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远文集”3册,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探讨鲁迅、陈独秀、胡适等现代文化人的真实生活,内容丰富,史料翔实,为读者还原他们的本色人生以及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原价117元,现团购价33元包邮!
★ 16开平装本,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 陈明远,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
★ 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 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角度考证鲁迅、陈独秀、胡适等现代文化人的真实生活
《文化人的经济生活》经济视角,史料翔实;出版十年,长盛不衰。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20世纪文化人的生活。史料翔实,还原文化名人的真实生活。
《知识分子的个性分析》从心理学角度,将20世纪文化名人的个性生动鲜明的展现出来。从“人”的角度理解唤起了“民主与科学”的“五四精神”。
陈明远,现住北京市。原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兼北京语言学院教师(已退休)。1943年生于重庆。原籍南京。1959—1963年在上海同济及科技大学学习,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从事“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和“数理语言学”的研究工作。1963—1966年在职同时,于清华大学自控系进修信息科学、在北京大学进修语言学、心理学。多年间,随周有光师进修“比较文字学”、随宗白华师进修“美学”“哲学(心理学)”随王了一师进修“音韵学”“汉语诗律学”、随朱德熙师进修“结构主义语言学”,著有《语言学与现代科学》(后于1980年正式出版);1974年开始参加“748工程”、随王选先生从事中文信息处理的研制任务,并著有《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后于1981年正式出版)。80年代中期以后,在北京语言学院兼任“对外汉语教学”讲师,讲授“现代中国生活状况”、“中西文化比较”等、主编我国第一套“中国话听力”音像教材4册,由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中英对照本(附音盘),全世界发行。90年代以来主要研究20世纪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及人民币时代的文化界。并有30首新诗载入《世界名人七家诗选》。 2006年以来开设“陈明远博客”。
他受到许多文化人的信任、关怀和挚爱,但他最大的乐趣是静心思考。不求闻达,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陈明远主要著作:
1980年《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1982年《语言学和现代科学》,1983-1986年《中国话听力》(英文共4册),1984年《北京的生活》(英文),1985年《地下诗草》,1986年《在中国旅行》(英文),1987年《中国姓氏大全》,1988年《劫后诗存》,1990年《溯游而上》,1992年《新潮》《无价的爱情》(诗集),1993年《中国姓氏辞典》,1994年《姓氏趣谈》,1995年《认祖归宗——百家姓研究》,1997年《两代丹青》,1998年《忘年交》,2000年《文化人与钱》,2001-2004年《人才喜》三部曲:2002年《人仁任》,2003年《才材财》,2004年《喜嘻囍》(戏),2005年《文化人的经济生活》,2006年《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2007年《何以为生》,2008年《历史的见证》,2009年《温饱及小康》,2010年《文化名人的性格》,2011年《民国才女的个性与婚恋》,《质疑四大文明古国》,《鲁迅的经济状况》,2012年《水深火热中的文化界》,《那时的大学》,
翻译:《宇宙学与相对论》(1975-1977)周培源指导,与邹振隆李根道合译,《形式文法与自动机》(1979)。
《陈明远文集一:文化人的经济生活》
作 者: 陈明远 著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4104875
出版时间: 2013-3-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29
定 价: 39 元
内容简介
自由独立的经济生活构成了自由思想与独立人格之坚强后盾和实际保障。于是,文化人方能成为启蒙运动中传播和创新现代化知识的中坚。
本书出版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关注,被诸多院校和研究机构作为重要参考资料。此书历经陈明远先生十年四次修订,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为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和文化人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翔实的史料。
