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重读中国文学史.先秦至唐宋部分》作者郭外岑根据多年读书笔记写成。分喻象文学卷、意象文学卷两大部分。对巫术神话和文学的起源、荆楚神话传说的回响“屈骚”、意象文学的发展和蜕变、唐诗的几种抒情模式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原价120元,现团购价30元包邮!

×

推荐理由

平装16开
根据作者多年读书笔记以论著方式写成

郭外岑,甘肃教育学院教授。1986年被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振兴兰州带头人光荣称号,1989年获甘肃省"园丁奖"。专著有《意象文艺论》及合写《中国当代百部长篇小说评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等。曾获甘肃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及省高校社科奖一、二等奖5项。《意象文艺论》获中国作协文艺报社1997年文化艺术作品研讨会理论专著一等奖、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兴陇奖"一等奖。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583*** 2020/6/7 23:08:31
    挺不错的学术书籍,厚重
  • shq*** 2020/6/7 22:12:16
    先秦到唐代,文学没闲着!
  • a_p*** 2020/5/23 15:47:09
    着迷于平行线条结构,晚期体力摔跤线条和色块趋于简洁
  • 125*** 2016/5/7 19:31:47
    觉得有一点boring。。但还是坚持看完了。。下次有时间一定要重读一遍
  • hyl*** 2016/4/10 16:55:05
    《重读中国文学史:先秦至唐宋部分》分喻象文学卷、意象文学卷两大部分,对巫术神话和文学的起源、巫术宗教祭仪的礼辞:“诗三百”、理性光照下的人生哲理“寓言”、荆楚神话传说的回响“屈骚”、物质世界的浮夸赞歌“汉赋”、愤激难平的兴寄之作“咏怀诗”、意象文学的发展和蜕变、唐诗的几种抒情模式、诗歌演化的新体式词、词的三种变化类型和元散曲、“古文运动”和唐宋文学散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 tan*** 2015/12/27 12:01:04
    书很好,稍微旧了点,书脊有点破损。
  • hai*** 2015/4/24 13:24:17
    这本书超厚,品相很好,作者是从一个很独特的角度,研究唐宋文学史的,这本书给人启发,很值得一读的。
  • zhu*** 2015/4/17 17:09:34
    定价太狗血
  • coo*** 2015/3/7 15:10:34
    这是一本作者用心写出的书,是颇有价值的成果。书的品相好,当然,纸质一般。这种书最好印成精装的。现在就当作本科生的教料书印了。
  • lia*** 2015/2/8 14:10:50
    有时间翻翻。
查看下一条 >>

编辑推荐

  巫术、神话和文学的起源、文学在先民社会的初生形态、 神话产生的时代、神话是一种象征、 神话的演变和对文学的影响、“诗三百”篇的史前文化积淀、“诗三百”的作者和《雅》《颂》、说十五《国风》、说赋、比、兴、 关于寓言的界说、 寓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生成、《庄子》《列子》书中的寓言、《孟子》《荀子》及其他诸子寓言……

内容简介

  本书分喻象文学卷、意象文学卷两大部分,对巫术神话和文学的起源、巫术宗教祭仪的礼辞:“诗三百”、理性光照下的人生哲理“寓言”、荆楚神话传说的回响“屈骚”、物质世界的浮夸赞歌“汉赋”、愤激难平的兴寄之作“咏怀诗”、意象文学的发展和蜕变、唐诗的几种抒情模式、诗歌演化的新体式词、词的三种变化类型和元散曲、“古文运动”和唐宋文学散文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者简介

郭外岑,1935年 9月生,甘肃人,甘肃教育学院教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曾任甘肃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文科委员会主任,省成人高校职评会中文学科组组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全国教育学院系统分会副会长,甘肃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1986年被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振兴兰州带头人光荣称号,1989年获甘肃省"园丁奖"。自80年代以来,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最主要的如《世界文艺大背景中的中国文艺》发表于《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中国文艺本体结构论》发表于《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总似:中国文艺的本质真实现》发表于《文艺研究》,《境界三题议》发表于《学术月刊》,《晋宋时期我国文学转就的性质及其美学意义没表在《西北师大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3期摘刊。专著有《意象文艺论》及合写《中国当代百部长篇小说评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等。曾获甘肃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及省高校社科奖一、二等奖5项。《意象文艺论》获中国作协文艺报社1997年文化艺术作品研讨会理论专著一等奖、甘肃省第六次社会科学"兴陇奖"一等奖。

