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12册,介绍古代【城墙】【楼阁】【宫殿】【建筑】【陵墓】【桥梁】【寺庙】【长城】【砖瓦】【古都】【古塔】【古镇】,图文并茂,知识全面。
本丛书由著名学者傅璇琮任丛书主编,历史学家蔡尚思等担纲顾问,大批相关的专家参与编写。既钩稽、爬梳大量文献典籍,又参照近人与今人研究成果,对古代建筑汇进行了系统地汇总与梳理,从侧面映射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勤劳。
★16开平装,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从建筑的视角,运用微宏观互渗的方法,从选取典型实例入手,引导读者发现各类中国古建中的惊人细节,从而感受其中的无限魅力与丰富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有形物质载体,从探寻古代建筑的奥秘中,见证中国人民的智慧,领略民族文化的风采
★图文并茂、文笔生动、史料翔实、故事丰富,是一套普及传统文化知识的大众读物
《中国古代城墙》
古代城墙是人们为防御外来侵袭所修造的自卫设施。它的出现,跟人们的定居生活紧密关联。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城墙》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编写出一段关于城墙的建筑史话。本书内容丰富,包括城市的形成、古城墙知识、城墙上的防御、城墙遗址等,集知识性与故事性于一体,为青少年读者呈现一部城墙文化宝典。
《中国古代楼阁》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中国古代楼阁》图文互动,深入浅出,可读性强。它既是古代楼阁建筑艺术鉴赏的普及读本,也是值得收藏的楼阁建筑文化遗存图典,又是中国古代楼阁建筑历史图说。”
《中国古代宫殿》
集中社会财富、智慧与技能而建造的*高级的建筑——宫殿,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以及生产水平和工程技术的集中反映。宫殿建筑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典范,足以代表每一个时代建筑的最高水平。乔志霞主编的《中国古代宫殿》全面介绍了古代宫殿建筑的历史以及格局与型态,通过对宫殿建筑历史的了解,可以生动地了解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意识和形态的一个侧面。
《中国古代建筑》
建筑艺术为五大艺术之首(建筑、音乐、绘画、诗歌、雕塑),它既是大众艺术,又是高雅艺术。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回顾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程,包含内容十分丰富,诸如建筑形式、平面布局、用材、结构、油饰、彩画等。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指导我们能动地认识古建筑,提高对古建筑文化内涵的认识水平及审美享受;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而言,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建方面的基本知识,自然更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古代陵墓》
中国古代陵墓是将建筑、雕刻、绘画、自然环境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中国古代陵墓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物化表现形式,不同时代的陵墓制度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风貌,因此,古代陵墓制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陵墓》对历代陵墓制度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文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轫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桥梁》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描述了一篇动人的中国桥梁建设艺术史。
《中国古代寺庙》
寺庙和道观是世俗的宫殿。深山大川,超凡脱俗,是寺庙和道观选址的首要原则。虽然超俗,却又入世,它们凝聚着中国古典建筑风水的精华。寺庙宫观和教堂是展现宗教文化的重要窗口。宗教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在寺庙宫观中,凝聚着先人的高度智慧和高超的建筑雕塑艺术,保存着许多名人大家的撰书题字和楹联诗文,流传着神守动人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一些神秘可观的祀神礼佛活动,体现了宗教文化的多样形式和丰富内涵。《中国古代寺庙》介绍了中国的寺庙与宫观建筑的历史。
《中国古代长城》
