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章太炎比肩的国学大师《刘师培经典文存》全6册,以钱玄同编、南桂馨于民国二十六年印行的《刘申叔先生遗书》为底本校对,一套更接近原著的刘师培国学经典普及本。
本系列收入刘师培论经学6种、文学讲义2种、教科书4种,读书札记6种,每册书前均约请《仪征刘申叔遗书》整理者万仕国先生撰写前言,以为导读之用。本套书为读者研究刘师培学术思想,及中国近代学术史提供了详实的史料,极具参考价值。
★ 16开精装,广陵书社出版
★ 刘师培是与章太炎比肩的国学大师,学识渊博,学贯中西
★ 丛书以钱玄同编、南桂馨于民国二十六年印行的《刘申叔先生遗书》为校对底本。原本有明显错误,且今可确定者,改其正文,不出校记,存疑处以括号形式随文附注
★ 此次选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论经学,二为读书札记,三为论文学,四为教科书
★ 刘师培之国学论著虽曾偶有出版,但流传不广,本套书的出版为读者学习研究刘师培学术思想提供了便利
国学乃“中国固有之学术”,即中华民族传统学术文化之总称。国学经典包罗经史子集诸门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凝聚了民族先哲的创造和智慧,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的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当今国学复兴,国人研读国学经典的兴趣持续不减。我社在编辑出版国家重点规划项目《仪征刘申叔遗书》时,考虑到作者在国学研究方面的独特成就与影响,以及整理者对于原著校勘整理的规范与严谨,决定同时编辑出版一套更接近原著风貌的刘师培国学经典普及本,以供国学爱好者之用。
此次选编刘师培著作之精华,大致可分为四类:一为论经学,二为读书札记,三为论文学,四为教科书。丛书共六册。第一册《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群经大义相通论》等六种,以论经学为主。第二册《读书随笔》《读书续笔》《左盦题跋》等六种,基本为读书札记。第三册《中国文学讲义概略》《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附录》《论文杂记》,三者为刘师培文论之核心,故以《中国文学讲义》为名。其中《中国文学讲义概略》本系单独成书,所述内容在专讲魏晋六朝文学的《中国中吉文学史讲义》之前,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且其书除《刘申叔遗书补遗》中收录外,传本罕见,价值颇高。第四册为《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五册为《中国地理教科书》。第六册为《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清末民初,各类学校相继成立,代替古代书院,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故教材的编篡相当重要。刘师培所编诸种教材,贯通古今,兼容并蓄,贡献颇大,今天仍有学习、借鉴之价值。
刘师培(1884-1919),字申叔,号左盦,汉族,江苏仪征人。1902年中举,l903年在上海结识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并改名光汉,参与反清宣传。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中古文学、“三礼”、《尚书》和训诂学,兼职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1919年1月,与黄侃、朱希祖、马叙伦、梁漱溟等成立“国故月刊社”,成为国粹派。l919年11月20曰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主要著作由南桂馨、钱玄同等搜集整理,计74种,称《刘申叔先生遗书》。其中关于论群经及小学者22种,论学术及文辞者13种,群书校释24种。
《国学发微:外五种》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4989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57
定价:58.0
内容简介:
《国学发微(外五种)》共收录刘师培的著作6部,包括《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群经大义相通论》《两汉学术发微论》《汉宋学术异同论》和《南北学派不同论》,均为研究古今学术风尚变迁之作。
《国学发微》作于1905-1906年间,刊载在《国粹学报》一至十四期、十七期和二十三期,共38条,是刘师培为赓续章学诚《文史通义》所作的一部读书札记,所论以中国经学史为主,兼及诸子百家之学。章学诚是对刘师培影响较大的学者之一。刘师培少读其书,对《文史通义》《校雠通义》非常精熟。在《理学字义通释》《近儒学术统系论》《清儒得失论》《编辑乡土志序例》《书法分方圆二派考》《文例举隅》《校雠通义箴言》等文章中,或引用其说,或考其得失,都比较客观公正。尤其在《中国民约精义》中,刘师培曾引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原道上》“三人居室”一节,认为:“谓道形于三人居室,则与民约之旨相同。”“章氏知立国之本,始于合群;合群之用,在于分职;而分职既定,然后立君。与子厚《封建论》所言,若合一辙。”“章氏所言,殆能识‘君由民立’之意与?”在《国学发微·序》中,刘师培说:“彦和《雕龙》,论文章之流别;子玄《史通》,溯史册之渊源。前贤杰作,此其选矣。近懦会稽章氏作《文史通义》内、外篇,集二刘之长,以萃汇诸家之学术,郑樵以还,一人而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目录:
《刘师培国学讲论》编辑缘起
前言
国学发微
周末学术史序
总序
心理学史序
伦理学史序
论理学史序
社会学史序
宗教学史序
政法学史序
计学史序
兵学史序
教育学史序
理科学史序
哲理学史序
术数学史序
文字学史序
……
《读书随笔:外五种》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5016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54
定价:58.0
内容简介:
本册收录刘师培的读书札记类著作6种,主要涉及儒家、道家、佛教等方面的内容。
《读书随笔》是刘师培早期的读书札记,原载1905—1907年间的《国粹学报》第一期、二期、四至七期、十期、十一期、十五期、二十期、二十二期、三十八期、四十四期,共47条。钱玄同等编辑《刘申叔先生遗书》时,删去《国粹学报》第三十八期《洮水即沘水考》一条,存46条。大概以为《洮水即沘水考》经改作后,已经收入《左盦集》卷五之中。
《读书随笔》以国学为范围,内容非常丰富。其所论,有涉及社会史者,如《古代以黄色为重》《周易言位无定》《古人贵能让》《游牧之制至三代犹存》《西藏族正名》《西周强大所由来》《汉人之称所自来》《用水火必时》;有涉及经学史者,如《公羊尔雅相通》《贾生鹏赋多佛家言》《儒林文苑道学分传之由》《孔门论学之旨》《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法先王法后王》《孔门弟子多治诸子学》《易不言五行》《易言不生不灭之理》《春秋繁露言共财》《秦汉说经书种类不同》《易系辞多有所本》《史记用古文尚书考略》;有涉及诸子学者,如《孟子字义疏证解理字》《性善性恶》《富贵贫贱》《阳明格物说不能无失》《墨子节葬篇发微》《理学不知正名之弊》《黄帝内经素问校义书后》《古代医学与宗教相杂》《景教源流》;有涉及小学者,如《音韵反切近于字母》《有教无类》《氏姓不同》《音近义通之例多见于小尔雅》《字有虚用实用之分》《助字辨略正误》;有涉及古史考证者,如《火山》《山海经不可疑》《王季无迁周事》《太康失邦非避羿乱》《稷契非帝喾子》《析支即鲜卑》《夙沙即肃慎》《西域道路古今不同》《王制篇言地理多精言》。
目录:
前言
读书随笔
公羊尔雅相通
贾生鹏赋多佛家言
儒林文苑道学分传之由
音韵反切近于字母
景教源流
有教无类
孟子字义疏证解理字
性善性恶
富贵贫贱
氏姓不同
孔门论学之旨
音近义通之例多见于小尔雅
古代以黄色为重
周易言位无定
古人贵能让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法先王法后王
……
《中国文学讲义》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4996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10
定价:48.0
内容简介:
1916年6月,随着袁世凯的暴亡,洪宪帝制闹剧落下帷幕。7月14日,新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下令“惩办帝制祸首”。刘师培虽属惩办对象,但李经羲以“爱惜人才”为由,经黎元洪首肯,得在“宽免”之列,流寓天津,生活无以为主。1917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秋,聘刘师培担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任文科研究所国文门指导教师。1917-1918学年,刘师培任教的课程是一、二年级的中国文学和二年级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每周各三小时;所指导的研究科目是“文”(中国文学)和“文学史”,每月与研究员会面两次,每次一小时。1918-1919学年,刘师培任教文本科二年级的“中古文学史”和三年级的“文”,同时指导文科研究所国文门经学、史传、中世文学史、诸子四科。蔡元培说:“君是时病瘵已深,不能高声讲演,然所编讲义,元元本本,甚为学生所欢迎。”.《中国文学讲义概略》与《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就是为北京大学文科学生讲课时编写的讲义。
《中国文学讲义概略》现存北京大学铅印本一册,版心注“文学门一、二年级”“刘申叔编”,当成书于1917年。根据此书《目录》,“所授文学各课,以上古为限。讲授时间计九十小时”,所授内容包括《尚书》、《毛诗》、《春秋左氏传》和《国语》、《三礼》经记、诸子(含管、荀、吕、墨、老、庄、商、韩)、楚辞、《国策》及周秦杂文几个方面。现存此册,至“《三礼》经记”而止,惜非全本。罗常培称其在北京大学时,师从刘师培研治文学,记录口义,“两年之所得,计有:一、群经诸子,二、中古文学史,三、文心雕龙及文选,四、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四种”。所谓“群经诸子”者,似即指此而言。
《<尚书>概要》引《礼记·经解篇》、《史记·滑稽列传》、《汉书·艺文志》、《法言·问神篇》、《论衡·正说篇》、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陈寿《三国志》、刘勰《文心雕龙》、孔颖达《尚书正义序》论述《尚书》者12条,兼述《尚书》古、今文之别,并论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衡》所引或说关于《尚书》是否为当时口语的不同说法。刘师培认为,《尚书》文体,篇各不同,非紬绎全经,不能深悉。其所选读篇目,包括《尧典》《甘誓》《盘庚下》《高宗肜日》《大诰》《文侯之命》6篇,每篇均略引贾、马、王、郑各说,兼引《史记》及三家注文,或引《汉书·王莽传》文,以广异说。
