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图书出版研究2册《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探究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的全貌,勾画浙江近代图书出版的发展框架,兼具学术与研究价值。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通过对中国古代出版中的商业行为研究,以现代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其中的关键要素、主要问题,并籍此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的特点和规律。

《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全面梳理清末民初时期浙江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浙江近代的出版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

团购价¥26.0 ¥84.0 折扣3.1
已售36套,限量43套,下单要快哟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学习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将中国图书出版史实和现代营销学术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了图书营销的要素,以时间为主线,从地域、人口、产品种类等统计学特点分析历代图书销售中的需求、市场,以及产品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一定的个案作专门分析

《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全面论述浙江省近代图书出版历史,包括出版的历史背景、图书品种、图书内容、印装方式、发行情况、社会影响等,并深入探究了当地的出版事业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

本书章节的基本框架,参照了现代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但并不亦步亦趋。第一章先分析和图书营销有关的三个基本要素,即人们对图书的需要,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图书,以及图书的交换(交换过程中牵涉到卖方和买方,以及交易场所)。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历代文化政策对于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图书市场依据地理以及人口因素进行的细分。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业者是如何根据人们的需要制作出版不同图书的,即产品的细分。第三、第四章想说明的是,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即使是不具备现代市场营销学理论的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业者,也会自发地琢磨图书消费者不同的需要,试图生产不同产品,并选择一个潜在图书消费者最多、最有可能发生图书交易的地方,以种种最便利于图书交易发生的方式促成图书的实际购买。第五章考察了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业者为了促进图书营销,在书籍上以及在书籍之外大作和营销有关的各种广告。第六章则以吕氏天盖楼刻局为个案,探讨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与历史情境、政治形势、藏书文化乃至时代思潮、审美趣味变迁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简介】

李鹏,2004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吉典文献学以及清代诗歌与诗论、曾在《中国典籍与文化》、《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文学与文化》等刊物发表文章若干,出版专著《赵翼诗歌与诗论研究》,并参与《续修四库全书提要·集部》及《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清人别集丛刊》等书的编写


《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

本书在搜集、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又参考了相关各种专著,对浙江在这个时期的图书出版事业进行了梳理,初步勾勒出其发展的框架,按鸦片战争前后,咸丰--光绪年间,辛亥革命前夕、民国初期、中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顺序,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我们发现,近代浙江的图书出版事业,与上海、广东等先进省市比较,虽然其转型速度不够快,发展得也不够充分,但在全国范围来说,还是位居前列,到民国时期,无论出版机构、印刷机构、发行机构,都已实现了现代化。更可贵的是,浙江的文化人和出版人,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方面,一直走在前面。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就是首先在浙江完成,而后送上海出版的。浙江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严密控制、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办起不少出版社,出版了不少为广大工农兵干部和革命群众喜爱阅读的报刊和毛主席著作等,为浙江的出版业做出了榜样,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作者简介】

梁春芳,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编审。历任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系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被授予黑龙江省优秀图书编辑、黑龙江省首届十佳出版工作者称号。获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编辑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3年进入高校,从事编辑出版教学工作,任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指委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主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重点课题一项;出版专著一部,教材一部;在《中国出版》等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
作者:梁春芳 朱晓军 胡学彦 陈后扬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ISBN:9787514704488
出版时间:2014/7/1
开本:16开
页数:341页
定价:45

目录:

第一章  从噩梦中醒来
    ——浙江出版业走出黑暗期   (1)

