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紫禁城出版社逸史小书7册:“紫禁城逸史”6册,讲述帝王、后妃、王子的生活起居与沉浮悲欢,剖析宫殿园林的堪舆术数与景观艺术,历数禁城离宫的典章掌故与红白典礼,解说档案珍宝的风云疑案与奇闻秘辛。《燕国简史》全1册,系统阐述了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民族交流的发展历史,并解释了燕国史研究中的数则问题。总定价99元,现团购价42元包邮!

×

团购价¥42.0 ¥99.0 折扣4.2
已售119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平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其中《明清宫廷趣闻》《紫禁城通览》《紫禁城百题》《清帝承德离宫》《乾隆皇帝与马戈戛尔尼》《燕国简史》为1995-2001年一版一印,《圆明大观话盛衰》为2004年第1版第2次印刷
《明清宫廷趣闻》:讲述明清故宫紫禁城内的事件、人物、掌故等,如三大殿为何不植树、刘伯温暴亡之谜、左顺门百官跑谏事件、晚明宫廷三案、顺治继位之谜、光绪“猝死”之谜……
《紫禁城百题》《紫禁城通览》:详解紫禁城的历史与典故,如明清二十四帝的简明宫史、皇帝颁发诏书的仪式、金銮殿的宝座是哪个皇帝的遗物、朝珠的佩戴、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剧变等
《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记述英国的乔治·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的历史
《清帝承德离宫》:重点针对清帝承德离宫——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做了详细介绍
《圆明大观话盛衰》:围绕圆明园做了详细介绍,并叙述了相关的清帝园居理政与宴赏、胜景仿建与书图帖画、英法劫掠大难、劫后修补等内容。
《燕国简史》:介绍燕国的形成与发展,讲述燕王哙的“禅让”事件、乐毅伐齐、田单破燕的过程,并解释了“幽州”作为正式地方行政建制的名称始于何时、“蓟”的地理位置、燕国的始封地在哪里等燕国史研究中的数则问题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漫画大集结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992*** 2020/1/17 18:46:18
    物流快,包装仔细,书值得看,纸质量,内容非常好,五星好评
  • 799*** 2018/12/25 19:39:14
    喜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就像中华书局,商务出版社一样,想看旧时皇城故事紫禁城出版社权威性强
  • 359*** 2018/11/19 9:43:53
    了解故宫历史和文化!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明清宫廷趣闻》
  三大殿为何不植树;
  刘伯温暴亡之谜;
  左顺门百官跑谏事件;
  晚明宫廷三案;
  顺治帝继位之谜;
  光绪帝“猝死”之谜;
  ……
  本书所收文章以明清故宫紫禁城内的事件、人物、掌故、轶事为主体,全部选自我社所编《紫禁城》双月刊。内容翔实有趣,简明易读,引人入胜。读者读过之后,当可对明清帝后生活细节、种种宫廷秘闻及故宫宏伟古建筑群的兴建沿革都会取得较为清晰的整体认识。

《紫禁城百题》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先后有24位皇帝曾经住在这里,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宫,紫禁城数百年来发生了一幕幕历史的悲喜剧,每当历史的转折时刻,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宫内的规章典制、宫廷建筑、以及皇帝的日常起居和后妃的宫闱生活,更是人们想要知道的问题。虽然传说轶闻颇多,但由于过去宫禁森严,更有野史小说妄加杜撰,所以使人们很难了解宫廷深闱的真实情况。本书针对紫禁城的种种情况进行一一讲解,如皇帝颁发诏书的仪式、金銮殿的宝座是哪个皇帝的遗物、朝珠的佩戴、清代的秘密立储、千叟宴等,范围广阔,颇具可读性。

《紫禁城通览》
  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著名的博物院,除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宫殿外,还有文物藏品100多万件,每年吸引着上千万观众前来参观。为使观众对紫禁城这一昔日的皇宫、今日的博物院有一个历史的、全面的了解,本书从三个方面加以介绍:一、宫殿的历史、典故;二、在宫中居住过的明、清二十四帝的简明宫史;三、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剧变和博物院现状,带领读者通览紫禁城。