乔志霞编著的《中国古代长城》邀约了大批相关的专家、教授参与并指导了稿件的编写工作。应当指出的是,本书在写作中,既钩稽、爬梳大量古代文化文献典籍,又参照近人与今人的研究成果,将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在论述、阐释中,既注意重点突出,又着重于论证层次清晰,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文化现象与发展加以考察。本书出版,有助于我们走进古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美好生活,去回望我们来时的路。学史使人明智。历史的回眸,有助于我们汲取古人的智慧,借历史的明灯,照亮未来的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添砖加瓦。
《中国古代砖瓦》
古砖为泥土烧制之物,古砖往往刻有年代、图案 、吉祥语等,是研究历史和 雕刻的重要参考资料。瓦当艺术属于建筑体裁,包含 着我国人民历代社会生活 中的一种美的素质。古砖古瓦承载着古代人的艺术精 华,了解和认识它们有很大 历史意义。李楠编著的《中国古代砖瓦》详细介绍了古砖古瓦的相关知识, 它们留给我们的艺术价值是丰 富和耐人寻味的。
《中国古都》
《中国古都》依托大量的考古资料,结合丰富的历史文献,采用理论与通俗相结合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系统地研究、介绍了北京、开封、南京、西安、洛阳等古代都城的自然条件、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文物古迹等,将几大古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面貌清晰、生动、立体、可感地展现出来。
《中国古塔》
塔,是中国古代佛塔的简称,俗称宝塔。它起源于印度,辉煌在中华,誉溢世界。中国古塔的发展历史漫长。从东汉开始,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迄宋元明清,在近两千年的岁月中,虽潮起潮落,却历久不衰。《中国古塔》对我国塔的发展历史、相关制度、各种分类、所用材料、内部结构、艺术处理、工程做法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论证。对塔形成的制度源流进行分析,予以归类,列举了大量实例,探讨了中国塔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镇》
中华大地上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镇,这些古镇虽然没有大都会的恢弘与繁华,但是却以其保留完好的古建民居、丰富多姿的历史遗迹、幽远静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世代生活在古镇上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节奏,与古镇和谐地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幅韵味古朴的风俗画卷。《中国古镇》选取中国各地具代表性的古镇,介绍了古镇的建筑风貌和地理人情,展现出中国古镇多元的地域风貌和古朴风情。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城墙》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6004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2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先有城市后有城墙
第一节 梦回古城续史话
原始群落的居民点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
古代城市产生的条件
古代城址的选择
邑、国、城
第二节 不同类别的古城
都城:故国里的首都
陪都:首都之外的都城
地区性中心古城
商业都会
手工业城镇
港口城市
防卫城堡
第二章 昔日城墙今日情
第一节 古城墙的渊源
城墙的起源
城墙的发展和分类
第二节 古城墙的形制
夯土版城墙
城墙的等级与周长
城垣环抱
墙外护城河
第三节 古城墙的结构
城门:墙内外的通道
城楼:城墙上的观察站
瓮城:古城墙的“守卫城”
角楼:转角处的嘹望楼
马面:强化城墙的防御力
女墙:城墙上的凹凸窥视体
藏兵洞:城墙里的地堡暗道
城砖:城墙坚固程度的保障
第三章 城墙里的巧妙布局
第一节 古城布局
古代城市的布局原则
古代城市布局思想
早期城市布局
“小城”与“大郭”
棋盘式布局的形成
丁字路布局
方形的平面布局
第二节 古城体系布局
道路布局
水道布局
商市分布
绿化与苑圃
宫殿和坛庙
居住区分布
钟鼓楼
第三节 古城布局欣赏
秦都咸阳:离宫别馆,相望联属
汉长安:八街九陌,三宫九府
隋唐洛阳:洛水穿宫处处流
北宋开封:屋宇交连,衢街狭隘
南宋临安:屋宇高森,巷陌壅塞
元代大都:舳舻蔽水,盛景空前
明清广州:六脉通海,青山入城
清代承德:通气清凉,避暑胜地
第四章 古城墙防御史话
第一节 古城墙防御体系
城墙的防御体系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墙围墙的防御空间
城市防御体系的基本构成
城墙的防洪功能
城墙的防护意义
第二节 守卫城墙的兵防武备
