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茅盾文学奖”得主《霍达文集》精装全10卷,荟萃《穆斯林的葬礼》《沉浮》《国殇》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书历史、怀家国、忆师友、写红尘,浓缩数十年创作精华。(非全新)

全集收入《补天裂》《未穿的红嫁衣》《沉浮》《红尘》《国殇》《博浪天涯》《仰恩之子》《海棠胡同》《苍天圣土》《听雨楼札记》等作品,涵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诗词、报告文学、影视剧本和戏剧文学等多种体裁,让你一次性领略霍达的多面才华。

×

团购价¥169.0 ¥578.0 折扣2.9
已售51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32开精装,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霍达文集》精装全10卷,不仅是文字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

文集涵盖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诗词、报告文学、影视剧本和戏剧文学等多种体裁,每一部作品都是霍达老师心血的结晶,每一次阅读都是与大师心灵的对话

友情提示:本套书品相非全新,书角的挤压磕碰较为明显,外封损坏程度不一,部分切口有脏污,介意的读者慎拍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乔木成*** 2024/6/17 0:25:24
    很好很好的书
  • 062*** 2024/6/15 13:44:47
    霍达文集,精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价格实惠。几乎全新。没有破坏和褶皱。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霍达,一级作家,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八百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以及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

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被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文联、中国作协评为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之一,并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北京市优秀图书奖;

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骏马奖、炎黄杯当代文学奖、首届全国保护消费者杯个人奖及“3·15”金质奖章;

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首届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一等奖;

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

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其插曲《难诉相思》获太平洋影音公司云雀奖;

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

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

散文《义冢丰碑》《烟雨文武庙》获庆祝香港回归征文全国一等奖;

散文《为了那片苍天圣土》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优秀征文奖。

此外,还著有长篇小说《未穿的红嫁衣》,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电影剧本《秦皇父子》《鞘中之剑》,电视剧本《飘然太白》《江州司马》《失落的明珠》《年轮》《苍天圣土》,话剧剧本《海棠胡同》等。

分册介绍

《霍达文集卷一 长篇小说卷: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的人物群像,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


《霍达文集卷二 长篇小说卷:补天裂》

《补天裂》正面展现了“香港拓界”那一页惨痛的历史,通过京师举人易君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与“新界”爱国志士联合十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血腥镇压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慷慨悲歌。作家以浓烈的爱国激情,真实、生动、形象的笔墨,着力塑造了易君恕、邓伯雄、邓菁士等爱国忐土的英雄群像,对英国牧师林若翰、清朝大臣李鸿章、两广一总督谭钟麟、港督卜力、辅政司骆克、警察司梅轩利等各色人物的刻画亦各有独到之处。

全书充盈着苍凉悲壮的史诗感,谋篇恢宏,剪裁缜密,结构紧凑巧妙,情节起伏跌宕,文笔凝重典雅,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佼佼者。


《霍达文集卷三 长篇小说卷:未穿的红嫁衣·沉浮》

《未穿的红嫁衣》带我们走进神秘莫测的南国沧海、孤岛密林。历史学家李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踏上“仕途”,错综复杂的权力之争和爱情纠纷使他在即将达到事业峰巅之际功亏一篑,遗恨终生。当他再度来到秦屿,已是向行将湮灭的历史遗迹和刻骨铭心的爱情作告别。

作者青年时代师从史学家马非百先生研究秦史,在小说中,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风波迭起的叙事融为一体。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成功地揭示了从政的知识分子李言特殊的心路历程。

《未穿的红嫁衣》完成于1993年,同年选载于《人民文学》杂志和《常州晚报》,江苏文艺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分别于1994年和1995年出版单行本。

《沉浮》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以娴熟的白描笔法,画出古都小巷的市井人物在变革时期的躁动与扭曲。而生活在人群中的三只猫,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作者亦真亦幻、亦庄亦谐的叙述与描写,不时搅动读者的思绪。

《沉浮》发表于《花城》1989年,同年7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


《霍达文集卷四 中短篇小说卷:红尘》

本卷收入中篇小说7篇,短篇小说10篇。

中篇小说《红尘》以沉凝细腻的笔调、大雅若俗的“京味”语言,讲述古都小巷中一个善良的弱女子的故事。解放前她不幸沦落风尘,解放后重获新生,后又不堪侮辱,含恨而死。通过人物的悲剧命运,作者冷峻地透视那种以瞒和骗扼杀真善美的社会氛围,给读者以灵魂的震撼。

