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粽情一夏|全站满39元送端午香囊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日本文学与文化3册:《面具下的日本人》深入肌理描写著写日本文化:“和”文化、交际、剑、能舞台、歌舞伎、茶室、剖腹……投射了日本的民族性根源。《日本物哀》为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的扛鼎名著,通过注解《源氏物语》等日本经典,全面深入地阐释了物哀论,有日本“文心雕龙”之称。《日本风雅》是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的重要著作,重点阐释了日本俳谐美学的核心范畴——风雅之“寂”。定价93元,现团购价35元包邮!

×

团购价¥35.0 ¥93.0 折扣3.8
已售55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面具下的日本人》
16开平装,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一位韩国籍的作家,以美国式的思维方式,著写出生地日本的文化

介绍了日本人的“和”文化、“型”文化、压缩型文化、日本式的交际、极端残忍性的美的意识等
以“由外到内”的西方视角,剥茧抽丝般镜像出日本“由内到外”的民族特质

《日本物哀》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本书是18世纪日本江户时代“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以“物哀论”为主题的作品集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
站在《菊与刀》的另一面看日本

《日本风雅》
16开平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风雅”,即日本短诗“俳谐”,又称俳句
“寂”是俳谐论的核心范畴,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概念之一。
本书是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的《风雅论——“寂”的研究》一书的初次译出,是迄今为止从美学角度研究“寂”wei一的一部成规模的专著
这部“寂”论文献,对绝大多数读者而言,大概还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漫画大集结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书友说
  • djl*** 2019/9/19 19:52:28
    了解日本及其文化的最好著述之一。
  • suk*** 2018/3/21 23:41:20
    团购:日本文学与文化3册。好书。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面具下的日本人》
  一位韩国籍的作家,以美国式的思维方式,客观理性地思考,著写他的出生地--日本的文化。书中介绍了日本人的“和”文化、“型”文化、压缩型文化、日本式的交际、极端残忍性的美的意识,用悟道的方式述写日本的本真,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
  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这本《面具下的日本人》以“由外到内”的西方视角,剥茧抽丝般镜像出日本“由内到外”的民族特质,并由此投射出一个迷雾散尽的真实日本,让人读懂一个民族的灵魂。

  作者金两基,1933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哲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州国际大学教授,韩国中央大学客座教授,民族学博物馆共同研究员,专攻东方戏剧、比较文化、比较民俗学。主要著作《朝鲜的假面具》《朝鲜的艺术》《韩国台勺石佛》《泡菜和咸菜——日韩比较文化考》《阿莹郎的世界》等,合著《古代朝鲜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日本和朝鲜》等。

《日本物哀》
★ 旅日著名学者、作家李长声,日本文学学者、翻译家叶渭渠力荐——日本的《文心雕龙》
★ 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扛鼎名著初次中文引进
★ 站在《菊与刀》的另一面看日本。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
  《日本物哀》是18世纪日本江户时代“国学”的集大成者本居宣长(1730-1801)以“物哀论”为主题的作品集,作者通过注解《源氏物语》等日本经典著作,全面深入地阐释物哀论之代表作品,对我们理解日本文学及文化意义重大。
  本居宣长对日本文论的最大贡献就是“物哀论”。他在《紫文要领》和《石上私淑言》等著作中一再强调:“物哀”与“知物哀”就是知人性、重人情、可人心、解人意,富有风流雅趣,就是要有贵族般的超然与优雅、女性般的柔软细腻之心,就是从自然人性出发的、不受道德观念束缚的、对万事万物的包容、理解与同情,尤其是对思恋、哀怨、忧愁、悲伤等刻骨铭心的心理情绪有充分的共感力。本居宣长认为,以物语与和歌为代表的日本文学的创作宗旨就是“物哀”。作者只是将自己的观察、感受与感动,如实表现出来并与读者分享,以寻求审美共鸣及心理满足,此外并没有教诲、教训读者等其他功利目的,而读者的阅读目的也是为了“知物哀”,“知物哀”既是文学修养,也是一种情感修养。

名家言论
  看到对方的美丽而动心,就是感知“物之心”,而女方能体会男方的心情,就是感如“物之哀”。物语中这样的情节很多,而愿意为了爱情献出生命亦在所不惜者.是“物哀”中最勾刻骨铭心的。……物语放弃善恶的判断,只追求物哀。——本居宣长
  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川端康成
  《日本物哀》选译18世纪日本著名学者本居宣长论述以“物表”为中心的《紫文要领》、《石上私淑言》等代表作,这是我国译介日本古典文论的第一本书。本书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日本文学、美学与日本文化,而且有助于了解日本人的道德观念和日本国民性的演进。译者以简洁畅达的译文、逻辑严谨的译本序,将它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叶渭渠(著名日本文学学者、翻译家)
  日本文化的难解及无解也来自这个“物之哀”。哀乎哉,不哀也,说穿了无非情趣。到底怎么个情趣呢?此词若不译.我们对日是文化就永远莫名其妙。——李长声(旅日著名学者、作家)