守城与攻城
守城冷兵器
守城的火器
攀墙云梯
破墙投石机
第五章 风格各异的古代城墙
第一节 中国古代著名城墙
北京城墙
西安城墙
南京城墙
第二节 古代最大规模的城墙——万里长城
什么是长城
早期的长城
长城防御的作战方式
秦始皇与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最终完成
长城墙体的种类
长城的警报和通讯系统
关塞隘口
第六章 风沙下的断壁残垣
第一节 黄土上的城墙遗迹
仰韶文化壕沟遗址
陶寺遗址
王城岗城址
二里头遗址
城子崖城址
古城洛邑遗址
新店石城址
西山根石城址
大甸子城址
第二节 精绝古城墙
宋墙“博物馆”
城墙“叠罗汉”
“袖珍”城墙
千年古城墙
第三节 被历史湮没的古城
邺城
楼兰古城
武威古城
统万城
渤海古城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楼阁》
作者:韩霞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878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楼阁漫谈
第一节 古代楼阁的概念与类型
楼阁建筑概述
楼阁的概念
古代楼阁的建筑类型
第二节 古代楼阁的功用与特点
古代楼阁的功能和用途
古代楼阁的建筑特点
古代楼阁的构思与布局
第二章 华东地区古楼
第一节 浙江古楼
杭州西湖望湖楼
嘉兴烟雨楼
杭州西湖楼外楼
杭州吴山城隍阁
宁波鼓楼
宁波天一阁藏书楼
杭州文澜阁
第二节 江苏古楼
南京下关阅江楼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南京中山陵藏经楼
苏州虎丘得月楼
第三节 江西古楼
江西南昌滕王阁
九江琵琶亭
九江浔阳楼
第四节 山东古楼
烟台蓬莱阁
聊城光岳楼
济宁太白楼
曲阜奎文阁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
第三章 华中与华南古楼
第一节 湖南古楼
洞庭湖畔岳阳楼
岳麓山上爱晚亭
第二节 湖北古楼
武汉黄鹤楼
汉阳晴川阁
第二节 河南古楼
濮阳玉皇阁
开封矾楼
第三节 广东与广西古楼
普宁文昌阁
广州镇海楼
广西容县真武阁
第四章 华北古楼
第一节 北京古楼
故宫文渊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宝云阁
紫禁城角楼
北京钟楼
北京鼓楼
恭王府戏楼
天安门城楼
正阳门城楼
德胜门箭楼
故宫年门城楼
第二节 河北古楼
宣化清远楼
山海关澄海楼
承德普宁寺大乘之阁
承德避暑山庄烟雨楼
第三节 天津古楼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天津鼓楼
第四节 山西古楼
大同鼓楼
平定娘子关城楼
蒲州鹳雀楼
万荣东岳庙飞云楼
许昌春秋楼
第五章 西南地区吉楼
第一节 云南古楼
昆明大观楼
巍山星拱楼
建水朝阳楼
第二节 四川与重庆古楼
绵阳越王楼
成都崇丽阁
重庆忠州石宝寨层楼
第三节 贵州古楼
贵阳甲秀楼
贵阳文昌阁
贵阳侗寨鼓楼
第六章 西北与东北地区古楼
第一节 陕西古楼
榆林万佛楼
西安鼓楼
西安钟楼
大荔岱祠楼
丹凤县花庙戏楼
榆林鼓楼
汉中望江楼
第二节 甘肃古楼
张掖镇远楼
永昌钟鼓楼
嘉峪关城楼
第三节 辽宁古楼
沈阳故宫文溯阁
沈阳故宫凤凰楼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宫殿》
作者:乔志霞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717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2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古代宫殿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宫殿起源与发展综述
古代宫殿建筑的起源
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
第二节 宫殿的雏形——先秦宫殿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
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
郑州商城的宫殿
西周早期的祖庙
周代宫殿制度
周王的宫廷前殿——“明堂”
东周列国的宫殿建筑
春秋时期的秦都雍城宫殿
第三节 秦汉六朝时期的宫殿
大秦帝国的宫殿群落
威严壮观的西汉宫殿
东汉洛阳的宫殿
魏晋南北朝的宫殿
第四节 隋唐两宋宫殿
庄严富丽的隋、唐宫殿
北宋东京城的宫殿
南宋临安城的宫殿
游牧民族的辽、金宫殿
第七节 元明清宫殿
元大都的宫殿
硕果仅存的明、清宫殿
第二章 古代宫殿建筑的结构与审美
第一节 宫殿建筑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点
宫殿建筑的的几个基本概念
中国宫殿建筑的时代特点
第二节 宫殿建筑的功能构成
古代宫殿的前朝部分
古代宫殿的后宫部分
古代宫殿的苑囿与园林
古代宫殿的禁城和门阙
古代宫殿的宣传和教育机构
祭祀建筑及其他附属建筑
第三节 古代宫殿建筑的“天人合一”思想
宫殿建筑的“象天”思想
中国宫殿建筑与地理环境
宫殿建筑中的“风水观”
宫殿建筑与礼制等级秩序
第四节 中国宫殿建筑的审关特征
古代宫殿的总体布局
古代宫殿的单体结构
古代宫殿的室外陈设
古代宫殿的室内装修
第三章 华丽的喧嚣——历史上的宫殿
