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大学丛书"文化艺术系列"6册,收录民国著名高校名师的课程讲义,林惠祥、潘天寿、陈映璜、杨树达等编著。许多著作至今仍是相应学术领域的必读必备之书,就其思想性而言,更有着当今学林难以企及的高度。原价210元,现团购价79元包邮!
★ 平装16开,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担纲选目‍
★ 名家荟萃,包涵万流,再现民国大学学术繁荣之盛景
★ 学术性和专业性突出, 著作虽名为教科书,许多著作至今仍是相应学术领域的必读必备之书,就其思想性而言,更有着当今学林难以企及的高度。
★ 编委、作者大多不但学有专精,且学贯中西,如如林惠祥、潘天寿、陈映璜、杨树达等,极一时之盛。故不管是译著还是编著,俱能保证较高的学术水准。
《民国大学丛书:人类学》有意识地运用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人类学的理论来解析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国人不但了解了能改造社会的人类学进化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一些知识分子自发地"西学中用",并运用这些理论思想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来审视中国的现实社会,同时为中国人类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国大学丛书:文化人类学》是当时国内有关人类学方面的重要著作,确立了中国人类学的新体系,受到当时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和欢迎。在目前我国人类学著作还不多的情况下,对了解和研究文化人类学及原始人生活状况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民国大学丛书:中国绘画史》他有"霸悍"的品格,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革新精神,更有一颗超凡脱俗与悲凉空漠的心。佛僧道人进入他大部分的人物画作中,现实生活之苦闷与灵魂生活之孤单,逼他"到了要出家为僧的程度".他以为艺术的世界广大而无所界限,"凡有他自己生命的,都有立足世界的资格,不容你以武力或资本等的势力屈服与排斥".他以他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历时二年,三改其稿,撰成此书。其目的"以此引起世人固有画学之注意及兴趣,精研博讨,发挥而光大之,实为寿所深企者也".此书被当时的教育部指定为全国美术系大学教材,成为中国绘画史研究的先行者。
《民国大学丛书:比较语音学概要》在引进国外普通语音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引进具体语音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技巧方面,不但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昔日国人以中外比较的方式研究国语语音具有指导作用。该书引进了万国语音学会所制定的标音原则,并且以具体的语音现象演示了国际音标的使用,还引进了至今尚在通用的语音学术语,对中国语音学的发展,具有构建性的作用。
《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作者初读《文通》时,即觉马氏书完全照搬西方语法来套中国语法,于是有纠正之心,后经多年教育、著作生涯,乃以兼贯中西之势、厚积薄发而成《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酌采欧西文法之规律以成编,书中例句则多采诸经诸子、各家史书,学说遍涉刘淇、王引之、俞樾、章行严、胡適之等所著书之说,可谓博采众家,不拘一格。书中所论,着重虚词、句读与词性之变,揭示了文言语法的一些规律,是30年代的一部重要语法著作。
《民国大学丛书:人类学》作者陈映璜,字仲骧,湖北武汉黄陂人。曾留学日本,后任北京高师,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主任,北京大学、北平女师大讲师。
《民国大学丛书:文化人类学》作者林惠祥(1901-1958),又名圣麟、石仁、淡墨,福建晋江人。中国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毕业。后入菲律宾大学研究院,获人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研究院特约编辑员、民族学组成员,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教授、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人类博物馆馆长、南洋研究所副所长。毕生致力于人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对台湾高山族最早进行调查研究的学者。除本书外还著有《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世界人种志》《中国民族史》《民俗学》《神话学》等书。
《民国大学丛书:中国绘画史》作者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人。自幼学习书画篆刻,19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夏丐尊。1928年任国立西湖艺术院中国画教授。1930年开始,长期就职于沪杭两地的各大专科美术学校教授中国画。1944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49年后任中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界20世纪大家之一,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理论家。他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奠定了中国国画教育的基础,并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至今。被视为中国美术界"二十世纪四大家"之一,被视为国画之传统技法的"集大成者"与"推陈出新者";被视为"杰出的美术教育家、理论家","借古开今的一代巨匠",被视为"近代杰出的大画家","灵魂的守望者"……
《民国大学丛书:比较语音学概要》作者著者保尔·帕西(PaulPassy,1859-1940)是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国际语音学协会的创始人、现在通行国际音标的拟稿人。1886年,以保尔.帕西为首的一群英国和法国语言教师基于教学与研究上的需要,在国际语音学协会的赞助下创造了一套记录人类语言的音标系统,即国际音标。
译者刘复(1891-1934),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寿彭,字半农,江苏江阴人。1917年任北京大学法科预科教授,并投身文学革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转入法国巴黎大学,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著有《半农杂文》及诗集《扬鞭集》,采编的民歌集有《瓦釜集》,另有专著《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