《红尘》于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花城出版社第四届花城文学奖。

短篇小说《保姆》刻画了一个女青年,身处社会底层,自重自强,体现了“清贫的强者”的人生价值。

其余篇什,描写了苦行天下追寻缪斯女神的艺术家、身居穷乡僻壤贫病致死仍痴迷于“文化”的老农民、魂牵梦绕穷究爱情真谛的痴情女、信仰坚定甘心奉献的革命者、难耐寂寞的老干部、性灵扭曲的当权者、奔忙于浊世的小市民……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和思索。


《霍达文集卷五 报告文学卷:国殇》

本卷收入中短篇报告文学14篇。

《万家忧乐》写于改革开放初期,敏锐地反映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中一个牵动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问题;《国殇》不啻一篇献给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的祭文,长歌当哭,为抢救中年知识分子悲怆呼号;《民以食为天》在我国农业连续四年丰收之时敲响“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的警钟;《渔家傲》以抒情散文的笔致抒写了一个海隅小岛的沧桑变迁;《起步于黄帝陵前》用蒙太奇式的艺术手法讲述了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陈凯歌、张艺谋从黄土地走向世界的故事;《吴冠中》和《仰雪词馆主》将吴冠中、尹瘦石这两位同乡老画家各自不同的心路历程描绘得如诗如画,动人心弦……

作者的报告文学视野宏阔、材料翔实、手法丰富、情感真挚,既关注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也着眼于社会生活、人物命运,有长久的思想和艺术生命力,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万家忧乐》1988年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报告文学奖;1992年获中国消费者协会“保护消费者杯”个人奖;1994年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当代文学奖;2001年获中国消费者协会“3·15”金质奖章。《国殇》1988年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1992年获中国作家协会、国家卫生部全国卫生题材文学作品一等奖。《小巷匹夫》1988年获“火凤凰”报告文学奖。


《霍达文集卷六 报告文学卷:博浪天涯》

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一个金黄色的傍晚,中国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开进拉斯帕尔马斯港。从那时起,他们以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书写着中国远洋渔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辉煌悲壮的历史。

作者一直关注着这支船队,这项艰苦卓绝的事业,这些远离祖国、远离大陆,长年在海上劈波斩浪、出生入死的硬汉;长期跟踪采访,掌握了大量宝贵鲜活的一手资料。在本书中,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浓墨重彩,慷慨悲歌,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搏浪天涯》2005年1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此前,其中一些章节曾陆续发表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


《霍达文集卷七 报告文学卷:仰恩之子》

古城泉州北郊的马甲乡,青山叠翠,碧水流霞。山水之间,掩映着参差错落的房舍,好似海市蜃楼。这不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而是一所集教学、生产和科研为一体的新型民办高等学府——仰恩大学。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人均收入不足二百元。只因为一位华侨老者的到来,改变了马甲乡的命运……

《仰恩之子》以翔实的史料、饱满的激情,记述了吴善仰、吴庆星父子两代人不惜巨资为家乡兴学的不朽业绩,揭示了他们为振兴中国文化而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

本书曾于2015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霍达文集卷八 影视戏剧文学卷:海棠胡同》

