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8册,所选诸书均为民国期间文坛大师名家之作,如梁启超、胡适、王国维等,择其精善之版本,旨在网罗民国时期的学术精品,以期对民国时期的文化学术作一全景式呈现。原价313元,现团购价89元包邮!
★ 平装16开,1996年编选出版,2012年重版
★ 入选范围为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中国学人(梁启超、胡适、王国维、郑振铎等)发表的重要学术著作
★ 学术性和专业性突出,许多著作至今仍是相应学术领域的必读必备之书,就其思想性而言,更有着当今学林难以企及的高度。
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清王朝统治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历时38年,史称民国时期。与政治经济衰败不相对称的是民国学术大放异彩,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整理,西方文化高强度地影响着当时学人的思维和视野,一时间著述兴盛、流派纷呈。为保存、借鉴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促进当今学人在更高层次上研考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及西方文化的交接融合,同时使民国学术著作的出版更见系统性,东方出版社在1996年编选出版了这套《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并于2012年重版。
《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作者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男,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生于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清光绪举人。[1] 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白话文学史》作者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上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大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乐府文学史》作者罗根泽(1900-1960),字雨亭,河北深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国学门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为梁启超、陈寅恪、冯友兰的嫡传弟子,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曾历任河南大学、河北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职务,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诸子概论、国学概要、中国学术史等课程。教学之余,著述颇丰。有《古史辨》(第四、六两册)、《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学论集》、《乐府文学史》、《先秦散文选注》、《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等著作,因其注重史料搜集、研究方法灵活独特,学术价值甚高。
《宋元戏曲史》作者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册)》作者郑振铎(1898-1958),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健将,现代作家、文学家、翻译家和考古学家。曾主编或编辑《小说月报》等刊物,历任燕京大学教授、国家文物局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主要著作有: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译著《新月集》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等。后多篇文章收入《郑振铎全集》。
《中国散文史》作者陈柱(1890-1944),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人。著名史学家,国学家,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最为精辟。深受学界前辈和师友的推崇赞赏。国学大师唐文治评价他说:"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起俯首。"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一书为梁启超撰写未就的书稿,本书各章所辑内容都依原稿而止。梁氏在此书中采用实证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搜集秦以前的歌谣,辨其真伪;分析两汉歌谣及汉魏乐府的写作背景、诗赋风格、诗品价值;做《诗经》成书渊源考,重新释义"南"、"风"、 "雅"、"颂"四种诗体的异同;辨别"建安以前汉诗"作者的真伪,详考五言、七言诗的起源;辑录"建安黄初间有作者主名之乐府"并加以品评。本书不仅勘定了古代文学史中的悬案,还启发后代学者袭承梁氏的研究思路继续探源,其思想内容和学术价值皆见卓识。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乐府文学史》原为罗根泽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类编》第二编,20世纪30年代首次出版时以现行书名单本刊行。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详尽梳理、系统研究"乐府"的专著。在书中,作者对何谓"乐府"做了明确的界定和分类,并按时代顺序,根据各阶段的特色,选择适当的阐述方式,分别对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或是创造或是模仿的乐府诗歌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与评述,详细论述了乐府文学自发生至衰落的演变迹略。本书史料搜罗广泛,立论有据,笔调流畅,综纳性强,因而对于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词曲史》王易是近代国学大师之一,其主要成就在诗词曲研究。《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词曲史》成书于20世纪20年代,为王易先生执教于心远大学时所撰教材。此书按明义、溯源、具体、衍流、析派、构律、启变、入病、振衰、测运的逻辑顺序,详述古代词曲之演变与盛衰,并列举了大量的词曲作家作品。