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回药志》大16开精装,共收录常用回药200种,插配精美手绘插图,并结合大量回族人民用药的一手资料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全面反映回医药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成果。
本书集中研究回药的种类、分布、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性、主治功效、民间用药等,突出了回族医学特色,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回医药研究进展,对完善回医药理论体系、丰富传统民族医学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回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
★16开精装,阳光出版社出版
★回医学在治疗脑病、老年病及骨伤疾病等方面颇有临床优势
★回药以香药的使用为特色,在回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等各个方面
★本书在考察和收集回族聚居区人民用药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参考了《海药本草》《饮膳正要》《回回药方》《瑞竹堂经验方》《回药本草》等典籍
★全书共收录回药200种,每种药含别名、基原、栽培、采收加工、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能与应用、文献选录、治方举例等十余个条目
★筛选标准以回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即《海药本草》《饮膳正要》《回回药方》残卷、《瑞竹堂经验方》,以及历代有关回医药重要文献中出现的传统回药香药材为主,兼顾回族集中聚居地区回族民间习惯用药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族人民丰富的文化科技遗产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治疗脑病、老年病及骨伤疾病等方面颇有临床优势。回药是回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药的使用为特色,在回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养生保健和临床治疗等各个方面。
宁夏医科大学历来重视回医学的研究与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华回医药文化博物馆、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回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回医(中医)医院等机构。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支持下,从2010年开始,宁夏医科大学的回医药学专家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共同编写了这部回药学专著《中国回药志》。《中国回药志》共收载回药200种,其中植物药168种,动物药23种,矿物药9种。本书筛选标准以回医学四大经典著作,即《海药本草》《饮膳正要》《回回药方》残卷、《瑞竹堂经验方》,以及历代有关回医药重要文献中出现的传统回药香药材为主,兼顾回族集中聚居地区回族民间习惯用药,尽可能反映国内外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
唐代李等人主持编撰的《新修本草》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共载药844种,比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其中,不少药物和治方经验都是大食、波斯输入的“舶药”。公元651一798年,阿拉伯先后遣使来华朝贡,献方药多达40种。每年从阿拉伯、波斯驶往中国的船队多达4000余艘,主要贩卖珍宝和香药。唐朝都城长安街头巷尾,到处都可见到穆斯林商人的身影。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回医药学第一部著作《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为唐末李珣所著,是现存最早的回族医学著作。李珣祖上几代定居长安西市一带,从事香药买卖。《海药本草》即是李珣总结香药用药实践,并调查研究后所撰的中国回药药物学根基和开拓性著作。本书收药130余味,注明产地的有96种,大多数来自波斯等地及南海诸地区,此书还论述了大量古代西域输入和移植南方栽培的香药,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补充是一次回医药研究的集合和汇总,为回医药的定名定性起到了一个开创性的铺垫作用,使回医药研究尤其是药物研究逐步实现具体化、现代化、临床应用化,进而为整体回医药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当今之世,国泰民安,各级政府重视民族医药文化之传承,回医药学焕发出新的活力。我校牛阳教授致力于回医药学研究数十年,其研究团队历五年之久,数易其稿,呕心沥血,方得完成《中国回药志》的编撰工作。