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道家的开山之作,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更是治国、齐家、修身、为学之宝典。《名家注解道德经》精装全两册,集合汉河上公、战国韩非子、唐玄宗、宋苏辙、金赵秉文、明朱元璋、清黄元吉等历代名家解老注老的经典著作,综合各家学说,融合不同学派,精心注释和翻译,为广大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一书的流传过程,更好地学习和参悟其中真义及为人处世的至高智慧,提供一部优质读本。定价470元,现团购价66元包邮!
★ 16开函套精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 《道德经》内容博大精深、涵括百家、包容万物,无论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统一与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道德经》一书中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学派:其中的天地观,经过庄子的阐发,摇身变为魏晋的玄学,进而影响到宋明理学;其中的无为观,被西汉统治者成功用于政治实践,成为历代统治者的统治之术;其中的玄德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中国数千年德治的主要内容;其中的用兵之道,经过孙武的发挥,形成变化难测的兵家思想
★ 编者精选历代名家解老注老著作,以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基本内涵,又可以借鉴他人之见解,以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
《道徳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相传是老子隐居之时过函谷关应函谷关关令尹喜所请而著,主要阐述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经验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镇或今安徽涡阳)人。曾任周王室的柱下史,掌管王室图籍。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徳经》分上、下篇,共五千多字。后人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近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则先《德经》而后道经》。《道徳经》提出了“无为而治”的主张,成为中国历史上某些朝代的治国方略,对早期中国的稳定起到过一定作用。汉末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教典,创立了道教,自此《道德经》成为道教的基本经典。
《道德经》一书,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被誉为“万经之王”。它对中国古老的哲学、科学、政治和宗教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无论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还是对政治的統一与稳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早。此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魏、唐、宋、金、元、明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
古往今来,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学者不下千百家,其中*著名的有:战国末韩非的《解老》、《喻老》;汉代河上公《老子章句》;魏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何晏《老子道德论》;唐代强思齐《道徳真经玄徳纂硫》;宋代王安石《老子注》;明代焦竑《老子翼》;清代王夫之《老子衍》等。在灿若星辰的研老注老队伍中,除文人学者外,也不乏政治家的身影,*为著名的便是御注《道德经》了。亲自为《道德经》作注的帝王,就有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赵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福临。从目前各大图书馆所藏及藏书家目录中所有的登录者统计,自古代至当代,从中国到外国,研老注老的著作不下于二千余种,可谓盛况空前了。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早的一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哲学著作,《道徳经》虽区区五千言,但解老者无数,懂老者寥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义参透为人处世的最高智慧,编者精选历代名家解老注老著作,以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老子思想的基本内涵,又可以借鉴他人之见解,以更加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实践。
《名家注解道德经》
作者:邹德金 整理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806969861
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16开
页数:948
定价:470.0
目录:
道德经注 汉 河上公
体道第一
养身第二
安民第三
无源第四
虚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韬光第七
易性第八
运夷第九
能为第十
无用第十一
检欲第十二
厌耻第十三
赞玄第十四
显德第十五
归根第十六
淳风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还淳第十九
异俗第二十
虚心第二十一
益谦第二十二
虚无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朴第二十八
无为第二十九
俭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圣德第三十二
辩德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德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为政第三十七
论德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异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偏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德第四十五
俭欲第四十六
鉴远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德四十九
贵生第五十
养德第五十一
归元第五十二
益证第五十三
修观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德第五十六
淳风第五十七
顺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居位第六十
谦德第六十一
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德第六十五
后己第六十六
三宝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难第七十章
知病第七十一
爱己第七十二
任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贪损第七十五
戒强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独立第八十
显质第八十一
解老·喻老 战国 韩非子
解老
喻老
老子指归 汉 严遵
君平说二经目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老子道经想尔 汉 张道陵
老子注 三国 魏 王弼
晁说之序
熊克谨序
上篇
下篇
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 唐 唐玄宗
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道德真经传 唐 陆希声
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道德真经注 宋 苏辙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后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 宋徽宗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老子解略 宋 员兴宗
道德真经口义 宋 林希逸
发题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道德真经直解 宋 邵若愚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纪末
道德真经集解 金 赵秉文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金 寇才质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道德真经全解 金 时雍
序
卷上
卷下
道德真经注 元 吴澄
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道德玄经原旨 元 杜道坚
序
张与材序
牟巘序
徐天佑序
王易简序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太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 明 朱元璋
序
卷上
卷下
道德经解 明 憨山老人
观老庄影响论:一名三教源流异同论
注道德经序
上篇
下篇
老子翼 明 焦竤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道德经注解 清 黄元吉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