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全10册,世界经典史学著作。是原《罗马帝国衰亡史》6卷全译本的修订本,英国十八世纪史家爱德华·吉本著,台湾翻译家席代岳译文。
全书记述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直至最后灭亡近乎1500年的历史,文字严谨,视角独特,堪称欧洲的《史记》和《汉书》。
★ 16开盒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爱德华·吉本著,台湾翻译家席代岳译文
★ 本书是原《罗马帝国衰亡史》6卷本的最终修订本
★ 译者席代岳参考专家及读者意见,做了精心的修订,译文文笔恣肆,措辞严谨,视角独特,语言优美,资料广泛,内容浩瀚,臻于完善
★ 《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是一生必须收藏阅读的史学经典名著
国内译本:唯此译本为最新全译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出版后传诵两百年迄今不衰,是译者席代岳先生参考专家及读者意见,同时又经大陆学者严谨校勘,共同全面审视了原译本,做了精心的修订,译文文笔恣肆,措辞严谨,视角独特,语言优美,资料广泛,内容浩瀚,臻于完善。又在外观设计上做到更便于大家的阅读习惯的装帧。
《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真正堪称经典的屈指可数的著作之一,一生必须收藏阅读的史学名著,堪称欧洲的《史记》和《汉书》。如果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20部西学经典,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如果列出必须收藏阅读的10部中外史学名著,也必有《罗马帝国衰亡史》。不仅收藏的是十卷本书,更是一部记述了罗马帝国由盛而衰、直至*后灭亡的经过,而且还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国以及土耳其帝国的历史。
文字严谨:吉本写这部作品时不是用论文的形式,而是用文学的形式写的,因此可读性很强,作者对于材料力求竭泽而渔。他的古典著作基础深厚,但仍做更进一步的搜求,举凡直接、间接与所撰书有关的材料,年代记、法典、地理书籍以及钱币、铭刻等等,都在收集之列。他曾以两年的时间(1771-1772)专事这一工作,然而功夫并不止此,在他首卷问世后,又有一些古典著作被发现,人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后几卷中,可以看到采用的痕迹。
视角独特:这部作品之所以被称为“现代”的历史著作,是因为以前的历史学家都是根据宗教的观念描写历史,而这部著作是第一次根据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来描写历史,对基督教的历史描述也非常客观。
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十八世纪欧洲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出生于伦敦附近的普特尼,父亲是国会议员,他是家中独子。其家境殷实。据其追记,其家族自14世纪时开始持有土地资本,而后家族历代先人辗转伦敦,从事商业贸易,积蓄甚厚。至16世纪后期,其远祖已跻身于英国上流社会的中上阶层,并获缙绅称号。其15岁时,就读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因为对世界历史怀有很浓的兴趣,所以在此期间悉数博览了关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这些历史古籍为他后来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储备。
1763年,他前往欧洲大陆旅游,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也去了罗马,1764年他在罗马废墟上,开始有写作罗马帝国史的念头。1772年,他开始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1776年,第一卷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受欢迎程度用洛阳纸贵形容不为过,他的书出现每张桌子上,乃至于上流社会仕女的妆台。吉本也一夜成名,受到英国艺文界的追捧。1788年,他完成了《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全部书稿,盛 誉满天下。1794年,他在伦敦去世。
《罗马帝国衰亡史》自出版以来多次再版,至今仍是研究古罗马和欧洲历史的重要典籍,吉本也由此奠定了他在史学界泰斗的地位。
译者:
席代岳 1939年生于湖南,后移居台湾,因家境困难在台湾入伍。1959年进入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32期学习,后在三军大学及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进修,在军中历任连长、营长、炮兵指挥官、署长、总部参谋长等职,亦曾在炮兵学校及三军大学任教多年,对战史深有研究,1998年提前退休。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译作有《西泽战记》、《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关系》、《战争的罪行》、《非洲游猎记》、《罗马帝国衰亡史》、《希腊罗马名人传》等。
《罗马帝国衰亡史》(全十册)
作 者: 爱德华·吉本
出 版 社: 吉林出版集团
条 形 码: 9787553492216
I S B N : 9787553492216
出版时间: 2016-2-1
开 本: 16
页 码: 全十册
定 价: 320 元
内容简介
《罗马帝国衰亡史》这部书以堂皇宏阔的篇幅,从奥古斯都立为皇帝,将罗马共和国变为罗马帝国写起,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还写了罗马的政变,到教皇重新控制罗马。延续近乎1500年,包括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如何兴起,以及罗马帝国周边国家对罗马的影响,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亚、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简短历史,甚至还提到了长城和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北匈奴的西迁,忽必烈的舰队对日本不成功的入侵。在近400万的洋洋文字中,勾勒罗马帝国衰亡的历史。千年的变幻风云,无不尽收笔下。整部著作气势恢弘,至今200余年,纵然累西方史学界著作繁如恒河之沙,亦无一本可出其右,是一部堪称巨著的作品。