《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
  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英国近代政治家,曾率领使团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于1793年抵达中国,欲通过谈判打开中国市场,却无功而返。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1793年马戛尔尼提出,扩大英国在华的通商口岸,除广州之外,要求开放舟山、宁波、天津等处;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二款则规定,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等处为通商口岸;马戛尔尼提出要求割占珠山等地,《南京条约》第三款则规定,中国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历史是一面镜子,本书带我们重温这段中英交往之初的历史,抚今追昔,让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在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清帝承德离宫》
  本书重点针对清帝承德离宫——避暑山庄与外八庙做了详细介绍。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从康熙始建,至今已经历了近300多年的历史。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王朝“康乾盛世”以及由盛世走向衰落的历史,尤其是它对康乾时期民族关系史的反映更为突出,可以说清帝离宫又是清代的“民族宫”。清朝的民族政策,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建立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必然产物,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圆明大观话盛衰》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千亩。它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本书围绕圆明园做了详细介绍,并叙述了相关的清帝园居理政与宴赏、胜景仿建与书图帖画、英法劫掠大难、劫后修补等内容。

《燕国简史》
  本书阐述了燕国的形成、发展及地理位置,介绍了这一地区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及当地的民族交流,叙述了燕王哙的“禅让”事件、乐毅伐齐与田单破燕的过程,分析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解释了“幽州”作为正式地方行政建制的名称始于何时、“蓟”的地理位置、燕国的始封地在哪里等燕国史研究中的数则问题,引征翔实,考证严谨,对于大众了解燕国具有极大助益。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明清宫廷趣闻》
作者:赵伟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2190
出版时间:1995年2月第1版 1998年8月第3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399
定价:15元

目录
一、故宫建筑
紫禁城名称的由来
紫禁城的筹建、兴建、建成过程
五行·四象·三垣·两级与紫款城
三大殿为何不植树
三宫六院
养心殿寝宫
清朝午门的守卫
清代御门听政处——乾清门
腰牌——出入禁门的通行证
合符——夜间特别出门证
紫禁城中的寡妇院——慈宁宫
紫禁城内半间房
昔日皇宫怎样取暖
宫内祛暑
紫禁城过去的火灾
紫禁城内的水车房
二、明宫述旧
皇帝也应该遵守制度
尊师重法的马后后
明成祖时后宫两起冤案
在“冷宫”中出生的皇帝
嘉靖和猫
驸马受辱
生前幽禁二十年 死后谥为皇太后
天启皇后
明代皇后泪
明代的选秀女
明代妃嫔的归宿
刘伯温暴亡之谜
奉天门匿名书事件
左顺门百官跑谏事件
嘉靖壬寅宫变
“二进宫”发生在哪里
明宫史杂俎
晚明宫廷三案
明朝中后斯的诗文之祸
三、清帝春秋
顺治帝继位之迷
狩猎能手康熙
康熙的养生之道
雍正帝崇佛
雍正宠信怡亲王允祥
咸丰帝与恭亲王
光绪帝“猝死”之谜
……
四、清代后幻
五、清宫事件
六、太监轶闻
七、清宫琐记


《紫禁城通览》
作者:王树卿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7800472299
出版时间:1997年10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182
定价:15元

目录
引言
上编 皇宫紫禁城
紫微中天丽帝京
“紫禁城”的含义
皇家“风水”
永乐营建紫禁城
关于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城墙与角楼
御道新解
午门与“午门斩首”
三大殿
太和殿
大朝礼 金柱 藻井 金銮宝座
中和殿、保和殿
清代殿试
三大殿东西两翼
文华殿
文渊阁与《四库全书》
武英殿
浴德堂与香妃的传说
内阁大堂、军机处
后三宫
乾清门
乾清宫
嘉靖宫变 “正大光明”匾与秘
密立储
交泰殿
二十五宝
坤宁宫
皇帝大婚
御花园
内东路、内西路
斋宫、毓庆宫
重华宫、漱芳斋
养心殿
垂帘听政 三希堂
东西六宫
水晶宫 长春宫《红楼梦》壁画 储秀宫
雨花阁
外东路、外西路
太上皇宫殿
宁寿宫花园 珍妃井 畅音阁大戏台
中编 宫中二十四帝
明朝
成祖朱棣
……
下编 从皇宫到博物院


《紫禁城百题》
作者:陈永发 冯林英 张剑 编著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7800472817
出版时间:1998年8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15
定价:7元

目录
1.故宫的建成及其规模
2.故宫的外朝和内廷
3.午门的建筑及其作用
4.午门廷杖
5.皇帝御门听政
6.前三殿的建筑特色
7.太和殿大典仪式
8.皇帝颁发诏书的仪式
9.前三殿匾额上的“和”字
10.外朝宫殿匾额上为什么没有满文
11.金銮殿的宝座是哪个皇帝的遗物
12.金銮殿宝座前的陈设与寓意
13.金砖墁地
14.疯人误闯金銮殿
15.中和韶乐
16.外朝不植树
17.清代皇帝的轿子
18.清代殿试
19.保和殿后大石雕的位置本不该在此
20.故宫建筑上的大吻和小兽
21.故宫内的铜缸、铜龟、铜鹤、日晷、嘉量
22.故宫内金水河
23.大礼仪之争
24.朝珠的佩戴
25.宫内禁门——景运门、隆宗门
26.宫殿门前的双狮与传说
27.隆宗门匾额上的箭头
28.重要的历史遗迹——军机处
29.壬寅宫变
30.清代的秘密立储
31.明宫三案
32.康熙设南书房的目的及其影响
33.皇帝死后的丧仪
34.何为起居注”
35.清代宫廷大宴
36.千叟宴
……