全书修辞与章法本色当行,行文论述要言不烦,书目提要堪称完备,释律诠韵精密得当,实属词曲研究的上乘佳作。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先生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作。它大大提升了戏曲在文学中的地位,将之从"托体近卑"的俗文学拉升到了文学艺术的范畴。全书共十六章,以宋、元两朝为重点,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考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描绘出清晰的途径和线索,对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发挥。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专著,材料丰富,治学态度谨严,影响深远。除了《宋元戏曲史》外,《宋元戏曲史(外一种:中国戏曲概论)》还有《外一种:中国戏曲概论》,分上中下三卷。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册)》是郑振铎经过多年累积、思考写就的一本关于民间口传文学的进程与演变的书籍。这部著作,上起先秦歌谣,下迄清代的民歌,包罗甚广,为俗文学史上一本划时代的名著。虽不能说是"空前绝后",但自20世纪30年代出版以来,在俗文学研究领域,长期没有一本同类著作可以超越或是替代它。《中国俗文学史》至今已再版多次,却仍是学术界以及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作。由于全书论述的大部分内容皆属曲艺文学范畴,所以曲艺文学研究者更偏爱此书。又因其在民间极具影响,后世研究者愈发注意到了它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无论如何,本书都是最扎实、最有价值的一本中国俗文学史,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白话文学史》是胡适整理国故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有人认为,此书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但是,也有人认为本书先入为主的成见太深,刻意贬低乃至抹杀了两千年来的文人文学,留下了很多遗憾。这部文学史从汉代写起,到中唐结束,是为上卷,下卷未能完成写作。本书共十六章,二十余万言,价值究竟如何,有待读者诸君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理性予以判断。《白话文学史》是胡适整理国故的重要成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散文史》被称为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日后不断重印,影响极大。从那以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未见同类著作出现,由此可见古典散文研究之停滞。究其原委,恐怕主要是因为这门学问要面对上下数千年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即使皓首穷经,也难望有成,所以每使学人望而却步,不敢轻易问津。因而,本书算得上是中国散文史著作中的一个丰碑。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
原价:30.00元
作者:梁启超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047609
字数:157000
页码:2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目录
序论
第一章 古歌谣及乐府
第一节 秦以前之歌谣及其真伪
第二节 两汉歌谣
第三节 汉魏乐府
第二章 周秦时代之美文
第一节 《诗经》之篇数及其结集
第二节 《诗经》的年代
第三章 汉魏时代之美文
第一节 建安以前汉诗
第二节 汉魏乐府及其类似之作品
第四章 唐宋时代之美文
第一节 词之起源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乐府文学史》
原价:34.00元
作者:罗根泽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6052863
字数:170000
页码:23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乐府之义界
二 乐府之类别
第二章 两汉之乐府
一 三大乐府
(一)房中歌
(二)郊祀歌
(三)铙歌
二 乐府古辞及其他
(一)非五言者
(二)五言者
(三)疑非汉歌者
三 汉代乐府源流变迁表
第三章 魏晋乐府
一 魏--附吴蜀
二 晋
三 魏晋乐府源流变迁表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
一 南朝
(一)平民创作乐府?
(二)文人仿古乐府
(三)附《木兰诗》作于唐代考??
二 北朝
(一)平民创作乐府
(二)文人仿古乐府
三 南北乐府之异同及其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一)异同
(二)地位?
第五章 隋唐乐府
一 隋?
二 唐
(一)唐代君主之提倡乐府
(二)唐代乐府概论
(三)唐代乐府词人及其乐府词
第六章 结论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词曲史》
原价:48.00元
作者:王易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048910
页码:4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998kg
目录
序一
例言
导言
明义第
(一)词之意义
(二)曲之意义
(三)词曲之界
溯源第二
(一)汉魏乐府
(二)南北朝乐府
(三)隋唐乐府
具体第三
(一)唐代词体之成立
(二)唐五代诸词家
衍流第四
(一)宋初乐曲之概况
(二)北朱慢词之渐兴
(三)南宋词之极盛
(四)两宋词流类纪
析派第五
(一)北宋诸词家
(二)南宋诸词家
(三)金诸词家
构律第六
(一)调谱
(二)韵协
(三)四声
(四)五音
启变第七
(一)由词入曲之初期
(二)宋金戏曲之蕃衍
(三)元代戏剧之完成
(四)元曲本及其作家
(五)元诸词家
入病第八
(一)明代词学及其作家
(二)明代曲学
(三)明曲本及其作家
振衰第九
(一)清代词学之振兴
(二)清诸词家
(三)清代戏曲之盛衰
测运第十
(一)词曲之现状
(二)词曲之前途
后序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宋元戏曲史》
原价:32.00元
作者:王国维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6048408
字数:12000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281kg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