目录
第一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军事和疆域
第二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内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 罗马帝国在安东尼时代的政治架构
第四章 康茂德残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 军纪的废弛 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 赛维鲁病逝 卡拉卡拉的暴政 马克里努斯篡位 罗马帝国的财政和税务
第七章 马克西明即位与其暴政
第八章 阿尔塔薛西斯重建王朝后波斯帝国之状况
第九章 从德西乌斯皇帝在位到蛮族入侵,此一时期的日耳曼情势
第十章 蛮族入侵 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 克劳狄当政 击败哥特人 奥勒良的胜利、凯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 奥勒良逝世后军队和元老院的作为 塔西佗、普罗布斯、卡鲁斯及其子相继为帝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当政及其三位同僚马克西米安、伽勒里乌斯和君士坦提乌斯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逊位后产生纷扰 君士坦丁重新统一帝国
第十五章 基督教的发展及早期教会的风格、作为、数量和状况
第十六章 从尼禄当政直到君士坦丁统一天下,罗马政府在此一时期对基督教的作为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体系及其成就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风高卢战争 君士坦丁崩殂 帝国分由三个儿子统治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乌斯独自称帝 加卢斯之死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变信仰的动机、经过及影响
第二十一章 异教受到迫害 多纳图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乌斯的宗教争论
第二十二章 尤里安在高卢被军队拥立为帝进军获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 一视同仁的宽容作风 企图恢复异教的多神崇拜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进驻安条克 远征波斯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 约维安的统治与崩殂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弑和狄奥多西的统治
第二十八章 异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 基督教对圣徒和遗物的崇拜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在狄奥多西两子继位后完全分裂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 罗马元老院和人民的对策
第三十二章 东罗马皇帝阿尔卡狄乌斯 优特罗皮乌斯掌权后失势盖纳斯之叛
第三十三章 霍诺留殒身 瓦伦提尼安三世继位为西罗马皇帝
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国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风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进犯高卢为埃提乌斯率西哥特人所击退
第三十六章 汪达尔人国王根西里克垂涎罗马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过程及其影响
第三十八章 克洛维当政及其改变信仰
第三十九章 东罗马皇帝芝诺和阿纳斯塔修斯
第四十章 查士丁一世继位为帝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罗马帝国的征战
第四十二章 蛮族世界的状况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乱
第四十四章 罗马的法治概念
第四十五章 查士丁二世当政 阿瓦尔人派遣使者
第四十六章 科斯罗伊斯逝世后波斯发生革命
第四十七章 神学史上“道成肉身”的教义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内容
第四十九章 图像崇拜的仪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叙利亚、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第 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两次围攻君士坦丁堡
第五十三章 东罗马帝国在10世纪所面对的状况
第五十四章 保罗教派的起源和教义
第五十五章 保加利亚人与匈牙利人的起源、迁移和定居
第 五十六章 意大利的萨拉森人、法兰克人和希腊人 诺曼人开始侵袭及拓殖
第五十七章 塞尔柱土耳其人
第五十八章 第一次十字军的起源及兵力
第五十九章 希腊帝国保存实力
第六十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一章 帝国为法兰西和威尼斯瓜分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腊皇帝
第六十三章 内战使得希腊帝国残破不堪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从中国到波兰的征战
第六十五章 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称帝
第六十六章 东方诸帝求助于教皇约翰一世
第六十七章 希腊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风格
第六十九章 12世纪以后罗马的状况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第七十一章 罗马的废墟在15世纪时的景观城市的重建
本书的结论
罗马帝国历代皇帝年表
罗马帝国行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