第一节  浙江出版事业开始踏上复兴之路   (1)
   一、浙江出版业复兴的契机   (1)
   二、道光年间的官刻书   (2)
   三、私家刻书鸟瞰   (3)
第二节  清政府对出版业的管理   (8)
   一、清政府所订的出版法规   (8)
   二、清政府查   (10)
第三节  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宁波华花书房   (11)
   一、浙江出现早的新型出版机构   (12)
   二、华花书房对浙江出版事业的贡献   (13)
   三、办的出版机构中国出版业的改革  (15)
第二章  浴火重生
   ——晚清各地出版业日趋繁荣  (17)
第一节  官刊书——浙江书局独领风sp; ( 17)
   一、浙江地方官署刊书  (17)
   二、浙江书局刊书  (18)
   三、浙江书局刊书要目  ()
  四、浙江书局刊书的  (26)
第二节  杭州及各府县私人刊书概况  (27)
   一、杭州地区  (27)
   二、宁波地区  (35)
   三、绍兴地区  (39)
   四、嘉兴地区  (42)
   五、湖州地区  (48)
   六、其他各府州县  (50)
   七、对这一时期刊书的分析  (52)
第三节  各地刊行的丛书各有千秋  (55)
   一、道光至宣统年间浙江出版丛书一览表  (56)
   二、几种重要丛书概述  (61)
   三、陆心源所刊《十万卷楼丛书》之  ()
第三章  保存国粹传承文明
    ——光绪年间各地辑刊的地方文献   (68)
第一节  各地修志蔚然成风   (68)
   一、清代修志精益求精  (69)
   二、光绪年间各州县所修方志简目  (70)
   三、编纂志书的几位知名学者  (81)
第二节  丁氏兄弟编刊地方文献不遗余力  (81)
   一、辑刊《武林先哲遗著》与《武林掌故丛编》  (82)
   二、丁氏辑刊的其他地方文献丛书  (84)
   三、编好未刊的方志巨作  (85)
第三节  各地编刊的郡邑类丛书异彩纷呈  (86)
   一、孙衣言辑刊《永嘉丛书》  (87)
   二、嘉兴地区和湖州地区辑刊的地方丛书  (88)
   三、绍兴于光绪中叶辑刊《绍兴先正》  (88)
   四、洋洋大观的《金华丛书》和《续金华丛书》  (89)
笫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辛亥前夕的浙江出版业  (91)
第一节  报刊勃然而兴   (91)
   一、支持变法维新的代表人物   (92)
   二、倡导民主的报刊兴起   (95)
   三、传播科学与各种新知识的报刊   (98)
第二节  浙江志士办报刊支持  (103)
   一、浙江留日学生创办《浙江潮》  (103)
   二、秋瑾、张元济、汪康年在沪办报  (105)
   三、杭辛斋所办报刊  (108)
   四、杜亚泉创办《普通学报》  (110)
第三节  各地出版的图书斐然可观  (110)
   一、汪康年所辑的《振绮堂丛书》  ( 111)
   二、俞樾撰《春在堂全书》  (111)
   三、桐庐袁昶刻《渐西村舍丛刻》  (112)
   四、张元济辑刊《海盐张氏涉园丛刻》  (113)
   五、其他学人的刊书活动  (113)
第四节  孙氏父子研铸史以世致用  (114)
   一、孙诒让著作等身  (115)
   二、出版《周礼正义》为变法维新张目  (115)
   三、刊行《墨子间诂》  (116)
   四、文字学名著《籀拾遗》  (117)
第五章  稳步
    ——民国初浙江的出版事业  (119)
第一节  期刊图书齐头  (1)
   一、民国初报刊风起云涌  (1)
   二、张钧衡、鲁迅等辑刊的丛书  (122)
   三、仁和双照楼《景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
      《松邻丛书》及其他  (125)
第二节  浙江省图书馆藏书刊书并行不悖  (126)
   一、辑刊《莲莱轩地理学丛书》  (127)
   二、辑刊《章氏丛书》及《台州籍志》  (129)
   三、辑刊《快阁师石山房丛书》  (131)
第三节  罗振玉醉心籍丛残  (133)
   一、王国维对罗振玉刻书的评价  (134)
   二、罗振玉的甲骨学专著  (135)
   三、猡氏所刊丛书景印本  (136)
 
第六章  开民智启新猷
    ——新文化运动中的浙江出版业  (141)
第一节  “一师风潮”爆发报刊蜂起  (142)
   一、“一师”创办《浙江新潮》引发“一师风潮”  (142)
   二、报刊蜂起  (144)
第二节  陈望道翻译的《宣言》出版  (155)
   一、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和实践  (155)
   二、陈望道与《宣言》  (156)
第三节  创建西泠印社金石篆刻艺术  (158)
   一、在杭州创建西泠印社  (159)
   二、晚清辑刊的印谱略计  (162)
   三、民国时期辑刊的印谱  (162)
   四、辑刊印学丛书  (1)
   五、其他类图书  (165)
第七章  曾惊秋肃临天下
    ——国民严密控制下的出版业  (167)
第一节国民政府的出版管理  (167)
   一、国民的出版行政管理机构及其颁布的条例、法规 (167)
   二、查步报刊  (169)
   三、白色笼罩浙江  (170)
   四、抗战胜利后白色升级   (173)
 
