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组
淘书团读书月
中图网>淘书团>文学>团购详情

淘书团

由师范类美术专业教授编著,《中国美术史》诠译了各时期美术的发展状况和美术遗存,《中国民间美术》总结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全彩图文,内容丰富,读者可从中窥见中国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原价107元,现团购价29元,全国包快递

×

推荐理由

16开平装本
由师范类美术专业教授姜松荣与乔晓光编著
《中国美术史》《中国民间美术》均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老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
《中国美术史》以时间为序,《中国民间美术》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
全彩图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两本书适用于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学生以及美术爱好者使用

一脉相承:中华历代文化鉴赏
洞明世事,从读书开始
钟灵毓秀之地:各省文化大赏
隽永的精神家园:中华艺术盛景
探索东方奇幻世界:神、鬼、人
书友说
  • a_p*** 2020/5/23 15:37:47
    我们有了克利。就好比有着精确几何切面的晶体折射出了梦幻般的虹影。
查看下一条 >>

读者评论

◆书不错,能学的不少知识,初级想了解民间美术的看这本书还是不错的。
——虎耳朵

 

◆剪纸 刺绣 年画 皮影 等等 这些民间传统的美术工艺 讲解的非常详尽 有很多非常好的图片
——西門

 

◆还不错内容,适合闲读,文笔尚可,相对于教科类书籍而言画面略小
——泡泡

编辑推荐

  《中国美术史》是高等艺术院校中美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理论课程中的主干课程。它是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美术发展的历史状况、探寻古代美术的发展线索与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与主要来源。
姜松荣编著的《中国美术史》基于尊重史实的原则,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美术门类为纬线,客观地介绍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美术门类的发展状况和美术遗存,便于读者形成系统而全面的、清晰而严谨的知识结构。


  《中国民间美术》以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学科教学为基础,同时也调研了部分地方高校相关民间美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和课程开展情况,并根据师范类美术专业的教学需求编纂而成。《中国民间美术》教材的特点是采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身心对文化的参与实践,这不仅符合民间美术活态文化的特性,也是文化传承、创造、发展的必然方式。教材内容中也反映出民间美术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并注重知识传播公共性的需求和可操作性,注重民间美术教育传承课程模式的探索。

本单详情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作    者: 姜松荣 
出 版 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5642394 
出版时间: 2011-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149
定    价: 58 元
内容简介
  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古代美术发生、发展以及演绎过程进行描述与介绍并进而揭示其发展线索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姜松荣编著的《中国美术史》基于尊重史实的原则,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美术门类为纬线,客观地介绍中国历史上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美术门类的发展状况和美术遗存,便于读者形成系统而全面的、清晰而严谨的知识结构。由于绘画不仅是留存最多的,也是艺术性、文化性最强的美术门类,而建筑、工艺美术多有专门的史书介绍,所以本书以绘画作为重点,对画家、作品、风格、流派以及传承关系作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对建筑、工艺美术只作了相对简单的概述。
  《中国美术史》适用于艺术院校、职业院校美术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及美术爱好者、文物爱好者使用。
作者介绍
  姜松荣博士,教授。现任教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曾应邀赴美讲学,在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及国内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艺术考察,参观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美术遗迹。先后主持了四项省社科课题,在《美术研究》、《美术》、《装饰》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高等艺术院校教材两部。
目录
前言
第一单元 原始美术
第一讲 石器和玉器
第二讲 陶器、绘画、建筑
第二单元 先秦美术
第一讲 青铜艺术
第二讲 绘画和建筑艺术
第三单元 秦汉美术
第一讲 绘画
第二讲 画像石和画像砖
第三讲 雕塑与建筑
第四单元 魏晋南北朝美术
第一讲 绘画与书法
第二讲 佛教美术与雕塑
第五单元 隋唐五代美术
第一讲 人物画
第二讲 山水画与花鸟画
第三讲 佛教美术
第六单元 宋辽金美术
第一讲 宫廷画与文入画
第二讲 山水画
第七单元 元代美术
第一讲 文化冲突与遗民画家
第二讲 文人画
第三讲 宗教美术
第八单元 明代美术
第一讲 建筑
第二讲 绘画
第三讲 工艺美术
第九单元 清代美术
第一讲 西画东渐与“海西画派”
第二讲 “四王吴恽”与“四僧”等清代早期绘画艺术
第三讲 “扬州八怪”与“海派”等清代中晚期绘画艺术
第四讲 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

