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年终盛宴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论述自远古至清末中国数学的主要成就和数学思想。《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全面阐述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两部书全面、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光辉成就。两卷任选,原价108-168元,现团购价35-45元包邮!!(数学卷已缺货)

×

团购价¥35.0-45.0 ¥108.0 折扣3.2

矿治卷-中国科学技术史¥35.0

数学卷-中国科学技术史¥45.0

已售300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
16开精装,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郭书春主编
书前附有铜版彩印插图
是对截止到2010年中国数学史研究成果的最新全面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
16开精装,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韩汝玢、柯俊主编
内容涉及金、银、铜、铅、锡、汞、砷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适于科技史、考古、冶金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133*** 2017/7/23 17:31:41
    矿治卷-了解古代科技发展
  • sha*** 2017/3/8 23:16:44
    简明但是不是观点,不流于通俗。
  • *** 2017/2/22 23:18:04
    22元购得。满意
  • sha*** 2017/1/20 20:33:19
    能够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肯定有其独特的地方,知识能够普及下来还是有过程,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数学的深入认识。
  • 布衣老*** 2016/11/14 19:59:41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全面阐述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涉及金、银、铜、铁、锡、汞、砷等有色金属技术,钢铁技术,古代金属的矿产资源、采矿及选矿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等。作者多年与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出土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有的还做了模拟试验。该书适于科技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冶金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 zha*** 2016/5/11 15:22:24
    这套科技史很有价值,我买了一多半
  • li2*** 2016/4/21 17:56:58
    包装很好,内容 ok。
  • li2*** 2016/4/21 17:56:25
    包装很好,内容 ok。
  • wei*** 2016/4/21 15:53:13
    内容丰富,价格便宜,可以当课外阅读書,可以当专业的学术参考书,
  • 201*** 2016/4/11 11:52:50
    给老爸买的,他说有实质的内容。 价格也实惠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20世纪50年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主持编著的《中国科学与文明》(中译书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使西方科学史界对中国古代科学从此刮目相看的同时,也让中国科学界深受震动。1992年,中国科学史学家编纂《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获得中国科学院立项批准并启动。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前所长陈美东研究员主持下,全国一流学者研究撰述18年,完成学科史、综合史和相关工具书28卷。由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担任“大书”主编,专家分卷撰著,从研究内容、科学见解、新史料挖掘以及对科学与文化的整体把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果,为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依据原始文献,试图系统论述自远古至清未中固数学的主要成绩、思想、理论贡献以及重要的数学奠基,杰出的数学家。并探讨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背景,是对截止到21世纪初甚至2010年中国数学史研究成果的最新全面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在总结古代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冶金考古研究的成果,系统撰写自公元前3000年中国使用金属开始,全面地阐明中国古代矿冶技术产生、发展的历程,涉及金、银、铜、铅、锡、汞、砷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钢铁技术史,古代金属的矿产资源、采矿、选矿技术,金属加工技术史,包括铸造、锻造、热处理、金属表面处理等,涉及内容十分广泛。由于古代文献中有关矿冶内容记载的较少和局限性,或涉及的文字含义不清,学者解释各异,重要的著作如《冶铁志》、《浸铜要略》已佚等原因,使中国古代矿冶史的研究多依赖于考古发掘出土的矿冶遗址、遗物提供重要线索,本卷的作者多年与文物考古学者密切合作,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出土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有的亲自进行考古发掘和调查,必要时还做了模拟实验,把金属文物和矿冶遗址、遗物中存储的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地挖掘出来,充实和丰富矿冶技术发展史的内容。这也是编著者自接受此任务延至2006年才交稿的原因。尽管如此,在编著此卷书时仍感到有些内容研究不够,撰写内容较简单。本卷书是以中国古代矿冶技术为框架划分章节,突出表现古代各种矿冶技术的系统性和每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兼顾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顺序。对于出土的夏商周铜器加入了金属学和制作技术的内容,特别是对中国古代炼铜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数处炼铜遗址出土炉渣进行的研究,总结出判断中国古代火法炼铜存在的三种方法;阐明中国早期铜器的冶金学特征,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冶金技术和产品显示的差异,初步研究冶铜技术对中华文明起源产生的作用,是相关作者多年研究工作的总结,是本卷的一个看点;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描述了块炼铁、生铁冶炼及生铁制钢技术,论证了中国是世界最早发明、使用生铁和生铁制钢技术的国家,中国独特的钢铁技术对封建社会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是本卷的另一个特色;书中还有铜钟、铜鼓、铜镜、响铜、大型金属铸件等的专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
  郭书春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工会主席,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数学史研究,在《九章算术》的编纂,刘徽《九章算术注》的结构、成就,刘徽的数学体系、逻辑思想渊源、时代背景,以及贾宪、秦九韶、杨辉等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著300余万字,主编学术著作1000余万字。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
  韩汝玢
,1934年生,祖籍河北清苑县,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北京科技大学;台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冶金史,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中国古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程”曾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与柯俊院士合作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一书。

