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村落变迁案例研究丛书”2部:《穷则思变:粤北必背瑶寨变迁记》记录了粤北山区一个少数民族村落近百年来的变化历程,着重关注改革开放以来该村落在国家和社会力量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乡村的终结:南景村60年变迁历程》分析了广东南景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外貌、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迁,并揭示由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科学价值。定价84元,现团购价22元包邮!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穷则思变:粤北必背瑶寨变迁记》:必背瑶寨,是广西、云南、东南亚及海外瑶胞的祖居地之一,也是“南岭民族走廊”(费孝通语)的一个重要中转站
★ 《穷则思变:粤北必背瑶寨变迁记》:揭示了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社区生动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对大量政府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对过去历史的复原,为有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乡村的终结:南景村60年变迁历程》:以南景村的一系列跟踪研究个案为基础,结合作者对该村当前状况的民族志研究,探讨了农村或农民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门槛上所经历的事情及影响
友情提示:部分书籍有黄斑,边角磨损,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穷则思变:粤北必背瑶寨变迁记》
必背瑶寨,是广西、云南、东南亚及海外瑶胞的祖居地之一,也是“南岭民族走廊”(费孝通语)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本书记录了这个粤北山区少数民族村落近百年来的变化历程,着重点在改革开放以来该村落在国家和社会(市场)力量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
村落社会的文化变迁历来是人类学者关注的问题,但是,村落文化变迁是在怎样的具体社会场景下发生的?当代村落社会文化变迁的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是得益于经济上的互利互惠、文化间的交流?变迁的方式主要是内部的因素还是外界力量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本书主要关注国家和地方的政治结构、社会经济基础和各种事件发生的历史脉络,关注那些比较稳定的习俗制度及其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变化。在表现的方式上,笔者主要依据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的观察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注意到被研究对象作为主体的视角和多重的声音。尽管这样的个案研究并不能回答人类学的田野研究中所提出的所有理论问题与方法论问题,但是,它的价值在于揭示了一个南方少数民族社区生动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对大量政府档案资料的利用和对过去历史的复原,为有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吴国富,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8年,先后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攻读考古学专业本科和中国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并获历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97年至1998年,获教育部海外留学基金资助,到英国牛津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进修当代西方人类学。2006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至2009年10月,应聘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曾参与《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1990)、《广西通志•民俗志》(1992)、《广西百科全书》(1994)、《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等4部工具书、6部专著(合著)和1部译著的编写和翻译。主要论文有《“木佬”非“仫佬”关于仫佬族族称和族源的再认识》和《关于将“木佬人”归属仫佬族的问题——民族识别个案研究》。
《乡村的终结:南景村60年变迁历程》
本书以南景村的一系列跟踪研究个案为基础,结合作者对该村当前状况的民族志研究,分析了南景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外貌、经济、政治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迁历程,并揭示由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社会科学价值。
本书研究的核心是中国农民、农村社会的变迁问题,探讨的是农村或农民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门槛上所经历的事情及影响。书中第壹章为导论,第二章介绍南景村的基本情况,第三章关注南景村的经济发展,第四、五章聚焦南景村的政治变迁历程和社会变迁历程,第六章以居住南景村的外来人口为对象,阐述其生产、生活状态,第七章截取南景村转变的关键节点——村改居作为内容,讲述了南景村的农村行政体制向城市行政体制转变的动因和难题、过程及后续影响。
【作者简介】
陈那波,1975年生,广东化州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讲师,2006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社会学、行政组织、城市管理。曾在《社会学研究》、Soclological,《公共行政评论》上发表论文多篇。
龙海涵,广东顺德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区研究和经济社会学。现任职于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处。