本单详情

 

 

 

 

 

 

 

 

 

 

《重读中国文学史.先秦至唐宋部分》
作者: 郭外岑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7
页数: 755
定价: 12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7730012

目录
绪论
喻象文学卷
第一章 巫术、神话和文学的起源
第一节 文学在先民社会的初生形态
第二节 神话产生的时代
第三节 神话是一种象征
第四节 神话的演变和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巫术宗教祭仪的礼辞:“诗三百”
第一节 “诗三百”篇的史前文化积淀
第二节 “诗三百”的作者和《雅》《颂》
第三节 说十五《国风》
第四节 说赋、比、兴
第三章 理性光照下的人生哲理:寓言
第一节 关于寓言的界说
第二节 寓言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生成
第三节 《庄子》《列子》书中的寓言
第四节 《孟子》《苟子》及其他诸子寓言
第五节 战国策士的寓言
第六节 寓言专集的出现和寓言的独立
第四章 荆楚神话传说的回响:屈《骚》
第一节 楚《骚》产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天问》:疑信参半的神话世界
第三节 《九歌》:人神相娱的巫祭乐歌
第四节 《离骚》:天人相通的象征世界
第五章 物质世界的浮夸赞歌:汉赋
第一节 《诗》《骚》传统中的汉赋
第二节 笼天地挫万物的巨丽美
第三节 以真实涵虚幻的空间意识
第四节 合纂组列锦绣的富丽形式
第五节 “似讽实谀”中反映的炎汉气象
第六章 愤激难平的“兴寄”之作:咏怀诗
第一节 关于“兴寄”
第二节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的阮籍《咏怀》
第三节 “托前代以自鸣不平”的左思《咏史》
第四节 “乃坎壕咏怀非列仙之趣”的郭璞《游仙》
意象文学卷(上)
第七章 由人的觉醒到文的自觉
第一节 魏晋玄学的兴起和“文学的自觉”
第二节 玄佛合流和意象文学的发生
第三节 意象文学出现的意义及审美特征
第八章 中国抒情诗的独立和成熟
第一节 乐府的采集和五言诗的兴盛
第二节 人性光照下的五言古诗
第三节 乱离社会造就的“建安风骨”
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开创性成分
第九章 晋宋之际文学的转型
第一节 自然美的发现和意象文学的定型
第二节 谢灵运奠基性的山水意象诗
第三节 陶渊明开创性的田园意象诗
第四节 鲍照诗作及对意象文学的贡献
第十章 意象文学的发展和蜕变
第一节 永明诗人的探索及得失
第二节 永明诗风影响下的梁陈诗坛
第三节 六朝时期散文辞赋的意象化
意象文学卷(下)
第十一章 文学的意境化和“盛唐之音”
第一节 由六朝余绪向意境的转化
第二节 诗中有画:唐诗的意境浑成美
第三节 “宫体诗的自赎”到诗仙李白
第十二章 唐诗的几种抒情模式
第一节 王孟诗派的抒情模式
第二节 杜甫和一般唐人的抒情模式
第三节 中晚唐和李商隐的抒情模式
第四节 关于宋诗
第十三章 诗歌演化的新体式:词
第一节 “曲子词”与词体的确立
第二节 “别是一家”的词体特征
第十四章 词的三种变化类型和元散曲
第一节 豪放、婉约之争和词的三种类型
第二节 “稼轩体”和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第三节 元人散曲
第十五章 “古文运动”和唐宋文学散文
第一节 关于“古文运动”
第二节 唐代的文学散文
第三节 宋代的文学散文
附录:历史链条上关键的一环
——为白居易新乐府诗论一辩

后记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