  柯俊,男,汉族,浙江黄岩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委,现为资深院士。获加拿大麦克麻斯特大学、英国莎瑞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 原价168元,现团购价45元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
作    者:  郭书春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030290533
出版时间:  2010-10-1
开    本:  16开 
页    数: 892页
定    价:  168 元
内容简介
  数学是中国古代最为发达的基础科学学科之一,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4世纪初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传统数学是当时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中国传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既可用于现今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也对当前的数学研究有某些启迪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根据对原始文献的深刻研究,以重新划分的中国数学发展各阶段为序,试图系统论述远古至清末中国数学的主要成就、思想、理论贡献以及重要的数学典籍、杰出的数学家,并探讨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背景,是对截止到21世纪初中国数学史研究成果的最新全面总结。
  《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既是数学史专业工作者的参考读物,也适合从事数学、历史、文化、教育工作的各界人士和爱好者阅读。
目录
总序 卢嘉锡i
前言

第一编 中国数学从兴起到形成一门学科
——原始社会到西周时期的数学
第一章 中国数学的兴起——原始社会的数学
第一节 图形观念的形成
一 图形观念的产生
二 从方位观念看图形观念
三 原始的作图工具——规矩准绳
第二节 数概念的形成与原始的记数方法
一 数概念的产生
二 原始的记数方法
第三节 传说中的数学人物
一 伏羲
二 黄帝和隶首
三 尧、舜、禹和倕
第四节 从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结构看当时数学的发展
第二章 数学形成一门学科——夏、商、西周三代的数学
第一节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
一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数字
二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第二节 数学成为一门学科
一 社会管理和工作的需要与数学的发展
二 数学进入教学科目
三 商高及其所掌握的数学知识

第二编 中国传统数学框架的确立
——春秋至东汉中期的数学
第三章 春秋至汉代数学概论
第一节 春秋战国秦汉数学与社会及文化背景
一 春秋战国数学与社会及文化背景
二 秦汉数学与社会及文化背景
第二节 算法式数学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高峰
一 整数四则运算在春秋时期的普及
二 分数、比和比例的广泛使用
三 从先秦文献看春秋战国时代的算法化数学——“九数”
四 先秦时期的其他数学知识
第三节 理论思辨倾向——春秋战国数学的新动向
一 墨家与数学
二 名家的数学思想
三 先秦道家等学派的无限思想
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理性思辨与数学
第四节 秦简《数》与汉简《算数书》
一 秦简《数》
二 《算数书》的体例、表达方式及特点
三 《算数书》的编纂
四 《算数书》的内容及其在中国数学史上的地位
第五节 《周髀算经》和陈子
一 《周髀算经》
二 陈子
第六节 《九章算术》和张苍、耿寿昌
一 《九章算术》的内容
二 《九章算术》的体例和编纂
三 《算数书》与《九章算术》
四 《九章算术》的特点与弱点及其在世界数学史上的地位
五 《九章算术》的版本
六 张苍和耿寿昌
第七节 其他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许商和《许商算术》、《杜忠算术》
二 尹咸和刘歆
三 张衡和马续
第四章 分数、率与盈不足
第一节 分数及其四则运算法则
一 分数及其表示
二 分数四则运算法则
第二节 今有术与衰分术、均输术
一 今有术
二 衰分术
三 均输术
第三节 盈不足术
一 盈不足诸术
二 盈不足术在一般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章 面积、体积、勾股与测望
第一节 面积
一 直线形面积
二 曲线形面积
三 圆方与方圆
四 曲面形面积
第二节 体积
一 多面体体积
二 圆体体积
第三节 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
一 勾股定理
二 解勾股形
三 勾股数组
第四节 勾股容方、容圆
一 勾股容方
二 勾股容圆
第五节 测望
一 一次测望
二 重差的萌芽
第六章 开方术、正负术、方程术与数列
第一节 开方术
一 开平方术
二 开立方术
第二节 方程术与正负术
一 方程和方程术
二 损益术
三 正负术
第三节 数列