王晓茵,广州人。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劳工社会学和消费社会学。现任职于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穷则思变:粤北必背瑶寨变迁记》
作者:吴国富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66547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开本:16开
页数:375
定价:48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必背瑶寨的环境、历史与人文特点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来源
第三节 人文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必背瑶寨的村政建设
第一节 1950-1978年政府对必背瑶区的治理
第二节 1978年后政府对必背瑶区治理的加强
一、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实施
二、村民自治制度的开启
三、法治建设的推进
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社会福利制度的推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必背瑶寨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1950-1978年的经济生活
第二节 1978年后经济生活的变化
一、林地生产与林业开发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手工业与商业
四、狩猎、捕捞与采集
五、非农职业的扩大
六、家庭经济生活的变化
七、村集体经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必背瑶寨的扶贫与资源开发
第一节 扶贫
第二节 资源开发
一、水电资源开发
二、民族旅游资源开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必背瑶寨的人口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人口的发展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人口的变化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二、人口状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必背瑶族的文化教育
第一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前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学校教育
三、改革开放以来必背瑶区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瑶族的家庭教育
第三节 社会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必背瑶寨的婚姻、家庭与亲属关系
第八章 必背瑶族的民间宗教
第九章 必背瑶寨的族群关系与文化变迁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乡村的终结:南景村60年变迁历程》
作者:陈那波 龙海涵 王晓茵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066523
出版时间:2010年4月
开本:16开
页数:277
定价:36元
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乡村的终结”:欧洲经验和中国实践/2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及其功效/4
(二)中国农村的政治生活变迁/8
(三)中国农民的社会生活变迁/19
二、研究方法上的说明/24
(一)南景村的案例价值/24
(二)对农村的研究方法论争及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特征/25
三、余下的章节概述/27
第二章 走进南景村——当前南景村的基本状况/29
一、南景村概况/29
二、南景村的外貌/31
(一)街/32
(二)店/37
(三)楼/43
(四)车/44
三、小结与讨论/47
第三章 南景村的经济变迁及其分配/48
一、南景村的经济变迁/48
(一)土地改革前南景村经济状况/48
(二)土地改革后南景村经济状况/55
(三)改革开放初期南景村的经济变化/56
二、股份合作制的形成和结构/62
(一)集体经济与外来投资合力下的经济发展:南景村股份合作制的形成/62
三、南景村的农民所得与分层/77
(一)股份合作经济中的南景农民所得/77
(二)南景村的社会分层/86
四、小结与讨论/86
第四章 南景村的政治变迁/88
一、国家权力之外的南景村/88
(一)正式权力制度:保甲制度/88
(二)非正式制度/91
二、国家权力的进入/100
三、改革开放后的南景村政治生活/104
(一)村民选举和村民自治/105
(二)南景村的管治/117
四、小结与讨论/131
第五章 南景村的社会生活变迁/132
一、南景村传统社会中的人口、家庭和宗族/132
(一)人口、家庭和宗族的结构与制度/132
(二)节日和祭祀/137
(三)生活方式和娱乐/139
二、社会生活的突变——土改时南景村的社会生活/140
(一)娱乐活动/141
(二)文化教育/142
三、改革开放后南景村的社会生活/145
(一)人口和家庭的变化/145
(二)生活方式的变化/148
(三)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消解/153
(四)寻找传统/167
四、小结与讨论/170
第六章 外来人口与本地社区/171
一、外来人口的生活素描/171
(一)工厂打工者/172
(二)外来经营者/184
(三)外来人生存状态的制度逻辑及影响/194
二、小结与讨论/201
第七章 南景村的村改居过程与变化/203
一、治理难题和改制动因/203
二、南景村改造的难点和对策/206
三、南景村改制的实质变化/209-
四、村改居后南景村的管治/213
五、小结与讨论/215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南景村及其社会科学意义/217
一、南景村变迁和有关的理论争辩/217
(一)理性还是道义/218
(二)产权与效率/220
(三)谁得到更多/221
二、农村和农民如何转型/225
(一)南景村的经济变迁及其启示/225
(二)南景村的政治变迁及其启示/226
(三)南景村社会生活变迁及其启示/228
附录/230
附录1 部分访谈大纲/230
附录2 被访者列表/238
附录3 广州市××区××镇AN股份合作经济联社章程/240
附录4 广州市海珠区××街××第×经济合作社章程/248
附录5 2007年AN经济联合社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计划/258
参考文献/263
后记/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