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中图网>淘书团>社科>团购详情

淘书团

《宗教论》全3册,知名学者、儒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申著。该书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国内宗教学科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经典著作。

作者在研究众多关于宗教学的著作基础之上,通过缜密的理性思考,对宗教的本质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对宗教所做的定义,并对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重新进行梳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团购价¥45.0 ¥128.0 折扣3.5
已售47
缺货登记

返回淘书团>>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神祇论》论“宗”的对象,第二卷《事神论》论如何“宗”和如何“教”,第三卷《宗教的社会功能》则论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作者李申,知名儒教研究专家,儒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
“本书的结论,不是对西方已有的宗教学研究成果的“重构”和修补,而是发展和创新,填补了中国宗教学没有独创原理的空*,结束了过去引进和嫁接西方宗教学研究成果的历史,在宗教学科领域中留下中国学者重重的一笔”——《光明日报》评论

书友说
  • ztw*** 2024/2/1 8:26:51
    印刷精美,包装完好。
查看下一条 >>

内容简介

《宗教论》是作者在研究众多关于宗教学的著作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宗教所做的定义,并对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重新进行梳理,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本书还论述了宗教的起源,世界诸文明古国的神祗,神的本质,巫术问题等。
全书分为三卷:
第一卷:导论、神祇论;
第二卷:事神论;
第三卷:宗教的功能。
第一卷《神祇论》论“宗”的对象,第二卷《事神论》论如何“宗”和如何“教”,第三卷则论宗教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第一、第二卷是比较宗教学、宗教人类学以及宗教心理学等分支学科所研究的内容,第三卷《宗教的社会功能》则主要是宗教社会学所研究的内容。
作者在书中写道:
“有人说过,著作只须写出自己的观点就行。这不仅可以节约许多纸张,减少许多麻烦,而且可以节省作者和读者的许多时间。然而科学的本性要求作者,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足够的、可靠的证据,并且要做出论证。否则,任何新的观点,最好的结局也只是可信可不信的假说。”
“本书论的是宗教,所以定名为“宗教论”。关于宗教学的概论或者通论,作为导论,置于全书之首。”

《第一卷:神祇论》
本书普遍考察了宗教的诸要素,认为“宗教的最基本的特征只有一个,那就是信仰神祗,并且祈求神祗帮助自己解决那些自己所无法解决的问题”,而“神祗的唯一特征,也就是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对于什么是宗教,该书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宗教是企图用非现实的力量和非现实的方式,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社会现象。”作者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无神论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认为不是神创造了世界和人,而是人创造了神。马克思主义学派遵循的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科学的原则:服从真理。在这里,本书作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研究的学术著作,也遵循这样的原则。作者还明确表示,“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是本书的基本目标”。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神祗的讨论。它试图接着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神”而回答人是怎样造神的,乃至为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个命题提供一个学术的基础。

《第二卷:事神论》
《宗教论》第二卷为“事神论”,论述宗教的诸种活动及其意义。人类造出了神,就有了对神的事奉。中国古人事奉天,基督教事奉上帝,其他民族也各有自己事奉的对象,事奉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献祭是事奉,按照神抵意忐行事,是更高的事奉。事奉,从尊信神祗这一方面说,就是“宗”;从事奉过程和达到的效果这一方面说,就是“教”。
第一卷《神抵论》讲什么是“神”和“神”的演变,第二卷《事神论》讲的是神人关系,也就是“宗”和“教”。其第一章为宗教的分类,讨论了以前宗教学的各种宗教分类。书中认为只有按恩格斯提到的原始宗教、国家民族宗教、世界宗教分类,才能反映宗教的本质特点。因为宗教是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的历史演变而演变。鉴于近二三百年出现的新宗教,本书又加上“新兴宗教”一类。最 后的“综论”讨论了宗教观念和群体发展的一般趋势,认为宗教观念和宗教群体发展的趋势说明,人类的前途只能是走出宗教,而不是回到宗教。

《第三卷:宗教的社会功能》
本卷主要论述了宗教的社会功能,分11个章节,第一章是宗教社会功能的总论,指出宗教观念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在历史上曾经作为社会的总的理论,指导过人类的社会生活;第二章论述宗教与战争的关系。指出原始宗教时期,是神祇与神祇们的战争。这种战争曲折地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的战争状况;第三章论述宗教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第四章论述宗教与法律的关系;第五章论述宗教与经济的关系;第六章论述宗教与教育的关系;第七章论述宗教与哲学的关系;第八章论述宗教与道德;第九章论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第十章论述宗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第十一章论述宗教发展日趋衰落的大势;第十二章论述中国的宗教问题。
本卷总的思路,是指出宗教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在历史上发挥过自己应有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李申,知名儒教研究专家,儒教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无神论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
1946年生,河南孟津人。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物理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儒教研究室主任。 2002年转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儒教和宗教理论。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中国儒教史》(上下卷)、《中国儒教论》、《宗教论》(三卷本)、《隋唐三教哲学》、《简明儒学史》、《道教本论》、《气范畴通论》、《敦煌坛经合校》、《易图考》、《中国科学史》、《周易与易图》、《周易图说总汇》等。其中《宗教简史》荣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图片展示