本卷收入影视和戏剧剧本多部,从早期代表作《秦皇父子》到近年新作《海棠胡同》。

电影文学剧本《秦皇父子》发表于1981年,是作者青年时代的倾心之作,从久远的历史中钩沉开掘,将几乎被遗忘的万里长城的监造者、秦始皇的长公子扶苏这一悲剧人物推到了世人面前,同时成功地塑造了秦始皇、胡亥、李斯、蒙恬、赵高、仲姜、优旃等一系列艺术形象,对于秦史的艺术创作具有开拓意义。剧本发表以后,史学界、文学界、电影界都给予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1986年,作者将其改编为话剧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话剧剧本《海棠胡同》则聚焦于当今现实。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大片民居化为瓦砾。诗人萧穆的遗孀、曾红极一时的鼓书艺人苏宛君,为了那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爱情,为了信守承诺,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矢志不移地守护着六代居住的沧桑故园和树龄超过二百年的名贵海棠;下岗厨子梁德宝和退休教师魏老师,做梦都想住得宽敞一点儿而又无能为力。面对开发商的步步紧逼,他们何去何从?代表社会良知的记者吴伟大声疾呼:“难道‘有钱的进来,没钱的出去’是这座城市的出路吗?一座城市,不能割断文脉,不能失去历史记忆,不能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空白!”此剧于2011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剧院公演,由王剑男导演,宋春丽、郭冬临、郭达、杨立新等主演,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卷中的《鹊桥仙》于1980年除夕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首届飞天奖。《我不是猎人》1982年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奖。《保姆》1984年获萌芽创作奖。《龙驹》1990年获建国40周年电影剧本奖。话剧剧本《红尘》2004年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本奖。


《霍达文集卷九 影视文学卷:苍天圣土》

《苍天圣土》是根据霍达老师的长篇小说《补天裂》改编的影视剧本。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末,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大清国甲午战败,列强瓜分中国之势已成,公元1898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乘机胁迫软弱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是继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之后,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签订的第三个不平等条约,从而完成了英占香港、九龙、“新界”的“三部曲”,中国在香港地区丧失主权,蒙受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奇耻大辱。本书正面展现了“香港拓界”那一页惨痛的历史,通过京师举人易君恕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亡命香港的坎坷人生经历,以及与“新界”爱国志士联合十万乡民奋起抗英保土而惨遭血腥镇压的悲壮义举,谱写了一曲民族抵御外侮、宁死不屈的慷慨悲歌。


《霍达文集卷十 散文诗词卷:听雨楼札记·抚剑诗抄》

本卷收入《听雨楼札记》《抚剑堂诗抄》。

《听雨楼札记》是作者的散文辑录。作者以散文写作为“小说家的基本功”,兴之所至,情之所感,自然流露,质朴率真。读者既可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亦可借之解读作者其人其文。

《东山男儿》1990年获《光明日报》“祖国在我心中”征文奖,《烟雨文武庙》1999年获国务院港澳办和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香港百年沧桑话回归”一等奖,《义冢丰碑》1999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回归”征文一等奖,《为了那片苍天圣土》2007年获全国政协“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征文奖。

《抚剑堂诗抄》是作者的诗词辑录。作者自幼受传统文化浸染,钟爱诗词,多年来在小说、报告文学和影视戏剧文学创作之余练笔不辍,于格律限制中自由驰骋、畅抒情怀,作品古朴典雅、自然清新。公开发表的篇什曾广为传诵,如《武陵春·难诉相思》(电视剧《鹊桥仙》插曲)、《水调歌头·送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起航》(长篇报告文学《搏浪天涯》卷首词)、《忆秦娥·香港抒怀》(长篇小说《补天裂》卷首词)等。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霍达文集卷一 长篇小说卷:穆斯林的葬礼-九品》
作者:霍达
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15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622
定价:59.8

目录:

序一 一本奇书

序二 穆斯林诗魂

自序 二十年后致读者

序曲 月梦

第一章 玉魔 

第二章 月冷

第三章 玉殇

第四章 月清

第五章 玉缘

第六章 月明

第七章 玉王

第八章 月晦

第九章 玉游

第十章 月情

第十一章 玉劫

第十二章 月恋

第十三章 玉归

第十四章 月落

第十五章 玉别

尾声 月魂

后记



《霍达文集卷二 长篇小说卷:补天裂》
作者:霍达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22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723
定价:59.8

目录:
序  血泪心声
第1章   落花时节
第二章  报国无门
第三章  书生论政
第四章  无力回天
第五章  天涯孤旅
第六章  烟雨楼台
第七章  灵肉鬼神
第八章  海隅落日
第九章  月照无眠
第十章  潮涨潮落
第十一章  圣土遗民
第十二章  山雨欲来
第十三章  寸土必争
第十四章  剑拔弩张
第十五章  天若有情
第十六章  谁家天下
第十七章  血染国门
第十八章  世纪婴啼
后  记  看试手,补天裂  