第三编 中国传统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
——东汉末至唐中叶的数学
第七章 东汉末至唐中叶数学概论
第一节 汉末魏晋开始的社会变革与汉末至唐中叶的数学
一 汉末魏晋的社会变革与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
二 南北朝的社会与数学
三 隋至唐中叶的社会与数学
第二节 徐岳《数术记遗》和赵爽《周髀算经注》
一 刘洪、徐岳与《数术记遗》
二 赵爽与《周髀算经注》
第三节 刘徽与《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
一 刘徽
二 《九章算术注》
三 《海岛算经》
第四节 南北朝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
一 关于《九章算术》的研究
二 《孙子算经》
三 《夏侯阳算经》
四 《张丘建算经》
五 祖冲之、祖暅之与《缀术》
六 甄鸾及其数学著作
七 其他数学家
第五节 隋至唐中叶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
一 刘焯
二 王孝通与《缉古算经》
三 李淳风等整理十部算经
四 一行与《大衍历》
五 边冈
第六节 隋唐算学馆和明算科
一 算学馆
二 明算科
第七节 大数进法和改进计算工具的尝试
一 大数进法
二 改进计算工具的尝试
第八章 率与齐同原理
第一节 率的定义和性质
一 率的定义
二 率的求法和性质
第二节 今有术的推广与齐同原理
一 今有术的推广
二 齐同原理
第三节 算术趣题和最小公倍数
一 算术趣题
二 直接求解数学难题
三 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第九章 勾股、测望和重差
第一节 解勾股形诸公式的证明
一 赵爽、刘徽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 赵爽、刘徽对解勾股形诸公式的证明
三 刘徽对勾股数组公式的证明
四 王孝通对解勾股形问题的拓展
第二节 勾股容方、容圆公式的证明
一 借助出入相补原理的证明
二 借助勾股相与之势不失本率原理的证明
第三节 重差术
一 重差诸术
二 制图六体与数学
第四节 其他测望问题
一 《张丘建算经》中的测望问题
二 《数术记遗注》中的测望问题
第十章 开方术、方程术的改进、不定问题和数列
第一节 开方术的几何解释和改进
一 刘徽关于开方术的几何解释
二 刘徽和王孝通关于开方式的造术
三 开方术的改进
四 刘徽“求微数”与根的近似值
五 祖冲之的开差幂和开差立
六 一行的求根公式
第二节 方程术的进展
一 刘徽的方程术理论
二 互乘相消法
三 方程新术
四 《孙子算经》和《张丘建算经》中的方程术
第三节 不定问题
一 五家共井
二 物不知数问题
三 百鸡术
第四节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一 等差数列
二 等比数列
第十一章 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
第一节 割圆术
第二节 刘徽原理
第三节 祖暅之原理与圆体体积
一 祖暅之原理
二 牟合方盖与球体积
第四节 极限思想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圆周率
二 圆率和方率
三 弧田密率
第五节 刘徽的面积、体积的推导系统
一 刘徽的面积推导系统
二 对多面体体积公式的证明
三 刘徽的体积推导系统
第六节 刘徽的极限思想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一 刘徽的无穷小分割思想与先秦墨家、名家、道家
二 刘徽的极限和无穷小分割思想与古希腊的比较
第十二章 刘徽的逻辑思想和数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刘徽的辞与理、类、故
一 理
二 类
三 故
第二节 定义
第三节 类比和归纳
一 类比
二 归纳推理
第四节 刘徽的演绎推理
一 三段论和关系推理
二 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联言推理和二难推理
三 数学归纳法的雏形
第五节 数学证明
一 综合法
二 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
三 反驳及刘徽的失误
第六节 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
第十三章 隋唐历法中的数学方法
第一节 隋唐历法的创造性转变
一 张子信的发现及其意义
二 隋唐历法计算结构的数学化
第二节 二次内插算法
一 《皇极历》
二 刘焯二次内插算法及其算理分析
三 唐代历法对二次内插算法的改进与发展
四 相减相乘法
第三节 隋唐历法中若干典型数学方法
一 刘焯《皇极历》定朔算法
二 李淳风《麟德历》晷影算法
三 一行《大衍历》的九服晷影算法
四 边冈《崇玄历》对黄赤道差与月亮黄纬的计算
第十四章 隋唐时期中国和朝鲜、日本、印度的数学交流
第一节 中国和朝鲜的数学交流
第二节 中国和日本的数学交流
一 中国历算传入日本
二 早期算学教育制度的引进
三 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中算书与日本古代算学内容的遗存
第三节 中国和印度的数学交流
一 印度数学传入中国
二 中国数学对印度的影响