本单详情

《宗教论:第一卷》
作者:李申/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57961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开本:16开
页数:399
定价:39元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什么是宗教之一:“宗教”不是外来语
第二章 什么是宗教之二:各种宗教定义和宗教观
第三章 什么是宗教之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第四章 什么是宗教之四:中国学者几种宗教观评析
第五章 什么是宗教之五:本书对于宗教的定义
第六章 宗教与邪教、宗教与迷信
第七章 宗教和宗教学
第八章 宗教学的方法
第九章 宗教学的内容
第十章 宗教学的资料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宗教学中的地位

第一卷 神祗论
第一章 原始神祗
第一节 古希腊神话中的兽神、魔神和人神
第二节 古埃及神祗
第三节 古印度神祗
第四节 世界其他地区的原始神祗
第五节 图腾
第六节 弗雷泽笔下的人神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原始神祗之一:兽神和魔神
第一节 关于《山海经》
第二节 《山海经》中的山海之神
第三节 《山海经》中有名号之神
第四节 《山海经》中有名号之兽
第五节 中国其他文献中的兽神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原始神祗之二:人神
第一节 《山海经》诸帝
第二节 帝与皇帝
第三节 人神与魔神的战争
第四节 人神的胜利
第五节 原始神物的物质性

第四章 民神杂糅时代
第一节 世界诸民族的民神杂糅
第二节 民神杂糅
第三节 绝地天通
第四节 民神杂糅的余波之一:惩罚神祗
第五节 民神杂糅的余波之二:对神祗的怨恨
第六节 绝地天通的发展

第五章 各种神祗起源论
第一节 无知和恐惧产生神
第二节 苦难产生神
第三节 报恩产生神

第六章 神祗产生于崇拜
第一节 崇拜产生神
第二节 崇拜的目的
第三节 崇拜的对象
第四节 拜物教问题
第五节 生殖崇拜讨论

第七章 原始神祗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原始神祗的历史顺序
第二节 从兽神到魔神
第三节 从魔神到人神
第四节 魔神的人化
第五节 兽神、魔神虚构说述评

第八章 万物有灵论讨论
第一节 万物有灵论梗概
第二节 对万物有灵论的批评
第三节 中国先秦时代的神祗与灵魂
第四节 中国先秦时代的灵魂观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节 万物有灵观念在中国古代一
第六节 万物有灵论和灵魂转世说
第七节 其他灵魂观鸟瞰

第九章 佛教神祗的精灵化历程
第一节 佛教无神、有神说
第二节 佛经中的人神
第三节 佛的神祗性质
第四节 佛的精灵化
第五节 法身与灵魂

第十章 基督教神祗的精灵化历程
第一节 《旧约》中的人神遗迹
第二节 《新约》中的人神遗迹
第三节 初期基督教使神祗精灵化的艰难进程
第四节 “三位一体”说与基督教神祗精灵化的确立

第十一章 中国神祗的精灵化历程
第一节 帝的精灵化进程
第二节 天的精灵化进程
第三节 山川土谷之神的精灵化进程
第四节 神仙精灵化的进程
第五节 儒教的精灵神和基督教的精灵神
第六节 从不可见到精灵化

第十二章 神祗的本质
第一节 神祗的形象
第二节 神祗的形态
第三节 神祗的品质
第四节 神祗的功能
第五节 什么是神

第十三章 一神和多神
第一节 犹太人与一神教
第二节 弗洛伊德论摩西一神教
第三节 基督教一神与罗马帝国
第四节 “原始一神论”质疑

第十四章 巫术问题之一:中国古代巫术的演变
第一节 巫术早于宗教论
第二节 中国古代巫术概况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诅咒术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驱鬼术
第五节 中国古代巫医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祈雨巫术
第七节 中国古代占卜术
第八节 后起的相术和风水术

第十五章 巫术问题之二:世界上几个大宗教中的巫术
第一节 《旧约》与巫术
第二节 《新约》中的巫术
第三节 巫术与传教
第四节 基督教与巫术
第五节 佛教与巫术
第六节 仙术与巫术
第七节 巫术与宗教

第十六章 神祗的存在问题和超精灵神
第一节 神祗的存在问题
第二节 超精灵神之一:对上帝存在的论证和“上帝死了”
第三节 超精灵神之二:蒂里希的新上帝观
第四节 超精灵神时代的灵魂问题
第五节 神祗发展与社会意识

《宗教论:第二卷:事神论》
作者:李申/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68721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开本:16开
页数:376
定价:39元

目录
序言
第二卷 事神论
第一章 宗教的发展和分类
第一节 宗教的分类
第二节 原始宗教(自然宗教、自发宗教)
第三节 民族、国家宗教
第四节 世界宗教
第五节 新兴宗教