作    者: 乔晓光 主编 
出 版 社: 湖南美术出版社
I S B N : 9787535644374 
出版时间: 2011-8-1 
开    本: 16开 
页    数: 206
定    价: 49 元
内容简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中国民间美术》以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专业学科教学为基础,同时也调研了部分地方高校相关民间美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和课程开展情况,并根据师范类美术专业的教学需求编纂而成。《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材: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是采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强调身心对文化的参与实践,这不仅符合民间美术活态文化的特性,也是文化传承、创造、发展的必然方式。
作者简介
  乔晓光,1957年生于河北邢台,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芬兰《卡莱瓦拉》协会外籍会员,曾任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1982年河北师范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近二十多年坚持实践,以树立本土文化精神为主旨的艺术探索之路,艺术作品多次入选国家重要展览,并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从1986年开始,近二十年时间考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关注民间习俗文化和中国乡村社区非物质文化传承现状。2000年以来,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创建以及相关社会项目的参与实践,探索以人类文化遗产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与国际间的艺术交流。2002年5月在中央美术学院创建国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3年元月1日联合北京相关高校策划创立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青年文化遗产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颁发的“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目录
前言认知活态文化 中国民间美术的文化价值
上篇 中国民间美术概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民间美术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二、民间美术的分类
三、近百年民间美术研究与学科状况综述
四、民间美术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民间美术认知实践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作用
二、多元化的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三、“一校一坊”的民间美术教育实践观
第三节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第二章 中国民间美术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民间美术与民族传统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民间美术
二、族群与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
三、体现中国本原哲学观念的民间美术
四、作为活态文化传统的民间美术
第二节 民间美术与多民族文化信仰
一、传统文化信仰的延续
二、民间文化信仰观中的生命主题
第三节 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
一、节令习俗中的民间美术
二、礼仪习俗中的民间美术
三、生活习俗中的民间美术
第三章 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体系
第一节 自成体系的中国民间美术
一、劳动者群体的艺术
二、中国民间美术艺术体系的文化特征
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造型与色彩观念
一、民间美术的造型观念
二、民间美术的色彩观念
第三节 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一、象征与隐喻的符号语言
二、谐音与吉祥的象征符号
第四章 中国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型
第一节 民间剪纸
一、民间剪纸的历史
二、民间剪纸与民俗
三、民间剪纸的地域性
四、民间剪纸的传承
第二节 民间年画
一、民间年画的历史
二、民间年画与民俗
三、民间年画的代表产地与艺术特征
四、民间年画的传承与制作
第三节 民间皮影
一、皮影戏的历史
二、皮影戏的流传与地域分布
三、皮影戏的民俗文化功能
四、皮影戏的演出与影人的制作
第四节 民族服饰
一、民族服饰的历史
二、民族服饰与民俗
三、民族服饰的地域性
四、民族服饰的传承
第五节 礼馍
一、“礼馍”的历史
二、“礼馍”与民俗
三、礼馍的传承与制作
第六节 民间玩具
一、民间玩具的历史
二、民间玩具与民俗
三、民间玩具的地域特征
四、民间玩具的制作工艺
第七节 民间面具
一、民间面具的历史与地域分布
二、民间面具与民俗
三、民间面具的分类与艺术特征
四、民间面具的传承与工艺制造
第八节 民间绘画
一、藏族唐卡
二、纳西族东巴绘画
三、彝族毕摩绘画
第九节 民间刺绣
一、民间刺绣的历史
二、民间刺绣与民俗
三、民间刺绣的地域性特征
四、民间刺绣的工艺
五、民间刺绣的传承
第十节 民间染织
一、民间染织的历史
二、民间染织与民俗
三、民间染织的地域性特征
四、民间印染工艺
五、民间染织的传承
第十一节 生产工具与生活用品
一、民间造物史
二、凝固的民间记忆
三、百工技艺
第十二节 村落与民居
一、村落与民居中的传统营造观念
二、中国村落文化景观与民居的代表类型
三、中国村落文化景观的现状与保护
下篇 民问美术田野调查与艺术实践
第五章 民间美术田野调查
第一节 田野调查的原则与方法
一、田野调查的意义
二、田野调查的内容
三、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
四、田野调查的方法
第二节 民间美术田野调查报告的写作与调查个案
一、民间美术田野调查报告的写作
二、民间美术田野调查个案
第六章 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
第一节 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
一、艺术实践课程开设的原则与方法
二、民间剪纸课的教学与“十样法”
第二节 不同类型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的开设
一、不同类型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
二、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民间美术艺术实践课程创意
第三节 民间美术与艺术创造
一、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的影响
二、人类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附录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后记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

 

 

淘书团小贴士

1、全场包快递,快递不可达区域使用邮政小包,需自付邮费(港澳台、新疆西藏运费政策>>

2、淘书团订单限30分钟内支付,逾时将被取消。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团购畅销榜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
在线客服