第四编 中国传统数学的高潮
——唐中叶至元中叶的数学
第十五章 唐中叶至元中叶数学概论
第一节 传统数学的高潮与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变革
一 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变革和数学的发展
二 思想宽松是数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 社会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 宋元统治者重视数学
五 宋元数学的特点
第二节 传本《夏侯阳算经》
一 传本《夏侯阳算经》的年代与内容
二 《夏侯阳算经》的版本
第三节 贾宪和《黄帝九章算经细草》
一 贾宪和他的老师楚衍
二 《黄帝九章算经细草》大部存世考
三 《黄帝九章算经细草》的数学成就和数学思想
第四节 刘益和《议古根源》
一 刘益
二 《议古根源》
第五节 秦九韶和《数书九章》
一 秦九韶的生平
二 秦九韶人品辨
三 《数书九章》
第六节 李冶和《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一 李冶
二 洞渊九容和《测圆海镜》
三 《益古集》和《益古演段》
第七节 杨辉和《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
一 杨辉
二 《详解九章算法》
三 《日用算法》和《杨辉算法》
第八节 朱世杰和《算学启蒙》、《四元玉鉴》
一 朱世杰
二 《算学启蒙》
三 《四元玉鉴》
第九节 其他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李籍和《九章算术音义》、《周髀算经音义》
二 《谢察微算经》
三 沈括和《梦溪笔谈》的数学成就
四 王恂、郭守敬和《授时历草》
五 赵友钦和《革象新书》
六 沙克什和《河防通议•算法门》
七 其他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第十六章 计算技术的改进和珠算的发明
第一节 ○和十进小数
一 〇和数码
二 十进小数
第二节 计算技术的改进
一 重因法、以加减代乘除与求一法
二 留头乘法与九归、归除
第三节 珠算的产生
一 珠算产生诸说
二 珠算最迟产生于宋代
第十七章 勾股容圆和割圆术
第一节 勾股容圆
一 洞渊九容
二 圆城图式
三 识别杂记
第二节 割圆术
一 沈括的会圆术
二 《授时历》的弧矢割圆术
三 赵友钦的割圆术
第十八章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与天元术、四元术
第一节 高次方程数值解法
一 立成释锁法
二 贾宪三角
三 增乘开方法
四 益积术和减纵术
五 正负开方术
第二节 天元术
一 天元术的历史
二 天元术的完善和应用
第三节 四元术
一 四元术的历史发展
二 四元消法
三 二元术
四 三元术
五 四元术
第十九章 垛积术、招差术
第一节 垛积术
一 隙积术
二 垛积术
第二节 招差术
一 《授时历》的招差术
二 《四元玉鉴》的招差术
第二十章 大衍总数术与纵横图
第一节 大衍总数术
一 大衍总数术的由来
二 大衍总数术
第二节 纵横图
一 河图、洛书与纵横图
二 杨辉等的纵横图
三 丁易东的纵横图
第二十一章 唐中叶至元的中外数学交流
第一节 中外数学交流概况
一 9世纪之后伊斯兰地区的数学发展概况
二 宋元时期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数学交流
第二节 中国数学的外传
一 中国数学对伊斯兰国家的影响
二 中国数学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
第三节 伊斯兰国家数学的传入
一 数学著作的传入
二 阿拉伯数码与纵横图
三 土盘算法及格子算