《圆明大观话盛衰》
作者:张恩荫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2343
出版时间:2004年8月第1版第2次印刷
开本:32开
页数:205
定价:16元

目录
清帝与圆明园兴建
 顺治帝园居缘起
   摄政王多尔衮首倡“边城避暑”之议
   顺治帝亲政始幸南苑  
   顺治帝每年园居累月
 康熙帝开创西郊园林新天地
   康熙园居先南后西
   京郊西北辽金八大水院
   明代海淀两座名园
   康熙兴建澄心畅春两园  
   康熙驻跸第一代宫苑畅春园年均百余日  
   环绕畅春园形成园林胜区
 康熙帝观赏圆明园牡丹
   康熙赐园定名圆明  
   圆明园似非
   明代故园  
   圆明建园不晚于康熙四十六年
  康雍乾祖孙三代共赏牡丹
 五园三山荟萃海淀
   雍正元年扩建圆明园始兴第二代宫苑  
  乾隆前中期西郊叠石理水兴高潮  
  圆明园四十景
  圆明长春绮春三园格局巅峰曾有五园之盛
  乾隆兴建西郊园林类型分四
  玉泉山香山瓮山三山各擅胜景
清帝园居与御园管理拱卫
 雍乾嘉道咸五帝园居时间
   五帝宫禁园庭往来居  
  雍正道光咸丰年均园居200天以上  
  乾隆园居时间长于宫居
 园居正衙与寝宫
  园居正衙正大光明殿
  九洲清晏圆明三殿
  同道堂即九洲清晏殿 
   西庑三间套殿  
  西路慎德堂为道光常居寝宫
  东路妃嫔寝宫天地一家春  
  长春仙馆等20余处均置寝宫
 皇太后园居畅春绮春两园
  皇子读书与赐居
  洞天深处设置皇子上书房
  皇子园内赐居不另赐他园  
  弘历赐居桃花坞  
  长春仙馆原为弘历赐居莲花馆
 部院值房及奏事制度
  大宫门左右分列六部九卿詹翰科
   道护军有司值房  
  出入贤良门左右各设部院臣工入值候旨之所
   皇帝御门听政文武各司轮班奏事
……
清帝园居理政与宴赏
御园岁时纪胜与游乐
胜景仿建与书图帖画
英法劫掠与名园大难
劫后修毁与再生

《清帝承德离宫》
作者:杜江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2350
出版时间:1998年6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180
定价:15元

目录
清帝省方驻跸的离宫
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地理位置与气候
国林面积与组成区域
康熙三十六景
乾隆三十六景
营建山庄肇始之因
讲武演兵保持国语骑射的传统
行围联蒙与围班定制
喀喇河屯行宫的地蹙偏狭与热河行宫的定址宫建
蒙藏汉各族寺庙众星拱月错落棋布
山庄盛衰与保护
清帝弃而不用
年久失修任凭毁圮
乱世之中屡遭破坏
新中国爱护有加
山庄宫殿素朴大观
山庄宫门与亁隆题诗
山庄正门丽正门
丽正略考
午朝门上五文同额
乾隆题诗忆旧与国语骑射
澹泊敬诚楠森木正殿
行宫朝拜贺仪的中心
康熙题额意在自戒
乾隆太上皇诗匾
四知书屋与万岁照房
召对臣工的中枢之地
陈设炕屏遗踪难觅
帝王四知与杨震无关
嘉庆心领诠释四知
万岁照房界限前朝后寝
烟波致爽殿与云山胜地楼
寝宫前后居四帝
咸丰秋狝事出被迫
慈禧能否俞听到咸丰遗诏
云山胜地供佛楼
饲鹿有亭
松鹤斋与万壑松风
康熙奉养东朝的松鹤清樾
鹤舞厅前的乾隆松鹤斋
绥成殿供奉列祖地“御容”错落有致的万壑松风
乾隆纪恩缅怀康熙垂宠
东路主殿与戏楼
卷阿胜境典出姬周
清宫三大戏楼之一的清音阁
君臣观戏的规矩
上中下三层舞台音色十足
风光许旖旎的山庄八湖
东路湖光说从头
湖中图画的水心榭
仿自苏州的狮子林
风泉满清听的清舒山馆
……
中路长堤岛多资
西路芳渚流云在
绿毯万树的山庄平原
峰峦清流山间有庄
风格迥异的外八庙
皇帝点兵狩猎的围场盛观
附录
后记