第二章 宋之滑稽戏
第三章 宋之小说杂戏
第四章 宋之乐曲
第五章 宋官本杂剧段数
第六章 金院本名目
第七章 古剧之结构
第八章 元杂剧之渊源
第九章 元剧之时地
第十章 元剧之存亡
第十一章 元剧之结构
第十二章 元剧之文章
第十三章 元院本
第十四章 南戏之渊源及时代
第十五章 元南戏之文章
第十六章 余论
附录 元戏曲家小传
外一种 中国戏曲概论
卷上
一 金元总论
二 诸杂院本
三 诸宫调
四 元人杂剧
五 元人散曲
卷中
一 明总论
二 明人杂剧
三 明人传奇
四 明人散曲
卷下
一 清总论
二 清人杂剧
三 清人传奇
四 清人散曲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俗文学史(上下册)》
原价:78.00元
作者:郑振铎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7-01
ISBN:9787506049252
页码:7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939kg
目录
《中国俗文学史上》目录:
第一章何谓"俗文学"
第二章古代的歌谣
第三章汉代的俗文学
第四章六朝的民歌
第五章唐代的民间歌赋
第六章变文
第七章宋金的"杂剧"词
第八章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九章元代的散曲
第十章明代的民歌
第十一章宝卷
第十二章弹词
第十三章鼓词与子弟书
第十四章清代的民歌
……
《中国俗文学史下》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白话文学史》
原价:46.00元
作者:胡适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06048989
字数:
页码:34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目录
自序
引子
第一编 唐以前
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
古代方言的不统一--汉武帝时古文已死的证据--科举是维持古文的绝妙方法--古文在历史上的大功劳--白话文学是压不住的--国语文法的进化
第二章 白话文学的背景
平民做了帝后公卿--庙堂的文学--田野的、平民的文学
第三章 汉朝的民歌
一切新文学都来自民间--汉初的民谣--李延年--古乐府里的汉时民歌--从民间口唱到"乐府"里--"乐府"是什么
第四章 汉朝的散文
散文发达总在韵文之后--汉初的散文还近于语体--王褒的《僮约》--文体之坏起于一班文人清客--王充用"俗言"著书--王充的文论
第五章 汉末魏晋的文学
西汉只有民歌--东汉中叶以后才有文人仿作乐府--建安时代文人用旧曲作新词--曹操--曹丕--曹植--他们同时的文人--白话诗人应璩--阮籍
第六章 故事诗的起来
中国古代民族没有故事诗--故事诗的背景--蔡琰的《悲愤》--左延年的《秦女休》--傅玄的《秦女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时代考
第七章 南北新民族的文学
中国分裂了四百年--南方的儿女文学--北方的英雄文学
第八章 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三○○-六○○)
一切文学的骈偶化--左思与程晓--说理诗--大诗人陶潜--元嘉文学无价值--天才的鲍照--惠休与宝月--用典的恶风气--当时的声律论--反对的声浪--仿作民歌的风气--律诗的起来
第九章 佛教的翻译文学(上)
总论--第二世纪的译经--三世纪的译经--维祗难论译经方法--维祗难与竺将炎的《法句经》--法护一一《修行道地经》里的《擎钵》故事--四世纪的译经--赵整--鸠摩罗什--附记:陈寅恪《论鸠摩罗什译经的艺术》
……
第二编 唐朝(上)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文学史类:中国散文史》
原价:45.00元
作者:陈柱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6052894
字数:242000
页码:3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目录
第一篇 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为治化而文学时代这散文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夏代散文
第三节 殷代散文
第四节 周初散文
第三章 由治化时代而渐变为学术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学术大师孔老之散文
第三节 史传家左丘明之散文
第四章 为学术而文学朝代之散文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阴阳家之散文
第三节 墨家墨子之散文
第四节 儒家孟荀之散文
第五节 道家庄周之散文
第六节 法家韩非之散文
第七节 名家公孙龙子之散文
第八节 杂家之散文
第九节 纵横家苏张之散文
第十节 钟鼎文学家之散文
第五章 反文化时代只散文(秦)
第一节 总论
反文学者李斯之散文
第二编 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两汉三国)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由学术时代而渐变为文学时代之散文(两汉)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辞赋家之散文
第三节 经世家之散文
第四节 史学家之散文
第五节 经学家之散文
第六节 训诂派之散文
第七节 碑文家之散文
第三章 为文学而文学时代之散文(汉魏之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三曹之散文
第三节 建安七子之散文
第四节 吴蜀之散文
第三编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晋及南北朝)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藻丽派之散文
第二节 帖学家之散文
第三节 自然派之散文
第四节 论难派之散文
第五节 写景派之散文
第四编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唐宋)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
第一节 古文家先锋元吉之散文
古文大家韩柳之散文
韩门难易两派之散文(附孙樵)
矫枉派之散文
艰涩派之散文
浅易派之散文
晚唐五代之散文
宋古文六家之散文
道学家之散文
民族主义派之散文
第五编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明清)
总论
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
明真复古派前后七子之散文
反七子派之散文
明独立派之散文
清代桐城派之散文
清维新以后之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