第一节 大国巍峨,天朝上宫
河南安阳殷墟
秦咸阳宫
陕西西安阿房宫
西汉未央宫
西汉建章宫
西汉长乐宫
东汉洛阳南北宫
六朝建业及建康宫殿
隋洛阳宫殿
唐长安太极宫
唐长安大明宫
唐长安兴庆宫
北宋东京城的宫殿
南宋临安城的宫殿
元大都的宫殿
第二节 威临华夏,离宫别馆
陕西长安长门宫
陕西西安上林苑
长安甘泉宫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
南京朝天宫
苏州馆娃宫
承德离宫
西藏阿里古格王宫
西藏罗布林卡
第四章 冠绝天下——故宫
第一节 紫金之巅——北京故宫
君临天下紫禁城
故宫的建筑特色
故宫中轴线
故宫四门
第二节 北京故宫内的名宫
乾清宫
储秀宫
重华宫
坤宁宫
翊坤宫
永和宫
景仁宫
慈宁宫
成福宫
景阳宫
德寿宫
毓庆宫
长春宫
第三节 北京故宫名殿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交泰殿
皇极殿
奉先殿
养心殿
太极殿
英华殿
体元殿
武英殿
文华殿
第四节 沈阳故宫
盛京宫阙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崇政殿
第五章 皇天后土——宗教祭祀宫殿
第一节 奉天敬人
北京天坛
雍和宫
定陵地宫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
泰安岱庙天贶殿
泉州天后宫
烟台天后行宫
第二节 宗教圣地
山西芮城永乐宫
山东太平宫
西藏布达拉宫
西藏雍布拉康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建筑》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6035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凝固的音乐——建筑
第一节 古代建筑演进
古代建筑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
古代建筑的型制
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古建筑组群布局
古代建筑与城市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底蕴
第二节 古代建筑的特色
硬山建筑
悬山建筑
庑殿式(五脊式)建筑
显山式(歇山式)建筑
其他形式建筑
第三节 古代著名建筑师
姬旦与弥牟
能工巧匠:鲁班
萧何与未央宫
曹操与邺城
宇文恺
喻皓与李诫
明代造园师
清代私家园林的造园师
清代的民间建筑师
第二章 古代帝都建筑
第一节 历代帝王宫殿
商代二里头宫殿
秦咸阳宫、阿房宫
唐长安大明宫
宋金元宫殿
明清紫禁城
沈阳故宫
第二节 防御建筑
北京城箭楼
北京城角楼
城防工事:城池
第三节 帝都建筑趣话
城门上的门钉
天安门上的“暗楼子”
探密“鬼脸城”
唐朝长安商业区
第三章 古代陵墓建筑
第一节 陵墓建筑
什么是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的发展
陵墓地面上的雕刻
陵墓地下部分的雕刻
第二节 历代著名陵墓
秦陵墓
汉陵墓
汉武帝茂陵
唐代陵墓
宋朝陵墓
明十三陵
清朝陵墓
第三节 陵墓建筑趣话
陵墓中的机关
墓前的“无字碑”
墓而不坟
“东方金字塔”
第四章 古代宗教建筑
第一节 历代宗教建筑
两晋与南北朝宗教建筑
隋唐宗教建筑
宋、辽、金宗教建筑
明清宗教建筑
第二节 古代宗教建筑
敦煌石窟
云冈石窟
北宋时期的隆兴寺
元代的广胜寺
唐代的南禅寺大殿
唐中期的佛光寺大殿
南京栖霞寺舍利塔
唐、五代时期的大雁塔
武当山道观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伊斯兰教建筑
少林寺传奇
神奇的空中寺庙
千年不倒翁应县木塔
第五章 古代民居建筑
第一节 不同朝代的民居
汉代以前的民居
汉朝住宅
北魏和东魏住宅
隋、唐、五代的住宅
宋朝住宅与居民生活
明清民居
第二节 民居艺术鉴赏
北方的四合院
福建土楼
“四水归堂”——天井民居
“一颗印”民居
“阿以旺”民居
碉楼
蒙古包
窑洞
第六章 古代园林与祠坛建筑
第一节 园林建筑
颐和园
避暑山庄
北海
紫禁城御花园
拙政园与网师园
留园
第二节 祠坛建筑
天坛
社稷坛
太原晋祠
关帝庙
武侯祠
龙川胡氏宗祠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陵墓》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823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3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古代陵墓概述
第一节 古代陵墓的概念与作用
古代陵墓的概念
陵墓的意义
古代帝王陵墓封土形制的演化
第二节 古代丧葬方式
土葬
火葬
水葬
树葬
悬棺葬
第三节 古代陵墓建筑的特点
坟墓内部结构制式的演变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与陵墓雕刻
精湛的墓碑与墓志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陵墓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陵墓
山顶洞人陵墓
仰韶文化的陵墓
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木棺
