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4册:《宋代经学哲学研究》3册,阐述了宋代哲学基本理论的建构发展,综合考察经学与儒学复兴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经学在唐宋之际的转变轨迹和宋代理学的生发。《清代学术笔记易学资料篇目分类索引》单册,以《清代学术笔记丛刊》所收250种清代学者对儒家经典、二十四史等学术考证的笔记为基础, 择取其中易学资料篇目,分门别类,编辑而成。总定价181.5元,现团购价78元包邮!
★ 16开平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3册分别为:《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儒学复兴卷》《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理学体贴卷》
★ 《清代学术笔记易学资料篇目分类索引》:正文索引条目内容包括篇名、书名卷次、原书页码、丛刊册数、丛刊页码,可便于学人学习、查找资料使用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成果
在中国古代,经学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单纯的学术而存在,还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与社会中的政治、伦理、宗教、文学、历史、教育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诸多方面也成为经学发展的注缘,推动着经学的演变。为了完整展现经学在唐宋之际的转变轨迹以及它对新儒学兴起所产生的影响,本系列书从不同侧面来分析经学的转向,来具体阐述经学的综合性发展。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
作为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的理论结晶,本书突出的是宋代哲学基本理论的建构和发展,它既逻辑展开为复性论、本体论、理气论、心性论、性理学等为标志的新哲学体系的创立,又体现出每一理论自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蕴涵。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标志性成果,理学家认为他们所创立的以实理、实性、实气、实心等为标识的实学,是克服佛老空虚之学的zui有力的武器。新儒学的哲学理论,不论是理性命的沟通,心性情的关联,还是心迹一致与心即理,都既区别于汉唐“旧”儒学的章句训诂,也与西方哲学向“物理学之后”追寻超越本体的路向不同。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儒学复兴卷》
本书立足经学的内在演化过程,从经学与政治、文学、哲学等多方面关系展开论述,是一部综合考察经学与儒学复兴之间内在联系的著作。书中着重考察了唐代以来推动新儒学产生的多方面因素,以及经学的自我革新与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思潮的密切关联。在这不同因素的合力推动下,理清五经体系的分化和学术转向的内在轨迹,辨明从经学到哲学并zui终形成新儒学的历史过程。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理学体贴卷》
宋明理学的生发和展开,离不开宋代偃武修文国策的支持、士大夫文化主体和政治主体意识的勃兴与作为外缘的佛道思想的融摄抗辩,但本书通过对作为理学开创者的周敦颐、二程、张载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指出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当时儒者在性命义理的话语框架下,从思想主旨与方法把握上对儒家传统经学资源的重新定位和选择,并伴随着核心话语转换下经典文本的拣选与扩展。理学正是经由此而得以创生。本书立足经学新诠和哲学思辨去解释与协调各部经典,并以四书统领五经的完整而有机的理学经典新格局得以建立。就此而论,理学新话语系统的出现,乃是儒家经学内在孕育和儒家学者自身体贴的结果。
《清代学术笔记易学资料篇目分类索引》