《<诗经>概要》引用《尚书》、《周礼》、《礼记》、《诗大序》、《苟子》、《史记》、扬雄《解难》、《汉书·艺文志》、郑玄《诗谱序》、挚虞《文章流别论》、刘勰《文心雕龙》关于《诗经》的评论19条,介绍其概貌;又述《诗经》词例25种,说明《诗经》经文的义例。又作《<毛传>例略》,概括《毛传》义例5则,以为《毛传》重点指明“兴”的使用,所用制度与《周官》《左传》《国语》相合,所述史实均以《诗序》为主,训释悉与《左传》《国语》《荀子》相合,训诂则多本《尔雅》。其选读《诗经》共5篇,涵盖国风、二《雅》和《周颂》,训诂一宗毛《传》。其《传》文见于他处者,则加案语说明。
目录:
《刘师培国学讲论》编辑缘起
前言
中国文学讲义概略
《尚书》概要
《尚书·尧典》
《尚书·甘誓》
《尚书·盘庚下篇》
《尚书·高宗肜日》
《尚书·大诰》
《尚书·文侯之命》
《诗经》概要
《诗》例举要
《毛传》例略
《邶风·燕燕篇》
《小雅·小曼篇》
《大雅·假乐篇》
《大雅·烝民篇》
《周颂·武篇》
《春秋》概要
《春秋左氏传》例略
《春秋·隐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左氏传
《春秋·襄二十七年》盟于宋左氏传
《周语》定王语晋随会韦注
《周语》单穆公谏铸大钱韦注
《春秋》庄二十年、二十一年左氏传
《三礼》概略
《仪礼·觐礼》
《大戴礼记·夏小正篇》
《周礼·天官·宫伯》
《考工记·冶氏》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三课 附录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附:论文杂记
《中国历史教科书》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5009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32
定价:48.0
内容简介:
刘师培编著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分两册,其中第一册共三十六课,第一课至第五课详述上古到商代的历史兴替,第六至第三十三课逐一介绍古代疆域分区、交通、民族关系、政治、阶级制度、伦理关系、宗教、文字、学术、风俗、礼制、官制、田制、兵制、刑法、学校、商业、工艺等各方面概况;第三十四至第三十六课分别为古代宫室、衣服、饮食述略。第二册共三十六课,详细介绍西周之兴亡、疆域、政体、宗法、宗教、学术、教育、官制、财政等各个方面。本书极具特色,既有教科书性质,又不同于现代课本;既具备学术价值,又富有文学色彩。
目录:
前言
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
凡例
第一课 上古时代述略
第二课 由九头纪至禅通纪
第三课 五帝之事迹
第四课 夏代之兴亡
第五课 商代之兴亡
第六课 古代之地理上
第七课 古代之地理下
第八课 禹平洪水
第九课 古代之交通
第十课 古代与异族之关系上
第十一课 古代与异族之关系下
第十二课 古代之政治上
第十三课 古代之政治下
第十四课 古代阶级制度
第十五课 古代之封建上
第十六课 古代之封建下
第十七课 古代之伦理上
第十八课 古代之伦理下
第十九课 古代之宗教
第二十课 古代之文字上
第二十一课 古代之文字下
第二十二课 古代之学术
……
《中国地理教科书》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4972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16
定价:48.0
内容简介:
《中国地理教科书》是刘师培先生关于中国地理学方面的通论著述。刘师培先生有感于“夫地理之学,不外考古通今,然近世之治地学者,各有所偏。官书案牍可以通今而不足以考古,图经史乘可以考古而不足以通今”,因此编《中国地理教科书》一书,目的在于矫正得失,以考古通今为宗旨,使之不复偏于一端。此书共分两册,各三十六课,**册首述中国地理之沿革、概述,后分述山脉、海岸、河流、人文地理及直隶等二十五省;第二册以省为纲,以府为目,分述了各直隶、山东等各省府的地势、交通、人文地理等。
目录:
第一册 序 凡例
第一课 中国地理之沿革
第二课 中国地理概述
第三课 山脉
《经学教科书 伦理教科书》
作者:刘师培著
出版社: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5023
出版时间:2016/1/1
开本:16
页数:277
定价:58.0
内容简介:
《经学教科书》第一册总述经学概况,首为《序例》,一、二课总述《六经》概念及“经”字的定义,第三、四课总述孔子以前已有《六经》,第五至八课讲授孔子及其弟子的经学活动及尊崇《六经》的原因,第九至十五课讲授两汉经学概貌,第十六至二十二课讲授三国至隋唐经学,第二十三至二十九课讲授宋元明三朝经学,第三十至三十六课讲授近儒经学。
《经学教科书》第二册专论《易经》,首列《弁言》,其第一课总述《易经》,第二至四课讲授卦名及含义与作用,第五至七课讲授三家《易》的异同及《周易》要旨,第八至十二课讲授彖、爻辞、易象、十翼,第十三课讲授筮法,第十四至二十一课讲授互体、卦变和比例,第二十二课至三十三课讲授《易经》与文字、数学、科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礼典的关系,第三十四至三十六课论《易》词与《易》韵。
目录:
第一册 序例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