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人殉
第二节 夏商时代的陵墓
二里头文化的陵墓
商代王陵
第三节 周代陵墓
西周时期的陵墓
春秋战国时期的陵墓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陵墓
第一节 秦姑皇陵
秦始皇陵的修建
秦始皇陵的陵园与地宫
秦始皇陵的从葬区
秦始皇陵的破坏与保护
第二节 汉代的陵墓
汉代帝陵
汉代王侯陵墓
第三节 三国与西晋时期的陵墓
三国帝陵
西晋帝陵
第四节 东晋与南北朝时期的陵墓
东晋与南朝的陵墓
北朝十六国时期的陵墓
北魏时期的陵墓
北魏以后的北朝墓葬
第四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陵墓
第一节 隋唐五代陵墓
隋代帝陵
唐代帝陵
唐代其他墓葬
五代十国陵墓
第二节 两宋陵墓
北宋帝陵
南宋帝陵
宋代其他墓葬
第三节 辽夏金元陵墓
辽代陵墓
西夏陵墓
金代陵墓
元代的墓葬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陵墓
第一节 明代陵墓
明孝陵
十三陵
第二节 清代墓葬
关外三陵
清东陵与清西陵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489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2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桥梁漫谈
第一节 桥梁的产生与发展
桥梁的产生
先秦时期的桥梁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桥梁
隋唐及其之后的桥梁
第二节 古代桥梁的类型
梁桥
拱桥
索桥
浮桥
第三节 特殊桥梁
中式廊桥
桥上修桥桥上桥
船歌悠悠纤道桥
鱼沼飞梁
多功能的桥梁
第四节 桥梁建筑艺术
古代桥梁的特点
绚丽多姿的桥梁装饰艺术
鬼斧神工的雕塑艺术
第五节 桥梁与民俗
元宵节 “走桥”
拔烛桥
春社踩桥会
七夕鹊桥相会
侗族祭桥、添桥、砍桥
苗族正月十五禳桥日
朝鲜族踏桥与过人桥
布依族十五赶桥会
壮族红桥之俗
水族暖桥
彝族架桥撞名
第二章 华东地区的古桥
第一节 浙江古桥
一行到此水西流——浙江天台丰干桥
侗乡“花桥”——新昌风雨桥
七折边形单孔石拱桥——绍兴广宁桥
避浪而局安全港——绍兴避塘桥
一段西湖梦,千年不了情——杭州西湖断桥
横跨真诏溪——新昌大庆桥
路达南北,水通东西——绍兴泗龙桥
中国古代的立交桥——绍兴八字桥
梅墅堆琼漱玉泉——嵊州访友桥
密封防雨贯木拱——云和梅崇桥
*美的“廊桥”——泰顺泗溪东桥
世界上*早的“廊桥”——泰顺三条桥
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临海灵江浮桥
行道有福祖师桥——新昌如意桥
古桥中的艺术珍品——武义熟溪桥
第二节 江苏古桥
鲤跃龙门庆荣桥——同里富观桥
寒山寺外岁月愁——苏州枫桥
十里荷花香连水——苏州越城桥
横跨阊门古运河——江苏苏州上、下津桥
众月争辉瘦西湖——扬州五亭桥
秦淮河上的古桥杰作——南京七瓮桥
一桥飞架古运河——无锡清名桥
千叶莲花旧有香——无锡金莲桥
玉带浮水第一桥——苏州宝带桥
水陆要津——苏州灭渡桥
古代*长、桥洞*多的第一长桥——吴江垂虹桥
第三节 福建古桥
世界*大石梁桥——漳州江东桥
雕梁画栋,宏伟壮丽——临江镇安桥
世界*长的石梁桥——晋江安平桥
碧波万顷通仙桥——永春东关桥
江南沙合接龙首——福清龙江桥
万安桥兴万家业——泉州洛阳桥
古风犹存,又添新姿——福州万寿桥
第四节 上海古桥
云间第一桥——松江安就桥
沪上第一桥——朱家角放生桥
第五节 江西古桥
浮桥石梁桥石拱桥——临川文昌桥
“南城八景”之首——南城万年桥
赣关锁江逾千年——赣州建春门浮桥
河清海晏,风吹浪静——铅山澄波桥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宜丰逢渠桥
第三章 华中地区的古桥
第一节 河南古桥
刀光剑影英雄血——临颖小商桥
安然挺立跨汝河——汝南弘济桥
清明上河画中游——开封虹桥
河阳浮桥的前世今生——富平津浮桥
第二节 湖南古桥
走尽天下路,难过洙津渡——湘乡万福桥
只留半边的度仙桥——江永县步瀛桥
石墩木梁的多孔连续伸臂桥——醴陵渌水桥
第三节 湖北古桥
*早五景合一显幽情——武当山天津桥
跨越拦河,接通“龙脉”——来凤接龙桥
第四章 华南古桥
第一节 广东古桥
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大桥——潮州广济桥
仙人降世驱邪造福——陆丰迎仙桥
第四节 广西古桥
古今中外,第一*——三江琶团陪龙桥
天光云影水浮动——桂林花桥
第五章 华北古桥
第一节 北京古桥
虹光百尺水晶帘——颐和园玉带桥
谒陵北巡通塞北——昌平朝宗桥
白塔花坊相映衬——北海公园堆云积翠桥
中国*长的古代园林桥——颐和园十七孔桥
中国*美的群桥——故宫金水桥
五更他处不见月——丰台卢沟桥
北京漕运历史的见证——地安门后门桥
京东门户太后桥——通县通运桥
北京和天津的联通纽带——通州永通桥
第二节 河北古桥
世界跨径*大的石拱桥——河北赵州桥
雕梁画栋小石桥——赵县永通桥
桥梁楼宇两相宜——井陉桥楼殿
贵妃桥上贵妃石——安国伍仁桥
寿陵失步笑煞人——邯郸学步桥
具有特殊音响功能的石拱桥——遵化清东陵七孔桥
滹沱河故道石桥——沧州杜林桥
第三节 山西古桥
沁水河上西关桥——晋城景德桥
宋金石桥雄姿在——原平普济桥
第六章 西南古桥