《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作者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五岁时从父读书,对训诂学和史学尤有兴致。1897年考入梁启超等举办的时务学堂,学习《孟子》《公羊传》诸书。十五岁,入求实书院肄业,开始钻研郝懿行《尔雅义疏》、王念孙《广雅疏证》,始有志于训诂之学。十七岁治《周易》,辑成《周易古义》一书。1905年官费赴日本留学,受同县友人杨怀中(昌济)影响,决心系统学习"欧洲语言及诸杂学".1911年回国后,相继任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0年赴北京,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主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等职。1937年返长沙,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1948年受聘于中山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师范学院教授,兼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1956年逝世。杨树达毕生沉潜学术,勤于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在上述各个领域,其著作均被公认为经典之作。主要著作有《马氏文通刊误》《词诠》《高等国文法》《积微居小学述林》《汉语文言修辞学》等。
《民国大学丛书:人类学》
原价:28.00元
作者:陈映璜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6065832
字数:157000
页码:17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内容简介
《人类学》一书由绪言、总论、本论三部分构成。第一编总论,对人类的范围,人类学的定义、语源及分类进行综述。第二编本论,概括人类的特征及分布,介绍关于人类的起源的各种学说,研究不同人种间发、鼻、齿、乳等身体各部位的特征,介绍人类之发生、化石及人类心理性与社会的进化,推测人类的未来,研究人类之改良,探讨人类之教育。
目录
绪言
第一编 总论
第二编 本论
第一章 人类之特征
第二章 人类之分布
第三章 人类之起源
第四章 人类之身体
第五章 人类之发生
第六章 人类之化石
第七章 人类心理性之进化
第八章 人类之社会的进化
第九章 人类之未来
第十章 人类改良之研究
第十一章 人类教育之问题
后记
《民国大学丛书:文化人类学》
原价:56.00元
作者:林惠祥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6065702
字数:338000
页码:3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内容简介
《文化人类学》一书通俗地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及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产生、发展及学派;并具体介绍了原始物质文化、原始社会组织、原始宗教、原始艺术及原始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
目录
第一篇 人类学总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人类学的定义及其对象
第三章 人类学的名称
第四章 人类学的分科
第五章 人类学的地位及其与别种科学的关系
第六章 人类学的目的
参考书目录
第二篇 文化人类学略史
第一章 文化人类学的先锋--巴斯蒂安及拉策尔
第二章 社会演进论派
第三章 传播论派
第四章 批评派或历史派
第五章 文化压力说(以上各说的总评)
……
《民国大学丛书:中国绘画史》
原价:36.00元
作者:潘天寿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06051583
字数:264000
页码:2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史》写成于1926年,正值"五四"后的文化大讨论时期,是一部较早的关于中国绘画史的相对系统的整合。20世纪初,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一种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将中国文化界分为东西两大派系,"中西融合"派将矛头直指"文人画",将其指责为造成艺术观念谬误的根源。以潘天寿为代表的自成一派,潘写成此书,以对"西派"之态度。全书以上下四千年时间为纬,将中国文化深远的哲学思想,灿烂的文学艺术,独特的性格风俗,溶入史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画自成一第,与西方画并立为人类艺术的双峰的说法。1935年此书被列为大学丛书,成为轰动全国的经典名作。1936年再版,作者对初版的内容做了大幅度修改和补充。1980年,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此次出版即以1936年版本为底本编辑整理出版。
目录
弁言
绪论
第一编 古代史
第一章 绘画之起源与成立
第二章 唐虞夏商周之绘画
第三章 春秋战国及秦之绘画
第二编 上世史
第一章 汉代之绘画
第二章 魏晋之绘画及其画论
第三章 南北朝之绘画及其画论
第四章 隋代之绘画
第三编 中世史
第一章 唐代之绘画
第二章 五代之绘画及其画论
第三章 宋代之绘画
第四章 元代之绘画
第四编 近世史
第一章 明代之绘画
第二章 清代之绘画
附录 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
《民国大学丛书:比较语音学概要》
原价:28.00元
作者:(法)帕西,P.著,刘复 译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6065856
页码:1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0.358kg
内容简介
刘复将其导师法国语言学家帕西,P.于1912年初版的《欧洲主要语言语音比较概论》翻译成中文,并将书名改为《比较语音学概要》。帕西P.著的《比较语音学概要》以普通语言学视角切入,先介绍语音的切分和重音,接着讲音素,再讲语音组合,最后论述音标在语音学习中的运用,全书附以英、法、德、意、俄等国语言的字词或诗歌为例子,详细阐明语音学理论和各门语言语音的典型特征。本书是中国较早的专门以比较方法探讨欧洲语言发音的著作,为国人解决外语学习中的发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引进国外普通语音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引进具体语音比较研究的理论和技巧方面,不但具有开创之功,而且对昔日国人以中外比较的方式研究国语语音具有指导作用。该书引进了万国语音学会所制定的标音原则,并且以具体的语音现象演示了国际音标的使用,还引进了至今尚在通用的语音学术语,对中国语音学的发展,具有构建性的作用。
目 录
序
引 言
本书之趣旨
标音符号
语言之构成
语言中的声音
普通的声音
母音与子音
发音机关
气子与声子
语言中的节落
气呼的节落
分量的节落
第一、力的节落
(甲)气呼的力
(乙)重音
(丙)正则的重音
(丁)正则的重音所受的节制
1.加力的原则
2.音节的原则
第二、切音
响 点
……
《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
原价:62.00元
作者:杨树达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6061490
字数:425000
页码:4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内容简介
《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是作者积多年教学与研究的经验于30年代写成的一部博采众家之长的古汉语语法著作,树立了以划分词类为中心的语法体系。书中详列各类词汇,加以细密的分析,采辑例句,始自诸经诸子,迄于《后汉书》《三国志》,条理井然,以至简之法驭至赜之物,读完此书,中国语法之特点不难自明,阅读古书就没有什么障碍了。清末马建忠以西方语法原理编写中国语法,著《马氏文通》,影响一时。虽当时有识之士即已注意到完全照搬西方语法来套中国语法,不通之处甚多,然反对者虽众,而能拿出学术成果与之抗衡者幾微。杨树达初读马氏之书,便觉不妥处甚多,于教学期间,历时九载,著成《民国大学丛书:高等国文法》一书,欲以改正马氏之说不通者,从研究实绩来揭示中国语法之特色,从而使中国语法之特点彰显于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