目录
新版前言
缘起
启蒙起点之一:清末洋务学堂的“膏火银”
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
洋务学堂并不景气
同文馆的师资薪水
同文馆的经济生活
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在洋务学堂的生活
洋务派学堂的规模和局限
启蒙起点之二:清末民办报刊的售价、稿酬及版税
上海最早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
影响深远的《申报》
官商合办的《汇报》和《新报》
近代第一份白话报刊——《民报》
《沪报》——从英商到日商
我国最早的画报——《点石斋画报》
《新闻报》和“申、沪、新”三足鼎立
报馆街——上海望平街
编辑有薪金,投稿无稿酬
王韬的经济生活
19世纪中叶上海的生活水平
清末五所大学的状况及教职员薪俸
甲午战后中国的“西文热”
“圣约翰”——从书院到大学
四所公立大学的创办
天津北洋大学堂的学习条件
北洋大学堂的教师待遇
上海南洋公学的学习条件
南洋公学教职员待遇
两度浩劫下的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的教员薪俸
京师大学堂学生的优惠待遇
京师大学堂的腐败风气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臭名昭著
中西合办的山西大学堂是怎样创立的
清末山西大学堂的发展
此后山西大学几经改组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留学生的留学费用
跨世纪的六代留学生
蔡元培“爬格子”自筹留学费用
1902年王国维赴日本留学
周氏兄弟在日本留学
郭沫若在日本留学
田汉在日本留学
庚子赔款留学(1909~1940)的来由
“庚款留学生”的全国考选
赵元任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闻一多留学美国期间的生活
1920年夏衍在日本留学
日本人主考庚子赔款留学生
20世纪20~30年代出国留学的费用
“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20世纪20年代留法半工半读的生活
英、法、比等国陆续退庚子赔款赞助留学(1933~1944年)
庚款留学生考试
出版业巨头: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
商务印书馆——文化人的出版阵地
南洋公学与商务印书馆的亲缘
鲁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商务印书馆与作者的经济关系
商务印书馆付给梁启超的优厚稿酬
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合同
商务印书馆职员的经济状况
“经济自立”的觉醒
顾颉刚在商务的待遇
每年年终的“花红”
商务印书馆的劳资纠纷
1932年日寇炸毁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的筹备和崛起
“教科书革命”
中华书局的编辑待遇和作者稿酬
中华书局元勋陆费逵
20世纪上半叶的稿酬版税——出版社和作者的利益分成
举世闻名的上海文化街——四马路
满清末年初订的稿酬标准
《著作权律》和《著作权法》及其施行细则
民国初年的稿酬和版税幅度
20世纪20年代上海市新闻出版界的薪金标准
20世纪20~30年代的稿酬与版税
一个典型的版税合同
民国初年书画界润笔
20世纪30年代周作人用稿酬买地
20世纪30年代上海新闻出版界的待遇
报刊稿酬
《申报·自由谈》给鲁迅的优惠稿酬
新闻出版界具体收入记载
新闻出版业的工人工资
戏剧、电影业的兴起及从业人员的酬劳
文化人进入娱乐剧影圈
北京最老的戏园子广和楼
1934年的变化
京剧演员的酬劳
买票看戏
陈大悲创导“美的”戏剧运动
话剧先行者:余上沅、赵太侔、闻一多
附一:演习所开办费支出表
附二:暂定职员薪金表(按月计算)
附三:剧券价目表
南国社:田汉
从照相馆到影片公司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现代电影院
20世纪30年代电影演员的经济生活
电影工作者加入文化人的行列
五四前后北京文化人群体的经济状况
20世纪20年代北大、清华经济状况
《陈明远文集二:鲁迅时代何以为生》
作 者: 陈明远 著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4104882
出版时间: 2013-3-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70
定 价: 39 元
内容简介
作为民国时期中产智识阶级,鲁迅、陈独秀、胡适、王实味、丁玲等社会中间力量,在他们创造精神自由的同时,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经济生活的?陈明远先生持续二十多年研究此专题,挖掘出了一个何以为生的鲁迅时代。
目录
上编:鲁迅的经济状况/1
鲁迅属于中产的智识阶级——我算清了鲁迅一生挣的钱/1
鲁迅24年间收入的银圆,相当于如今多少钱?/5
鲁迅少年时期周家的经济状况/7