《乾隆皇帝与马戈戛尔尼》
作者:秦国经 高换婷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2435
出版时间:1998年8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189
定价:16元

目录
绪言
中英首次通使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的中国与英国
18世纪的世界
18世纪的中国
18世纪的英国
中英早期的交往与贸易
中英早期的交往活动与贸易往来
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国务大臣邓达斯
宁波事件
洪仁辉事件
中英首次通使的缘起与使团的组成
中英第一次通使的缘起
英国使团的组成与使命
乔治·马戛尔尼
乔治·斯当东
英国使团远涉重洋到达热河
英国使团启程来华
惊险而有趣的来华航程
百灵的禀文
英使船队到达澳门
英国使团由澳门经闽浙鲁沿海到达天津
乾隆皇帝
丰俭适中不卑不亢的接待方针
英国船队到达登州
英使要求随员谨言慎行
英使船队到达天津
《乾隆五十八年英吉利入贡始末》所记英使经过天津情况
英国使团由天津经通州赴京转道承德
钦差大臣长芦盐政徵瑞
英使一行由通州抵达北京
雄伟的长城使英国人惊叹
英使到达避暑胜地热河
觐见礼仪之争与中英谈判交涉
觐见礼仪之争
清前期西洋使臣觐见皇帝礼节
中英交涉觐见礼仪
觐见礼仪的妥协方案
军机处《上谕档》中录存的觐见仪单
首席军机大臣和坤奏折
嘉庆皇帝再谈觐见礼仪
官方文献记载
私家文献记载
西方人士记载
还历史以真面貌
英使在承德的瞻觐活动
首席军机大臣和坤
英使在万树园第一次觐见乾隆皇帝
英使游览避暑山庄
英使在澹泊敬诚殿第二次觐见乾隆皇帝
珍奇的礼品与薄来厚往的赏赐
英国礼品
……
英国的要求与使团回国
中央首次通使以后的历史
附:本书所据清宫档案文献简介
一、档案
二、文献


《燕国简史》
作者:王彩梅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ISBN:9787800473289
出版时间:2001年5月1版1印
开本:32开
页数:297
定价:40元

目录:
第一章 燕国建立以前幽燕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一、古籍中有关幽燕地区早期历史情况的记载
二、考古发现的幽燕地区早期人类遗存
(一)旧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
(三)夏商时期
第二章 燕史述略
一、燕国的建立
二、召公爽的主要事迹
(一)“食采于召”——灭商以前的召公
(二)辅周灭商
(三)协助周公平定管、蔡与武庚之乱
(四)营建洛邑
(五)召公的年寿及葬地
三、燕王哙的“禅让”事件
(一)燕王哙“禅让”事件发生以前燕国早期的历史情况
(二)各家对燕王哙“禅让”事件的看法
(三)燕王哙“禅让”事件史实剖析
四、燕昭王与黄金台
(一)燕昭王励精图治
(二)黄金台考
五、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燕与秦、齐、赵等国的关系
(二)五国伐秦与苏秦在燕、齐斗争中的作用
六、乐毅伐齐与田单破燕
(一)齐灭宋
(二)乐毅伐齐
(三)田单破燕
七、荆轲刺秦王与秦灭燕
第三章 燕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幽州”作为正式地方行政建制的名称始于何时?
二、关于“蓟”的地理位置问题
三、燕国的始封地在哪里
(一)关于燕国始封地的几种说法
(二)琉璃河遗址概况
四、燕国的都城
(一)燕国最早的都城-叫匕京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古城址
(二)蓟
(三)临易
(四)燕中都
(五)燕下都
五、燕国的长城
第四章 燕国经济
一、幽燕大地是中国最早出现铁器的地区之一
二、燕国的铜器
三、农业与手工业
(一)农业
(二)手工业
四、货币与商业的发展
第五章 燕与山戎、肃慎、孤竹国的关系
一、山戎
二、肃慎
三、孤竹
第六章 燕国文化与民族融合
一、周人文化的传人及其作用
二、来自中原地区的商文化
三、幽燕地区的各族文化
第七章 幽燕地区的方言、风俗、方士
一、方言
二、风俗
三、方士
附录:燕地古代物产小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把博物馆开到家里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