第一节 四川古桥
世界索桥建筑的典范——都江堰安澜桥
中国第一梁板——泸州龙脑桥
大渡河上铁索寒——四川泸定桥
风吹铃响绳摇晃——汶川铃绳桥
第二节 云南古桥
现存*早的铁链桥——永昌霁虹桥
古桥中规模*大的多孔连拱桥——建水双龙桥
龙盘虎踞禄衣河——禄丰星宿桥
第三节 贵州古桥
载歌载舞迎宾客——黎平地坪花桥
双溪万善孟塘河——贵州大七孔桥
第七章 西北与东北古桥
第一节 陕西古桥
古代木石梁桥的典范——西安灞桥
有情守信的典范——蓝田蓝桥
渭水三桥伤离别——成阳渭桥
时毁时建,命运多舛——朝邑蒲津浮桥
第二节 甘肃古桥
渭水长虹一卧桥——渭源灞陵桥
白水红桥春水涨——兰州握桥
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黄河铁桥
第三节 东北古桥
泼雪泉头曲拱桥——宁安大石桥
辽宁省规模*大的古桥——沈阳永安石桥
掘开泥沙见古桥——凌源天盛号石桥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寺庙》
作者:乔志霞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939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2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走近古代寺庙
第一节 寺庙的出现
古代寺庙概况
中国的第一座佛教寺庙
从以塔为中心到以殿为中心
寺庙中塔的变化
第二节 寺庙佛像
释迦牟尼佛
菩萨塑像
罗汉造像
天神造像
祖师造像
第三节 僧尼的日常生活
课诵与赞呗
供佛
拜忏
修禅
打七
焰口施食
水陆法会
僧尼与武术
第二章 寺庙的分类及其艺术价值
第一节 寺庙的类型与特点
寺庙的类型
佛教寺庙的特点
第二节 寺庙的价值
古代寺庙建筑
寺庙雕塑
寺庙中的壁画
佛教圣物
其他重要文物
第三节 寺庙中的艺术
造像艺术
绘画艺术
书法艺术
佛教音乐
第三章 华北与东北地区著名寺庙
第一节 北京地区著名寺庙
潭柘寺
万寿寺
法源寺
雍和宫
大钟寺
戒台寺
法海寺
碧云寺
云居寺
第二节 北京周边的著名寺庙
天津独乐寺
承德普宁寺
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承德须弥福寿之庙
河北正定隆兴寺
张家口桥西云泉寺
桥西水母宫
第三节 山西及东北地区著名寺庙
太原崇善寺
大同华严寺
大同善化寺
五台山佛光寺
五台山南禅寺
五台山显通寺
五台山塔院寺
五台山菩萨顶
五台山罗喉寺
五台山金阁寺
五台山广仁寺
五台山龙泉寺
呼和浩特大召寺
辽宁奉国寺
辽宁龙泉寺
黑龙江兴隆寺
第四章 华东与中南地区的著名寺庙
第一节 上海及其周边的著名寺庙
上海玉佛寺
上海龙华寺
南京灵谷寺
南京栖霞寺
苏州寒山寺
扬州大明寺
镇江金山寺
杭州灵隐寺
杭州净慈寺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著名寺庙
普陀山寺庙
合肥明教寺
九华山化城寺
九华山祗园寺
九华山肉身宝殿
九华山百岁宫
庐山东林寺
洛阳白马寺
嵩山少林寺
开封的相国寺
武汉归元寺
黄石的五祖寺
广州六榕寺
曲江南华寺
广西贵县南山寺
中国台湾鹿港龙山寺
第五章 西南与西北地区著名寺庙
第一节 四川地区著名寺庙
峨眉山诸寺
峨眉山报国寺
峨眉山伏虎寺
峨眉山万年寺
安岳卧佛院
第二节 云南及其他地区著名寺庙
昆明的圆通寺
昆明的筇竹寺
昆明曹溪寺
拉萨布达拉宫
拉萨大昭寺
西安慈恩寺
西安荐福寺
长安香积寺
扶风法门寺
青海的塔尔寺
青海瞿昙寺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长城》
作者:乔志霞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472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4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长城的出现
第一节城的产生
古代的城郭构筑
筑城技术的发展与推动
“城”的扩大与延伸
文明冲突下的长城
第二节长城及其作用
什么是长城
早期的长城
长城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
长城防御的作战方式
诸侯战争中的长城
长城防线的形成及发展
第二章 历代长城简史
第一节春秋战国长城
齐长城
楚长城
魏长城
秦长城
赵长城
中山国长城
燕长城
第二节秦汉长城
长城屯田制度
秦始皇与万里长城
汉朝北方外城
第三节北魏至辽金长城
北魏长城
北齐长城
隋长城
唐宋长城
辽长城
金长城
第四节明长城
万里长城的*终形成
九边十一镇
第三章 长城的修建与构造
第一节长城的修建
长城建筑艺术
长城对山体的利用
因地制材修长城
长城区域生态保护
修长城的主要力量
第二节长城的基本构成
长城墙体的种类
敌台、墙台
关城
城垛、马面、暖铺
烽火台
长城的警报和通讯系统
关塞隘口
第四章 长城文化与长城胜景
第一节有趣的长城文化
长城的别称
长城:中华文明的象征
长城防守武器
守城士兵的生活
有趣的茶马互市
北方人文与大地的契合
长城是人类文化的遗产
长城的保护
长城文化带
第二节长城雄关胜迹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虎头之势——虎山长城
畿东锁钥——黄崖关长城
一段奇妙的长城——司马台
万里独秀——慕田峪
雄关险隘——古北口
重关天险——居庸关
明长城的代表——八达岭长城
东控紫荆,西辖雁门——平型关