第二章 事神方式之一:献祭
第一节 献祭
第二节 人祭
第三节 殉葬
第四节 献祭场所或神的居所
第五节 献祭的意义和人神纠纷

第三章 献祭与礼仪
第一节 世俗礼仪和宗教礼仪
第二节 宗教礼仪是献祭的规范形式
第三节 德行与礼仪
第四节 对礼仪的否定
第五节 礼仪的意义
第六节 礼仪和禁忌

第四章 事神方式之二:德行
第一节 儒教的以德事神论
第二节 犹太教和古希腊的以德事神论
第三节 基督教的以德事神论
第四节 印度教和佛教的以德事神论
第五节 伊斯兰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以德事神论
第六节 社会需要对以德事神论的推动

第五章 事神方式之三:出离德行
第一节 基督教出离德行的事神方式
第二节 基督教和永生
第三节 佛教出离德行的事神方式
第四节 佛教和永生
第五节 伊斯兰教中出离德行的事神行为
第六节 儒教和道教中出离德行的事神方式

第六章 事神的目的与方式
第一节 献祭和具体而实际的目的
第二节 德行和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
第三节 从具体的物质利益到永生——宗教追求的演变和发展
第四节 天堂地狱问题
第五节 投入与期望

第七章 神意的载体
第一节 神意的初级载体
第二节 集体创作的经典——民族国家宗教的神意载体
第三节 以个人为中心创立的经典——世界宗教、新兴宗教的神意载体
第四节 经典在宗教中的意义
第五节 宗教为维护经典权威的斗争

第八章 释经与经学
第一节 宗教经学概述
第二节 儒教经学
第三节 佛教经学
第四节 基督教经学
第五节 经学与现实
第九章 经学与教义
第十章 事神的群体
第十一章 事神群体的世俗性质
第十二章 宗教群体的盛衰嬗变
第十三章 宗教心理、体验和情感

《宗教论:第三卷:宗教的社会功能》
作者:李申/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8125
出版时间:2010年6月
开本:16开
页数:376
定价:50元

目录

第三卷 宗教的社会功能
第一章 宗教的历史功能总论
第一节 宗教观念曾是人类社会的总的理论
第二节 宗教观念的演变反映着人类思想的进步
第三节 数千年信教的总效果
第四节 宗教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
第二章 宗教与军事
第一节 神祗们的战争
第二节 贯彻神意的战争与献祭
第三节 战神的设置
第四节 推广教义的战争
第五节 宗教战争和宗教冲突
第六节 宗教对战争的解决
第三章 宗教与政治
第一节 神祗与王位和王权(上)
第二节 神祗与王位和王权(下)
第三节 佛教与王位和王权
第四节 基督教与王者
第五节 伊斯兰教与王者
第六节 当代的宗教与政治
第四章 宗教与法律
第一节 从《汉谟拉比法典》到《摩奴法典》
第二节 儒教与法律
第三节 基督教与法律
第四节 伊斯兰教与法律
第五节 当代宗教与法律
第五章 宗教与经济
第一节 献祭和豪华宗教设施的经济意义
第二节 古埃及到古罗马的神庙经济
第三节 印度教与经济
第四节 儒教与经济
第五节 佛教与经济
第六节 基督教与经济
第七节 伊斯兰教与经济
第六章 宗教与教育
第一节 作为教育灵魂和核心的国家宗教
第二节 儒教与教育
第三节 基督教与教育
第四节 伊斯兰教与教育(附:佛教的宗教教育)
第五节 当代宗教与教育
第七章 宗教与哲学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
第二节 以古希腊哲学为源头的哲学与宗教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宗教与哲学
第四节 中国古代的宗教与哲学
第五节 伊斯兰教与哲学
第六节 宗教与哲学概说
第八章 宗教与科学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第二节 古代世界科学知识与宗教知识的分化与发展
第三节 基督教统治下宗教知识与科学知识的发展
第四节 宗教与科学的主仆关系
第五节 宗教的目的和科学的目的
第六节 宗教的本性与科学的本性
第七节 宗教与科学关系的总体评说
第九章 宗教与道德
第一节 道德与宗教道德
第二节 道德的演变与宗教观念
第三节 “道德滑坡”与宗教普世道德
第四节 国家宗教的道德效能(一)
第五节 国家宗教的道德效能(二)
第六节 世界宗教的道德效能(一)
第七节 世界宗教的道德效能(二)
第八节 宗教的保证作用分析
第十章 宗教与文化艺术
第一节 宗教需要艺术
第二节 宗教和艺术的矛盾
第三节 基督教等对异教艺术的摧残
第四节 艺术的解放
第十一章 宗教发展大势
第一节 宗教衰落的大势
第二节 国外学者对宗教衰落的评论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宗教问题
第四节 中国现当代的宗教状况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