清人学术笔记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包含了大量清人读《易》心得、研究《易》的心得,内中不乏真知灼见,但片玉碎金散见于浩瀚知识大海中,利用起来较为不便。本书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编辑产生的一部索引。
本书以徐德明、吴平主编《清代学术笔记丛刊》(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为底本,以《清代学术笔记丛刊》所收二百五十种清代学者对儒家经典、二十四史、先秦诸子进行学术考证的学术笔记为基础, 择取其中的易学资料篇目 (原文无篇目的则重新予以拟定, 并加括号以示区别)分门别类编辑而成,正文条目内容分为五项:篇名、书名卷次、原书页码、丛刊册数、丛刊页码,可便于学人学习、查找资料使用。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基本理论卷》
作者:向世陵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3887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263
定价:49元
目录
序
引论 经学变革与理学的兴起
一、文以载道的诉求
二、经学文本的传承转换
(一)五经义理的采撷
(二)子学资源的发掘
三、道统论的成立及意义
(一)《论语》和《尚书》的文献根据
(二)《周易》的文献根据与“时中”
四、纲常天理与普遍之善的确立
(一)三纲五常的内在化
(二)“大本达道”的普遍准则
第壹章 “本体”与“本体论”
一、“本体”一词的出现与意义的拓展
(一)“本体”语词的出现与含义
(二)“本体”在本土文化中意义的拓展
二、隋唐佛学的“本体”论
(一)“实”体向“虚”体的转向
(二)“本体”说与体用论的整合
三、宋代儒佛交通的“本体”论
(一)佛教“本体论”的自觉
(二)儒家本体概念的明晰与本体论的成形
第二章 “反本”“复性”论
一、反本复性道路的奠定
(一)道家的开端
(二)儒家的承接
二、玄佛交融的反本复性诉求
(一)玄学的反本归静
(二)佛学的反本达源
三、唐及宋初的复性、原性论说
(一)李翱的复性论
(二)韩愈、欧阳修的原性与修本
(三)王安石“性情一”的得失
四、张载“善反”天地之性的变化气质说
(一)气质之性不为性
(二)德与气不并立
(三)一于气与一于性
五、从程学到湖湘学和闽学的反本复性
(一)二程与湖湘学的多样选择
(二)朱熹对北宋复性论的系统总结
六、明清之际学者对张载变化气质说的推进
第三章 理气虚实论上(北宋)
一、“气一有无”的形而上下说
(一)太虚至实与气贯有无
(二)“太和中容万物”
二、无形有象互藏其宅
(一)感聚仇和循环不已
(二)反仇和解与生生相继
三、“天理”在二程的体贴
(一)因象以明理
(二)理便是天道
(三)天下无实于理者
第四章 理气虚实论下(南宋)
一、湖湘学的性气与道器论
(一)性气、道物一体
(二)道与器非异体
二、朱熹论理气“一物”与“二物”
(一)形而上下与理气先后
(二)理气不离又决是二物
(三)理动不动与道体流行
(四)理在气中与生气流行
三、叶适对理学虚实论的批评
(一)二程的“实”学
(二)理学文本的虚妄
(三)理学解《易》的不实
(四)理学“专以心性为宗主”
第五章 性理学
一、湖湘学的理具于性说
(一)天命全体和为学大体
(二)性物一体与“叹美之辞”
(三)性体心用与性心之间
(四)心以成性与识而后行
二、朱熹的性理学体系
(一)性即理
(二)“二性”与“二善”
(三)性之本体是理是善
第六章 心迹论
一、隋唐儒者的先声
(一)王通的心迹不殊
(二)中唐儒者的心迹论说
二、“以心通”与“悟心”为本
(一)“以心通”的前后承接
(二)“原道”与守礼
三、心一迹异与权实相顾
(一)迹异而心一
(二)心之同然与“一心”
(三)空与实互发
四、心迹为一
(一)迹非不可能心是
(二)心与迹本一
第七章 心性情一致
一、大心尽物以尽性
(一)性物一体而大心
(二)“尽物”在“尽心”
二、程朱的心性天一致
(一)程颐对张载的批评
(二)朱熹对张、程等说的总结
三、知觉之心与体用合
(一)知觉之心与虚灵明觉
(二)心性的相对与互动
(三)心统性情跨“两头”
四、心体自明与发而中节
(一)穷理而“主”良心
(二)心定则理现
五、心体为仁与心该动静
(一)心、善、仁之一与不
(二)诚意以安心
第八章 “本心”与“心即理”
一、理学传承与心学的概念
二、“本心”论
(一)从张、程到朱熹的“不失本心”
(二)张九成的本心说
(三)陆九渊的本心说
三、“心即理”说
(一)陆九渊的“心即理”
(二)宋代诸家的“心即理”
第九章 “安身立命”说
一、传统儒学论“安身立命”
(一)《周易》的安身以崇德