雄关百二谁为*——娘子关
长风几万里——玉门关
天下雄关——嘉峪关
第五章 长城趣味故事
第一节长城攻防趣话
蒙恬北击匈奴趣话
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故事
隋北击突厥之战
袁崇焕与宁远大捷
李白成山海关大战
戚继光与空心敌楼
徐达出兵漠北
左宗棠出战玉关
第二节长城人物故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孟姜女“哭倒长城”
仙女泉的传说
苏武牧羊和昭君出塞
“关门脸”的传说
长城“小尾巴”白台子
忠义报国媳妇楼
“天下第一”菜窝窝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砖瓦》
作者:李楠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465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古砖:泥与土的千古融汇
第一节 古砖史话
居住的变迁——砖的雏形
从“红烧土”到砖
烧结砖的出现
第二节 古砖的发展简史
土坯砖
秦砖
汉砖
隋唐砖
明清金砖
第三节 古砖的制作程序
选土
澄浆
练泥
成坯
阴干
烧制
《天工开物》中的制砖工艺
第二章 画像砖:砖面上的诗情画意
第一节 烙在砖土上的沧桑
认识画像砖
画像砖的类型
汉代以前的画像砖艺术
汉代画像砖艺术
汉代以后的画像砖艺术
画像砖表现的主要内容
画像砖的主要制作技法
画像砖的历史价值
第二节 画像砖与其他艺术
画像砖与画像石
画像砖与绘画艺术
画像砖与雕刻艺术
画像砖与装饰艺术
画像砖与建筑艺术
第三节 画像砖欣赏
舞乐百戏类画像砖
车骑出行类画像砖
农业生产类画像砖
市容风貌类画像砖
灵兽瑞鸟类画像砖
花鸟图纹类画像砖
官吏生活类画像砖
神话及历史故事类画像砖
勇士斗猛兽类画像砖
第三章 巧思妙想话砖雕
第一节 悠悠往昔砖雕情
唐朝以前的砖雕
唐朝时期的砖雕
宋元时期的砖雕
明清时期的砖雕
第二节 砖雕技法与工艺
制砖工艺
砖雕的主要技法
印模工艺
浮雕工艺
透雕工艺
圆雕工艺
堆砖工艺
第三节 地方著名砖雕
天津砖雕
山西砖雕
徽州砖雕
临夏砖雕
苏州砖雕
广东砖雕
宁夏西吉民间砖雕
浙江东阳砖雕
北京砖雕
其他地区的砖雕
第四章 瓦:屋顶上的鬼斧神工
第一节 瓦:屋顶上的舞蹈
从陶器到砖瓦
古瓦的历史
黏土瓦的类型
琉璃瓦:帝王建筑的专属用品
天然石板瓦
第二节 瓦当:屋檐上的精灵
瓦当概述
瓦当的种类
瓦当的价值
瓦当的收藏与鉴别
古代瓦当的制作与使用
第三节 瓦当的发展历程
西周瓦当
齐瓦当
秦瓦当
秦文字瓦当
汉代瓦当
汉代以后的瓦当
……
第五章 建筑:砖与瓦的结晶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都》
作者:赵芳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6202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古都——历史文明的缩影
第一节 古都概述
古都的概念
古都的内涵
古都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曙光初现——古代早期的都城
都城的诞生
齐国都城——临淄
鲁国都城——曲阜
秦国都城——雍
赵国都城——邯郸
郑韩双都——新郑
燕国都城——蓟
楚国都城——郢
吴国都城——吴
第三节 首都之外的都城——陪都
陪都的确立与影响
古代都城与陪都的变迁
第四节 古代都城的选址
易守难攻的地势
充足丰富的水源
四通八达的交通
发达的区域经济
平坦开阔的原野
秀丽宜人的景色
第五节 古代都城的布局
防御系统——城与郭布局
神权天赐——宫殿和坛庙布局
都市生活区——居民区和商业区布局
纵横交错——街道与建筑物布局
满城春色宫墙柳——绿化与苑圃布局
第二章 黄河边的古都——西安
第一节 秦中自古帝王州
最早的天府之国——西安
西安古都说
第二节 倒退时光看西安
镐京——西周时期的西安
文王作丰,武王治镐
历史走向咸阳
西汉长安城的繁华
隋唐长安城的岁月
第三章 江南古都——南
第一节 金陵之地金陵气
山川秀美的南京城
历史风云中的南京城
第二节 走进六朝古都
古金陵的传说
东吴都城金陵邑
金陵古都的兴衰
南唐江宁
明代南京
第四章 长城脚下的古都——北
第一节 古都的岁月
幽州古地
辽代陪都南京城
金中都的历史
元大都的岁月
第二节 明清北京城的故事
明成祖迁都
北京城命运的转折
紫禁城的故事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塔》
作者:徐静茹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861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1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塔发展简史
节 古塔起源与初步发展
塔的起源
中国塔的发展
蓬勃兴起的汉魏古塔
南北朝古塔
第二节 隋唐五代古塔
隋代古塔
唐代古塔
南诏古塔
五代古塔
第三节 宋元古塔
繁荣兴旺的宋辽古塔
金代古塔
元代古塔
第四节 明清古塔
继往开来的明清古塔
明清墓塔
明清文峰塔
第二章 古塔的构造与类型
节 古塔的构造
古塔建筑概述
古塔建筑形制
古塔主要建筑构成
古塔的建筑材料
第二节 古塔的类型
古塔的分类
古塔的类型
第三章 华北地区古塔
节 北京古塔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白云观真人塔
