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书林”系列之史学大家吕思勉著作3部:《秦汉史》《三国史话》《中国近代史》,16开精装。均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的史学名作。
吕思勉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因此,其史论在独具慧眼的同时,也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此三部著作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脉络,对相关政治、地理、社会与文化等作了全面、简明的梳理。内容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备受学界推崇。
★16开精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吕思勉,著名史学家,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在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
★走近民国大师,品味经典著作,了解我国历史
★既可用于学术研究参考,亦可作为通识读本阅读,也是文史爱好者了解民国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国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造就了一批学术大师。这批学术大师肩负起了引进、探究西方文化和整理、继承中国文化的双重使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们留下了大批具有较高价值的著作,虽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
出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内容不一;有的久不再版,以至于一书难求;有的泯于历史,销声匿迹。有鉴于此,“昨日书林”这套丛书应运而生,将这些经典著作重新发掘、整理出来,推荐给读者。
丛书名曰“昨日书林”。所谓“昨日”,概指收录图书的时间范围。丛书所收录图书的作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家、学者,并且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这里所说的民国时期是指1912~1949年。然而一些著作的成形,可以追溯至1912年之前若干年,或者延伸至1949年之后若干年,因其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亦酌情收录。而“书林”二字,本来有“丛书”的意思,这里亦指那些经久不衰、卓然于普通图书的民国经典著作。
《秦汉史》
本书*早于1947年由开明书店初版,后多次再版,是了解研究秦汉史的基本参考书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以四史等正史为基础,梳理秦汉帝国的历史脉络,既有通贯的格局,又有细节的斟酌,全面呈现秦汉王朝的统一与衰败。杨宽曾总结:“此书把两汉政治历史分为十一个段落,既作了全面的有系统的叙述,又能抓住重点作比较详尽的阐释。对于社会经济部分,叙述全面而又深入。”
“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
《三国史话》
吕思勉生前写就《三国史话》一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对三国历史和文学中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战争、地理环境等进行深入解析,为三国历史进行了原貌复原。吕思勉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以及对人性的深层思考。因此,其史论在独具慧眼的同时,也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
《中国近代史》
全面剖析近代百年中国重大事件;深刻评说近代百年华夏重要人物;
细微展现近代百年神州世态风貌;真实还原再现中国百年近代历史。
本书是吕思勉中国近代史著述精选集,包括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百年史概说、中国近百年史补编、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日俄战争六部分。其中只有《日俄战争》曾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过单行本。书中六部分内容虽分别写于不同时期,有交叉、有延续、也有断裂,但每部分都是组成中国近代史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
《秦汉史》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65183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870
定价:150元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秦代事迹
第三章 秦汉兴亡
第四章 汉初事迹
第五章 汉中叶事迹
第六章 汉末事迹
第七章 新室始末
第八章 后汉之兴
第九章 后汉盛世
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
第十二章 三国始末
第十三章 秦汉时社会组织
第十四章 秦汉时社会等级
第十五章 秦汉时人民生计情形
第十六章 秦汉时实业
第十七章 秦汉时人民生活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
第十九章 秦汉学术
第二十章 秦汉宗教
《三国史话》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65060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126
定价:26元
目录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三国史话之余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中国近代史》
作者:吕思勉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65190
出版时间:2016年9月
开本:16开
页数:158
定价:33元
目录
一 绪论
二 中西交通之始
三 传教之始
四 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五 清代之盛衰
六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七 道光以前烟禁
八 烧烟及中英战事
九 江宁和议
十 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十一 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十二 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十三 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十四 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十五 同光中俄交涉
十六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十七 各国立约交涉
十八 革新之渐
十九 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二十 英人《芝罘条约》
二十一 法越之役
二十二 英缅之役
二十三 英谋西藏
二十四 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二十五 港湾之租借
二十六 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二十七 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二十八 清末外交情势
二十九 改革政体之动机
三十 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三十一 民国以来之政局
三十二 民国以来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