青年雷诺阿
第二节从边缘看新浪潮
一、浪潮依旧:纪念法国新浪潮40年
二、路易·马勒的艺术世界
第三节极限地平线——安东尼奥尼电影研究
第四节贝尔托卢奇关于历史的电影表述
第五节Dv时代的电影作者:拉尔斯·冯·特里尔
一、拉尔斯·冯·特里尔的电影王国
二、大象无形——冯·特里尔的朴拙世界
第三章苏联电影中的诗意追求
第一节苏联诗电影研究
一、苏联诗电影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苏联诗电影概述
第二节 用光写作的诗人——乌鲁谢夫斯基
第三节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
一、回忆与表白:塔尔科夫斯基的心路历程
二、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主题:追问时间
第四章欧洲电影的先锋实践
第一节质疑与试探的旅程——试读德国实验电影
第二节当代英国先锋派电影
第三节《迷墙》破译
第五章日本电影
第一节小津安二郎电影的空间特征
一、小津电影空间特征的生成与流变
二、空间的伦理化与理想化的伦理空间
第二节当代日本电影的新格局
一、作为国际电影市场的日本电影市场
二、日本娱乐电影的转型
第六章韩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