鲁迅在南京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生活/11
鲁迅留学日本后的经济状况/13
经济状况的改善——成为民国教育部公务员/14
从绍兴会馆到八道湾新居/16
《新青年》同人为何不要稿费/19
鲁迅参与“索薪”斗争——北京时期(1922—1926)/23
鲁迅与周作人夫妇闹翻了/29
西三条胡同21号小四合院/31
《鲁迅日记》和《家用账》所载收支情况——北京时期(1923——1926)/33
鲁迅为何南下赴厦门大学/37
鲁迅在厦门的日子/40
鲁迅1927年在广州的生活/45
参照:广州物价与民众生活状况/48
鲁迅初到上海的打算/49
鲁迅为什么要责骂蔡元培?/50
蔡元培通过大学院照顾鲁迅/52
《鲁迅日记》所载经济收入——上海时期(1927—1936)/55
鲁迅为版税而奋斗/58
鲁迅与林语堂之争/61
鲁迅在上海的住房/62
鲁迅南下后对于北平母亲与发妻的赡养——北平西三条家用账/64
附录:《北平西三条(鲁母及朱安)家用账》
所载收支/68
致命的昏和卖/73
鲁迅、琉璃厂和旧书、文物/76
鲁迅逛小市/78
对琉璃厂的眷念/80
鲁迅谈自己的收支概况/80
鲁迅购书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82
鲁迅和电影/84
“奴隶总管”和“鸣鞭”的典故/88
下编:经济状况个案/91
王韬(1828—1897)的经济状况/92
经济背景概况/92
挂名干薪/93
主持格致书院/93
为报刊当编辑和写稿/93
开书局印书卖书/94
附录:19世纪中叶上海的物价与生活水平/94
康有为(1858—1927)的经济状况/97
康、粱以实业互助/97
康有为原有的住宅/98
上海新闸路辛家花园/99
康公馆、游存庐和天游学院/100
“游存”康公馆的庞大开支/100
康有为出售书法作品/101
康有为晚年的交往/102
扶乩问卜未避免农场失败/103
康有为晚年的别墅/103
七十寿辰与死亡之谜/104
蔡元培(1868—1940)的经济状况/106
在国外“爬格子”自筹留学费用/106
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08
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108
章太炎(1869——1936)的经济状况/109
章太炎的遗产清单/110
章太炎日常生活简朴/111
东三省筹边使/111
结婚时的积蓄/112
1913—1916年在北京被软禁的生活/112
1922年在上海主讲国学/113
朵云轩的照顾/113
“一笔”墨宝发了财/114
杜月笙勾搭章太炎/115
陈独秀眼中的章太炎/116
在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会”/116
到杭州讲授国学/117
王国维(1877—1927)的经济状况/118
跟随罗振玉奔波/119
沦为清朝遗老东渡日本/120
回国后颠沛流离/121
清华研究院国学门教授/122
日常生活的嗜好/123
晚年丧子之痛/124
跟罗振玉的纠葛/125
王国维在北京的几个住处/125
自沉昆明湖/126
陈独秀(1879—1942)的经济状况/128
创办《新青年》杂志/128
教导妻子儿女艰苦奋斗/130
职业革命家的生活费/131
把监狱当成研究室/132
陈独秀晚年何以为生/133
周作人(1885—1967)的经济状况/135
洋务学堂的学生时代/136
日本留学时代/137
到北京后经济状况不断改善/138
周氏家族大宅门/139
周氏兄弟对于“钱”的原则分歧/140
抗日烽火初起时/141
卖身投靠日本侵略者/142
阔气的汉奸官僚/143
泯昧良知的辩解/144
1949年以后的经济状况/146
向鲁迅博物馆出售日记/147
文艺界整风/148
“文革”受到冲击/150
……
《陈明远文集三:知识分子的个性分析》
作 者: 陈明远
出 版 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224104912
出版时间: 2013-3-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96
定 价: 39 元
内容简介
从心理学看20世纪知识分子,梁启超、陈独秀、胡适、王国维……对他们进行个性人格的心理分析,呈现出他们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恰如其面。在研究中作者认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只要有小部分个体的人格能够保持独立,这个社会群体就有复兴的希望。
目录
第一辑四种基本气质——四条汉子的个性/1
活跃型:田汉/3
求全型:夏衍/18
魄力型:周扬/34
平和型:阳翰笙/52
第二辑九型个性/67
奉献型:李大钊/69
实践型:胡适/83
情感型:梁启超/102
观察型:王国维/115
质疑型:郁达夫/131
享乐型:徐志摩/144
支配型:陈独秀/161
和谐型:蔡元培/180
苛求型:鲁迅/194
第三辑几种典型/210
胆液质型:康有为/211
神经质型:章太炎/224
粘液质型:周作人/240
刚直型:傅鹰/255
附录1:什么是个性(人格)特质/273
附录2:个性(人格)分析的史料说明/276
附录3:20世纪我国四大演员的气质/278
附录4:影剧“四大名旦”的个性/286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