第二节  出版工作由家争鸣到一家独鸣  (175)
   一、四一二政变后的浙江报刊  (175)
   二、出版的新型囤书举要  (182)
   三、出版年月不详的图书简要目录  (186)
第三节  籍与地方志书的出版  (190)
   一、籍的编刊  (190)
   二、地方志的编纂  (193)
   三、余绍宋编纂的龙游县志  (0)
   四、编纂县镇志的名家简介  (1)
第八章  除旧布新
    ——浙江出版入转型期  (3)
第一节新的印刷技术促使出版业剧变  (3)
   一、各地印刷业概况  (3)
   二、图书木刻、铅印、石印杂陈  (5)
   三、景印籍,蔚为大观  (6)
   四、陈乃乾景刊的籍与丛书  (7)
第二节  新型书店遍布全省各地  (9)
   一、杭州地区  (9)
   二、宁波地区  ( 211)
   三、温州地区  (213)
   四、嘉兴湖州地区  ( 213)
   五、绍兴地区  ( 214)
   六、金华衢州地区  (215)
   七、台州丽水地区  (217)
第三节  刘承斡刊书的杰出贡献   (218)
   一、辑刊《嘉业堂丛书》  (219)
   二、辑刊《吴兴丛书》 (2)
   三、辑刊《求恕斋丛书》及《留余草堂丛书》  (221)
   四、辑刊《嘉业堂金石丛书》 (223)
   五、刊《景宋四史》及其他  (223)
第九章  拿起笔作刀枪
    ——出版业在抗日勋  (226)
第一节  金华丽水地区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226)
   一、中共东南文化工作委员会  (227)
   二、风生水起各地建立了众多出版社  (230)
   三、出版大量抗日图书  ( 231)
笫二节  抗日报刊铺天盖地  (249)
   一、杭州地区出版的报刊  (250)
   二、金华地区出版的报刊  (251)
   三、丽水各地创办的重要报刊  (256)
   四、其他地区出版的重婪报刊  (258)
   五、各地报刊小结  (260)
第三节  木刻运动异军突起  (261)
  一、全国一批知名的木刻家聚集金温地区  (262)
  二、木刻家建立的各种组织  (263)
  三、出版《刀与笔》  ( 2)
  四、出版木刻集  (266)
第十章  黎明前的奋斗
    ——为出版业打开新路  (268)
第一节  国统区的出版工作奄奄一息  (269)
  一、国统区的出版业  (269)
  二、国统区出版的刊物  (270)
第二节  根据地出版活动生气蓬勃  (274)
   一、根据地创办的出版机构  (276)
   一、根据地创办的刊物  (279)
   三、根据地出版的图书  (280)
第三节  地方文献出版余波荡漾  (283)
   一、浙江省通志局编纂《浙江通志》  (284)
   一、宁波编纂的《四明丛书》  (285)
附录
    1.五四前后( 1912-1927)浙江省各县市出版的
       刊物一览表  (287)
    2.抗战时期(1937-1945)浙江省各地出版的
       期刊一览表  (305)
    3.晚清至民国时期杭州书店、书坊名录  (334)
圭要参考文献  (339)章  从噩梦中醒来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研究》
作者:李鹏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ISBN:9787514700985
出版时间:2013/7/2
开本:16开
页数:313
定价:39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营销要素
一、中国古代人们对图书的需要
(一)秦以前知识阶层的消长与图书需要
(二)汉代知识阶层的养成与图书需要
(三)魏晋南北朝思潮风尚的变迁与图书需要
(四)隋唐五代的图书需要
(五)宋代教育的发达与图书需要的高涨
(六)元代的图书需要
(七)明代的图书需要
(八)清代的图书需要
二、中国古代的图书
(一)中国古代图书的形态
(二)中国古代图书的装帧
(三)中国古代图书的生产
三、中国古代图书的交换
(一)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国内市场
(二)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国际市场
(三)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销售方式
四、小结
第二章 中国古代文化政策与图书出版营销
一、从正面促进图书营销的文化政策
(一)征求图书充实官藏的政策对图书营销的影响
(二)朝廷颁行图书对于图书营销的影响
二、历代禁书政策对图书营销的阻碍及反向刺激
(一)历代禁书政策对图书营销的阻碍
(二)禁书政策对图书营销的反向刺激作用
三、禁书政策影响图书营销个案分析:《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本在清代的流行
(一)金圣叹假托古本腰斩《水浒传》
(二)禁书政策下图书出版商趋利避祸的选择
四、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市场细分
一、地理细分
(一)对地区的选择
(二)对地段的选择
一、人口细分
(一)历代书价及基于人口收入考量的低价营销策略
(二)宗教信仰带来的细分市场
三、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产品细分
一、从传统目录学看中国古代图书出版的产品细分
(一)传统目录学对图书内容的细分
(二)四部分类中较为热门的图书选题
(三)出版图书品种的专门化
二、特色产品之道(一):编辑、加工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业的广告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图书出版营销的个案研究:吕氏天盖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