五塔寺金刚宝座塔
万佛堂花塔
广安门外天宁寺塔
通州燃灯塔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
妙应寺白塔
北海白塔
第二节 河北古塔
正定广惠寺花塔
开元寺定州塔
保定兴文塔
涞水庆化寺花塔
衡水宝云塔
故城庆林寺塔
灵寿幽居寺塔
临城普利寺塔
三河灵山塔
赤城重光塔
蔚县南安寺塔
正定须弥塔
正定天宁寺凌霄塔
易县双塔庵双塔
第三节 山西古塔
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
洪洞广胜寺飞虹塔
临汾大云寺金顶宝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太原双塔
蒲州莺莺塔
新绛龙兴塔
五台山显通寺塔
第四章 华东地区古塔
节 山东古塔
济宁铁塔
长清灵岩寺塔
历城四门塔
第二节 福建古塔
福州涌泉寺千佛陶塔
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石狮姑嫂塔
仙游无尘塔
长乐三峰塔
福清瑞云塔
福州罗星塔
第三节 浙江古塔
杭州雷峰塔
杭州保俶塔
天台国清寺隋塔
杭州六和塔
第四节 江苏古塔
南京大报恩寺塔
苏州虎丘塔
第五章 华中地区古塔
节 河南古塔
登封嵩岳寺塔
开封铁塔
洛阳白马寺齐云塔
洛阳文峰塔
睢县圣寿寺塔
开封繁塔
登封法王寺塔
安阳文峰塔
唐河泗洲塔
永城崇法寺塔
第二节 湖北与湖南古塔
湖北武汉黄鹤楼圣象宝塔
湖南桂阳东塔
第六章 华南地区古塔
节 广西古塔
富川瑞光塔
南宁青山塔
桂林日月双塔
第二节 广东古塔
惠州文笔塔
潮州凤凰塔
高州宝光塔
第三节 海南古塔
琼山涅槃塔
文昌斗柄塔
第七章 西南地区古塔
节 四川古塔
达州龙爪塔
邛崃镇江塔
第二节 云南古塔
大理佛图塔
昆明官渡金刚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第八章 东北地区古塔
节 辽宁古塔
锦州广济寺塔
沈阳四塔
铁岭白塔
辽阳龙峰寺舍利塔
第二节 吉林古塔
长白山灵光塔
白城洮南双塔
第九章 西北地区古塔
节 新疆古塔
吐鲁番苏公塔
高昌故城塔婆式塔
第二节 宁夏古塔
银川一百零八塔
银川海宝塔
银川承天寺塔
第三节 陕西古塔
西安大雁塔
西安小雁塔
长安香积寺善导塔
延安宝塔
扶风法门寺塔
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镇》
作者:王俊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5694
出版时间:2022/9/1
开本:16开
页数:183
定价:58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镇漫谈
第一节 古镇的起源与发展
古镇的起源与演变
古镇的选址与布局
第二节 古镇中常见的建筑类型
古镇中的民居建筑
古镇中的公共建筑
第二章 华东古镇
第一节 浙江古镇
原生态古镇——嘉善西塘镇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桐乡乌镇
院士乡里,文化之邦——湖州南浔镇
孙权故里,明清建筑群落——富阳龙门镇
第二节 江苏古镇
东方的小威尼斯——苏州同里镇
中国第一水乡——昆山周庄
水陆并行,河街相邻——昆山千灯镇
园林之镇聚宝盆——苏州木渎镇
神州水乡第一镇——苏州角直镇
阳澄湖畔的江南古镇——常熟市沙家浜镇
第三节 上海古镇
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青浦朱家角镇
江南第一桥乡——青浦金泽镇
第四节 安徽古镇
桃花源里人家——黄山西递
牌坊之乡——歙县棠樾
第五节 江西古镇
世界瓷都——江西景德镇
古镇古风古韵——婺源江湾镇
第六节 福建名镇
永泰的南大门——永泰县嵩口镇
玉屏山下好风光——顺昌县元坑镇
第三章 华中古镇
第一节 湖南古镇
凤凰山下凤凰城——湘西凤凰古城
田园风情,美丽峡谷——吉首德夯
第二节 湖北古镇
朝秦暮楚桥头堡——郧西县上津镇
红色古镇换新颜——潜江市熊口镇
第三节 河南古镇
水陆交通联运码头——开封朱仙镇
一脚踏三省——淅川荆紫关镇
第四章 华北与华南古镇
第一节 山西古镇
古代城镇建筑的杰出范例——晋中平遥
九曲黄河第一镇——临县碛口镇
第二节 河北古镇
太极故里,繁华往昔——永年县广府镇
两千年古镇的丰厚遗产——武安市冶陶镇
第三节 广西古镇
梦境家园小桂林——昭平黄姚镇
水陆交通的枢纽——桂林大圩镇
第四节 广东古镇
独具魅力的岭南传统文化——广东佛山镇
欧陆风情的岭南古村——开平赤坎镇
第五章 东北与西北古镇
第一节 辽宁古镇
清王朝的发祥地——新宾永陵镇
东北地区最早开放的商埠——海城牛庄镇
第二节 陕西古镇
世外桃源青木国——陕宁强青木川
古朴厚重的黄土丘陵——陕西榆林
第六章 西南古镇
第一节 四川古镇
千年军事重镇——成都双流黄龙溪
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雅安上里镇
第二节 云南古镇
彩云中的古镇——云南丽江古城
苍山洱海边的古镇——云南大理古城
第三节 重庆古镇
川东第一山水古镇——东溪镇
成渝古驿道上的传奇——九龙坡区走马镇
上下涞滩伴古寺——合川县涞滩镇
第四节 贵州古镇
黔中的“黄金通道”——平坝县天龙镇
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习水县土城镇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