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寓言
作者:毕兹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7537628564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196
定价:26 元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民间寓言,采取的分类是一种尝试,其间也不一定完全科学,但编者仍希望这样的编目能有益于阅读,特别对于青少年和对民间文学接触、了解不多的读者。本书编选下来,常令编者暗叹:祖国的民间文学遗产真是珠玑遍地,宝贵得很。本书所选民间寓言,原则上遵循以下几点:1.从各民族代代相传的口头寓言中选择一些经典的、典型形态的寓言;2.我国典籍中记载有相当数量的寓言,从中选取来自民间的部分、口头讲述特征明显的部分和以民间人物、民间世象为内容的部分;3.有一些寓言是世界性的,在伊索寓言或外传承中采集来的,收入本书可供欣赏和研究;4.本书对动物故事、小故事、小传说、小笑话等一些非狭义寓言的口头文学进行了筛选,得到很多寓言意味浓郁的新篇;5.既有传统的又有新收的,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既有汉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既有口头性又有艺术性和可读性。
民间玩具
作者:王连海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7631327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207
定价:42 元
内容简介:
《民间玩具》收录了众多在民间留传的玩具。民间玩具可谓是中国社会变迁史实的缩影,是一卷卷民俗画本大书,它不仅再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着不同的地域风采,而且凝聚着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一个民族的特征最直接地由它的民间文化表现出来,全球化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我们一定要让中国的民间文化在人类的未来大放光彩。
民间刺绣
作者:田顺新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7631303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243
定价:49 元
内容简介:
在世界的刺绣艺术中,中国的刺绣艺术可以说是历史最修久、材质最精良、题材最广泛、技艺最精巧、针法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中国刺绣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民间到宫廷,从实用到欣赏,从材质到技艺,从古代到今天,都以它极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束绚丽的奇葩。
面对这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刺绣艺术,在传承文明、不断发展的时代里,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公布,将顾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以及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刺绣工艺同时列入“中国民间美术”项目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对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抱着强烈的责任感,在这里较为系统地将民间刺绣艺术编撰成书,为人们了解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内涵和外延,提供知识性的素材,特别是为培养广大读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的热情,发挥积极的作用。
民间皮影
作者:吴薇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7628518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139
定价:25 元
内容简介:
皮影戏以优美的雕刻造型与动听的地方唱腔相结合,并使用当地乡土方言道白,戏中有画,画中有戏,独具特色,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中国的皮影艺术源于生活还于生活,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中国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皮影戏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华夏艺术,自13世纪先后传入亚欧各国至今,一直备受外国观众的喜爱。目前,古老的皮影艺术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完美的民间艺术世界。
民间面具
作者:杨吉星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7537628505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135
定价:25 元
内容简介:
《民间面具》所介绍和选编的面具形态仅是一个侧面而已。为了展示面具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以萨满面具、傩面具、戏曲脸谱这样一个序列进行编排。《民间面具》的出版,本身就是中国民协开展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影响的产物,书中我们特别展示了吉林学者对萨满面具和神话的抢救与发现,其他面具的介绍也侧重于地方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协会员所正在进行的研究、传承和创新。
面具是原始文化艺术的遗存,它的稚拙、粗野、夸张、变形、怪诞、滑稽、幽默、神圣、狞厉,蕴涵着的深奥的美学风格与精神,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
民间彩塑
作者:张锠,张宏岳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37631310
出版时间:2004-9-1
开本:16
页数:201
定价:41 元
内容简介:
中国民间彩塑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流传地区广泛、种类题材多样。它们都有共同的特色,即造型整体感强、形态优美生动、色彩淳朴明快。它们的创作者都以其勤劳和智慧在艺术实践的不懈求索中,积淀了丰富的经验,自然形成了特定的审美习惯。
当前在进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面对强势文化,中国民间彩塑受到极大的冲击。那么,如何直面以对?如何继续保持与发扬民间彩塑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本土真情?如何培植与传承民间文化的民族真情?无疑,这是民间文艺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职责,也是捍卫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更是编撰《民间彩塑》的目的所在。
民间彩塑不仅融入民生礼俗、岁时节庆以及市井百象,还饱含纯真与质朴的本土情节,塑型、绘意,将具有智性理念与塑绘和谐统一的艺术灵性铸锭于泥土间,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