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全站满168即送2025周历本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全5卷,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私立大学从萌芽、勃兴,到壮大、迁徙,再到调整、裁撤,直至终成为历史绝响的完整历程。

本书采用“纪传体”的编纂体例,以时间为经线,以相关人物为纬线,详尽介绍了自晚清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我国境内创办并注册的众多私立大学的起源、校名的由来、校址与校园风貌、校徽与校旗设计、校训与校歌内涵、院系与专业课程设置、学校规章制度、办学规模以及学校的变迁历程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私立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生存状态、运营模式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

关键字
历史
团购价¥75.0 ¥368.0 折扣2.0
已售63套,数量有限,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梳理及研究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中国私立大学史的专著

书中所涉及的历史划成了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对应一卷书,共成书五卷

记述的中国私立大学只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创办的私立大学,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大时代

具体选取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朝阳大学等私立大学做样本,采用史传结合的春秋笔法,既有对私立大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又有私立大学发展过程中相关人物的传记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ztw*** 2025/1/21 14:16:31
    旧版,内容不错,纸质及设计一般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本套书首次全面系统梳理、研究晚清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创建与发展变迁历程,具体选取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朝阳大学等私立大学做样本,采用史传结合的春秋笔法,既有对私立大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又有私立大学发展过程中相关人物的传记,史为骨架、传为血肉,史传一体,相得益彰,为总结中国教育的历史经验做出了大胆有益的探索。是一部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品位的高等教育类著作。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系统全面地梳理了中国私立大学从萌芽、勃兴,到壮大、迁徙,再到调整、裁撤乃至终成绝响的历史进程。既有对其发展的历史梳理,亦有对其著名师生的简要介绍,更有对其历史经验的扼要总结。全书叙述史传结合,文笔沉越跌宕,谱写了一曲中国私立大学百余年历史变迁的悲壮之歌。
【分卷介绍】

第一卷梳理了1840-1911年晚清时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状况。晚清之前,西方传教士已在沿海各地开设书院、学堂。鸦片战争前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促使晚清政府实施“新政”,新式教育特别是私立大学教育开始孕育、萌芽,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序幕。

第二卷简要介绍了1912一1927年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进程。该时期的私立大学主要由个人,教会组织以及政府机构等成立,其中以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等为代表。这些私立大学的创办与勃兴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经验,增添了亮色。

第三卷主要梳理1927-1937年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私立大学发展状况。这一时期,应国民政府的要求,各校纷纷调整内部结构,新聘校长,改组校董会,再加上政府的有力支持,各类私立大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可谓中国私立大学的“黄金十年”。

第四卷主要介绍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私立大学发展概况。抗战爆发,私立大学多遭战火轰毁。为使薪火续传,国民政府决定大学内迁,从此开启了中国大学艰苦卓绝的大迁徙,创造了一个战争时代大学教育的不朽传奇。

第五卷主要梳理了1945-1953年抗战结束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变迁情况。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采取积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私立大学的恢复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现实需要,大陆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各类私立大学被调整、合并、裁撤乃至终成绝响,但其精神永存。

编者简介

李秉谦,陕西渭南人,教育史专家,地方史和民俗专家。现任深圳市新世纪浪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南山区新世纪交响乐团理事长。兼任深圳市福田区总商会副会长、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审、辽宁省阜新市人民政府顾问、陕西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等。长期从事非公立教育机构及文化现象的研究。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一百年的人文背影:中国私立大学史鉴》(全五卷)
作者:李秉谦 编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86590
出版时间:2016/10/1
开本:16开
页数:1436
定价:368

目录:

第一卷  萌芽(1840—191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办学尝试

第一节  马礼逊牧师2

第二节  英华书院5

第三节  马礼逊学堂7

第四节  西医和新豆栏医局10

第二章  西方教育在中国的起步

第一节  “条约”为传教士清路14

第二节  徐汇公学18

第三节  博济医学堂23

第四节  中西书院27

第三章  自强旋律下新式教育的尝试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32

第二节  留学教育新模式40

第三节 上海格致书院47

第四章  “变法”与“ 新政”重造教育环境

第一节  “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56

第二节  赴日留学的大潮58

第三节  “新政”下的教育体制变革61

第四节  “庚款”留美开启新纪元70

第五章  教会学校向大学进发

第一节  东吴大学88

第二节  齐鲁大学111

第三节  文华大学117

第四节  圣约翰大学121

第五节  金陵大学138

第六节  华西协合大学157

第七节  铭贤学校162

第六章  其他外来机构创办的学堂

第一节  同济德文医学堂174

第二节  焦作矿务学堂188

第七章  国人创办私立大学的尝试

第一节  心远学堂和明德学堂192

第二节  南开中学堂202

第三节  震旦公学227

第四节  复旦公学240

第五节  中国公学266

第六节  光华医学院284

卷后语291

第二卷  勃兴(1912—1927)