(二)孟子的修身以立命
二、宋代理学论“安身立命”
(一)利用安身以立命
(二)俟天以修身
三、道统传承与安身立命
(一)传心而立心
(二)无欲而去私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儒学复兴卷》
作者:高会霞 杨泽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3900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246
定价:45元
目录
引论
第壹章 儒家的经学与五经体系
一、经与经学之精神
(一)经的双重含义
(二)经学精神:传承与创新
二、孔子与五经
(一)经与儒
(二)孔子与五经体系
第二章 唐宋转型期的社会政治与儒家经学
一、中唐以前的礼乐文明
二、安史之乱引起的儒学反思
(一)天命与天人感应
(二)忠孝与心性
(三)章句与经义
三、唐宋科举制度与经学发展
(一)唐代科举制与儒家经学的发展
(二)宋代科举改革与经学转向
第三章 唐代文化的开放性和创新精神
一、唐统治者儒释道三教并重的治国方略
二、民族融合与唐代的多元文化
三、唐王朝的对外政策和文化交流
四、中唐以后儒释道三教互释与融合
五、中唐文学革新
(一)中唐以前的文学状况
(二)中唐文人所面临的政治任务
(三)古文运动的变革方式
(四)文学变革对经学的影响
第四章 文道关系的演进
一、从文质半取到文以明道
二、师其意不师其辞
三、文以载道与作文害道
第五章 疑经思潮的萌芽:舍传求经与疑古惑经
一、制礼过程中的疑经疑传
二、唐代实录史观对经学的影响
三、“新《春秋》学”的舍传求经
第六章 唐代五经体系的分化和学术转向
一、唐代学者对《春秋》经典的新解读
(一)经与史不同标准下的《春秋》
(二)《春秋》宗旨的回归:微言大义,解释现实
(三)由政治向心性的转变:关注性情,革礼之薄
(四)从“性情”问题到“理欲”问题的转变
二、唐代易学研究的不同路向
(一)孔颖达《周易正义》的时代价值
(二)柳宗元的佛易相融思想
三、《礼经》的转向与《大学》《中庸》篇的独立
(一)郑玄礼学改革及影响
(二)《礼记》地位的提升和分化
(三)唐代学者对《大学》《中庸》篇的挖掘与诠释
第七章 新经典的确立及“四书”的雏形
一、《论语》的经典化过程
(一)《论语》文本特征
(二)《论语》地位的变化
二、《孟子》的发掘与提升
(一)汉唐时期的孟子地位
(二)孟子地位的提升
(三)尊孟现象的原因分析
三、经典取舍标准及“四书”的雏形
第八章 经学的哲学导向:超越经典,追寻儒“道”
一、孔颖达:以“体用观”为核心的经学之“理”
二、啖助:超越“周礼”回归“尧舜之道”
三、柳宗元:儒释相融的“大中之道”
四、韩愈:由“治心”引发的“道”
五、李翱:“复性”之道
六、唐代儒家之“道”的发展轨迹
第九章 “性”与“道”:性本体意识的萌发
一、儒家心性论重心的转变:从外王到内圣
(一)人情者,圣王之田也
(二)情与礼的紧张
(三)情与性关系的变化
二、性地位的提升及性本体意识的萌发
(一)性的伦理判断:道德理性之善与自然欲望之恶
(二)初期典籍中性与(天)道的打通
(三)对“性与天道”问题的初步思索
三、中唐儒学复兴与新儒学的兴起
(一)中唐儒学的“复性”思考
(二)新儒学的先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宋代经学哲学研究:理学体贴卷》
作者:王心竹 吴亚楠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3894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开本:16开
页数:265
定价:48元
目录
第壹章 宋初儒学复兴的社会政治语境
一、宋初政治困境与偃武修文国策的确立
二、右文崇儒,以为家法
三、庆历以来的政治变革对儒学复兴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经学新诠的历史轨迹
一、宋初经学的守成与萌新
二、庆历正学向《六经》的回归与对圣人之道的追寻
三、嘉祜以来的性理之学与理学的产生
第三章 与佛老的抗辩及性理话语的容摄
一、佛老之说天下已成风
(一)释氏东行,山闻海惊
(二)天下遍有道像矣
(三)吾理自立,则彼不必与争
二、由治世到治世与治心的贯通
(一)佛者治心、儒者治世之论
(二)儒学治心与治世的贯通
三、性理论题的相互开示
(一)欲闻性命之趣,吾儒自有至要
(二)儒道两家道、理、气论的相互启发
(三)返本复性论中的交融互摄
第四章 核心话语转换下经典文本的拣选与扩展
一、《五经》资源的再挖掘
(一)《春秋》
(二)《周易》
(三)《三礼》《尚书》与《诗经》
