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地图辑录:康雍乾盛世图》全3卷,8开精装,重达6.6公斤,收录康雍乾三朝编绘的地图约1700幅,覆盖面广,包括府以上政区单位和大部分县的专图,还收录了二百多幅城池地图。地图中承载着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及它们在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分布,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实物资料。原价1800元,现团购价398元包邮!
★ 8开精装,全3册,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总印量500套
★ 第一卷辑录乾隆《大清一统志》中所附的298幅;
★ 第二和第三卷分别辑录以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纂修的各省通志, 以及乾隆年间纂修的《盛京通志》、《黄舆西域图志》中辑录出的地图。
★ 地图种类丰富,包括总图、境域图、城池图、水系图、山脉图、沿海图及少部分景观图等
★ 所收地图按当时的政区归类编排,未加任何修改,可使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 本书是首次对古籍图书中的地图进行的整理和归纳
中国古地图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4000年以前,我国人民在发展农业和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就发明了专门的测量工具。约在3000年前,我国人民已经能够使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图的制作日益普及、发展。单就唐宋时代而言,当时定制,全国各府州每三年或五年都要绘制一次本州地图上报尚书省,唐宋两代以600年、300州,平均每四年造送一次计,即有州图共45000幅,再加上其它官绘或私人制作的各种地图,数量将更多。可见,中国古代人民绘制了相当可观数量的地图,但可惜的是这些地图大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流传下来的微乎其微。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图的不易复制、不易流传、不易保存有关。难怪当代不少学者发出古地图存世太少,给研究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的感叹。好在古籍图书中,特别是地理类著作中附有大量的作为插图的地图,这些以插图的形式存在的地图可部分弥补古地图存世不多的缺憾。
如古代地理类著作中重要的分支地方志。其起源于2000年前的战国时期,到了宋代,地方志的纂著日益兴盛。明清以来,地方志的纂修有了更显著的发展,几乎遍及各州县,据统计现存旧地方志约9000种。这些方志往往附有所描述地区的境域图及城池图,有些方志中所附地图数量还相当可观,如《雍正陕西通志》收录地图130余幅,《万历绍兴府志》收录地图101幅;有些县志,所收地图也有数十幅之多,如《光绪缙云县志》,有总图、县郭图及各种地理图达46幅。据我们保守的估计,现存地方志中所附地图的数量不会低于18000幅,也就是说不会低于现存地方志的数量的两倍。再加上其它典籍中所附的地图,以插图形式存在在古籍图书中的地图数量肯定会大大超过2万幅,绝对高于单幅古地图现存数量。
可是由于古籍图书当年刊印数量不多,长期大量流失,即便幸存下来者基本都是深藏在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珍品库中,难以广泛传播;同时由于作为插图的地图又都分散在各个古籍中,就更不易查阅了,所以古籍图书中的地图一直未引起学界的广泛重视。这种状况既不便于今日研究利用,也不利于今后流传。有鉴于此,星球地图出版社近期推出了《中国古地图辑录:康雍乾盛世图》。该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保护、继承和利用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古地图的作用。要说明的是该书只是古地图整理的阶段性成果,随着工作的深入,整理成果将会以专辑的形式陆续出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间历经十世,268年。清代前期,特别是康雍乾鼎盛时期,清王朝进一步统一了北部、西北部和西南边疆地区,汉唐盛世之疆域,至此而再现。计有内地十八行省(直隶、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及福建),东北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外蒙古、唐努乌梁海(在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青海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广大,西到巴尔喀什湖和葱岭,北到唐努乌梁海,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和鄂霍次克海,东到大海及台湾诸岛屿,南到南沙群岛。中国近代之疆域,亦至此而确定。本书所收各图就是在此背景下编绘的。
《中国古地图辑录:康雍乾盛世图》(全3卷)
作 者: 王自强主编
出 版 社: 星球地图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01045041
出版时间: 2002-1-1
开 本: 8
页 数: 全3卷
定 价: 1800 元
内容介绍
本书以康雍乾三朝一百余年作为一个时间截面,收录在此期间编绘的地图约1700幅,有总图、境域图、城池图、水系图、山脉图、沿海图及少部分景观图等。所有收集的地图,我们未加任何修改,可使读者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这些地图分别录自《乾隆大清一统志》、三朝其间纂修的各省通志、各个府州县志,以及其它地理类典籍,如《皇舆西域图志》、《广东舆图》等。
本书共分3册,8开精装,每面又分上下两栏,每栏一幅图,书前有目录,书后有索引。第一册中辑录了《乾隆大清一统志》中所附的全部98幅地图,其排序是首为总图,再为分省图(边疆图),各省图(边疆图)后是分府(直隶州)图或分区图等;第二册和第三册以雍正末年到乾隆初年纂修的各省通志,以及乾隆年间纂修的《盛京通志》、《皇舆西域图志》中辑录出的地图作为主干,并从近百种府、州、县志及其他一些地理类典籍中辑录出一些县(散州)图、州(县)城图等作为补充。第二册和第三册中十八省图的排序是,首为省总图、然后是分府(直隶州)图,再后是山川湖海及人文景观图、最后是分县(散州)图,如有城池图则置于其所属行政区域图之后。
本书具有开创性、实用性和丰富性三大特点。首先,中国古代书籍中收录了大量的地图,但一直没有人对其进行广泛的开发和利用,本书是首次对古籍图书中的地图进行了一定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并辑成图集,所以说其具有开创性。其次,地图中承载了大量的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描述了这些信息的在特定时间内的空间分布,其重要功用就是实用性,古地图也不例外,它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实物资料。本书从地图的实用性出发,以康雍乾时期为一时间截面,只收录在此时段内编制的地图,所收集的地图按当时的政区归类编排,使各地图之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了内在联系,可相互参阅,大大提高了这些本分散于各个古籍图书中的地图的利用价值。最后,本书的丰富性表现在,所收录古地图覆盖面广,当时全国二百多个府以上政区单位几乎全有专图,全国一千多个县大部分也有专图,此外本书中还收录了二百多幅城池地图。
目录
第一卷
大清万年一统地理全图
京城
直隶
盛京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安徽
山西
山东
河南
陕西
甘肃
浙江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海
福建
……
第二卷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