第五编 传统数学主流的转变与珠算的发展
——元中叶至明末数学
第二十二章 元中叶至明末数学概论
第一节 明代数学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 古算著作与成果在明代的失传
一 《永乐大典•算》与明初朝廷收藏的数学著作
二 古算书的失传
三 数学成果的失传
第三节 明代数学主流的转变
一 明代数学著作概况
二 明代数学的主流及杨辉的影响
第二十三章 元中叶至明末的主要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第一节 元中后期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透帘细草》
二 丁巨及其《丁巨算法》
三 贾亨的《算法全能集》
四 《详明算法》
第二节 明初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严恭及其《通原算法》
二 刘仕隆及其《九章通明算法》
三 夏源泽的《指明算法》
四 其他算书
第三节 筹珠并用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吴敬及其《九章算法比类大全》
二 王文素及其《算学宝鉴》
三 其他算书
第四节 理论数学研究的余绪
一 唐顺之及其《数论》六篇
二 顾应祥及其四部数学著作
三 周述学及其《历宗算会》
四 朱载堉及其《算学新说》和《嘉量算经》
第五节 珠算数学家和数学著作
一 《算法统宗》以前的珠算著作
二 程大位及其《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
三 其他珠算著作
第二十四章 数学的歌诀化与珠算的普及
第一节 数学的实用化与歌诀化
一 数学的实用化、大众化与商业化
二 数学的歌诀化
三 元末以来的数学歌诀化算题
第二节 明代数学中的各种“杂法”
第三节 珠算的发展与普及
一 元明时代几项珠算史料所反映的情况
二 数学著作中对珠算的反映
三 珠算的普及与筹算的消失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若干数学工作
第一节 开方及方程的数值解法
一 元中后期的增乘开方法
二 《通原算法》的开方法
三 吴敬、王文素等的开方法
四 珠算开方法
五 开带从方法
第二节 一次同余方程组与不定方程
一 一次同余方程组的解法
二 不定方程问题
第三节 勾股术、测圆术与弧矢术
一 勾股术
二 测圆术
三 弧矢术
第四节 纵横图
第五节 九进位制与十进位制的小数换算
第二十六章 中国数学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中国数学外传朝鲜半岛及其影响
一 中国数学在李氏朝鲜初期的流传与影响
二 17世纪朝鲜对中国历算著作的引进
三 宋元明数学著作的流传与影响
第二节 中国数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一 珠算与明代数学著作在日本的传播
二 宋元数学著作在日本的传播
三 宋元明著作对日本数学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交流