二、经典文本的扩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一)《论语》
(二)《孟子》
(三)《大学》《中庸》
第五章 从《周易》《中庸》到《太极图说》与《通书》
一、《周易》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构造
二、合《中庸》于《周易》而论“性”
三、经典的融汇与希圣工夫
第六章 程学的经典与天理的体贴(上)
一、时代话题与经典语境
二、二程之前天理与理的概念
(一)二程之前的天理
(二)二程之前的理
三、体贴天理的灵感
(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二)格物穷理致知的进路
第七章 程学的经典与天理的体贴(下)
一、天理与本体
(一)“形而上下”
(二)“立象尽意”
二、天理与生生之仁
(一)儒家经典的多角度发明
(二)《周易》与《孟子》的阐发
三、“理一分殊”与贯通理性命
四、涵养工夫的落实
第八章 发于《易传》的张载气学
一、张载之前的“太虚”概念
二、《易》之“形象”“幽明”与气之“太虚”
(一)“太虚”的意涵
(二)“幽明”与“太虚”
(三)“形”“象”与“太虚”
三、《易》之“太和”世界
(一)“神”与“太和”世界的动力
四、“天命之谓性”与“继善成性”
五、“知崇礼卑”与“尽心知性”
第九章 宋学方法论与理学理论创见
一、怀疑经传——以朱熹“格物补传”为例
(一)《大学》阙文
(二)《格物补传》与理学发明
二、张拭与朱熹的解经理路——以《论语学而》的注解为例
(一)《论语解学而》重理重行的特色
(二)《论语集解学而》之兼采汉宋
(三)张、朱二人就《学而》注解的讨论
三、超越经典——陆九渊的经典观
(一)直趋本根,脱略文字
(二)“转步而未曾移身”
(三)发明本心与超越经典
结语:理学的新经典与话语系统的形成
一、经典内部的统一
二、经典之间的协调
(一)《周易》《中庸》之言天道与人事
(二)忠恕“贯道”与“违道不远”
(三)圣贤气象与言有异处
三、对经典的超越
(一)《论语》与《孟子》之性“近”与“性善”
(二)《论语》之“上智下愚不可移”
(三)再论《孟子》言“生之谓性”
(四)《孟子》言性善与《周易》之“继善成性”
四、核心范畴的贯通
五、经典的作用和彼此互补
(一)《周易》之“穷理”与《大学》之“格物”
(二)“《易》非学者之急务”
后记
参考文献
关键词索引
《清代学术笔记易学资料篇目分类索引》
作者:刘保贞 编纂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65126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开本:16开
页数:197
定价:39.5元
目录
通論
總論概說三易經傳作者象數義理《周易》傳承其他
卦爻概說畫卦重卦卦氣互體卦變卦位爻位旁通其他
十翼概說文言彖傳象傳繫辭說卦序卦雜卦
圖說概說太極圖先後天方位圖先後天次序圖卦變圖河圖洛書其他
文字音義
九六
家數先秦西漢東漢(三國)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卜筮
附錄
經文
乾(坤)
乾(比)
乾(漸)
乾
坤(蒙)
坤
屯(蒙)
屯
蒙(比)
蒙(觀)
蒙(頤)
蒙
需
訟
師
比
小畜(大畜)
小畜(復)
小畜(歸妹、中孚)
小畜(泰、謙)
小畜(小過)
小畜
履(泰)
履(賁)
履(豫)
履
泰(復)
泰(否)
泰(漸)
泰(歸妹)
泰
否(姤)
否
同人(艮)
同人(隨)
同人
大有(泰)
大有
謙(家人)
謙(豫)
謙(剝)
謙
豫(升)
豫(復)
豫
隨(蠱)
隨(中孚)
隨
蠱(巽)
蠱(剝、復)
蠱
臨(節)
臨(復)
臨
觀
噬嗑
賁(履)
賁(大畜)
賁(頤)
賁
剝
復(无妄)
復(恒)
復(临)
復(艮)
復(巽)
復
无妄
大畜(小畜)
大畜(姤)
大畜
頤(鼎)
頤
大過(小過)
大過
坎(離)
坎(既濟)
坎
離(恒)
離
咸(恒)
咸(艮)
咸(兌)
咸
恒
遯
大壯
晉
明夷(姤)
明夷(艮)
明夷(渙)
明夷
家人(睽)
家人(萃、渙、豊)
家人
睽
蹇(渙)
蹇
解
損(益)
損
益
夬
姤(坤)
姤
萃
升
困(復、井)
困(井)
困
井(屯)
井(鼎)
井
革
鼎(大有、大畜、頤)
鼎
震(漸)
震
艮(比)
艮
漸(歸妹)
漸
歸妹(泰)
歸妹
豐
旅(巽)
旅
巽
兌(隨)
兌
渙(萃)
節
中孚
小過(大過)
小過
既濟(未濟)
既濟
未濟
繫辭
説卦
序卦
雜卦
序跋
附錄
易纬易緯·乾凿度
太玄
易林
参同契
皇極經世
潛虛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