本书共收录回药200种,每种药含别名、基原、栽培、采收加工、药材鉴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能与应用、文献选录、治方举例等十余个条目,在参考大量回族医学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前提下,以回族医学典籍所涉及的药材为基础,突出了回医药特色,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编排科学,语言流畅,对弘扬回族医药文化、丰富我国民族医药宝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回药志》的出版,将更好地促进回医药研究成果的交流与传播,为回医药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并将为回药新药的研制与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对回医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本书包括总论、各论两部分。共收载回药200种,其中植物药168种,动物药23种,矿物药9种。药材筛选以回医四大经典(《海药本草》《饮膳正要》《回回药方》残卷以及《瑞竹堂经验方》)及历代有关回医药文献中出现的传统回药为主,兼顾回族集中聚居地区回族民间习惯用药,尽可能反映国内外临床和科研的新成果。
二、每种药材的编写内容包括正名、别名、基原、原植(动、矿)物、栽培(饲养)、采收加工、药材鉴别、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性能与应用、用法与用量、使用注意、文献选录、治方举例,最后列有参考文献。
【正名】以古今回族医药典籍收载的,或以回族集中聚居地习用的为正名。
【别名】正名以外的药物名称,包括药物原用名、地方名,按出处年代排列,出处不限于药学著作。
【基原】叙述原植(动)物的形态或矿物药性状,以及生长环境、分布等。如一药有两种以上原植物可供药用者,首选与回药本草记载相符者在前,次择当前较为广泛使用者列后。
【原植(动、矿)物】主要记述原植(动、矿)物的中文名称、拉丁名、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及分布。本项下大部分品种附以墨线图。
【栽培(饲养)】简述药物的生物学特性、栽培要点、田间管理及主要病虫害。药物动物则简述动物习性、饲养场地、饲料管理、繁殖要点等。
【采收加工】叙述采收季节、采收方法、注意事项、产地加工技术。
【药材鉴别】叙述药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炮制】叙述传统炮制法,酌选现代研究改进的炮制方法。
【化学成分】叙述药物的有效成分或主要成分,并以角码注明文献来源,以备查验。
【药理作用】叙述药物在动物实验中的作用和机理。有毒药物介绍其毒性和毒理作用,并注角码。
【性能与应用】以临床实践为准,参考诸家本草,论述药物性味、毒性、归经、功效和主治病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用量一般指单味药煎剂的成人一日常用量,外用无具体用量者均表示适量取用。
【使用注意】叙述药物的配伍宜忌、某些病证、妊娠、饮食的注意事项及毒副作用等。
【文献选录】选录古代医药学家对药性、功能主治、配伍、用法与用量、炮制、禁忌等具有指导临床实践意义的精辟论述,使读者深化对该药药性、功能、主治等特征的认识。
【治方举例】选录以本药为主,对功用、主治有印证作用或对应用配伍有启发作用的古今效验方,并附以处方来源。
三、剂量单位:采用国际通用剂量和符号。附方中剂量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文献照录原文,以后者一律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精)中国回药志》
作者:牛阳 主编
出版社:阳光出版社
ISBN:9787552523553
出版时间:2015-12
开本:16开
页数:783
定价:198.00
目录
总论
第一章回族医药文化及用药特点分析
第二章回族医药资源概述
第三章回药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各论
植物药
1.乳香
2.胡桐泪
3.芜荑
4.木通
5.海金沙
6.银耳
7.蘑菇
8.樟脑
9.丁香树皮
10.松萝
11.白砂糖
12.荔枝
13.莳萝子
14.桄榔
15.海松子
16.海桐皮
17.海红豆
18.皋芦
19.天竹黄
20.檀香
21.丁香油
22.接骨木
23.九节菖蒲
24.石菖蒲
25.草乌头
26.香附
27.茜草
28.姜黄
29.高良姜
30.麻黄
31.紫草
32.莪术
33.藜芦
34.蕨麻
35.伏牛花
36.红门兰
37.玫瑰花
38.茉莉花
39.郁金香
40.荨麻
41.苜蓿
42.金雀花
43.金莲花
44.菠菜
45.细辛
46.茶叶
47.芫荽
48.迷迭香
49.穿心莲
50.狼尾草
51.芸香草
52.素馨花
53.阿勃勒
54.阿月浑子
55.白芥子
56.柏子仁
57.佛手柑
58.枸杞子
59.诃子
60.胡椒
61.胡芦巴
62.胡桃仁
63.花生衣
64.鸡腰果
65.金樱子
66.林檎
67.茄子
68.沙枣
69.石榴
70.紫苏子
71.藤黄
72.龙脑香
73.亚麻子
74.血竭
75.芦荟
76.苏合香
77.阿魏
78.阿芙蓉
79.阿里浑
80.没药
81.冰糖
82.青黛
83.刺蜜
84.马钱子
85.槟榔
86.蒺藜
87.蒟酱
88.榛子
89.蓖麻子
90.缩砂仁
91.丁香
92.水仙
93.艾叶
94.艾纳香
95.龙芽草
96.甘蓝
97.百里香
98.夹竹桃
99.梅丽沙
100.海娜花
……
动物药
矿物药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