第六编 西方数学的传入与中西数学的会通——明末至清末的数学
第二十七章 明末清初西方数学的传入与清初的研究
第一节 明末西方数学的传入
一 西方数学著作的编译
二 《崇祯历书》中的数学
第二节 王锡阐与薛凤祚的数学工作
一 王锡阐及其《圜解》
二 薛凤祚及其《比例对数表》等著作
第三节 梅文鼎及其数学研究
一 梅文鼎
二 数学著作的内容概述
三 立体几何与球面三角方面的创见
第四节 其他数学家的工作
一 方中通及其《数度衍》
二 李子金的数学工作
三 陈厚耀对排列组合的研究
四 陈世仁及其《少广补遗》
第二十八章 清初西方数学的传入
第一节 康熙帝与西方数学的再次传入
一 康熙的数学学习
二 安多和《算法纂要总纲》的编纂
第二节 《数理精蕴》
一 蒙养斋算学馆与《数理精蕴》的编纂
二 《数理精蕴》的内容及其西方数学来源
三 《数理精蕴》的影响
第三节 西学中源说与康熙的数学地位
一 借根方即天元术说
二 康熙与符号代数传入的失败
三 “西学中源”说及康熙的数学地位
第四节 康熙雍正时代传入的其他西方数学
一 对数表的传入
二 杜德美与杜氏三术
三 年希尧《视学》与Pozzo原著的关系
第二十九章 清中叶传统数学著作的整理和研究
第一节 清中叶数学概述
一 中国传统数学的复兴
二 西方数学的研究与中、西数学知识的互动
第二节 传统数学著作的整理和校勘
一 戴震与《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中所收算书
二 清中叶对汉唐算经的校勘与研究
三 宋元数学书的传刻与研究
四 《畴人传》及其续编
第三节 传统数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 谈天三友和其他数学家
二 方程论研究
三 其他研究工作
第三十章 幂级数展开式的研究
第一节 明安图及其《割圜密率捷法》
一 明安图
二 《割圜密率捷法》
第二节 董祐诚、项名达、戴煦等的工作
一 董祐诚及其《割圜连比例术图解》
二 项名达及其《象数一原》
三 戴煦及其《求表捷术》
第三节 李善兰及其尖锥术
一 李善兰
二 尖锥术
第四节 徐有壬、顾观光、邹伯奇等的研究工作
一 徐有壬及其《割圆八线缀术》
二 顾观光、邹伯奇的研究工作
第三十一章 清末西方数学的传入
第一节 清末西方数学传入概况
一 李善兰的数学翻译工作
二 华蘅芳及其数学翻译研究
第二节 几何、代数和三角学著作的翻译
一 《几何原本》
二 《代数学》和《代数术》
三 《三角数理》及其他
第三节 微积分和概率论著作的翻译
一 《代微积拾级》
二 《微积溯源》
三 其他有关微积分的著作
四 《决疑数学》
第三十二章 清末数学研究
第一节 夏鸾翔、白芙堂诸子和其他数学家
一 夏鸾翔及其数学著作
二 白芙堂诸子及其数学著作
三 刘彝程及其数学著作
四 陈志坚、周达及其数学著作
第二节 数论的研究
一 素数的研究
二 整数勾股形的研究
三 百鸡术和大衍总数术的研究
第三节 垛积术与招差术的研究
一 李善兰的垛积术
二 夏鸾翔的垛积招差研究
三 刘彝程的垛积术研究
第四节 开方术的研究
一 夏鸾翔对开方术的研究
二 华蘅芳的数根开方术与积较开方术
第五节 对圆锥曲线和微积分的研究
一 圆锥曲线作图
二 二次曲线求积问题
三 平圆容切与累圆
第三十三章 清末数学教育
第一节 清末数学教育概述
一 数学教育的变革
二 清末的数学教育观念
三 清末的留学活动与数学留学生
第二节 晚清数学教育
一 洋务学堂的数学教育
二 书院的变革与数学教育
三 教会学校的数学教科书
四 癸卯学制的数学课程
第三节 数学丛书、数学社团与刊物
一 数学丛书的编纂
二 数学社团
三 数学刊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总跋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 原价108元,现团购价35元

 

 

 

 

 

 

 

 

 


《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
作 者: 韩汝玢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030174321
出版时间: 2007-5-1
开 本: 16开
页 数: 860
定 价: 108 元
内容简介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文明大厦的主要基干,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全面阐述中国古代矿冶技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涉及金、银、铜、铁、锡、汞、砷等有色金属技术,钢铁技术,古代金属的矿产资源、采矿及选矿技术,金属加工技术等。作者多年与考古工作者密切合作,用现代实验方法对出土金属文物和冶金遗物进行了系统研究,有的还做了模拟试验。该书适于科技史工作者、考古工作者、冶金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师生、研究生阅读、参考。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绪言
一 矿冶技术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矿冶技术史的研究方法
三 中国古代矿冶技术成就概述

第二章 中国古代采矿技术
第一节 史前期采矿技术
一 关于采矿的技术背景
二 金属矿开采技术的起源
第二节 夏商采矿技术
一 手工业分工促进矿业发展
二 商代探矿技术
三 商代采矿技术
第三节 西周采矿技术
一 关于西周的主要产铜地区
二 西周采矿技术的发展
三 西周选矿技术
第四节 东周时期的采矿技术
一 东周矿业发展概况
二 找矿方法
三 采矿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采矿技术
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矿业管理的加强
二 采矿技术的提高
第六节 隋唐五代采矿技术
一 矿业政策的变化和矿业辅助技术的发展
二 金属矿山的分布概况
三 采矿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第七节 宋元采矿技术
一 坑冶制度的变革和矿物学知识的增长
二 主要矿山的分布及遗址概况
三 采矿技术的持续发展
第八节 明清采矿技术
一 矿业政策与厂矿管理
二 明清主要金属矿山的分布及遗址概况
三 集大成的明清采矿技术