  作者本居宣长,18世纪日本学者、思想家,日本国学的集大成者,著有《紫文要领》《石上私淑言》《源氏物语玉小栉》《古事记传》《初山踏》《词之玉绪》《玉胜间》等涉及文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政治学等领域的著作近百种,后人编有《本居宣长全集》全23卷。
  译者王向远,学者、作家、翻译家,著有《王向远著作集》全10卷及各种单行本著作20种,译有井原西鹤、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等日本名家名作,及《日本物哀》《日本幽玄》《日本风雅》《日本古典文论选译》(全四卷)等。

《日本风雅》
  “寂”是日本古典文艺美学、特别是俳谐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与“物哀”、“幽玄”并列的三大美学概念之一。就这三大概念所对应的具体文学样式而言,“物哀”对应于物语与和歌,“幽玄”对应于和歌、连歌和能乐,而“寂”则对应于日本短诗“俳谐”(近代以后称为“俳句”),是俳谐论(简称“俳论”)的核心范畴;又因“俳圣”松尾芭蕉及其弟子(通称“蕉门弟子”)常常把俳谐称为“风雅”,所以“寂”就是俳谐之“寂”,亦即蕉门俳论所谓的“风雅之寂”。
  本书从美学的立场上对“寂”加以考察,以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风雅论——“寂”的研究》(岩波书店1941年版)为主体,又将松尾芭蕉及弟子的俳论及“寂”论原典择要译出,以供读者延伸阅读。其中,《风雅论——“寂”的研究》是迄今为止从美学角度研究“寂”唯一的一部成规模的专著,也可说是“寂”论研究的经典著作。该书资料较为翔实,分析全面细致,对于我们理解“寂”有很大的启发性。

  作者大西克礼,日本现代美学家,曾任东京大学美学教授,日本现代思辨美学的主要确立者,主要学术贡献是以西方美学为参照对日本传统审美概念“幽玄”、“物哀”、“寂”加以阐发,著有《幽玄与物哀》《风雅论》《美意识史》《美学》(上下卷)等,译有康德《判断力批判》等。
  译者同为王向远。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日本风雅》
作者:【日】大西克礼 著,王向远 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46385860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352
定价:35元

目录
内容提要
风雅之“寂”——对日本俳谐及古典文艺美学一个关键词的解析(代译序)
Ⅰ风雅论——“寂”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一)
第三章 俳论中的美学问题(二)
第四章 俳谐的艺术本质与“风雅”概念
第五章“寂”的一般意味与特殊意味
第六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第七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第八章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三)
第九章“寂”的美学界限与茶室的审美价值
Ⅱ 松尾芭蕉及弟子等论风雅之“寂”
松尾芭蕉
向井去来
森川许六
服部土芳
上岛鬼贯
与谢芜村
译后记


《日本物哀》
作者:【日】本居宣长 著,王向远 译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46338842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354
定价:30元

目录
内容提要
“物哀”是理解日本文学与文化的一把钥匙(代译序)
紫文要领——《源氏物语》概论
石上私淑言——和歌百问百答
初山踏——学术方法论
玉胜问——治学随笔
译后记


《面具下的日本人》
作者:【日】金两基 著,田园 康庆玮 译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9056007
出版时间:2011年4月
开本:16开
页数:190
定价:28元

目录
第一章 日本人与“和”
“和”与个性的对立
适当和适宜
“和”的力学
韩国人与“和”
日本式的会议的特质
韩国人的纵向型崇拜
日本人的两张脸
繁荣的秘诀
慎言与朱子学
集团中的“和”
共同体的象征
有用的人
狭窄的日本
万世一系
国家和故乡
棒球选手和“清水一家”
第二章 日本式的交际
调和的思考
正负零
二者肯定型思维方式
真心话和场面话
确实如此
对眼睛的信仰
腹艺空间
强颜欢笑
“事物”和“事情”
虚实之间
无的思想
自己不能作决定的日本人
内心的胜负
真心话在肚子里
腹艺的二重构造
第三章 圣之道
神授能力与萨满
茶室空间的联想
“型”的文化
白道
白色服装的意义
天之御柱
一棵树
柱子和生殖信仰
檀君神话
神圣的数字“三”
王和天皇
皇位继承的规矩
一神论下的多神论
天皇和神
天皇制的奥秘
第四章 压缩型文化

从大到小
剑的政治
“绝对的刃”
白色的秘传书
泯心泯境
无的境地
能舞台
松和青竹
能舞台大宇宙
枯山水
白洲的庭园
石头的生命
人工的自然
悟性空间
自然之理
茶室
世外桃源的入
从俗世中解放出来
外婆家
韩国的茶文化
一朵花
第五章 残忍性和美的意识

美山的摇篮曲
插花
牵牛花茶会
否定花的花
剖腹
鲤鱼生鱼片
身体清白的证据
对神赐生命的反叛
死的价值理论
歌舞伎
残酷时代
极端的残忍性
第六章 戴面具的日本人
面具的思考
武藏和太助
对称的造型感
笑脸的谜底
日本人的脸
原版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把博物馆开到家里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