《霍达文集卷三 长篇小说卷:未穿的红嫁衣·沉浮》
作者:霍达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39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572
定价:49.8

目录:

未穿的红嫁衣

自序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 “极乐园”里的惊人发现

二 历史的表层是戏剧

三 智者

四 爱情的颜色

五 引而不发,跃如也

六 重写历史

七 治大国若烹小鲜

八 唇枪舌剑

九 月有阴晴圆缺

十 未穿的红嫁衣

后记之一

后记之二


沉浮

一 雪妮、黑豹和密斯黄

二 爆肚隆

三 老处女之家事及其烦恼

四 无情的太无情,多情的太多情

五 众里寻他千百度

六 冤家路窄

七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九 道是无情却有情

十 好戏开场迟

十一 几家欢乐几家愁



《(霍达文集卷四 中短篇小说卷:红尘(八品)》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53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715
定价:59.8

目录:
序《红尘》读后
追日者
秦台夜月
魂归何处
红尘
年轮
芸芸众生
绝症
不要忘记她
保姆
马拉松宴会
故人情
猫婆
京韵第一鼓
革面
罢宴
醉笔
败笔


《霍达文集卷五 报告文学卷:国殇》
作者:霍达 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46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607
定价:59.8

目录:

序一 我呜咽着重新看完《国殇》

序二 文学贵在画魂

绿叶的荣誉

起步于黄帝陵前

万家忧乐

渔家傲

小巷匹夫

国殇

民以食为天

吴冠中

白衣上校

仰雪词馆主

心中一片净土

真情绝唱

长岛人歌动地诗

大海之子天山客



《(霍达文集卷六 报告文学卷:博浪天涯(八品)》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60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605
定价:59.8

目录:

自序

致敬,大西洋上弄潮儿

漫漫西行路

比绍往事

奥斯瓦尔多

塞拉利昂进行曲

穿越战争的硝烟

塞内加尔散记

摩洛哥渔歌

几内亚琐谈录

毛里塔尼亚掠影

激情冈比亚

遭遇“食人族”

火海方舟

重洋万里探龙穴

裂变

家书抵万金英雄的晚年

人性化管理:现代化企业的生命细雨无声

无情未必真豪杰年轻的“元老”

情留西非

硕士渔夫

船长逸事

船长年仅二十五

何处是归程

两情若是久长时

岁月留痕

骨肉

心愿

蹈海海葬

冰海悲歌

捐躯者名录



《霍达文集卷七 报告文学卷:仰恩之子(八品)》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77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316
定价:49.8

目录:

自序 大爱永恒

第一章 烽烟归途

第二章 祖山热土

第三章 南国红豆

第四章 吾幼人幼

第五章 天命在肩

第六章 仰恩速度

第七章 更上层楼

第八章 春江水暖

第九章 一夜白头

第十章 润物无声

第十一章 恩山仰止

第十二章 地久天长

后记

附录

仰恩大学建设与发展规划(2005-2020)

仰恩大学历届校领导、校务委员会名录



《霍达文集卷八 影视戏剧文学卷:海棠胡同》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84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767
定价:59.8

目录:

自序

梦断蒙太奇

秦皇父子

飘然太白

江州司马

我不是猎人

失落的明珠

龙驹

鹊桥仙

保姆

鞘中之剑

红尘

海棠胡同



《霍达文集卷九 影视文学卷:苍天圣土》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191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781
定价:59.8

目录:

自序 拒绝媚俗

第一集

第二集

第三集

第四集

第五集

第六集

第七集

第八集

第九集

第十集

第十一集

第十二集

第十三集

第十四集

第十五集

第十六集

第十七集

第十八集

第十九集

第二十集

第二十一集

第二十二集

第二十三集

第二十四集

第二十五集

第二十六集

第二十七集

第二十八集

第二十九集

第三十集



《霍达文集卷十 散文诗词卷:听雨楼札记·抚剑诗抄(八品)》
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17207
出版时间:2017/12/1
开本:32开
页数:674
定价:59.8