第三章 中国早期铜与铜合金技术
第一节 概论
一 铜与原始铜合金是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
二 青铜是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二节 中国早期黄铜器的冶金学研究
一 早期黄铜器的检测与模拟实验
二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
第三节 中国公元前3000年前后铜器和冶铜渣研究
第四节 中国公元前第三千纪后期的铜器
一 马厂文化时期的铜器
二 齐家文化时期的铜器
三 龙山文化晚期的铜器与铜冶铸遗物
第五节 中国公元前第二千纪前期的铜器
一 甘肃
二 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京、津地区
三 山东岳石文化青铜器
四 河南、山西二里头文化铜器
五 新疆早期铜器
第六节 铜冶铸技术的产生和早期发展总结
一 中国冶铜技术的起始阶段
二 中国铜冶铸技术的早期发展阶段
三 中国铜冶铸技术迅速发展阶段

第四章 中国发达的青铜合金技术
第一节 中国商代青铜器及合金技术
一 商代出土青铜器的分布
二 商代青铜器出土种类及数量
三 商代青铜器的合金成分
四 商代青铜合金配制的遗迹
五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铜器研究
第二节 西周时期青铜器及合金技术
一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
二 西周早期青铜器的合金技术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
一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特点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合金技术

第五章 中国古代有色金属冶炼技术
第一节 炼铜技术
一 炼铜技术的文献研究
二 以炉渣为主研究古代火法炼铜技术的方法
三 辽西地区早期炼铜技术
四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炼铜技术
五 新疆奴拉赛古铜矿冶炼技术研究
第二节 铅银冶炼技术
一 中国古代用铅银概述
二 铅银矿产资源
三 铅银冶炼技术
第三节 炼锌技术
一 炼锌炉及炼锌罐
二 冶炼操作
三 中印古代炼锌技术的比较
第四节 炼汞技术
一 古代炼汞技术
二 土法炼汞简介
第五节 炼锡技术
一 贺富钟南丹炼锡法
二 个旧炼锡法

第六章 中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
第一节 陨铁的利用
一 陨铁的特征
二 陨铁制品
三 我国是记载陨星最早的国家之一
第二节 中国铁器的使用和人工冶铁的起源
一 使用铁器的古代文献记载
二 属于公元前五世纪出土的铁器制品——春秋战国时期冶铁业兴起
三 早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第七章 战国中晚期铁器制作技术的大发展
第一节 公元前三世纪即战国中晚期铁器的考古发现
一 战国中晚期出土的铁器
二 战国时期冶铁手工业遗址
第二节 战国中晚期出土铁器的金属学鉴定
一 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井出土铁制工具的鉴定
二 阳城铸铁遗址出土铁器的金相鉴定
三 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出土铁器的金相分析
第三节 山西战国中晚期铁器及冶铁遗址考察与研究
一 山西战国中晚期冶铁遗址的再考察
二 山西侯马地区出土战国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三 三晋地区是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中心之一
第四节 生铁农具与社会发展
一 秦简中的秦国农业
二 楚国的铁器与农业生产
三 燕国铁农具促进农业生产
四 粮食产量
五 生产工具的应用,促进了农田水利灌溉的发展
六 冶铁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市建设

第八章 秦汉时期冶铁技术进入成熟阶段
第一节 秦汉时期铁器的考古发现
一 大型新式铁农具
二 西汉开始使用铁器的地区迅速扩大
三 西汉长安城武库遗址
四 汉代窖藏出土铁器
五 汉阳陵附近钳徒墓的发现
第二节 汉诸侯王陵墓出土铁器
一 汉王陵出土铜、铁器的数量分析
二 汉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学研究
三 汉王陵出土铁器反映的钢铁技术
四 汉王陵出土铁器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铁官与冶铁遗址
一 铁官与冶铁遗址分布
二 汉代陶釜上的铁官铭文
三 汉代冶铁遗址研究
第四节 从铁器的金属学研究看中国古代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东北地区出土的早期铁器
二 东北地区出土铁器的金属学研究
三 古代东北地区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四 东北地区铁器和冶铁业的交流与传播
附记:古代韧性铸铁中的球状石墨