第一章教育进入民国时代

第一节私立大学的新环境2

第二节私立大学发展状况3

第二章国人创立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武昌中华大学18

第二节大同大学30

第三节朝阳大学39

第四节明德大学和心远大学46

第五节上海美术专门学校48

第六节中国大学59

第七节中国公学67

第八节复旦大学84

第九节南开大学92

第十节中法大学104

第十一节厦门大学115

第十二节上海大学126

第十三节大夏大学130

第十四节上海法政大学136

第十五节光华大学140

第十六节广东国民大学149

第十七节私立青岛大学151

第三章北洋时期创办的教会大学

节震旦大学160

第二节沪江大学165

第三节之江大学172

第四节福建协和大学179

第五节燕京大学183

第六节岭南大学194

第七节教会女子大学204

第四章晚清成立的教会大学

第一节东吴大学214

第二节齐鲁大学221

第三节圣约翰大学229

第四节金陵大学236

第五节华西协合大学250

第五章其他的外国背景的大学

第一节仓圣明智大学258

第二节铭贤学校和福中矿务大学263

第三节同济大学269

第四节湘雅医学专门学校282

第五节协和医学院289

卷后语297

主要参考资料299

第三卷  黄金十年(1927—1937)

第一章  国民政府的“黄金十年”

第一节  对教会大学政策的变化2

第二节  对私立大学的调整与整顿4

第二章  教会大学的变化发展

第一节  东吴大学10

第二节  齐鲁大学22

第三节  圣约翰大学30

第四节  金陵大学36

第五节  华西协合大学51

第六节  震旦大学57

第七节  燕京大学61

第八节  沪江大学84

第九节  从之江大学到之江文理学院90

第十节  岭南大学95

第十一节  福建协和大学104

第十二节  辅仁大学108

第十三节  天津工商学院124

第十四节  华中大学130

第十五节  女子文理学院141

第十六节  铭贤学校和文华图专150

第三章  医、工院校的发展

第一节  湘雅医学院162

第二节  协和医学院165

第三节  雷士德工学院和医学院170

第四节  私立焦作工学院174

第四章  国人办私立大学的黄金岁月

第一节  大同大学182

第二节  中国大学188

第三节  复旦大学195

第四节  南开大学203

第五节  中法大学211

第六节  厦门大学218

第七节  大夏大学227

第八节  光华大学237

第九节  广州大学和广东国民大学251

第十节  中国公学259

第十一节  南通大学265

第十二节  私立冯庸大学271

第十三节  上海法学院276

第十四节  私立福建学院286

第十五节  北平新闻专科学校290

卷后语297

附录299

主要参考资料301

第四卷  浴火重生(1937—1945)

第一章  私立大学大迁徙

第一节  日寇对私立大学的毁坏2

第二节  南开与西南联合大学6

第三节  焦作工学院的西迁与西北工学院的组建16

第四节  复旦大学20

第五节  东吴大学29

第六节  沪江大学39

第七节  之江大学49

第八节  武昌中华大学53

第九节  金陵大学57

第十节  燕京大学64

第十一节  齐鲁、华西和金陵女大82

第十二节  光华和朝阳102

第十三节  铭贤学院114

第十四节  入滇的中法大学和华中大学123

第十五节  迁黔的大夏和湘雅131

第十六节  广东私立大学的迁徙145

第十七节  福建私立大学的迁徙161

第十八节  东南联合大学与上海美专170

第二章  沦陷区高校的坚持与反抗

第一节  日伪在沦陷区的奴化教育180

第二节  持志学院的“沦陷”188

第三节  中国大学195

第四节  辅仁大学203

第五节  大同大学218

第六节  圣约翰大学222第七节震旦大学与女子文理学院228

第八节  天津工商学院239

第九节  协和医学院242

第十节  雷士德工学院短暂的绚烂247

第三章  抗战时期建立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晏阳初和乡村建设学院252

第二节  黄炎培和中华工商专科学校272

第四章  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政策及效果

第一节  战时教育方针的确定286

第二节  国民政府恢复和稳定教育的政策289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294第四节抗战时期高等教育的硕果300

卷后语311

主要参考资料313

第五卷  绝响(1945—1953)

第一章  国民战后教育政策及其后果

第一节  战后教育资源平衡政策2

第二节  战后收复区甄审政策6

第三节  东北光复区的教育整理12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

第一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动因18

第二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过程19

第三节  知识分子改造运动的结果20

第三章  接受外来津贴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燕京大学24

第二节  辅仁大学38

第三节  中法大学47

第四节  协和医学院53

第五节  津沽大学57

第六节  齐鲁大学60

第七节  东吴大学64

第八节  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67

第九节  震旦大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77

第十节  沪江大学80

第十一节  之江大学84

第十二节  圣约翰大学88

第十三节  岭南大学96

第十四节  华西协和大学104

第十五节  铭贤学院107

第十六节  福建协和大学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10

第十七节  华中大学116

第十八节  焦作工学院118

第四章  国人创办的私立大学

第一节  大同大学122

第二节  武昌中华大学127

第三节  朝阳学院132

第四节  南开大学135

第五节  大夏大学139

第六节  光华大学143

第七节  广东国民大学和广州大学148

第八节  南通学院151

第九节  中华工商专科学校156

第五章  抗战后留在大后方的种子

第一节  相辉学院160

第二节  成华大学164

第三节  川北大学169

第四节  正阳法商学院173

第五节  其他学校175

第六章  抗战胜利后新设高校

第一节  江南大学180

第二节  求精商学院 185

第三节  勉仁文学院186

第四节  其他私立院校190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院系调整

节  院系调整的特点194

第二节  院系调整评述196

主要参考资料199

后记201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