目录:
听雨楼札记
自序还可以写得更好些
书斋夜话
我为什么而写作
难忘那一片叶子
我的书房是流动的
咀嚼悲剧
漫谈小说的语言
历史毕竟不能重写
《补天裂》:从小说到剧本
就《补天裂》创作答记者问
直面血与火,讴歌民族魂
史学家的终点,是小说家的起点
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
为了那片苍天圣土
答《信报》记者问
小说集《红尘》自序
话剧《红尘》答问录
大雅若俗
我和《海魂》
我和报告文学
《国殇》作者致读者
万家忧乐上心头
《中国当代作家·霍达系列》自序
我和儿子一起走进《海棠胡同》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今月曾经照古人
石迹耿千秋
女人的形象
荐书五种
寂寞之道与道之寂寞
难忘《木木》
春联贴倒了……
从《凤求凰》到《白头吟》
从修复石头城说起
秦俑作者姓“宫”吗?
楚汉相争中的道德力量
漫说张子房
读《留侯论》
《春秋》情结
明日黄花蝶也愁
公子扶苏事考
“金镶玉”还是“荆山玉”?
说“私淑”
“期间”和“其间”
“侧目”辨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诗仙非仙
江上月魂
我书被盗
诗人情怀
路边的歌声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文人与“海”
中国女性和中国文学
珍惜英雄
奏响中华文化复兴的黄钟大吕
庭前漫语
君心似我心,两情长依依
明月在天
野草
携手人生路
燕雀之志
我和我的狗
此事古难全
珍爱生命
寻味
听海
台湾纪行
四十春秋两岸情
谒台湾郑成功祠
空门红颜
“总统”秘书的家事
港岛札记
风雨石板街
香港的起点
莞香缥缈香江源
清末文人看香港
似是而非的“阿群带路”
百年沧桑“占领角”
九龙腾飞话半岛
往事历历说“新界”
九龙寨城挽歌
情天恨海七姊妹
吉士笠街随想
历史上的“东方之珠”
故垒无寻西营盘
阅尽不平的太平山
“六不”钦差叶名琛
轰动一时的“毒面包案”
“鬼子六”割让九龙
香港与太平天国
麦当奴与“公赌”闹剧
九龙有条赫德道
漫步港岛话填海
寂寥旗杆屋
铜锣湾的午礼炮
两个罗便臣
投降港督杨慕琦
夏悫道和夏悫军政府
割辫之刑和剪辫不易服
不受欢迎的港督戴维斯
般咸道与文咸街
吾土吾民
梅轩利遇刺
爱国老人邓圣时
水淹英勇祠
屏山文塔聚星楼
寻根寻到黄帝陵
独具风采的“新界”清代民居
义冢丰碑
烟雨文武庙
英勇悲壮的“新界”抗英斗争
寻访“太平公局”
吉庆围铁门纪事
沧桑宋王台
天涯游踪
我站在长城上,倾听
“奇石”记
戏非“戏”
水乡魂
喀什河畔“姑娘追”
美洲月
游子情
漫步撒哈拉
远东雪
天涯倦客
走向金字塔
悠悠尼罗河
会见水上勉
浏览梵蒂冈
雅丐
海空星河
感受“以人为本”

人物速写
他扑向太阳
蓦然回首
送您一束红玫瑰
荒煤,文坛守门人
别情依依忆冰心
大师不朽
非百百非不非秦
忘年之交
半个世纪白毛女,五十年间战士情
天地为之久低昂
梨园酣梦
一代名医姚五达
门框胡同记事
新春夜话
路上碰到个“卫嘴子”
张守义,装帧艺术的“赤子”
彝山一枝秀
何必再相逢
东山男儿
重访东山岛
老谢尔盖,走好
抚剑堂诗抄
自序格律之美
歌词难诉相思
七绝送剑歌赴日留学
水调歌头送中国远洋渔业船队起航
蝶恋花赠新加坡女艺人
忆秦娥香港抒怀
西江月闻美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殉难后作
江城子“两会”抒怀
踏莎行海趣
七绝访俄罗斯(五首)
七绝写在“非典”肆虐时(三首)
清平乐同韵(四首)
绝句旅日诗草(四首)
诉衷情葬爱犬闹闹
七绝峻青艺术馆落成志贺
歌词难忘是家园
七律海棠祭
楹联贺《小说选刊》出版三百期
疏影朔方歌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