第九章 古代炼铁炉
第一节 炼铁炉分类
一 块炼炉
二 坩埚炼铁
三 冶铁竖炉及其演变
第二节 汉代及其以前的冶铁竖炉
一 现存最早的冶炼生铁的竖炉
二 汉代冶铁竖炉
第三节 唐宋时期冶铁竖炉的改进
一 唐宋时期的炼铁遗址与炼铁竖炉
二 河南是唐宋时代冶铁遗址发现较多的地区
三 宋代的行炉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的冶铁竖炉
一 元代竖炉
二 明清时代冶铁竖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第五节 冶金燃料
一 木炭
二 煤
三 礁
第六节 古代鼓风技术
一 最早的鼓风器
二 皮囊
三 水排
四 木扇
五 活塞式木风箱

第十章 古代炼钢技术
第一节 块炼渗碳钢
第二节 铸铁固体脱碳钢
一 最早发现的铸铁固体脱碳钢制品
二 固体脱碳钢板材
第三节 炒钢
一 炒钢炉
二 出土的炒钢制品
三 史书记载
第四节 百炼钢
一 文献记载
二 百炼钢实物鉴定
三 日本“百炼”刀剑
四 关于“湅”数
第五节 灌钢
一 灌钢
二 苏钢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铸造技术
第一节 铸造遗址
一 商周时期的铸铜遗址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铸造遗址
三 汉代铸造遗址
四 河南荥阳楚村元代铸造遗址
第二节 范铸技术
一 石范铸造
二 泥范铸造
三 金属范铸造
第三节 叠铸技术
一 叠铸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二 汉代叠铸工艺
第四节 失蜡法铸造
一 失蜡法源流
二 失蜡法工艺过程
第五节 钱币铸造技术
一 中国金属铸币发展概况
二 石范铸钱技术的研究
三 汉代铜范铸钱工艺的研究
四 萧梁钱币铸造工艺的研究
第六节 钟的制作技术
一 编钟
二 梵种
第七节 大型金属铸件的铸造技术
一 有关大型金属铸件的文献记载
二 现存的大型金属铸件
三 大型铸件铸造技术的研究

第十二章 金属合金的发展
第一节 黄铜合金技术
一 鍮石的西来
二 黄铜的冶炼
第二节 砷铜合金技术
一 中国西北地区发现的砷铜
二 砷铜的组织性能
三 砷铜的冶炼
四 中国西北古代砷铜起源探讨
五 炼丹术与砷铜的点化
第三节 镍白铜
一 镍白铜的发明与传播
二 镍白铜的冶炼
第四节 金汞合金
一 分析检测
二 讨论
第五节 “连”与“锻”
一 文献与考古资料中所反映的“连”、“锻”问题
二 对铅锡连锁的冶金学初步探讨

第十三章 铜镜与铜鼓
第一节 铜镜
一 铜镜的历史
二 铜镜的成分和组织
三 黑漆古铜镜
第二节 铜鼓
一 概述
二 铜鼓的铸造工艺
三 铜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
四 铜鼓制作技术及其与资源、社会形态的关系

第十四章 锻造技术及热处理技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金属锻造技术概述
一 铜器的锻造
二 铁器的锻造
第二节 传统锻造工艺和产品简介
一 金箔
二 斑铜
三 芜湖铁画
第三节 热处理技术
一 退火
二 淬火
三 渗碳技术
四 贴钢
第四节 响铜器制作技术
一 响铜器的使用历史
二 中国传统响铜器生产工艺的考察
三 中国响铜器的实验研究

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第一节 包金、鎏金、错金银技术
一 包金
二 鎏金
三 错金银
第二节 黄铜表面着色技术
一 文献记载
二 黄铜表面着色方法的实验研究
第三节 乌铜走金银技术
一 乌铜走金银源流
二 工艺过程简述
第四节 古代青铜器表面镀锡技术
一 鄂尔多斯青铜饰品
二 云南古滇国表面镀锡青铜器
三 巴蜀兵器表面虎斑纹
四 斑纹钺的鉴定
参考文献
后记
总跋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